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赎罪》的多重叙事悖论与叙事张力 被引量:2
1
作者 万丽娅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4期60-62,共3页
电影《赎罪》自2007年上映以来,其巧妙的多角度叙事、独特的叙事视点引起了普通观众以及学界的广泛兴趣。多角度叙事,主要指的是对于同一时间段,同一空间(广义上的)两条或以上不同的平行线索,通过互相间有交集的人物的视点来讲述故事的... 电影《赎罪》自2007年上映以来,其巧妙的多角度叙事、独特的叙事视点引起了普通观众以及学界的广泛兴趣。多角度叙事,主要指的是对于同一时间段,同一空间(广义上的)两条或以上不同的平行线索,通过互相间有交集的人物的视点来讲述故事的方法,其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呈现出丰富的视角变化。事实上,这个方法并不新鲜从《公民凯恩》、《罗生门》、《巴别塔》、《低俗小说》、《撞车》到《苏州河》、《好奇害死猫》、《疯狂的石头》,在中外电影中运用的案例比比皆是。而电影《赎罪》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张力 叙事悖论 多角度 现代电影 叙事视点 赎罪 讲述者 老年 故事 布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小帅电影的空间意识 被引量:1
2
作者 万丽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39,共2页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王小帅,其作品往往被冠上辨识度不高的评价。通过对王小帅电影空间意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王小帅电影充满了强烈的个人印记,是风格稳定的作者电影。他的作品借由假定性世界里发生的事件塑造多层次复杂的故事空间,直...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王小帅,其作品往往被冠上辨识度不高的评价。通过对王小帅电影空间意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王小帅电影充满了强烈的个人印记,是风格稳定的作者电影。他的作品借由假定性世界里发生的事件塑造多层次复杂的故事空间,直指特定时代里人们的生存境遇;从表现故事的外在空间上升到象征性的实质内核的叙事空间,拓展影像空间的表意功能。其作品丰富了电影的能指魅力,创造出含蓄内敛的审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帅电影 空间意识 故事空间 叙事空间 审美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电影叙事的意识形态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万丽娅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6期66-68,共3页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意识形态在影片本文的缝合与反缝合、掩蔽与去蔽的不断斗争中,不断地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这些变化与后工业社会文明对人的异化与塑造是息息相关的. 一、新型的意识形态腹语术 阿尔都塞在他的重要论文《...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意识形态在影片本文的缝合与反缝合、掩蔽与去蔽的不断斗争中,不断地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这些变化与后工业社会文明对人的异化与塑造是息息相关的. 一、新型的意识形态腹语术 阿尔都塞在他的重要论文《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了全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后现代文化语境 电影叙事 人的异化 社会文明 阿尔都塞 去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被引量:1
4
作者 万丽娅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期88-90,共3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探讨和研究在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型期,建设适应现代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刻不容缓.而独立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独立学... 随着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探讨和研究在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型期,建设适应现代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刻不容缓.而独立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与众多一流院校着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区别开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与影视学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巴斯电影创作的“副本”观
5
作者 万丽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54,共2页
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以其独特的创作构思和影像风格而蜚声国际影坛。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作者性,但其创作观念只是散见于某些文章或访谈,基本上属于"述而不作"。本文根据阿巴斯这些散论,结合其作品的实际面貌,力... 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以其独特的创作构思和影像风格而蜚声国际影坛。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作者性,但其创作观念只是散见于某些文章或访谈,基本上属于"述而不作"。本文根据阿巴斯这些散论,结合其作品的实际面貌,力图整合与还原出阿巴斯的创作观。在他看来,电影创作既要无限接近现实生活,又要利用"间离效果"反观现实生活,目的是通过电影这个副本来探讨生活的哲理,重构现实,消解幻象。"在路上""麦格芬"、视听语言的极简主义成为他表达的某些具有标志性的特殊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巴斯 电影创作 生活真实 副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纯爱与大义之名——论《山楂树之恋》和《金陵十三钗》的电影改编
6
作者 万丽娅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7期19-21,共3页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的作品在国际国内都有极强的影响力。公众以及学界对他最新导演的两部作品《山楂树之恋》和《金陵十三钗》褒贬不一。这两部作品都是根据女性作家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来,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或出于商业化策...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的作品在国际国内都有极强的影响力。公众以及学界对他最新导演的两部作品《山楂树之恋》和《金陵十三钗》褒贬不一。这两部作品都是根据女性作家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来,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或出于商业化策略或出于导演的性别意识,影片中的女性形象不同程度地受到贬损,原本女性意识浓厚的文学作品成为男性话语霸权下的电影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改编 《山楂树之恋》 《金陵十三钗》 女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