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载脂蛋白B100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1
作者 张加力 王力 +7 位作者 杨文涛 丁红研 张良 陈灰 刘兆喜 赵晨旭 王哲 李小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6,共4页
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收录奶牛ApoB100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获得目的基因。经pGM-T载体克隆,对重组质粒进行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序列同源性达100%;将目的基因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中,提取质粒,转化到Rosetta(DE3)中,筛... 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收录奶牛ApoB100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获得目的基因。经pGM-T载体克隆,对重组质粒进行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序列同源性达100%;将目的基因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中,提取质粒,转化到Rosetta(DE3)中,筛选的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SDS-PAGE初步分析表明,成功获得分子质量为35ku的蛋白质;Western blotting结果呈阳性,表明通过本试验成功获得了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B100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酸中毒对山羊胃肠道功能、形态和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张道亮 丁红研 +8 位作者 王留幸 邰文俊 孔昊 赵畅 冯士彬 王希春 薛艳锋 吴金节 李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60-4772,共13页
旨在通过诱导瘤胃酸中毒模型,探究瘤胃酸中毒对山羊胃肠道组织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试验选取8只健康波尔山羊为试验对象,对照组4只,造模后的酸中毒组4只。通过瘤胃插管灌服玉米面的方法构建山羊瘤胃酸中毒模型。取胃肠道组织进行HE染色... 旨在通过诱导瘤胃酸中毒模型,探究瘤胃酸中毒对山羊胃肠道组织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试验选取8只健康波尔山羊为试验对象,对照组4只,造模后的酸中毒组4只。通过瘤胃插管灌服玉米面的方法构建山羊瘤胃酸中毒模型。取胃肠道组织进行HE染色、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探究瘤胃酸中毒对山羊消化道组织形态、功能蛋白的影响。另外分别取瘤胃液和盲肠内容物,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分析酸中毒对山羊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酸中毒组山羊的瘤胃和小肠的组织形态出现损伤,其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瘤胃和十二指肠中的MCT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质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SLC5A8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对瘤胃内容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后,相较于对照组,酸中毒组Alpha多样性分析中Shannon指数显著低(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的相对丰富度极显著降低(P<0.01),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瘤球菌属(Ruminococc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的相对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对盲肠内容物高通量测序后,与对照组相比,酸中毒组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梭菌属(Clostridium)相对丰富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可知,瘤胃酸中毒可使山羊消化道组织形态完整性破坏,相关蛋白表达受影响,导致消化道菌群结构发生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瘤胃酸中毒 胃肠道形态 高通量测序 菌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对围产期湖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熊程坤 张道亮 +8 位作者 杨悦 丁红研 赵杰 李玉 王希春 冯士彬 赵畅 汤继顺 吴金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98-2909,共12页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围产期湖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30只围产期相近、体重[(62.90±2.80)kg]相似的24月龄围产期湖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芦丁在基础饲粮中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 mg·kg^(-...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围产期湖羊瘤胃发酵、瘤胃菌群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30只围产期相近、体重[(62.90±2.80)kg]相似的24月龄围产期湖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芦丁在基础饲粮中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 mg·kg^(-1)BW(CON组)、50 mg·kg^(-1)BW(Ⅰ组)和100 mg·kg^(-1)BW(Ⅱ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56 d。产后28 d晨饲前,每组随机选取5只羊屠宰,检测瘤胃组织形态、瘤胃发酵参数、抗氧化性能及瘤胃菌群结构。结果发现:1)各组围产期湖羊日粗饲料采食量、日干物质采食量和日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个试验组围产期湖羊的产后体重、末体重(FB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CON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产羔数量及羔羊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2)Ⅱ组围产期湖羊瘤胃乳头长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3)Ⅰ组瘤胃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4)与CON组相比,Ⅱ组围产期湖羊瘤胃液中菌体蛋白、原虫蛋白、乙酸、丙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升高(P<0.05),微生物蛋白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5)CON组和Ⅰ组围产期湖羊瘤胃细菌第一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第二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Ⅱ组第一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第二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与CON组相比,Ⅱ组厚壁菌门和螺旋体门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各组围产期湖羊瘤胃细菌的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菌属。与CON组相比,Ⅰ组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Ⅱ组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Ⅱ组密螺旋体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表明,芦丁对围产期湖羊瘤胃组织形态有改善作用,能够提高瘤胃抗氧化能力,改变瘤胃菌群结构,有效改善围产期湖羊瘤胃发酵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围产期湖羊 瘤胃组织 抗氧化性能 瘤胃发酵 瘤胃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