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屏障探讨“脾主为卫”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安琪 吴玉琦 +1 位作者 姚海强 万瑾毅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5-1459,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肠道屏障受损为特点,表现为直肠黏膜的持续性炎症反应、溃烂以及反复发作的炎症性肠病。脾与肠道屏障有密切联系,“脾主为卫”的功能失调是UC的重要病机,然而对UC中“脾主为卫”功能失调的微观机制尚不清楚。...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肠道屏障受损为特点,表现为直肠黏膜的持续性炎症反应、溃烂以及反复发作的炎症性肠病。脾与肠道屏障有密切联系,“脾主为卫”的功能失调是UC的重要病机,然而对UC中“脾主为卫”功能失调的微观机制尚不清楚。肠道屏障与“脾主为卫”的功能异曲同工,肠道屏障的破坏与UC互为因果,从肠道屏障的角度可以为中医“脾主为卫”理论做出新的科学阐释。现代医学尚缺乏对UC的有效治愈方法,药物治疗仍存在不良反应大、停药后加重、易复发等缺点。而中医基于“脾主为卫”理论的益气健脾治法可有效恢复肠道屏障功能,促进黏膜愈合,且无上述不良反应,对于促进UC的愈合以及防止其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屏障 肠道黏膜免疫 肠道黏液层 肠道菌群 中医药 脾主为卫 益气健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胆汁酸代谢阐释肝脾失调在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玉琦 张安琪 +1 位作者 万瑾毅 姚海强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03-2307,共5页
肝脾失调是常见的中医临床证候之一,表现为脾主运化和肝主疏泄失调,影响机体水液代谢,造成痰湿内蕴等代谢异常,是痰湿“体-病”转变的重要病机之一。胆汁酸参与机体的肝肠循环,对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通过从微观层面探讨... 肝脾失调是常见的中医临床证候之一,表现为脾主运化和肝主疏泄失调,影响机体水液代谢,造成痰湿内蕴等代谢异常,是痰湿“体-病”转变的重要病机之一。胆汁酸参与机体的肝肠循环,对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通过从微观层面探讨胆汁酸作为中医“肝脾失调”理论的物质基础,揭示胆汁酸代谢与肝脾失调的科学内涵,力图从新的角度为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紊乱的病机提供科学阐释。此外,通过中药调节胆汁酸谱作为干预方式,可有效改善痰湿体质诱发的代谢紊乱,拓展中医痰湿体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痰湿临床调体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肝脾失调 痰湿体质 糖脂代谢 肝肠循环 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肠道菌群互作效应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潇璐 姚海强 万瑾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32-136,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目前现有的治疗方式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中药应用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疗法丰富、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广泛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UC治疗的新热点。研究表明,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目前现有的治疗方式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中药应用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疗法丰富、不良反应较少、应用广泛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UC治疗的新热点。研究表明,与肠道菌群之间的互作效应可能是中药改善UC的重要作用机制。现对中药与肠道菌群互作效应在UC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为中药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与开发,以及中医药防治UC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 肠道菌群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