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金银花适生区及生态特征研究
1
作者 张亚萍 张素珍 +5 位作者 万广珍 张梅 李江龙 陈娟 晋玲 杨志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究影响金银花生长的环境因子,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方法收集2553条金银花样点分布信息和19个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金银花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 目的探究影响金银花生长的环境因子,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方法收集2553条金银花样点分布信息和19个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金银花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8模拟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的适生区。结果影响金银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冷月份最低温度、平均气温日较差、最湿季度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当前气候条件下金银花在我国适生面积约为318.29×10^(4)km^(2),主要分布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金银花总适生区面积将有所下降。结论本研究预测的金银花资源分布和生态适宜区可为其野生抚育、合理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环境因子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甘肃省蒙古黄芪潜在适生区预测及生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万广珍 罗永慧 +2 位作者 张鼎新 晋玲 陈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对甘肃省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影响,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甘肃省蒙古黄芪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的蒙古黄芪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当前(1970-2000)和未来(2041-2060)时期蒙古黄芪在...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对甘肃省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影响,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甘肃省蒙古黄芪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的蒙古黄芪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当前(1970-2000)和未来(2041-2060)时期蒙古黄芪在甘肃省的潜在适生区,综合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结果评估影响蒙古黄芪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影响甘肃省蒙古黄芪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和海拔。当前气候条件下甘肃省蒙古黄芪潜在适生区面积为65902.66 km2,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定西市;未来时期SSP126、SSP370和SSP585情景下,甘肃省蒙古黄芪的适生区面积均呈缩小趋势,尤其是高适生区面积大幅缩小。结论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甘肃省蒙古黄芪适生区大幅缩小,适生区主要向高海拔山区移动,可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持蒙古黄芪资源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最大熵模型 甘肃省 适生区预测 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连翘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9
3
作者 万广珍 申亮 +2 位作者 郭延秀 晋玲 陈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6,共6页
目的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方法基于最大熵(Max Ent)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3种环境因子的空间数据和连翘的实际地理分布信息,模拟当前及未来不同时段我国连翘潜在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并进行等级划分;综... 目的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方法基于最大熵(Max Ent)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3种环境因子的空间数据和连翘的实际地理分布信息,模拟当前及未来不同时段我国连翘潜在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并进行等级划分;综合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评估制约现代气候条件下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结果MaxEnt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可信度高。当前气候条件下连翘的潜在适宜生境面积约为325.86×10^(4)km^(2),分布范围较为广泛,高适宜区主要位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面积约为66.53×10^(4)km^(2);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中部、云南西北部、陕西西北部、宁夏中部、甘肃中部、四川东北部等地,面积约为95.22×10^(4)km^(2);低适宜区主要位于云南中部、四川南部及东部、辽宁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及南部、甘肃中部以及山东西北部等地,面积约为164.11×10^(4)km^(2)。影响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冷月份最低温度(52.4%)、最暖季度降水量(6.9%)、坡度(5.7%)和昼夜温差月均值(5.7%),累积贡献率达70.7%,其中,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在未来时段内,SSP1-2.6情景下连翘的总适宜生境面积有所减少,而SSP3-7.0和SSP5-8.5情景下总适宜生境面积呈增加趋势,说明气候变化有利于连翘生长。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连翘的资源保护和区划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模型的青藏高原藏药独一味潜在地理分布预测研究
4
作者 万广珍 王保琼 +1 位作者 晋玲 陈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多模型集成策略,预测青藏高原特有藏药独一味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分析其适宜区域的关键环境驱动因素。方法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库资源收集的163条独一味分布记录,结合生物气候与地形在内的多维度环境因子,采用Biomod2平台构建高... 目的通过多模型集成策略,预测青藏高原特有藏药独一味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分析其适宜区域的关键环境驱动因素。方法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库资源收集的163条独一味分布记录,结合生物气候与地形在内的多维度环境因子,采用Biomod2平台构建高效的集成预测模型,模拟预测青藏高原独一味的潜在分布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3绘制生境适宜性区划图,分析影响独一味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集成模型的预测性能卓越,其TSS值和AUC值达0.916和0.992,明显优于参与集成的单一模型。进一步分析显示,海拔、年降水量及等温性为影响独一味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独一味在青藏高原的主要高适宜分布区域为青海、西藏、四川及甘肃交界处,面积约为72.92×10^(4)km^(2)。结论独一味对高海拔及特定气候条件有独特适应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其药用资源生态保护及合理开发提供参考,多模型集成方法在提高物种分布预测精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Biomod2 集成模型 青藏高原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