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对Zn^(2+)、Pb^(2+)的竞争吸附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徐龙君 牟传龙 +2 位作者 鲜学福 刘成伦 丛小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40,共3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对岩石静态吸附Pb2 +、Zn2 +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砂岩从含Zn2 +的溶液中吸附Zn2 +、从Pb2 +和Zn2 +混合溶液中吸附Pb2 +和Zn2 +以及角砾岩从Pb2 +和Zn2 +混合溶液中吸附Pb2 ...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对岩石静态吸附Pb2 +、Zn2 +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砂岩从含Zn2 +的溶液中吸附Zn2 +、从Pb2 +和Zn2 +混合溶液中吸附Pb2 +和Zn2 +以及角砾岩从Pb2 +和Zn2 +混合溶液中吸附Pb2 +的过程均是类分形的 ;角砾岩和砂岩对铅的吸附速率大于锌 ,在铅存在的情况下锌的吸附能力减弱 ;角砾岩和砂岩对铅离子的吸附量相差不大 ,但角砾岩对锌离子的吸附能力强于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类分形 铅离子 锌离子 吸附特征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高糖条件下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牛欢 丛小林 丛晨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对高糖条件下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C-B3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LEC-B3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ALA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LA组HLEC-B3经过不同浓度ALA(25μmol·...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对高糖条件下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C-B3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LEC-B3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ALA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LA组HLEC-B3经过不同浓度ALA(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预处理1 h后,与高糖组一同置于高糖条件下培养48 h。经上述处理后,即刻采用MTT检测各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各组细胞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 SOD)的表达。结果高糖组HLEC-B3细胞活性为53.60%±4.10%,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ALA组细胞活性分别为65.30%±3.70%、72.70%±4.90%、83.40%±3.60%,均较高糖组显著增高(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组细胞内RO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各浓度ALA组ROS水平分别降低为14.70%±0.70%、8.70%±0.87%、5.20%±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高糖培养后细胞内Mn SOD 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均为P<0.01);与高糖组相比,不同浓度ALA组细胞内Mn SOD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增高为0.63±0.06、0.71±0.06、0.84±0.04;Mn SOD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增高为0.25±0.03、0.31±0.02、0.4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LA对高糖诱导的HLEC-B3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ALA对高糖条件下培养的HLEC-B3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内Mn SOD的表达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高糖 晶状体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