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东阳晚白垩世早期新的翼龙足迹(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吕君昌 陈荣军 +3 位作者 东洋一 郑文杰 田中郁子 金幸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6-48,共3页
本文报道了浙江东阳发现的中国第2个翼龙足迹化石点,也是亚洲发现的第8个翼龙足迹化石点。化石足迹产于晚白垩世早期方岩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发现有3个手的印迹和1个右足印。手的印迹的长宽分别为6.5cm和4cm.非对称具有3个指的印... 本文报道了浙江东阳发现的中国第2个翼龙足迹化石点,也是亚洲发现的第8个翼龙足迹化石点。化石足迹产于晚白垩世早期方岩组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中。发现有3个手的印迹和1个右足印。手的印迹的长宽分别为6.5cm和4cm.非对称具有3个指的印迹。足迹9cm长和1.5cm宽。该足迹不同于以前发现的,可能代表一新的类型。除了翼龙足迹外,还发现鸟类、小型兽脚类、鸟脚类及蜥脚类脚印,形成一个丰富的动物群,它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的古生态环境及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以后在该地区发现这些造迹动物的骨骼化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早期 翼龙 足迹化石 发现 浙江省 印迹 古生态环境 泥质粉砂岩 方岩组 蜥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东阳晚白垩世早期翼龙足迹(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荣军 吕君昌 +5 位作者 朱杨晓 东洋一 郑文杰 金幸生 野田芳和 柴田正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3-698,共6页
根据中国浙江东阳上白垩统金华组发现的4个翼龙足迹,建立翼龙一新的遗迹种:东阳翼龙足迹。它具有以下特征:手迹的第Ⅱ和第Ⅲ指夹角为29°,第Ⅰ指和第Ⅱ指的夹角为52°;足迹的长与宽的比率为0.17,除了翼龙足迹外,在同一层位中还... 根据中国浙江东阳上白垩统金华组发现的4个翼龙足迹,建立翼龙一新的遗迹种:东阳翼龙足迹。它具有以下特征:手迹的第Ⅱ和第Ⅲ指夹角为29°,第Ⅰ指和第Ⅱ指的夹角为52°;足迹的长与宽的比率为0.17,除了翼龙足迹外,在同一层位中还发现有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帯蹼和不具蹼的鸟类足迹。这些足迹化石的发现,为研究该地区的古生态环境及以后动物的骨骼化石,尤其是翼龙骨骼化石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龙足迹 晚白垩世早期 东阳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辽宁早白垩世华夏翼龙(翼龙目:翼手龙亚目)一新种及古神翼龙科的系统分类
3
作者 吕君昌 金幸生 +3 位作者 D. M. UNWIN 赵丽君 东洋一 季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1-791,共1页
根据中国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几乎完整头骨及头后骨骼建立古神翼龙类一新种:具冠华夏翼龙。具冠华夏翼龙以前上颌骨上具有一斧状矩形突起为特征,该突起的短轴垂直于前上颌骨的前边缘,除了该突起之外,其他的头骨特征比如鼻眶前孔... 根据中国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几乎完整头骨及头后骨骼建立古神翼龙类一新种:具冠华夏翼龙。具冠华夏翼龙以前上颌骨上具有一斧状矩形突起为特征,该突起的短轴垂直于前上颌骨的前边缘,除了该突起之外,其他的头骨特征比如鼻眶前孔的前边缘和前上颌骨的前边缘之间的吻部宽度均与季氏华夏翼龙的相似。华夏翼龙和中国的另一个古神翼龙类中国翼龙与古神翼龙共享有一些独特的头骨特征,并且这3个属看起来彼此之间的关系要比与其他神龙类密切的多。中国的古神翼龙(中国翼龙和华夏翼龙)具有相对长的头骨和弱的头骨嵴,而且似乎要比头骨短高和具有大的头骨嵴的古神翼龙原始。Tupuxuarids(Tupuxuara和Thalassodromeus)经常和古神翼龙类被放在古神翼龙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翼龙 翼龙类 早白垩世 翼手龙亚目 系统分类 新种 辽宁 上颌骨 特征比 九佛堂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