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眼血流动力学检测 被引量:8
1
作者 万新顺 刘霞 +4 位作者 刘瑞芳 刘向玲 刘爱琴 李晓鹏 裴玉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及血管因素对 AION视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技术 ( color Doppler flow im aging,CDFI) ,观测前部缺血... 目的 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及血管因素对 AION视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技术 ( color Doppler flow im aging,CDFI) ,观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2例 38眼眼睫状后动脉 (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s)、眼动脉 ( ophthalmic artery,O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ION患者 O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 (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 ,舒张末期速度 ( 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值分别为 ( 2 8.87± 3.11) cm· s- 1、 ( 12 .73± 1.38) cm· s- 1 ,阻力指数 ( resistance index,RI)为 0 .72± 0 .0 2 ;PCAs的PSV、EDV分别为 ( 6 .10± 1.5 5 ) cm· s- 1 ,( 1.96± 0 .19) cm· s- 1 ,阻力指数为 0 .6 7± 0 .0 1。同对照组比较 ,PCAs、OA的 PSV,EDV明显降低 ,RI明显增高 ,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P<0 .0 0 1)。结论  AION患者的 OA、PCAs血流量下降 ,血管阻力增加。CDFI对 AION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超声诊断 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对虹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万新顺 高永峰 +4 位作者 刘瑞芳 刘向玲 王辉 李晓鹏 裴玉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观测手术前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患者房水及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变化 ,及对 NVG虹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nzyme linke... 目的 观测手术前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患者房水及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变化 ,及对 NVG虹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nzyme linked im munosorbent assay,EL ISA)对 18例 NVG患者内眼手术前后取得的 72份房水、玻璃体标本进行 VEGF检测对比 ,观察手术前后虹膜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结果  NVG患者手术后房水中VEGF含量为 (0 .5 76± 0 .196) ng/ml,较手术前房水 VEGF含量 (1.486± 0 .3 2 2 ) ng/ml明显降低 (t=10 .3 94,P<0 .0 0 1) ,而玻璃体中的 VEGF含量由 (1.619± 0 .3 84) ng/ml降为 (0 .682± 0 .2 2 2 ) ng/m l(t=9.3 93 ,P <0 .0 0 1) ,两组间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术后发现两周内 77.78% (14/18)患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结论  NVG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及维持可能依赖于房水、玻璃体中 VEGF含量 ,手术后眼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浓度 虹膜新生血管 房水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随访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新顺 臧企 陈庆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7-30,共4页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ARPE)自1972年 Kriil首次报告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对于本病的发病情况。视功能损害程度、病程、予后、临床经过等方面。各国专家根据自己的病例观察结果,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拟通过较大样...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ARPE)自1972年 Kriil首次报告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对于本病的发病情况。视功能损害程度、病程、予后、临床经过等方面。各国专家根据自己的病例观察结果,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拟通过较大样本的病例随访,对上述问题得出较明确的结论。材料与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1985—1989四年中门诊确诊病例。共135例.对其中病程>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色素上皮炎 预后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炎与中浆随访比较性研究
4
作者 万新顺 臧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25,共4页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Acute retinal pigmentepitheliitis以下简称ARPE)是晚近报道的一种眼底疾病,临床上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roidoretinopathy以下简称(CSC)关系密切。对于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还是同...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Acute retinal pigmentepitheliitis以下简称ARPE)是晚近报道的一种眼底疾病,临床上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roidoretinopathy以下简称(CSC)关系密切。对于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还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各国专家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文拟通过较大样本的随访对照性研究,进一步探讨ARPE和CSC的关系。材料和方法病例来源自我院1985—89 4年中门诊确诊病例,其中ARPE135例,CSC215例,按随机配对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色素上皮炎 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术后眼压正常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焦军杰 万千 +2 位作者 李晓鹏 刘瑞芳 万新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术后眼压正常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 closure glaucoma,PCACG)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PCACG患者40例(54眼),均已行手术治疗,且眼压控制在21mmHg(1kPa=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术后眼压正常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 closure glaucoma,PCACG)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PCACG患者40例(54眼),均已行手术治疗,且眼压控制在21mmHg(1kPa=7.5mmHg)以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26眼)和对照组20例(28眼)。对照组术后应用维生素B12注射液50μg肌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入50g·L-1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观察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眼动脉(ocular artery,OA)、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S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时间平均最大血流速(time averaged maximum velocity,TAM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OA和CRA的PSV、EDV、RI、TAMV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CA的PSV、EDV、TAMV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OA、SPCA和CRA的PSV、EDV、RI、TAMV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OA和CRA的PSV、EDV、RI、TAMV有一定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CA的PSV、EDV、TAMV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改善PCACG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降低SPCA的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川芎嗪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贺玲 万新顺 韩丽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实验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眼内灌注法前房灌注林格氏液制成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葛根素治疗组(30只)和模型组(30...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实验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眼内灌注法前房灌注林格氏液制成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葛根素治疗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其中后2组根据再灌注的时间不同分为1d、3d、7d组,每组10只大鼠。治疗组经大鼠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60mg·kg-1),模型组经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1)。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内一氧化氮合酶(neural nitrogenoxide synthase,nNOS)的表达,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测量丙二醛(malonaldi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从再灌注1d开始,模型组视网膜内nNOS阳性表达明显增多,MDA水平持续升高,SOD活性持续下降,其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各时段葛根素治疗组n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其中nNOS阳性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提高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以及增加组织中nNOS表达,对大鼠实验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缺血-再灌注 视网膜 视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中曲安奈德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晓鹏 刘静 +3 位作者 焦军杰 王爽 李彦 万新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4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采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泼尼松龙的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 目的探讨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采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泼尼松龙的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矫正视力>0.5患者的比例分别为76.67%、8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60.00%;术后1 d、1周的"+"度前房炎症反应率分别为50.00%、9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3%、76.6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0.00%、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采用曲安奈德治疗,能有效、快速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压症状及前房炎症反应,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白内障 曲安奈德 泼尼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静 万新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7-720,728,共5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 ganglion cells,RGC)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眼压组和川芎嗪治疗组,每组10只。高眼压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上巩膜静脉烧灼法制作高眼压模型,正常...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 ganglion cells,RGC)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眼压组和川芎嗪治疗组,每组10只。高眼压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上巩膜静脉烧灼法制作高眼压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造模成功后7d治疗组给予川芎嗪腹腔注射,正常组与高眼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3周后取三组大鼠眼球,行视网膜HE染色、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Bcl-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造模后高眼压组、川芎嗪治疗组各时间点眼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组、高眼压组、川芎嗪治疗组大鼠视网膜RGC层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9.00±0.89、3.50±1.8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160,P=0.000);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三组大鼠RGC层Bcl-2阳性表达光密度值分别为0.373±0.090、0.375±0.146、0.390±0.268,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658,P=0.000);三间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结论川芎嗪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可明显抑制慢性高眼压大鼠RGC凋亡,从而发挥RGC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眼的血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瑞芳 万新顺 +3 位作者 刘霞 刘向玲 刘爱琴 李晓鹏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nterior ischem ic optic neuropathy,AION)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观察尿激酶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2例 (3...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nterior ischem ic optic neuropathy,AION)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观察尿激酶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2例 (38只眼 )眼睫状后动脉 (posterior ciliary arteries,PCAs)、眼动脉 (ophthalmic arteries,OA )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中治疗前后 PCAs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 )、舒张末期速度 (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分别由 (6 .10± 1.5 5 ) cm/ s、(1.96± 0 .19)cm / s增加到 (13.49± 1.5 8) cm/ s、(6 .0 5± 0 .71) cm / s,阻力指数 (resistance index,RI)由 0 .6 7± 0 .0 1降低至 0 .5 6±0 .0 3;尿激酶治疗组中治疗前后 OA的 PSV、EDV平均值分别由 (2 8.87± 3.11) cm / s、(12 .73± 1.38) cm / s增加到(34 .0 8± 2 .88) cm / s、(19.95± 2 .38) cm / s,阻力指数由 0 .72± 0 .0 2降低至 0 .6 5± 0 .0 2 (P <0 .0 0 1)。同对照组比较 ,尿激酶治疗组视功能改善率明显提高 (χ2 =2 8.12 ,P <0 .0 0 1)。结论 尿激酶治疗可以改善 AION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对探寻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诊断 眼底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炎症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对侧眼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10
作者 冯雨 万新顺 +1 位作者 贾新萍 赵庆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743-1746,共4页
目的观察非炎症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对侧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58例单眼发病的NAION患者患眼设为患眼组,对侧眼设定为对侧眼组,而同时设立对照组29例58只眼,测定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即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 目的观察非炎症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对侧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58例单眼发病的NAION患者患眼设为患眼组,对侧眼设定为对侧眼组,而同时设立对照组29例58只眼,测定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即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治疗前对侧眼组SPCA的RI明显高于对照组,OA、SPCA、CRA的RI明显低于患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眼组治疗前OA、SPCA、CRA的PSV低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侧眼视力明显好转,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ION对侧眼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其未发病时已经发生变化,经治疗后对侧眼视力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炎症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对侧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早期诊疗观察
11
作者 刘瑞芳 李秀梅 +1 位作者 万新顺 张国庆 《中原精神医学杂志》 1996年第2期178-178,共1页
本文通过62例眼科就诊的以眨眼、挤眉弄眼为首发症状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观察,并运甩中医理论配制“瞬目灵”胶囊,配合心理行为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可望成为本症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同时指出,抽动秽语综合征除了心理卫生... 本文通过62例眼科就诊的以眨眼、挤眉弄眼为首发症状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观察,并运甩中医理论配制“瞬目灵”胶囊,配合心理行为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可望成为本症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同时指出,抽动秽语综合征除了心理卫生专家和儿科医师重视外,更应引起全社会关注。眼科医师应充分认识本症的临床特点。因该病首发症状多为眨眼挤眉弄眼,患者常常先到眼科就诊。这对该症的早期诊治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临床观察 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光凝和直接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净莉 万新顺 李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评价间接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临床疗效。方法CSC患者41例(42眼),对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1/3 PD(500μm)以内的20眼进行间接光凝为观察组,对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1/3 PD(... 目的评价间接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临床疗效。方法CSC患者41例(42眼),对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1/3 PD(500μm)以内的20眼进行间接光凝为观察组,对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1/3 PD(500μm)以外的22眼进行直接光凝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检查并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底、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BCVA分别为0.59±0.20、0.60±0.22,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0.90±0.18、0.91±0.04,两组治疗后视力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间相比,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FT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治疗后1个月CFT均低于治疗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CF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F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和直接光凝相比,间接光凝对CSC同样具有良好的疗效,为不能进行直接光凝的旁中心凹渗漏的CSC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间接光凝疗法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上睑肌无功能的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金臣 臧企 万新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9-42,共4页
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繁多,大约有数十种,各有其优缺点,而提上睑肌缩短术是一种符合生理功能,又可取得美容效果的手术。但以往国内外多数人认为提上睑肌完全无力的重度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效果不好,故对这类病人主张采用悬吊术... 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繁多,大约有数十种,各有其优缺点,而提上睑肌缩短术是一种符合生理功能,又可取得美容效果的手术。但以往国内外多数人认为提上睑肌完全无力的重度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效果不好,故对这类病人主张采用悬吊术。但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操作技巧的提高,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提上睑肌无功能的上睑下垂患者,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的资料可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下垂 外科手术 提上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