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成桐:创新来自对学问的真正尊重
1
作者 丘成桐 《教育家》 2015年第2期16-17,共2页
从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出发作出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文明意义上的创新,进而实现有益于民族与世界的成就。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从一个学者的视角看,大学的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创新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个... 从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出发作出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文明意义上的创新,进而实现有益于民族与世界的成就。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从一个学者的视角看,大学的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创新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个文化问题。大学作为追求真理、生产文化的场所,理应是创新的源头。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从政府官员到大学校长的一个普遍心态,或者说,很多人的最大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成桐 生产文化 数学科学 诺贝尔奖得主 基础研究 学术机构 学科规划 人才引进 学术道德 考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成桐:跨越高考,贯通培养数学领军人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彩丽 丘成桐 《教育家》 2022年第43期10-12,共3页
黑板上写满数学公式,办公桌后的书柜上摆着卡拉比-丘流形雕塑,窗外,是秋日的流云。这是位于清华大学静斋的丘成桐办公室。今年4月,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开始全职在清华大学任教,担负一项重任——培养中国数学领域的顶尖人才。“为国家... 黑板上写满数学公式,办公桌后的书柜上摆着卡拉比-丘流形雕塑,窗外,是秋日的流云。这是位于清华大学静斋的丘成桐办公室。今年4月,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开始全职在清华大学任教,担负一项重任——培养中国数学领域的顶尖人才。“为国家培育一批基础科学人才,帮助中国在基础科学上成为世界一流”是丘成桐回中国工作的愿望,也是他长期的追寻。早在2008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原称“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设立;2018年2月,“丘成桐数学英才班”项目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数学 领军人才 贯通培养 顶尖人才 丘成桐 数学领域 数学公式 哈佛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做不了好学问 被引量:5
3
作者 丘成桐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2,51,共2页
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认为,中国学术界种种不良的风气.归根究底都是源于1966至1976年摧毁中国多年良好文化传统的那场“文化大革命”。他解释道:“自那时开始,中国人的价值观完全改变,是非观念和道德... 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认为,中国学术界种种不良的风气.归根究底都是源于1966至1976年摧毁中国多年良好文化传统的那场“文化大革命”。他解释道:“自那时开始,中国人的价值观完全改变,是非观念和道德操守遭到扭曲,以致现在的学生和学校变得唯利是图。这种文化气候.是中国难以孕育一流学者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中国人 菲尔兹奖 数学大师 丘成桐 学术界 价值观 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之美 研求之乐 被引量:3
4
作者 丘成桐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5-800,共6页
"中国要成为经济强国,首先必须成为科技强国,而数学是科学之母,中国只有成为数学强国,才能成为科学强国。""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中国强大起来。
关键词 数学 中国 丘成桐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来自对学问的真正尊重
5
作者 丘成桐 《成才之路》 2015年第24期I0001-I0001,共1页
从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出发作出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文明意义上的创新,进而实现有益于民族与世界的成就。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从一个学者的视角看,大学的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创新从根本上而言是... 从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出发作出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文明意义上的创新,进而实现有益于民族与世界的成就。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从一个学者的视角看,大学的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因为,创新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个文化问题。大学作为追求真理、生产文化的场所,理应是创新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尊重 学问 人类文明 人类生存 文化问题 追求真理 生产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研究精神 被引量:2
6
作者 丘成桐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第9期2-2,共1页
做好的学问需要稳定的环境。中国在"文革"前那些年是稳定的,尽管经济条件差一些。那个时候也不开放,也没有太多其他的机会。没有其他的机会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人沉下心来,拼着老命做好学问。我在香港长大,在那里念中学。那个时候... 做好的学问需要稳定的环境。中国在"文革"前那些年是稳定的,尽管经济条件差一些。那个时候也不开放,也没有太多其他的机会。没有其他的机会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人沉下心来,拼着老命做好学问。我在香港长大,在那里念中学。那个时候香港只有两个大学:一个香港大学,一个香港中文大学。我家里没有钱不能出国,香港大学是英文大学,我学的是中文,它不要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敢闯 人我 陈景润 全部精力 本科生培养 精神培养 斯坦福 愿意做 生活水平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及对策
7
作者 樊泽恒 陈明 丘成桐 《成才之路》 2015年第24期3-4,共2页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高校应从多层面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高校应从多层面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建设激发创新的校园文化,发挥环境激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激励 缺失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