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青年医师培养中的运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龚伟伟 赵太宏 +1 位作者 肖雨龙 业海燕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0-91,共2页
通过对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应用于青年医师培养的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基于临床路径的MDT管理集合了临床规范性、资源整合性、患者中心性、专业互补性等特性,通过形式和内容的改进,将原以患者诊治为目的的管... 通过对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应用于青年医师培养的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基于临床路径的MDT管理集合了临床规范性、资源整合性、患者中心性、专业互补性等特性,通过形式和内容的改进,将原以患者诊治为目的的管理手段赋予教学性质,以其为平台与抓手,并作为青年医师培养的一项重要手段,可切实提升医师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诊疗 青年医师 培养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9年南京市第一医院CMI指数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秩和比法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龚伟伟 赵太宏 +1 位作者 肖雨龙 业海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75-979,共5页
目的基于CMI指数调整DDD评价南京市第一医院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水平。方法收集2017—2019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出院病案首页数据,对科室CMI及DDD采用非整秩次方式编秩、计算秩和比、回归方程及分档排序。结果对28个科室采取CMI指数调整抗菌药... 目的基于CMI指数调整DDD评价南京市第一医院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水平。方法收集2017—2019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出院病案首页数据,对科室CMI及DDD采用非整秩次方式编秩、计算秩和比、回归方程及分档排序。结果对28个科室采取CMI指数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秩和比法评价发现:①28个被评科室中仅有18个科室评价结果相同,占比64.29%;②CMI调节DDD指标的综合评价比DDD单一评价下调级别的科室有5个;③CMI调节下DDD评价比单一评价上调级别的科室5个。结论①秩和比法可以通过区分高优和低优指标统一不同的指标量纲,形成综合评价;②CMI调节DDD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考虑到疾病收治因素、搁置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为抗菌药物DDD的管控迅速提供管理线索;③通过CMI调节DDD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提升管理效率,更加集中有效地对DDD进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病例组合指数(CMI) 秩和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士顿矩阵对2017—2019年某三级综合医院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龚伟伟 赵太宏 +1 位作者 肖雨龙 业海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1-985,共5页
目的基于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efined daily dose,DDD)管控的现存问题,引入CMI指数并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试图从医院层面为科室DDD管控做出迅速评价和判断。方法绘制波士顿矩阵,分别以CMI指数、DDD值作为横、纵坐标,确定界值... 目的基于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efined daily dose,DDD)管控的现存问题,引入CMI指数并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试图从医院层面为科室DDD管控做出迅速评价和判断。方法绘制波士顿矩阵,分别以CMI指数、DDD值作为横、纵坐标,确定界值和焦点,以各科室的CMI、DDD值作为坐标,得到波士顿矩阵图。结果28个科室中7个科室(大部分为手术科室)分布在第II象限(严管区)、5个科室分布于第I象限(放任区)、7个科室分布于第IV象限(表扬区)、其他科室分布于第III象限(鼓励区)。结论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管理DDD,通过放任区、严管区、鼓励区及表扬区分别予以不同管理策略,为抗菌药物重点管控提供线索,节约医院管理成本,同时强调动态管理,旨在推动变化,以奖代罚,促进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士顿矩阵 (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 被引量:8
4
作者 肖雨龙 赵太宏 +2 位作者 顾苏岳 业海燕 龚伟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33,共2页
通过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这一指标的特性的分析,提出非计划再次手术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管理必须分层与分类相结合,纵向和横向相结合,个案与总体相结合,重点与效率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建立重点明确,管理有效,注重效率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关键词 非计划再次手术 质量管理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休哈特控制图的临床路径指标预警管理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龚伟伟 肖雨龙 +1 位作者 业海燕 潘锐锐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2-44,共3页
目的运用休哈特控制图对科室临床路径运行指标(完成比例、变异率)实施预警控制管理。方法选择某科室2016年1—12月份临床路径运行数据,绘制该科室临床路径完成比例、变异率休哈特控制图(P控制图),结合临床诊疗特点自设预警控制指标及控... 目的运用休哈特控制图对科室临床路径运行指标(完成比例、变异率)实施预警控制管理。方法选择某科室2016年1—12月份临床路径运行数据,绘制该科室临床路径完成比例、变异率休哈特控制图(P控制图),结合临床诊疗特点自设预警控制指标及控制点。结果利用休哈特控制图(P控制图),实时对该科室临床路径完成比例、变异率预警控制,分别针对2项指标给予二次预警控制,督促分析整改。结论休哈特控制图可以全面展现科室临床路径运行趋势,增加不同科室间临床路径运行的可比性,实时预警纠偏科室临床路径的不良运行,降低运行惯性;作为一项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要求实施者具有统计、临床、管理等相关知识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哈特控制图 临床路径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