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忘利’与‘争利’
- 1
-
-
作者
万策水
-
出处
《企业经济》
1983年第8期61-,60,共2页
-
文摘
办工厂、开商店,抓生产、搞供销,本应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做到‘一不忘利’、‘二不争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要么就‘忘利’,要么就‘争利’,这到底原因何在? ‘忘利’者,长期‘吃大锅饭’养成的恶习也。人们几经‘左’的曲折,在吃够了苦头之后,已充分认识了‘忘利’而不讲经济效益的危害性。但是,有的人好走极端,不‘忘利’,就‘争利’,又把手伸向国家、伸向群众,同国家争资金、同人民争利益。有的偷工减料,以次充优,牟取暴利,有的提级提价,哄抬市价,刮涨价歪风。
-
关键词
经济效益
实际工作
人民利益
国家利益
提级提价
危害性
办工厂
大锅饭
商店
恶习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何来“奇货可居”
- 2
-
-
作者
万策水
-
出处
《企业经济》
1983年第7期51-51,共1页
-
文摘
漫步街头,两个食品商店面对面开着,一家是集体经营,一家是个体经营,规模差不多。然而,象“大前门”烟、啤酒等热门商品,象苹果、香蕉一类水果,集体经营的商店几乎没有,而个体经营的这个商店不仅手中有货,而且“奇货可居”。这是集体商店的同志不愿进畅销商品吗?
-
关键词
个体经营
畅销商品
集体经营
食品商店
批发部
啤酒
香蕉
商贩
苹果
消费者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要改弦更张
- 3
-
-
作者
万策水
-
出处
《企业经济》
1983年第4期33-33,共1页
-
文摘
近三年来,城乡市场发生了二十多年来所未见的可喜变化,商品多了,消费者对商品挑选更严了;商业网点增加,流通渠道增多。这种变化方便了群众,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人们都为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欢欣鼓舞。然而,有少数商业企业的同志,适应不了这种变化。他们的经营思想和经营作风没有变,服务工作还是个老样子,甚至希望永远吃“大锅饭”,端“铁饭锅”。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开创商业工作的新局面呢?
-
关键词
商业企业
服务工作
商业网点
新局面
城乡市场
经营思想
精神状态
经营作风
消费者
欣欣向荣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品该向何处流
- 4
-
-
作者
万策水
-
出处
《企业经济》
1982年第11期21-21,共1页
-
文摘
金秋季节的一个星期天,同邻居坐在家门口聊天,忽然听到叫卖花生的声音,我们凑上前去一打听,价钱公道,货色不错,不由解囊争购。坐在家门口能买到又好又便宜的花生,使我想起了前几年“封闭市场”,群众买东西之苦,也使我为现在货畅其流,群众买卖称便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不要说农民进城,集体、个体商业肩挑车推,走街串巷;就是国营商业部门那一付“官商”面孔不也有了“笑容”么!
-
关键词
国营商业
商品
花生
封闭市场
农民进城
群众
季节
官商
声音
个体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