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愿景与途径——基于国际社会与中国互动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课题组 陈东晓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51,152,共1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的中国抉择,将通过对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借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共性,对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 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的中国抉择,将通过对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借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共性,对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决定了中国外交将坚持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共同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既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者,也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动力源。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全球伙伴关系新格局也存在内在联系。中国还将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践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理念。发展是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切问题的金钥匙,统筹发展与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将分阶段、有重点地科学统筹、整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如何通过参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体系和秩序之变,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球伙伴关系 中国外交 全球治理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纳百川、包容共生的“上海学派” 被引量:7
2
作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课题组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6期1-17,共17页
与中国物质性崛起相应的是,对中国的思想性崛起的追求也日益提上日程,其中就包括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上海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先后经历了最初的引介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后来的自创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两个... 与中国物质性崛起相应的是,对中国的思想性崛起的追求也日益提上日程,其中就包括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上海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先后经历了最初的引介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后来的自创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两个阶段的发展,目前正迈向构建"上海学派"的道路。浮现中的"上海学派"以"共生"概念为基础,逐渐发展出以"国际共生论"为核心,以国际体系转型、全球治理、议题关联等为外围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它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具备宏大的历史视野,且致力于对国际关系各议题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理解,以期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上海地方发展。但由于核心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研究方法尚不够发达、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尚不够强大,"上海学派"的真正形成仍需较长时间。"上海学派"的未来构建需要围绕"国际共生论"发展出其核心理论体系,需要秉承"共生"精神实现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还需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做实研究平台、夯实研究团队、充实后备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国际关系理论 上海学派 包容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中国的应对思路 被引量:3
3
作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课题组 《国际展望》 2009年第3期40-54,123,共15页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焦点在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监管制度。针对这几个领域的改革,美、欧、日以及新兴市场大国持有各种观点。美欧在各个领域都有较大分歧。新兴市场大国则和美欧各有利益异同,但迫切需要提高代表权...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焦点在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监管制度。针对这几个领域的改革,美、欧、日以及新兴市场大国持有各种观点。美欧在各个领域都有较大分歧。新兴市场大国则和美欧各有利益异同,但迫切需要提高代表权和发言权。中国应认识自身实力、抓住机遇、把握重点、寻求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新兴市场大国 中国应对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