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桑叶中4种主要黄酮含量 被引量:8
1
作者 钟月葵 蔡庆群 丘振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55-1860,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测定桑叶中4种主要黄酮含量的方法,并通过主成分和热图分析比较10个不同产地桑叶中4种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选择ACQUITY UPLC BEH C_(18)为色谱柱(2.1 mm×5...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测定桑叶中4种主要黄酮含量的方法,并通过主成分和热图分析比较10个不同产地桑叶中4种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选择ACQUITY UPLC BEH C_(18)为色谱柱(2.1 mm×50 mm, 1.7μm),甲醇溶液和0.5%磷酸溶液分别作为流动相A和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设置为350 nm;柱温设置为30℃。采用TB tool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热图分析。结果 4种黄酮对照品在相应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回收率为98%~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12%~1.86%。且10个产地桑叶4种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安徽地区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和槲皮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0.543、6.801、1.328、3.645 mg/g;湖南桑叶中异槲皮苷的含量最低,为3.902 mg/g;其余3种黄酮化合物均在河北地区含量最低,分别为芦丁10.021 mg/g、紫云英苷0.348 mg/g和槲皮素1.784 mg/g。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桑叶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稳定性强,可大大降低分析成本,且不同产地桑叶质量差异明显,可作为桑叶用药来源选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产地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成分分析 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槐花中4种黄酮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唐燕玲 罗卓卡 +2 位作者 蔡庆群 丘振文 冯时茵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1期7871-7878,共8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检测槐花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槐花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及聚类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检测槐花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槐花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及聚类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流动相A为甲醇溶液,B为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 nm;通过TB tools热图绘制选项以及PCA主成分分析图绘制功能进行各产地样品的聚类分析。结果 4种黄酮对照品在相应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不同产地槐花中的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基于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对不同产地的槐花的PCA主成分分析及聚类热图分析结果表明,槐花具有明显的产地聚类特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准确,专属性强,并且分析时间短,能够降低分析成本,适合作为槐花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产地槐花质量差异明显,可通过优选产地从而保证其来源的质量稳定性以及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 不同产地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马齿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柳婷 蔡庆群 丘振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4期4653-4660,共8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马齿苋的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资生堂CAPCELL PAK ADME(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设置为30℃;流速为1 mL/min;流动相...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马齿苋的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资生堂CAPCELL PAK ADME(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设置为30℃;流速为1 mL/min;流动相为乙腈以及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6个共有峰,各产地不同批次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以共有峰峰面积的聚类分析可以较好的区分不同产地样品。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普适性高,为马齿苋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不同产地 高效液相色谱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习生的药学带教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熊芬 丘振文 +1 位作者 蔡庆群 梁文能 《现代医院》 2010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目的让医学专业的学生了解药品剂型、储存、合理使用以及过敏性试验等相关知识,并了解药师的工作性质扣工作内容。方法为医学实习生安排两周的药学实习。结果医学实习生的药学基本知识得以提升,对药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有了全面的... 目的让医学专业的学生了解药品剂型、储存、合理使用以及过敏性试验等相关知识,并了解药师的工作性质扣工作内容。方法为医学实习生安排两周的药学实习。结果医学实习生的药学基本知识得以提升,对药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结论医学实习生的药学带教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医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药学基础,并为医师和药师的顺利沟通搭建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药学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胃膏对胃癌术后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观察
5
作者 张春盛 丘振文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健脾养胃膏对胃癌术后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化学治疗,治疗组在化学治疗同时服用健脾养胃膏,共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水... 目的:探讨健脾养胃膏对胃癌术后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化学治疗,治疗组在化学治疗同时服用健脾养胃膏,共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脾虚症状的疗效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化疗第12周期后,治疗组CD3和CD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脾虚总有效率为71.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82%,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养胃膏有助于提高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健脾养胃膏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车前草多糖超声工艺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邱曼榆 丘振文 谭汉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3期214-217,共4页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车前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方法]以车前草多糖(PLP)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车前草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取最优技术参数;此外,对车前草多糖进行·OH和...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车前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方法]以车前草多糖(PLP)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车前草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取最优技术参数;此外,对车前草多糖进行·OH和O 2·-清除能力的考察以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车前草多糖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1℃、超声时间68 min、料液比1∶34,在此条件下,PLP含量可达12.25%±0.18%(n=3),与理论值仅相差0.12%;此外,当车前草多糖浓度为1 mg/mL时,其对O 2·-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75.46%±0.54%和70.17%±0.94%。[结论]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的车前草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可用于车前草多糖的提取;车前草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多糖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静脉用药双人调配模式和称质量复核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饶秋红 钟国柱 +3 位作者 余海 蔡庆群 丘振文 范丽霞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使用双人调配模式与称质量复核法调配复核儿童静脉输液,以增强对儿童静脉输液的调配与复核管控,确保儿童成品输液调配的正确性。方法:将儿童静脉输液汇总至各调配间的固定调配台,选用2名调配经验丰富的药师进...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使用双人调配模式与称质量复核法调配复核儿童静脉输液,以增强对儿童静脉输液的调配与复核管控,确保儿童成品输液调配的正确性。方法:将儿童静脉输液汇总至各调配间的固定调配台,选用2名调配经验丰富的药师进行调配。采用称质量复核法将儿童输液总量<50 mL的普通药品或抗生素药品以及输液总量<500 mL的肠外营养液进行称质量,与标签上标注的质量进行比较,判断溶媒和药品抽取量是否准确。结果:采用双人调配模式调配儿童静脉输液,有效降低了儿童静脉输液的调配差错率。同时采用称质量复核法复核输液总量较少的儿童成品输液,有效增强了对儿童成品输液的质量管控。结论:使用双人调配模式和称质量复核法分别调配复核儿童静脉输液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输液 双人调配模式 称质量复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