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口的演变 被引量:5
1
作者 万延森 盛显纯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1989年第1期30-37,共8页
黄河夺淮和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淮河的人工改造和治理,使淮河口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为弄清今日淮河的出口和流向,本文参考了有关史料,结合野外观察,对淮河口的历史变迁、沉积特点、淤积的变化和危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沉积特点 运河水 野外观察 人工改造 亚粘土 里下河地区 三角洲相 航运用水 排泄不畅 禹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古黄河三角洲的演变 被引量:13
2
作者 万延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6-74,共9页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分别对古黄河三角洲在江苏滨海平原的地貌变化、变化速率及沉积特征等进行了论述。黄河三角洲发育可分为:全新世古黄河河口三角洲、最大海侵山前河口扇三角洲、喇叭口填充河口三角洲、分流入海串珠状河...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分别对古黄河三角洲在江苏滨海平原的地貌变化、变化速率及沉积特征等进行了论述。黄河三角洲发育可分为:全新世古黄河河口三角洲、最大海侵山前河口扇三角洲、喇叭口填充河口三角洲、分流入海串珠状河口三角洲、全流入海鸟嘴状河口三角洲、三角洲蚀退6个阶段。 从苏北古黄河三角洲发育特征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河流入海河口三角洲发育的漫长历史中,随河流本身来水来沙和人工作用,及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其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河流入海河口三角洲发育的阶段性,随泥沙沉积形成了不同的河口三角洲模式;3.河流入海河口沉积的不同模式,在同一条河流中可以转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三角洲 地质演变 河口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河口三角洲沙体的沉积型式
3
作者 万延森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1-48,共8页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年均约有4×10~3t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内,约8×10~3t泥沙淤积在河口三角洲及口外海滨,仅有4×10~3t泥沙输往外海。大量较细的颗粒泥沙堆积,使河口不断延伸,河床不断抬高,河道排洪能力不断...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年均约有4×10~3t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内,约8×10~3t泥沙淤积在河口三角洲及口外海滨,仅有4×10~3t泥沙输往外海。大量较细的颗粒泥沙堆积,使河口不断延伸,河床不断抬高,河道排洪能力不断降低,河道极不稳定。本文对黄河自1855年夺大清河流入渤海130多年以来形成的河流堆积沙体的研究,有利于对黄河三角洲发育规律进行分析。文中首先分析了黄河沙体产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变化;其次,分析了泥沙的粒径、矿物变化以及砂体堆积的型式;第三,对沙体发育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河道行水时图与沙作的关系,三角洲前缘沙体的发育,以及沙体发育对水下三角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体 三角洲前缘 水下三角洲 年输沙量 河口三角洲 河口地区 排洪能力 河口淤积 大清河 无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威夷群岛的地貌特征
4
作者 万延森 刘昌荣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1年第2期46-53,共8页
本文根据实地考察并结合有关资料,对夏威夷群岛地貌的一些特点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这些岛群的大地地貌特征;其次,介绍了灾害性地质地貌现象的控制和利用;最后,对夏威夷群岛的地貌演变趋势进行了探讨。这对大地地貌的研究以及对我国海... 本文根据实地考察并结合有关资料,对夏威夷群岛地貌的一些特点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这些岛群的大地地貌特征;其次,介绍了灾害性地质地貌现象的控制和利用;最后,对夏威夷群岛的地貌演变趋势进行了探讨。这对大地地貌的研究以及对我国海岛开发将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群岛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海底淡水资源的调查研究与开发工作
5
作者 梁柱 万延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1-171,共1页
青岛包装印刷物资公司梁柱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万延森今年4月在“’95中国高科枝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海底淡水开发与研究应在未来海洋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学术报告,详细论述了... 青岛包装印刷物资公司梁柱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万延森今年4月在“’95中国高科枝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海底淡水开发与研究应在未来海洋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学术报告,详细论述了加快海底淡水资源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报告共分四个部分。我们认为作者的基本出发点是值得称道的,作者的开拓精神也是值得提倡的,现摘登于此,供有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淡水资源 调查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海滩典型剖面测量及其开发、利用
6
作者 徐家声 万延森 +5 位作者 李善为 张耆年 彭汉昌 孙重华 刘福寿 伸德林 《海洋通报》 CAS 1980年第1期97-107,共11页
我国不仅有漫长的海岸线,而且是世界上海涂分布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积极开展海涂的考察和利用不仅事关保卫祖国、建设强大的海防,而且能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多年来,我们曾在辽宁、山东、江苏的海岸带工作中进行海涂考察。... 我国不仅有漫长的海岸线,而且是世界上海涂分布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积极开展海涂的考察和利用不仅事关保卫祖国、建设强大的海防,而且能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多年来,我们曾在辽宁、山东、江苏的海岸带工作中进行海涂考察。发现我国海涂种类甚多,其中渤海湾、莱州湾、苏北沿海等地的海涂最为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如经科学考察,给予合理开发利用,其政治、经济意义都将十分显著。为此,我所于1975年集中人力、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典型剖面 标准剖面 海涂养殖 海积地貌 海滩 粉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