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西页岩气藏新型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
12
1
作者
万小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00,共5页
针对川西页岩气藏微裂缝发育,多为硬脆性泥页岩的成藏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基钻井液体系——强抑制强封堵聚胺仿油基水基钻井液体系(CXWBM-1),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其全性能、抑制性能、封堵性能、润滑性能以及抗污染性能。结果表...
针对川西页岩气藏微裂缝发育,多为硬脆性泥页岩的成藏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基钻井液体系——强抑制强封堵聚胺仿油基水基钻井液体系(CXWBM-1),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其全性能、抑制性能、封堵性能、润滑性能以及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CXWBM-1钻井液体系对川西页岩岩样第二次回收率达到95%以上,能有效封堵0.5~15μm微裂缝或微孔,钻井液体系的API失水在2mL以内;体系的黏滞系数和摩阻系数均较低,润滑性能好;体系具有一定的抗盐、抗钙和抗岩屑污染能力。在川西XYHF-1井页岩气层的应用表明,研制的新型水基钻井液体系能够很好地预防页岩层的吸水膨胀和缩径垮塌,可确保钻井的施工安全。该钻井液体系在同类页岩气藏的钻井开发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抑制性能
封堵性能
润滑性能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渗透砂岩油藏高含水开发期加密调整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万小迅
赵春明
陆正元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1,共2页
通过对低渗透砂岩油藏(以国内SET油藏为例)的井网演变历史进行分析,在深精细油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反十三点井网平面矛盾突出的特点,及行列井网注水困难、采出程度低的现状,分别开展了井网调整试验。从剩余油研究、水驱规律、沉积微相...
通过对低渗透砂岩油藏(以国内SET油藏为例)的井网演变历史进行分析,在深精细油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反十三点井网平面矛盾突出的特点,及行列井网注水困难、采出程度低的现状,分别开展了井网调整试验。从剩余油研究、水驱规律、沉积微相研究多角度出发,实现了新井产能部署、井网调整试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井网调整提供了依据,并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加密井
井网调整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歧口18-1油田沙河街组层序地层
3
作者
万小迅
陆正元
张效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歧口18—1油田自投产以来,由于井控程度低,储层横向变化大,导致砂体延伸方向及连通性等认识不清,为目前注采井网完善和后期开发调整带来很大挑战。因此,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充分应用岩心、测...
歧口18—1油田自投产以来,由于井控程度低,储层横向变化大,导致砂体延伸方向及连通性等认识不清,为目前注采井网完善和后期开发调整带来很大挑战。因此,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充分应用岩心、测井、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等资料,在高频地层格架下对扇三角洲砂体精细刻画,综合分析各级层序单元的沉积体系发育特点,编制相应的沉积相图,客观地再现沉积环境。研究成果为后期滚动勘探和开发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类似油田的沉积微相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层序格架
沉积微相
扇三角洲
歧口18—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完井技术
4
作者
万小迅
陆正元
刘建忠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80,共2页
为增加原油自然流动的能力,目前稠油普遍采用蒸汽吞吐稠油热采。稠油水平井尾管完井工具除了要求悬挂器能安全、牢固地将完井管柱悬挂外,还须保证在稠油热采时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完井管柱与技术套管间实现长期、有效的防砂封隔。在稠油...
为增加原油自然流动的能力,目前稠油普遍采用蒸汽吞吐稠油热采。稠油水平井尾管完井工具除了要求悬挂器能安全、牢固地将完井管柱悬挂外,还须保证在稠油热采时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完井管柱与技术套管间实现长期、有效的防砂封隔。在稠油水平井(?)68.3mm完井管柱下入时剩余钩载很小,因此要求下管柱时现场须按设计要求调整好泥浆性能,改善其润滑性能,在直井段及井斜较小的井段尽可能采用加重钻杆和钻铤作为送入钻具,以增大管柱下入的驱动力。良好的井眼轨迹和泥浆性能是完井作业顺利完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稠油油藏
水平井
完井
尾管
管柱
摩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海域边际油田开发模式探讨
被引量:
15
5
作者
刘建忠
万小迅
+1 位作者
张滨海
万军
《石油科技论坛》
2010年第5期48-50,共3页
渤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数十年的资源勘探过程中,不仅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的油气田,也发现了一些储量规模小、品位低、难以经济有效开采的所谓"边际油田"。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些...
渤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数十年的资源勘探过程中,不仅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的油气田,也发现了一些储量规模小、品位低、难以经济有效开采的所谓"边际油田"。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高效开发此类油田的开发模式,但是这些已有的开发模式对于位于5m等深线附近,浅海区域孤立的边际油气田并不适用。文章就利用何种模式开发此类油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人工岛开发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油田工程建设和钻完井的时间,满足了经济开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油田
开发模式
人工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阶梯式流量测试法用于油田注水管理
被引量:
2
6
作者
高东升
万小迅
+1 位作者
孟宪伟
张滨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0,共2页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注水井吸水能力以及快速评价酸化效果,引入阶梯式流量测试法(SRT),该方法有3个特点:无需关井测试,不会影响油田注水量;充分利用现场最容易获取的井口注入压力数据和注入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起井口注入压力与注入量...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注水井吸水能力以及快速评价酸化效果,引入阶梯式流量测试法(SRT),该方法有3个特点:无需关井测试,不会影响油田注水量;充分利用现场最容易获取的井口注入压力数据和注入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起井口注入压力与注入量线性关系表征曲线,赋予斜率和截距物理意义;无需利用试井软件,便于现场生产工程师掌握和操作。该测试方法首次在蓬莱油田运用,到目前为止通过该方法已经完成31口回注井(占蓬莱总回注井的55%)的酸化效果评价。现场实践表明,阶梯式流量测试法可以减小井筒效应给试井分析带来的影响,而且测试时无需关井,便于操作,不会影响油田回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莱19—3油田
溢油
回注水井
压力
阶梯式流量测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就地生成二氧化碳吞吐开采稠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佩文
刘春艳
+2 位作者
万小迅
孟宪伟
张浩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6年第2期60-65,5,共6页
利用国内某油田的稠油样品,根据此油田的物性,在实验室制作填砂管模型,设计了连续二氧化碳吞吐+水驱油、二氧化碳吞吐+水驱交替实验方案,对不同原油黏度、不同物性及不同含油饱和度的岩心进行了驱油效率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油...
利用国内某油田的稠油样品,根据此油田的物性,在实验室制作填砂管模型,设计了连续二氧化碳吞吐+水驱油、二氧化碳吞吐+水驱交替实验方案,对不同原油黏度、不同物性及不同含油饱和度的岩心进行了驱油效率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油黏度较小、物性较差、含油饱和度较高的岩心驱油效果较好,本文的实验结果可以为油田实施二氧化碳吞吐方案设计提供一定借鉴,同时介绍的就地生成二氧化碳技术可以解决油气区天然二氧化碳气源的短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运输、储存问题,大量注气带来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注气利用率低和工艺成本高的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生成
二氧化碳
稠油
吞吐
室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吞吐开采稠油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佩文
刘春艳
+2 位作者
万小迅
孟宪伟
张浩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15-118,150,共4页
在实验室内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反应,就地生成二氧化碳,利用国内某油田的稠油样品开展了连续二氧化碳吞吐+水驱油、二氧化碳吞吐+水驱交替实验,并对不同原油黏度、不同物性及不同含油饱和度的岩心进行了驱油效率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内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反应,就地生成二氧化碳,利用国内某油田的稠油样品开展了连续二氧化碳吞吐+水驱油、二氧化碳吞吐+水驱交替实验,并对不同原油黏度、不同物性及不同含油饱和度的岩心进行了驱油效率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油黏度较小、物性较差、含油饱和度较高的岩心驱油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吞吐
稠油开发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页岩气藏新型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
12
1
作者
万小迅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0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钻井液与高温高压固井技术"(2011ZX05021-004)
文摘
针对川西页岩气藏微裂缝发育,多为硬脆性泥页岩的成藏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基钻井液体系——强抑制强封堵聚胺仿油基水基钻井液体系(CXWBM-1),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其全性能、抑制性能、封堵性能、润滑性能以及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CXWBM-1钻井液体系对川西页岩岩样第二次回收率达到95%以上,能有效封堵0.5~15μm微裂缝或微孔,钻井液体系的API失水在2mL以内;体系的黏滞系数和摩阻系数均较低,润滑性能好;体系具有一定的抗盐、抗钙和抗岩屑污染能力。在川西XYHF-1井页岩气层的应用表明,研制的新型水基钻井液体系能够很好地预防页岩层的吸水膨胀和缩径垮塌,可确保钻井的施工安全。该钻井液体系在同类页岩气藏的钻井开发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抑制性能
封堵性能
润滑性能
抗污染性能
Keywords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
inhibition property
plugging property
lubrication property
anti-pollution property
分类号
TE25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透砂岩油藏高含水开发期加密调整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万小迅
赵春明
陆正元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1,共2页
文摘
通过对低渗透砂岩油藏(以国内SET油藏为例)的井网演变历史进行分析,在深精细油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反十三点井网平面矛盾突出的特点,及行列井网注水困难、采出程度低的现状,分别开展了井网调整试验。从剩余油研究、水驱规律、沉积微相研究多角度出发,实现了新井产能部署、井网调整试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井网调整提供了依据,并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加密井
井网调整
适应性
分类号
TE3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歧口18-1油田沙河街组层序地层
3
作者
万小迅
陆正元
张效楠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4142)资助.
文摘
歧口18—1油田自投产以来,由于井控程度低,储层横向变化大,导致砂体延伸方向及连通性等认识不清,为目前注采井网完善和后期开发调整带来很大挑战。因此,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充分应用岩心、测井、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等资料,在高频地层格架下对扇三角洲砂体精细刻画,综合分析各级层序单元的沉积体系发育特点,编制相应的沉积相图,客观地再现沉积环境。研究成果为后期滚动勘探和开发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类似油田的沉积微相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层序格架
沉积微相
扇三角洲
歧口18—1油田
Key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quence fram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fan delta
Qikou 18-10ilfield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完井技术
4
作者
万小迅
陆正元
刘建忠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80,共2页
文摘
为增加原油自然流动的能力,目前稠油普遍采用蒸汽吞吐稠油热采。稠油水平井尾管完井工具除了要求悬挂器能安全、牢固地将完井管柱悬挂外,还须保证在稠油热采时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完井管柱与技术套管间实现长期、有效的防砂封隔。在稠油水平井(?)68.3mm完井管柱下入时剩余钩载很小,因此要求下管柱时现场须按设计要求调整好泥浆性能,改善其润滑性能,在直井段及井斜较小的井段尽可能采用加重钻杆和钻铤作为送入钻具,以增大管柱下入的驱动力。良好的井眼轨迹和泥浆性能是完井作业顺利完成的基础。
关键词
浅层稠油油藏
水平井
完井
尾管
管柱
摩阻
分类号
TE2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海域边际油田开发模式探讨
被引量:
15
5
作者
刘建忠
万小迅
张滨海
万军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开发部
出处
《石油科技论坛》
2010年第5期48-50,共3页
文摘
渤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数十年的资源勘探过程中,不仅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的油气田,也发现了一些储量规模小、品位低、难以经济有效开采的所谓"边际油田"。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高效开发此类油田的开发模式,但是这些已有的开发模式对于位于5m等深线附近,浅海区域孤立的边际油气田并不适用。文章就利用何种模式开发此类油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人工岛开发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油田工程建设和钻完井的时间,满足了经济开发的要求。
关键词
边际油田
开发模式
人工岛
Keywords
marginal oilfield
development mode
artificial island
分类号
F426.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阶梯式流量测试法用于油田注水管理
被引量:
2
6
作者
高东升
万小迅
孟宪伟
张滨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0,共2页
文摘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注水井吸水能力以及快速评价酸化效果,引入阶梯式流量测试法(SRT),该方法有3个特点:无需关井测试,不会影响油田注水量;充分利用现场最容易获取的井口注入压力数据和注入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起井口注入压力与注入量线性关系表征曲线,赋予斜率和截距物理意义;无需利用试井软件,便于现场生产工程师掌握和操作。该测试方法首次在蓬莱油田运用,到目前为止通过该方法已经完成31口回注井(占蓬莱总回注井的55%)的酸化效果评价。现场实践表明,阶梯式流量测试法可以减小井筒效应给试井分析带来的影响,而且测试时无需关井,便于操作,不会影响油田回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蓬莱19—3油田
溢油
回注水井
压力
阶梯式流量测试法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就地生成二氧化碳吞吐开采稠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王佩文
刘春艳
万小迅
孟宪伟
张浩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蓬勃作业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
出处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6年第2期60-65,5,共6页
文摘
利用国内某油田的稠油样品,根据此油田的物性,在实验室制作填砂管模型,设计了连续二氧化碳吞吐+水驱油、二氧化碳吞吐+水驱交替实验方案,对不同原油黏度、不同物性及不同含油饱和度的岩心进行了驱油效率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油黏度较小、物性较差、含油饱和度较高的岩心驱油效果较好,本文的实验结果可以为油田实施二氧化碳吞吐方案设计提供一定借鉴,同时介绍的就地生成二氧化碳技术可以解决油气区天然二氧化碳气源的短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运输、储存问题,大量注气带来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注气利用率低和工艺成本高的问题等。
关键词
就地生成
二氧化碳
稠油
吞吐
室内实验
Keywords
Creating in-situ
Carbon dioxide
Heavy oil
Cyclic injection
Experiment
分类号
TE357.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吞吐开采稠油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佩文
刘春艳
万小迅
孟宪伟
张浩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蓬勃作业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15-118,150,共4页
文摘
在实验室内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反应,就地生成二氧化碳,利用国内某油田的稠油样品开展了连续二氧化碳吞吐+水驱油、二氧化碳吞吐+水驱交替实验,并对不同原油黏度、不同物性及不同含油饱和度的岩心进行了驱油效率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油黏度较小、物性较差、含油饱和度较高的岩心驱油效果较好。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吞吐
稠油开发
驱油效率
Keywords
CO2 huff and puff
heavy oil development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分类号
TE35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西页岩气藏新型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万小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渗透砂岩油藏高含水开发期加密调整研究
万小迅
赵春明
陆正元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歧口18-1油田沙河街组层序地层
万小迅
陆正元
张效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完井技术
万小迅
陆正元
刘建忠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渤海海域边际油田开发模式探讨
刘建忠
万小迅
张滨海
万军
《石油科技论坛》
201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阶梯式流量测试法用于油田注水管理
高东升
万小迅
孟宪伟
张滨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就地生成二氧化碳吞吐开采稠油室内实验研究
王佩文
刘春艳
万小迅
孟宪伟
张浩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二氧化碳吞吐开采稠油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王佩文
刘春艳
万小迅
孟宪伟
张浩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