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丁秋蕾 赵明哲 +3 位作者 吴海燕 郝小军 安翠平 周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0例ACI患者(观察组)血清NSE水平,并分析其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分型]及梗...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0例ACI患者(观察组)血清NSE水平,并分析其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分型]及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健康人),P<0.01;NSE水平与梗死灶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NSE是反映脑内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客观指标;可作为ACI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东旭 王子臣 +3 位作者 刘云庄 丁秋蕾 张印捷 辛林林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3期321-323,共3页
脑卒中起因多为脑血管阻塞、破裂,导致神经细胞及组织受损,临床多表现为偏瘫。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通常较下肢困难,因此研究更为有效的康复技术意义重大。近年来研究发现,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 脑卒中起因多为脑血管阻塞、破裂,导致神经细胞及组织受损,临床多表现为偏瘫。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通常较下肢困难,因此研究更为有效的康复技术意义重大。近年来研究发现,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优于神经发育疗法及传统治疗效果。我们对我院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50例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并与传统治疗相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偏瘫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明哲 丁秋蕾 +3 位作者 刘瑛 侯军良 李育臣 李彬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脑出血体积、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40倒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脑出血体积、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40倒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血清IL-6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头颅CT测定出血体积、判断出血部位;应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 stroke scale,SSS)于发病1周内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急性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早期48小时内血清IL-6浓度即明显升高,3~5天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8小时(18.55±5.10)ng/L、3~5天(23.70±4.91)ng/LVS(8.71±3.89)ng/L,均P〈0.01];随后逐渐下降,至发病后6~9天接近对照组水平[(10.83±4.53)ng/LVS(8.71±3.89)ng/L,P〉0,053;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发病1周内)IL-6平均血清含量与出血量大小呈显著正相关(rs=0.931,P〈0.01);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呈显著正相关(rs=0.374,P〈0.01);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IL-6升高更明显,IL-6〉25ng/L、SSS评分〉40分均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结论IL-6是炎症反应的标记物,在脑出血中起重要作用;其与出血量大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急性脑出血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综合指标,同时为脑出血的抗炎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白细胞介素6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郝小军 冯兰珍 +1 位作者 陈艳 丁秋蕾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StrongerNeo-MinophagenC;SNMC)联合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静滴SNMC60mg,每日1次,共6周,同时静滴MTX5-15mg,每周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StrongerNeo-MinophagenC;SNMC)联合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静滴SNMC60mg,每日1次,共6周,同时静滴MTX5-15mg,每周1次,共8周。对照组单纯静滴MTX5-15mg,每周1次,共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中、重度银屑病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复方甘草酸苷 甲氨喋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二例早期误诊
5
作者 郝小军 冯兰珍 +1 位作者 陈燕 丁秋蕾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1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误诊 结核 胸膜 软组织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25b和miR-18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苗金鱼 何丽彩 +3 位作者 刘媛 王春艳 王敬然 丁秋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7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25b、miR-18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34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另选取同期我院7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qRT-PCR检测血清miR-125b、m...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25b、miR-18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34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另选取同期我院7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qRT-PCR检测血清miR-125b、miR-18b相对表达量;分析血清miR-125b、miR-18b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M法绘制不同血清miR-125b、miR-18b表达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25b、miR-18b表达对结肠癌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结肠癌组血清miR-125b表达低于对照组,miR-18b表达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125b和miR-18b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125b高表达组总生存率高于miR-125b低表达组;miR-18b高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miR-18b低表达组(P <0.05)。miR-125b与miR-18b联合预测结肠癌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miR-125b、miR-18b单独预测(P <0.05)。结论 血清miR-125b表达降低和miR-18b表达升高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定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微小RNA-125b 微小RNA-18b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