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烈度区大型公共建筑隔震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7
1
作者 万学林 王伟 +3 位作者 廖飞 王利文 李茂 潘忠尧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5期58-60,68,共4页
根据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3号楼体育中心结构隔震要求,利用ETABS软件建立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模型,进行隔震设计分析,并总结隔震支座关键施工技术。隔震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后,隔震结构受力性能、抗倾覆性能等均... 根据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3号楼体育中心结构隔震要求,利用ETABS软件建立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模型,进行隔震设计分析,并总结隔震支座关键施工技术。隔震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后,隔震结构受力性能、抗倾覆性能等均得到提高。为避免柱墩钢筋与隔震支座预埋锚筋发生碰撞,采用BIM技术进行安装工艺模拟。针对隔震支座传统施工方法安装速度慢的问题,使用激光扫平仪、全站仪等进行测量定位,保证了支座安装速度与精度,缩短了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体育馆 隔震支座 有限元分析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学林 王伟 +3 位作者 廖飞 王利文 李茂 潘忠尧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5期54-57,共4页
以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隔震层施工为背景,针对隔震层施工操作空间小、隔震结构施工及安装困难等问题,对非隔震与基础隔震混凝土试件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并研究转换梁翼缘尺寸对基础隔震混凝土试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隔... 以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隔震层施工为背景,针对隔震层施工操作空间小、隔震结构施工及安装困难等问题,对非隔震与基础隔震混凝土试件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并研究转换梁翼缘尺寸对基础隔震混凝土试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隔震混凝土试件较非隔震混凝土试件承载力低,但具有更好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在不影响转换梁承载力的情况下,可通过增设翼缘的方式减小梁截面高度,达到增大施工空间、降低施工难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剪力墙 基础隔震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可周转深基坑钢坡道应用技术
3
作者 万学林 宋志 +2 位作者 杜鹏飞 吴泉君 章伯阳 《建筑施工》 2020年第2期255-257,共3页
针对海口华润中心项目深基坑特点,为了节约土方开挖的工期及成本,提出了一种新型深基坑取土坡道结构形式,整体坡道采用钢结构,由桩基础、钢立柱、桁架、工字钢转换梁、贝雷等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使整体达... 针对海口华润中心项目深基坑特点,为了节约土方开挖的工期及成本,提出了一种新型深基坑取土坡道结构形式,整体坡道采用钢结构,由桩基础、钢立柱、桁架、工字钢转换梁、贝雷等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使整体达到绿色建造、高周转、可回收的目的。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整体受力分析后,优化钢坡道节点构造,达到最优的受力效果。经现场实际使用,该绿色可周转深基坑钢坡道可缩短基坑建造工期,实现了材料可周转、资源消耗节约、经济投入减少的预期效果,为后续深基坑工程提供了一种新型取土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钢坡道 可回收 绿色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作用下超厚填石层超长灌注桩成孔工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马骥雍 万学林 +2 位作者 谷宗恒 刘贵鹏 吴诚云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19期33-39,共7页
针对潮汐影响下超厚填石层超长灌注桩施工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常用的成孔工艺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两项适用于潮汐影响下超厚填石层超长灌注桩成孔的新工艺:咬合桩施工采用冲击钻施工素桩+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切割素桩施工荤桩;工程桩采... 针对潮汐影响下超厚填石层超长灌注桩施工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常用的成孔工艺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两项适用于潮汐影响下超厚填石层超长灌注桩成孔的新工艺:咬合桩施工采用冲击钻施工素桩+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切割素桩施工荤桩;工程桩采用冲击钻+旋挖钻机接力成孔。实际应用表明,前述成孔工艺较好地解决了潮汐影响下超厚填石层超长灌注桩成孔过程中易塌孔、斜孔,泥浆渗漏严重,成孔工效低等施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冲击成孔 全套管全回转钻孔 钻挖钻孔 长护筒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定位与快速安装的智能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伟 万学林 +3 位作者 葛立新 廖飞 王利文 李茂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15期46-49,共4页
针对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存在的问题,研发基于精准定位与快速安装的智能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中。通过BIM技术建立橡胶隔震支座三维模型,进行施工工艺模拟,采用激光扫平仪、全站仪快速确定预... 针对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存在的问题,研发基于精准定位与快速安装的智能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中。通过BIM技术建立橡胶隔震支座三维模型,进行施工工艺模拟,采用激光扫平仪、全站仪快速确定预埋钢板水平位置和标高等。工程实践表明,本技术可节约支座安装时间,提高支座安装精度,避免返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隔震支座 定位 安装 监测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区道路混凝土基层加铺双层沥青混凝土受力及反射裂缝防治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得标 陈德洋 +4 位作者 万学林 王哲 蒋轲 苏金鸿 熊豪文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24期71-77,共7页
为防治特定厂区交通荷载下道路水泥混凝土基层加铺双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基于裂缝有限元模型,对比不同结构层厚度、沥青混凝土类型、是否加铺应力吸收层、是否铺设柔性隔离层4种控制反射裂缝方案力学模型的沥青层底拉应力情况,并... 为防治特定厂区交通荷载下道路水泥混凝土基层加铺双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基于裂缝有限元模型,对比不同结构层厚度、沥青混凝土类型、是否加铺应力吸收层、是否铺设柔性隔离层4种控制反射裂缝方案力学模型的沥青层底拉应力情况,并采用归一化分析方法,从经济性角度论证四者优劣。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基层加铺双层沥青混凝土结构的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沥青混凝土层底,数值达353.7kPa;增加3cm结构厚度可减小目标位置处的拉应力24.2%,同时增加29.8%的成本;上面层采用高强沥青可减小目标位置拉应力11.5%,同时增加2.2%的成本;加铺2cm橡胶应力吸收层可减小目标位置拉应力66.6%,同时增加27.3%的成本;加铺聚酯玻纤布隔离层可减小目标位置拉应力44.3%,增加2.4%的成本;当层底拉应力降至215.5kPa后,沥青下面层抗反射裂缝性能将满足设计要求;从路面综合路用性能考虑,水泥混凝土基层加铺双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技术经济最好的抗反射裂缝方案是在水泥混凝土基层横缝处加铺1道聚酯玻纤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加铺层 反射裂缝 比选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