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启晖 任大忠 +5 位作者 甯波 孙振 李天 万慈眩 杨甫 张世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8,共13页
煤层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吸附与扩散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气体吸附、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岩开展煤层孔隙结构多尺度、多参数的联合表征研究,厘清了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煤层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吸附与扩散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气体吸附、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岩开展煤层孔隙结构多尺度、多参数的联合表征研究,厘清了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神木地区延安组煤层平均孔隙度为6.89%,平均渗透率为4.82 mD,属典型的特低渗煤层,主要发育方解石、黏土矿物以及非晶质组分等,其中方解石平均质量分数为54.8%,黏土矿物平均质量分数为35.7%,非晶质平均质量分数为15.0%。(2)研究区煤层主要储集空间为狭缝形和墨水瓶形等,包括气孔、屑间孔、胞腔孔、铸模孔和少量微裂缝,孔隙以2~50 nm的介孔为主,大孔次之,微孔最少,但微孔是孔比表面积及孔容的主要贡献者,表明煤层气主要吸附在微孔中。(3)研究区煤层孔喉尺寸为纳米—微米级,对渗透率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亚微米—微米级的孔喉,其孔隙连通性好。煤样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8.72%~65.06%,退汞效率为0.84%~44.30%,均质系数为1.86~10.95,且不同深度煤层孔喉半径对渗透率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异,表明该区煤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气体吸附 非均质性 微孔 孔隙结构 煤层 延安组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孔隙结构及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
2
作者 阎珍 任大忠 +4 位作者 王虎 孙振 万慈眩 李启晖 李天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为研究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针对煤层孔隙小、油水渗流机理复杂及开发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开展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核磁共振及高压压汞实验,对研究区可动流体赋存... 为研究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针对煤层孔隙小、油水渗流机理复杂及开发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开展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核磁共振及高压压汞实验,对研究区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煤层样品核磁孔隙度为0.389%~10.137%,渗透率为2.395~6.278 mD,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0.23%~66.31%;2)核磁共振T2谱分布图具有典型的双峰及单峰式特征,煤层孔隙以介孔为主,微孔次之,大孔最少;3)压汞结果显示样品排驱压力低,为0.041~1.502 MPa,平均值为0.716 MPa;最大进汞饱和度高,为13.06%~88.31%,平均值为65.59%;退汞效率为0.84%~47.28%,平均值为28.02%;4)可动流体饱和度主要受到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矿物组分的影响。渗透率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而孔隙度与其相关性较弱。喉道半径越大,连通性越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越大。黏土矿物通过占据、堵塞孔隙使可动流体饱和度降低。以上成果认识,对预测煤层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地区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高压压汞 可动流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