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墟文字形成假说
1
作者 不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4-54,共1页
姜可瑜认为殷墟文字是在短期内形成于少数人之手。其论据有三:1.殷墟甲骨文已是达到相当成熟阶段的文字字群,文字数量已近5000个,可识者已近1000个,词类和句法亦自有其规范,已可记述相当繁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汉... 姜可瑜认为殷墟文字是在短期内形成于少数人之手。其论据有三:1.殷墟甲骨文已是达到相当成熟阶段的文字字群,文字数量已近5000个,可识者已近1000个,词类和句法亦自有其规范,已可记述相当繁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汉字表意体系。2.检阅从仰韶文化直到商代后期文化即殷墟文化相连接的这期间的许多环节,除了一些零星的、幼稚的、简单的、原始的刻划符号或“文字”外,根本找不着可与洋洋大观的殷墟文字相比次的链条,就是说,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链条。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文字 甲骨文 刻划符号 仰韶文化 殷墟文化 形成假说 短期内 表意体系 成熟阶段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