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球囊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诊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作者 上官海娟 郭卉 +2 位作者 陈雯雯 张慧 汪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观察药物球囊(DCB)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急诊DCB治疗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 目的观察药物球囊(DCB)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急诊DCB治疗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STEMI患者共120例,术中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DCB组(60例)与DES组(60例)。统计两组基本资料及手术资料,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9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即刻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术后9个月随访期间MACE及出血事件进行比较,DCB组术后9月行CT-FFR测定。结果DCB组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发生率高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比3.3%,P=0.015),DCB组经充分的预处理后术中冠状动脉夹层多为B型以下;两组TIMI分级、MACE发生率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月DCB组32例随访,27例CT-FFR为0.80~0.96,无MACE发生;5例CT-FFR在0.75~0.79,其中1例心绞痛发作,经调整药物后症状缓解。结论与DES相比,STEMI患者经充分的预处理后急诊DCB治疗安全、有效,随访期间CT-FFR≥0.75药物治疗无症状患者可安全推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讨论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吕风华 何益群 +2 位作者 上官海娟 王正晓 马四海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0-141,共2页
本文将专题讨论法应用于目前的《诊断学》教学,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把理论课或小班实验课上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讨论,改变以学生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让学生能主动... 本文将专题讨论法应用于目前的《诊断学》教学,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把理论课或小班实验课上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讨论,改变以学生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及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提高医学生的医学术语表达能力和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为他们进入社会、顺利地开展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专题讨论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官洪山 上官海娟 +2 位作者 吴继雄 许邦龙 王晓晨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29-30,37,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的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97人,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48人,对照组学生49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的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97人,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48人,对照组学生49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对教学法基本满意度显著提高(81.6%vs.93.8%,P<0.05);(2)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理论成绩无统计学差异[(85.8±6.5)分vs.(86.7±5.9)分,P>0.05],而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显著提高[(80.5±7.5)分vs.(89.4±5.8)分,P<0.0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中,PBL教学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心血管内科 临床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上官海娟 汪敏 +1 位作者 郭卉 熊青峰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心肌病(SCM)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亚洲心脏病医院确诊的SCM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诊断为SCM合并心源性休克。常规抗休克治疗效果欠佳,停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目的:探讨应激性心肌病(SCM)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亚洲心脏病医院确诊的SCM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诊断为SCM合并心源性休克。常规抗休克治疗效果欠佳,停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应用美托洛尔联合IABP后血流动力学改善。结论:对于SCM合并心源性休克,应慎用多巴胺类药物。美托洛尔联合IABP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乳内动脉桥血管病变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官洪山 上官海娟 +2 位作者 陈卉 闫杰 张翠珍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情况,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LIMA桥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年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31例患者纳入研究,30例成功完成PCI治疗。与...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情况,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LIMA桥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年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31例患者纳入研究,30例成功完成PCI治疗。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患者心绞痛CCS分级显著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所有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1例患者术后5个月心绞痛再发,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脉远端严重狭窄,支架植入后症状消失;22例完成造影随访,1例支架内再狭窄,其余患者无心绞痛发作、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DES植入治疗LIMA桥血管病变可能是相对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乳内动脉 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