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绵窦三角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万玉碧
黄家鼎
李振强
徐明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6,共4页
-
文摘
30侧经颈内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颅底标本,在手术显微镜(目镜10×有测微器)下解剖和观测。海绵窦外侧壁下份内有Parkinson三角,我们还观察到其上方另有一个三角,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小脑幕游离缘的后份形成。海绵窦顶亦呈三角。确定了这三个三角的界限。研究了动眼神经、动眼神经与滑车神经的交点、滑车神经与眼神经的交点在窦壁上的表面投影。观察了通过各个三角内的颈内动脉各段及其分支。从而明确了窦壁内结构与窦内结构的毗邻关系,为找寻海绵窦内诸结构入路,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海绵窦
颈内动脉
显微解剖
-
Keywords
cavernous sinus, interior carotid artery,microanatomy.
-
分类号
R322.8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及其对脑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6
- 2
-
-
作者
万玉碧
李振强
黄家鼎
徐明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
文摘
本文利用15个(30侧)成人颅底标本,观察了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个主要分支的起始、外径、行路及其对海绵窦内脑神经的血供。垂体下动脉的出现率为96.07±3.28%,海绵窦下动脉为93.33±4.60%,脑腊背动脉和小脑幕动脉均为86.67±6.21%。3例小脑幕动脉和2例海绵窦下动脉起自颅外动脉。动脉的起点或行经与窦内其他结构之间存在一些较为恒定的毗邻关系。借助这些关系可快速寻找动脉。窦内脑神经的营养动脉共计75文,每例平均3.26支,平均外径为0.30mm。64.00%(的营养动脉由海绵窦下动脉发出。因此,可认为该动脉为窦内脑神经的主要供血动脉。
-
关键词
颈内动脉
海绵窦
脑神经血供
-
Keywords
interior carotid artery, cavernous sinus, arterial supply of cranial nerves.
-
分类号
R322.1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大脑上静脉在上矢状窦各段内开口的观察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徐明
李振强
万玉碧
黄家鼎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
文摘
本文利用手术显微镜对30例成人上矢状窦前、中、后三段内的大脑上静脉开口进行了观察。其开口较集中于窦前段的前2/3和窦后段的前1/3。在窦前段的后1/3和窦后段的后2/3内,静脉开口稀疏,甚至无。在窦中段静脉开口较为分散。静脉在窦内开口的位置,从窦前段到中、后段,有由高变低的趋势,即从窦的侧角和侧壁上份移向侧壁下份和尖。本文还观察了静脉开口的形态和方向,并讨论了有关上矢状窦各段手术时,选择部位的问题。
-
关键词
大脑
静脉
上矢状窦
显微镜
-
Keywords
cerebrum, vein, superior sagital sinus.
-
分类号
R322.8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海绵间窦的巨微解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振强
万玉碧
黄家鼎
徐明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9,共3页
-
文摘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了30例成人头颅标本的海绵间窦。前间窦出现率93.3%,多呈三角形,主要位于鞍隔前缘与鞍前壁的硬脑膜转折处,与腺垂体周缘紧密相邻。下间窦出现率93.3%,多呈裂隙状,主要位于鞍底硬脑膜内,与腺垂体下面相贴。上述两窦特别宽大者各2例,为经蝶窦入路垂体切除术的禁忌症之一。后间窦最小,出现率53.3%,位于鞍隔后缘与鞍背的硬脑膜转折处,下邻垂体后叶上端。与垂体中间部相对处,垂体硬膜囊内层内凸成嵴,嵴内有垂体下动脉穿行。此嵴可作为垂体前、后叶的分界标志。
-
关键词
海绵间窦
垂体
蝶鞍
显微解剖
-
Keywords
intercavernous sinus, hypophysis, sella turcica
-
分类号
R322.8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有关选择性脑血管造影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万玉碧
黄家鼎
白永庆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44-47,共4页
-
文摘
本文在128具尸体(男107,女21)中,对全脑血管造影有关的血管进行了观测。主动脉弓分支起始处的位置可分为四型,不论哪种类型,相邻两动脉间的距离均较接近。绝大多数(94.53%)左椎动脉起自左锁骨下动脉,两者间的内侧夹角在140度以上的占113例(93.39%),因此,两动脉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导管易于从左锁骨下动脉进入左椎动脉。本文对右椎动脉插管较为困难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上缘
夹角
分支
左椎动脉
主动脉弓
主动脉结
甲状颈干
解剖学
-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大网膜形态位置和血管的观察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张显利
万玉碧
黄家鼎
张宗铭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83年第3期187-189,共3页
-
文摘
大网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抗感染力强。临床常用于复盖腹腔脏器创面和填塞脏器裂口。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的进展,大网膜的应用更广泛,不但用于腹腔内,而且能以带蒂或游离大网膜复盖体表大面积创面和顽固性创面,并获得较满意效果。
-
关键词
大网膜
周围
脂肪
下缘
血管
胃网膜血管弓
-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枕窦的形态观察
- 7
-
-
作者
黄家鼎
万玉碧
白永庆
马洪坤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82年第4期19-20,共2页
-
文摘
供观察的70例成年、完整硬脑膜标本取自本教研室教学和科研用尸体。首先,用剪刀沿上矢状窦上壁及横窦后壁纵行剪开,冲洗去窦内血块;然后,肉眼(並籍5倍放大镜)查看窦汇区附近的开口,並用细探针对开口进行探查。若顺开口往下剪开硬脑膜后,见管腔内面光滑並偶见血块者,判为有枕窦;若窦汇区附近无开口,以及在窦汇区下方约一厘米处横断硬脑膜后.
-
关键词
枕窦
标本
乙状窦
颅后窝
正中线
颅骨
横窦
硬脑膜
-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肾脏位置及其后邻的观察
- 8
-
-
作者
万玉碧
程耕历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2期169-177,共9页
-
文摘
本文着重对50具中国成年尸体的肾后邻进行了观察,并观察了肾的大小和位置。根据观察结果,在背部平第11—12胸椎棘突间隙和第三腰椎棘突各作一水平线,距正中平面3.63cm和9.19cm处各作一垂直线,此四条线围成的四边形,可概括为肾脏在背部的表面投影。肾床是指肾后毗邻的结构,计有肌肉、肋骨、肋膈窦和脊神经,其中以肌肉为主。膈肌占肾后面的5.5/12,腰方肌占4/12,腰大肌占1.5/12,腹横肌起始腱膜占1/12。50具尸体中,椎肋三角的出现率为68%。绝大多数肾后面有第12肋,24%有第11肋。八侧肾后无胸膜,91侧与胸膜有关,其中87侧肾后面上1/4有胸膜。肋膈窦后下界向下未超过第一腰椎横突;向外与第12胁交界处,位于骶棘肌外侧缘之外者占43.51%,值得肾手术时注意。肾后面都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同时出现的占28%,两神经呈一干的占72%。
-
关键词
外侧缘
棘肌
下界
腰椎横突
棘突间隙
肾下极
肾脏
腰椎棘突
肋骨
腰椎体
肾上极
神经
椎肋
-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肾静脉肾外段及其瓣的观察
被引量:1
- 9
-
-
作者
万玉碧
程耕历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65年第4期31-33,共3页
-
文摘
本文在200具尸体(成人112,儿童88;男尸120,女尸80)上观察了肾静脉,并在其中的80具成年尸体上观察了肾静脉瓣等项。腎静脉腎外段(一)肾静脉的条数无论左肾或右肾都以具有一条静脉的占绝大多数,左肾静脉更是这样,具有两条静脉的在200例中仅出现2例,占1%(见表)。右肾静脉的两条或三条的出现率较左侧高,共出现35例,占17.5%。从表可见,其他国内作者的报道也与本文的结果一致。关于多条右肾静脉的出现率,在我国人的材料中并不一致,尚需进一步观察。
-
关键词
静脉瓣
出现率
肾静脉
臂静脉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性腺动脉及其与肾蒂的关系
- 10
-
-
作者
万玉碧
程耕历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65年第4期19-22,共4页
-
文摘
我们在150具尸体(成人115具,儿童35具。其中男107具,女43具)上,观察了性腺动脉的数目、起源及其与肾蒂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性腺动脉的数目在150具尸体的300侧中,共出现309支性腺动脉,其中九侧具有双支动脉,余均为单支动脉。以尸体计,左右各一支性腺动脉的最多,共142例,占94.67±1.83%。其次,一侧为双支另一侧为单支的共7例,占4.66±1.72%;两侧均为双支的仅出现1例(0.67±0.67%)。
-
关键词
性腺
泌尿生殖系统
动脉
肾蒂
-
分类号
S91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四例肾异常及三例双输尿管
- 11
-
-
作者
程耕历
万玉碧
赵克勤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66年第1期59-60,共2页
-
文摘
有关肾及输尿管的先天异常,国内已有不少报道,但对肾的血管和形态记述则较少。我们在近300例标本中,看到4例先天异常肾和3例单侧双输尿管。根据Gutierrez和Smith等对异常肾的分类原则,我们的4例为蹄铁形肾、L形肾、盘形肾和短肾,其中后三者在我国尚未见有报告。
-
关键词
双输尿管
腹主动脉
主动脉腹部
输尿管口
-
分类号
R69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