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稀土镧铈对再生铝合金ADC12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厅 余忠 +1 位作者 章凯 上官元硕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29,共4页
以混合稀土元素镧铈为变质剂,对再生铝合金ADC12变质,探讨镧铈变质对合金铸件微观组织和宏观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变质剂添加量为0.3%时,合金的微观组织中晶粒排列紧密,尺寸细小且相近,基体中二次枝晶臂间距最小,共晶硅缩短... 以混合稀土元素镧铈为变质剂,对再生铝合金ADC12变质,探讨镧铈变质对合金铸件微观组织和宏观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变质剂添加量为0.3%时,合金的微观组织中晶粒排列紧密,尺寸细小且相近,基体中二次枝晶臂间距最小,共晶硅缩短,呈现短棒状。同时,试样的显微硬度提高,拉伸断口韧窝结构众多,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强,宏观上的抗拉强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再生铝 变质 显微组织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流法水辅助共注塑填充过程中注水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章凯 柳和生 +4 位作者 匡唐清 余忠 李厅 黄益宾 上官元硕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99,共4页
采用互不相溶黏弹多相流求解器对溢流法水辅助共注塑填充过程进行模拟。针对注水压力这一重要工艺条件,系统的数值分析后发现,注水压力越大,皮层和内层熔体的残余厚度减小且中空率增大,同时基于熔体本身所固有的黏弹特性对结论进行了解... 采用互不相溶黏弹多相流求解器对溢流法水辅助共注塑填充过程进行模拟。针对注水压力这一重要工艺条件,系统的数值分析后发现,注水压力越大,皮层和内层熔体的残余厚度减小且中空率增大,同时基于熔体本身所固有的黏弹特性对结论进行了解释。最后进行了溢流法水辅助共注塑的实验,结论与数值模拟所得结论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法 水辅助共注塑 黏弹模型 注水压力 中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材料特性的水辅注塑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上官元硕 章凯 +2 位作者 柳和生 黄益宾 余忠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基于广义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不同类型材料(结晶型材料PE和非结晶型材料HIPS、ABS)的短射法水辅注塑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发现,结晶型材料PE因结晶导致的体积收缩性,使其水辅注塑制件的水穿透长度比其它两种... 基于广义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不同类型材料(结晶型材料PE和非结晶型材料HIPS、ABS)的短射法水辅注塑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发现,结晶型材料PE因结晶导致的体积收缩性,使其水辅注塑制件的水穿透长度比其它两种非结晶材料更长。当冷却时间过长时,结晶型材料PE因结晶导致的内应力增加,使其水辅注塑制件的水穿透长度比其他两种非结晶材料更短。这3种材料在注水延迟时间或注射量增加的情况下,均不利于水穿透长度的增加。另外,结晶型材料PE比非结晶型材料HIPS和ABS更容易发生二次穿透现象,且当熔体经过一定时间冷却,黏度提高时,更容易发生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辅注塑 数值模拟 结晶材料 水穿透长度 二次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玻纤聚丙烯水辅注塑中注水压力控制方式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上官元硕 柳和生 +2 位作者 黄益宾 余忠 章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7,共6页
基于广义非牛顿本构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不同注水压力控制方式下短玻纤聚丙烯水辅注射成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注水压力控制方式的改变,会对水辅注塑制件的残余壁厚、偏心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用折线式的控制方式,不同分组之间残... 基于广义非牛顿本构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不同注水压力控制方式下短玻纤聚丙烯水辅注射成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注水压力控制方式的改变,会对水辅注塑制件的残余壁厚、偏心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用折线式的控制方式,不同分组之间残余壁厚大小相近,偏心率均较大,同一分组下残余壁厚的变化较小;使用阶跃式的控制方式,不同分组下残余壁厚大小都不相近,且偏心率较小,同一分组下残余壁厚的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辅注塑 控制方式 注水压力 短玻纤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缸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不均匀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星 毛杰键 +2 位作者 上官元硕 吴延辉 杨绍卿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3,125,共6页
为研究多缸柴油机实车使用中各缸磨损分布状况,建立某12150型多缸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仿真计算模型,并进行验证。通过联合仿真计算得出:多缸柴油机各缸的缸套-活塞环磨损热力学参数(燃烧温度、燃烧压力、缸套壁温和冷却水温)和动力学... 为研究多缸柴油机实车使用中各缸磨损分布状况,建立某12150型多缸柴油机缸套-活塞环磨损仿真计算模型,并进行验证。通过联合仿真计算得出:多缸柴油机各缸的缸套-活塞环磨损热力学参数(燃烧温度、燃烧压力、缸套壁温和冷却水温)和动力学参数(油膜厚度、微凸体载荷)差异显著,造成各缸套表面磨损不均匀,其中1缸磨损最为剧烈,最大磨损深度位于曲轴转角9°所对应位置,额定工况点工作400 h后磨损深度为51.22μm,其次为第5、4、3、2缸,6缸磨损最轻,其轴向最大磨损深度为39.37μm,相比1缸下降了23.14%。主要是由于1缸进气最晚且存在冷却死区,使得缸内燃烧状况最差,缸套壁面温度高、硬度低,润滑油膜薄,导致摩擦副微凸体载荷大,磨损深度最大;而6缸进气最早且冷却状况最好,综合作用使得该缸套磨损深度相对最小。因此,可确定1缸缸套上止点9°主、侧推力面磨损深度作为12150型柴油机缸内技术状况检测及磨损量计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缸柴油机 缸套-活塞环 磨损不均匀 热力学参数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注射方式下水穿透行为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上官元硕 余忠 +5 位作者 刘志清 黄益宾 章凯 柳和生 匡唐清 石慧苹 《塑料工业》 2025年第8期64-71,共8页
短射法水辅注射成型和溢流法水辅注射成型是水辅注射成型中两种常见的成型方法。文中将市场应用广泛的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应用于水辅注射成型,考察水穿透制品后其残余壁厚及纤维取向分布这两个核心质量指标。基于数值模拟、... 短射法水辅注射成型和溢流法水辅注射成型是水辅注射成型中两种常见的成型方法。文中将市场应用广泛的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应用于水辅注射成型,考察水穿透制品后其残余壁厚及纤维取向分布这两个核心质量指标。基于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短射法和溢流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熔体温度为210~270℃及注水压力为4~10 MPa时,短射法制品残余壁厚较溢流法薄,但溢流法制品所受高压水的剪切速率高于短射法至少2个数量级。短射法制品依据低温熔体(即210~215℃)及低压注水(即4~5 MPa)时残余壁厚更薄的优势,使得短玻璃纤维沿熔体流动方向取向度更高,但在高温熔体及高压注水时,溢流法制品依据所受高压水剪切速率的优势短玻璃纤维沿熔体流动方向取向度更高。注水延迟时间在0~5 s时,短射法制品残余壁厚较溢流法时而厚时而薄,而溢流法制品依据所受高压水剪切速率的优势短玻璃纤维沿熔体流动方向取向度更高,但注水延迟时间在3~5 s时溢流法制品所受高压水的剪切速率优势就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射法 溢流法 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残余壁厚 纤维取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