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胡萝卜浆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俊华 聂少平 +4 位作者 丁翘 余强 胡婕伦 熊涛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胡萝卜浆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方法:利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胡萝卜原浆组、发酵胡萝卜浆组、灭活发酵胡萝卜浆组。小鼠以灌胃的方式...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胡萝卜浆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方法:利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胡萝卜原浆组、发酵胡萝卜浆组、灭活发酵胡萝卜浆组。小鼠以灌胃的方式给予胡萝卜原浆、发酵胡萝卜浆和灭活发酵胡萝卜浆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小肠组织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0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globulin A,sIgA)含量,小肠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测IgA分泌B细胞数。结果: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胡萝卜浆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加Ig A分泌B细胞数量,提高细胞因子IL-2和sIgA的水平,改善肠道形态结构,但TNF-α和IL-10含量没有显著增加。结论:植物乳杆菌NCU116发酵胡萝卜浆能有效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和肠道结构损伤作用,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肠道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NCU116 发酵胡萝卜浆 肠道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NCU116对高脂饮食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丁翘 李川 +3 位作者 朱科学 聂少平 熊涛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NCU116对高脂饮食大鼠肾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NCU116低(10~8 CFU/mL)、高(10~9CFU/mL)剂量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以普通饲...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NCU116对高脂饮食大鼠肾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NCU116低(10~8 CFU/mL)、高(10~9CFU/mL)剂量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结合植物乳杆菌NCU116进行干预。通过分析肾脏系数,检测血液中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尿酸(uric acid,UA)水平,并测定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T-AOC)、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病理学观察肾脏病变情况,研究植物乳杆菌NCU116对高脂饮食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高剂量植物乳杆菌NCU116对大鼠UA、SOD、GSH-Px、CAT、T-ACC和MDA等指标及肾脏病变具有显著性改善作用(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NCU116对高脂饮食大鼠肾脏氧化损伤、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NCU116 高脂饮食 氧化应激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消化稳定性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贾晓燕 胡朋朋 +5 位作者 王佩欣 丁翘 汪恩惠 谢作桦 涂宗财 张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113,共10页
单宁类化合物是覆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延缓衰老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本实验从覆盆子中提取富集单宁,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究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消化前后单宁含量及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 单宁类化合物是覆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延缓衰老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本实验从覆盆子中提取富集单宁,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究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消化前后单宁含量及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变化,通过体外厌氧发酵模型分析模拟消化对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影响,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flight-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ESI-QTOF-MS/MS)比较体外消化和酵解产物中单宁组成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胃、肠消化过程中水解单宁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胃肠消化提升了覆盆子单宁富集组分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质量浓度为29.15~39.65µg/mL),但对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经肠道模拟消化后,样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提升了7.16~7.86倍。体外结肠发酵实验结果表明,覆盆子单宁显著增加了粪球菌属(Coprococcus)、丁酸弧菌(Anaerostipe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粪便杆菌属(Faecalibaterium)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胃肠模拟消化降低其对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改善效果。UPLC-ESI-QTOF-MS/MS分析结果表明,胃、肠消化过程中,单宁代谢物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肠发酵后样品中的尿石素A和尿石素B含量明显下降,而尿石素C和尿石素D未检测到。本研究可为覆盆子单宁稳态递送体系的构建,提高其体内的生物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单宁 消化特性 肠道菌群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鸡肽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邓梅 张露 +5 位作者 罗晶 彭春彦 丁翘 芦玲 魏林峰 涂宗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8-156,共9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通过饮食干预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率日益受到大众青睐。本研究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构建小鼠溃疡性结...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通过饮食干预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率日益受到大众青睐。本研究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比较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结肠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切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lin-6,IL-6)、IL-10、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肠道微生物构成以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探究乌鸡肽干预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补充乌鸡肽可明显缓解小鼠体质量减轻、便血、腹泻、结肠长度缩短以及结肠组织损伤等症状,并能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此外,补充乌鸡肽还能缓解DSS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紊乱,下调志贺菌(Shigella)、Clostridiaceae_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增加阿克曼菌(Akkermansia)、瘤胃球菌(Ruminococcus)、颤螺菌(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度,并且显著增加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从而达到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鸡肽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微生物 炎症因子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