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多种物理效应的轨控喷流数值计算研究
1
作者 万钊 华如豪 +2 位作者 陈琦 江定武 王新光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94-202,共9页
轨控喷流预测精度是高速拦截武器的关键技术。目前针对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的喷流干扰问题研究还相对较少,此空域高速飞行环境下的多种物理效应对喷流干扰的影响规律还不够系统。通过数值求解带滑移边界条件的三维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 轨控喷流预测精度是高速拦截武器的关键技术。目前针对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的喷流干扰问题研究还相对较少,此空域高速飞行环境下的多种物理效应对喷流干扰的影响规律还不够系统。通过数值求解带滑移边界条件的三维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分析了高温热化学非平衡效应、燃气二次燃烧效应、稀薄气体效应对轨控喷流干扰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来流条件下多种物理效应对轨控喷流干扰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来流空气和燃气组分的高温离解反应是冷/热喷流差异的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随高度升高而较小,随马赫数增大而增大,稀薄气体效应对飞行器整体喷流干扰气动力/力矩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真实气体效应 稀薄气体效应 热喷干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流动多物理效应对美国航天飞机气动力影响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10
2
作者 毛枚良 陈亮中 +2 位作者 万钊 刘化勇 燕振国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流动往往存在真实气体效应、稀薄气体效应和粘性干扰效应等多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和流动现象。围绕高超声速绕流中多物理效应这一主题,对美国航天飞机高超声速气动力研究的工作按飞行前与飞行后两个阶段进行了回顾。在...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流动往往存在真实气体效应、稀薄气体效应和粘性干扰效应等多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和流动现象。围绕高超声速绕流中多物理效应这一主题,对美国航天飞机高超声速气动力研究的工作按飞行前与飞行后两个阶段进行了回顾。在飞行前阶段,主要介绍了气动力外推参数的研究和不确定度研究的内容,确定了以第三粘性系数珔V'∞作为气动力特性外推参数,以及给出了气动力不确定的计算方法;而在飞行后阶段,主要介绍了飞行试验数据与预测数据的对比、纵向配平异常分析和外推方法,给出了初步的由风洞数据外推到飞行数据的外推方法,确认了真实气体效应对航天飞机气动特性影响,但是否对舵面效率产生影响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而后,作者讨论了避免纵向配平异常的可能性、体襟翼效率数值计算与试验的差异、气动力不确定度研究和建立飞行试验/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数据共享机制四个方面的问题。另外,早期的研究文献提到了航天飞机在再入过程中这些效应是同时存在的,在当时的研究条件下难以区分各自对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后来的研究文献也没有着力于研究其耦合影响效应对航天飞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这为下一步研究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绕流流动的多物理效应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高温真实气体效应 粘性干扰 稀薄气体效应 复杂升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流动粘性干扰效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毛枚良 万钊 +1 位作者 陈亮中 陈坚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基于边界层相似性理论,开展了高超声速流动粘性干扰效应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粘性干扰造成的物面压力系数改变量与粘性干扰因子成正比的结论。通过对升力体简化外形的高超声速绕流流动的模拟,分析了粘性干扰效应对气动力/力矩的影响,计... 基于边界层相似性理论,开展了高超声速流动粘性干扰效应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粘性干扰造成的物面压力系数改变量与粘性干扰因子成正比的结论。通过对升力体简化外形的高超声速绕流流动的模拟,分析了粘性干扰效应对气动力/力矩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粘性干扰导致的气动力系数的改变量与粘性干扰因子在特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粘性干扰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壁面函数的可压缩效应修正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新光 陈琦 +2 位作者 万钊 张爱婧 陈坚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1-739,共9页
基于适用于不可压缩流动的解析壁面函数,针对可压缩湍流边界层特征,考虑壁面网格内对流项变化和能量方程中黏性耗散项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可压缩流动的解析壁面函数。基于二维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动,完成了粗网格高... 基于适用于不可压缩流动的解析壁面函数,针对可压缩湍流边界层特征,考虑壁面网格内对流项变化和能量方程中黏性耗散项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可压缩流动的解析壁面函数。基于二维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动,完成了粗网格高雷诺数k-ε模型加标准壁面函数、原始解析壁面函数、可压缩修正解析壁面函数和密网格低雷诺数Lauder-Sharma k-ε模型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四种湍流效应模拟策略都可以准确预测壁面压力和摩擦系数,而本文发展的考虑对流项分布和黏性耗散项影响的解析壁面函数不仅消除了原始解析壁面函数的非物理振荡,而且大幅提升了壁面函数壁面热流的预测精度,与密网格解最大差异不超过40%,预测结果接近于密网格低雷诺数模型结果,而标准壁面函数和原始解析壁面函数预测的壁面热流符号相反,且数值最大差异达500%。对于Ma 5斜激波边界层干扰算例,本文构造的壁面函数计算时间仅为低雷诺数模型的5%左右,相较于其它壁面模型,计算时间仅增加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壁面函数 可压缩湍流 Launder-Sharma k-ε模型 激波边界层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黏性对解析湍流壁面函数的影响
5
作者 王新光 陈琦 +2 位作者 万钊 高晓成 燕振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41-2052,共12页
基于可压缩解析壁面函数(MAWF),考虑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内温度、密度和分子黏性系数变化规律,使用黏性底层边缘处的密度和黏性系数重新定义无量纲壁面距离,并在黏性底层内构造抛物型和双曲型分子黏性系数分布,建立了新的可压缩解析壁面... 基于可压缩解析壁面函数(MAWF),考虑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内温度、密度和分子黏性系数变化规律,使用黏性底层边缘处的密度和黏性系数重新定义无量纲壁面距离,并在黏性底层内构造抛物型和双曲型分子黏性系数分布,建立了新的可压缩解析壁面函数,即抛物型(para-MAWF)和双曲型(hyper-MAWF)解析壁面函数。通过高超声速激波边界层干扰算例对其进行验证,并与密网格低雷诺数Lauder-Sharma(LS)k-ε模型和MAWF数值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构造的解析壁面函数有效提高了MAWF黏性底层内分子黏性系数和温度分布的预测精度,相较于MAWF其预测的壁面热流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所构造的两种壁面函数中双曲型解析壁面函数预测的壁面热流更接近于实验值,考虑到两种壁面函数数值结果差异较小,在5%之内,且双曲型壁面函数公式更为简单,对于高超声速算例更推荐使用双曲型分布的解析壁面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 双曲型分布 抛物型分布 无量纲壁面距离 激波边界层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