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壬基酚对牙鲆肝脏EROD和GST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丁秀蓉 李正炎 +1 位作者 王波 傅明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1-104,100,共5页
乙氧基-异酚恶唑脱乙基酶(EROD)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解毒酶,在外源毒物的转化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应用牙鲆肝脏组织中的EROD和GST酶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壬基酚(0,0.10,0.33和1.00 mg·... 乙氧基-异酚恶唑脱乙基酶(EROD)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解毒酶,在外源毒物的转化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应用牙鲆肝脏组织中的EROD和GST酶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壬基酚(0,0.10,0.33和1.00 mg·L^(-1))活体暴露下2种酶的活性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低浓度(0.10和0.33 mg·L^(-1))的壬基酚中,EROD和GST酶活性均被诱导,暴露4 d后0.33 mg·L^(-1)的壬基酚处理组中EROD和GST活性的诱导率分别为99.2%和127.5%。暴露于高浓度(1.00 mg·L^(-1))的王基酚中。2种酶的活性均被抑制,4 d后EROD和GST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62.0%和37.3%。该试验表明,EROD和GST酶活性的响应可用来评价环境中壬基酚的污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牙鲆 EROD G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和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波 李正炎 +1 位作者 傅明珠 丁秀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83-87,共5页
2006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单体的含量,探讨其可能的来源,并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的总浓度在99.6~684.4ng/g之间,平均浓度为395.7ng/g。菲... 2006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单体的含量,探讨其可能的来源,并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的总浓度在99.6~684.4ng/g之间,平均浓度为395.7ng/g。菲/蒽和荧蒽/芘比值显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与其他海区相比,多环芳烃含量相对较低,但个别站位的多环芳烃(芴和二氢苊)超过了其生态效应区间低值(ERL),可能对当地的海洋生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沉积物 长江口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