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体育建筑研究趋势及热点概述——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邵传宗 丁炜 《城市建筑》 2025年第4期173-176,共4页
随着国内公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和多样性与日俱增,体育建筑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体育建筑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相关研究的趋势、热点、合作状态,并根据体育建筑向多元化的社会性需求转变,提出... 随着国内公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和多样性与日俱增,体育建筑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体育建筑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相关研究的趋势、热点、合作状态,并根据体育建筑向多元化的社会性需求转变,提出了创新研究方法和深化数字技术运用的建议,为未来体育建筑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建筑 可视化分析 研究进展 研究热点 合作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元宇宙建筑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科学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郑凯 丁炜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2期14-17,共4页
由于技术进步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的数字互动平台,正在引起各行各业的极大关注和探索。这个数字世界融合了物理现实与虚拟现实,为建筑师提供了设计、模拟虚拟空间与虚拟空间互动的新机会。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 由于技术进步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的数字互动平台,正在引起各行各业的极大关注和探索。这个数字世界融合了物理现实与虚拟现实,为建筑师提供了设计、模拟虚拟空间与虚拟空间互动的新机会。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CNKI中记载的建筑学元宇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索和可视化,对“元宇宙建筑研究领域的作者共现图谱”“元宇宙中的建筑应用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相关研究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表”等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出版趋势、确定主要贡献者并突出新兴主题,本分析旨在全面概述国内元宇宙相关建筑研究的现状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建筑领域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知识图谱 热点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成长理念的民间救助建筑策划与设计
3
作者 丁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3,共5页
文章通过对国内民间救助建筑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结合国外救助建筑发展经验和“发展性分层级救助”的救助理念,提出以救助对象共同成长为中心的建筑策划模式与开放性设计策略,并探索民间救助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民间组织参与 救助建筑 建筑策划 设计策略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视角下集合住宅邻里交往空间在垂直维度的重构与进化
4
作者 丁炜 《华中建筑》 2024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前国内大规模建设的集合住宅与传统住宅比较,普遍存在邻里关系活跃度较低及邻里交往空间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因为环境约束条件的变化,传统邻里交往行为的多样性、有机性、心理自由等积极特征在集合住宅中遭到极大的削弱。通过重新建构... 目前国内大规模建设的集合住宅与传统住宅比较,普遍存在邻里关系活跃度较低及邻里交往空间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因为环境约束条件的变化,传统邻里交往行为的多样性、有机性、心理自由等积极特征在集合住宅中遭到极大的削弱。通过重新建构集合住宅的环境约束条件,在垂直维度上实现多线程交通、开放边界、增加空间冗余度与节点自由度,可以提升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的自由度,形成邻里交往空间的自然进化,实现恢复住区内良好邻里关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住宅 维度转变 邻里交往 环境约束 设计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蓄滞洪区数字孪生系统建设思考
5
作者 杨帆 金有杰 丁炜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1期59-62,76,共5页
鉴于生态型蓄滞洪区在防洪减灾、气候调节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的显著优势,文章通过分析生态型蓄滞洪区数字孪生的必要性及其所面临的挑战。随后,详细阐述立体监测物联管理、生物物种监测等关键技术,并以... 鉴于生态型蓄滞洪区在防洪减灾、气候调节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的显著优势,文章通过分析生态型蓄滞洪区数字孪生的必要性及其所面临的挑战。随后,详细阐述立体监测物联管理、生物物种监测等关键技术,并以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为例,提出数字孪生系统建设构想,涵盖立体监测及网络传输体系、数字孪生平台构建以及业务应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孪生系统有助于推动蓄滞洪区管理向智慧化方向转型,进而提升其防洪减灾与生态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数字孪生 立体监测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住宅新型结构体系文献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池斌 房鑫磊 +1 位作者 卢文琰 丁炜 《城市建筑》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住宅作为与村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之一,关乎使用者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国家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目标政策的驱动下,村镇住宅结构体系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近年来国内村镇住宅相关研究热点... 住宅作为与村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之一,关乎使用者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国家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目标政策的驱动下,村镇住宅结构体系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近年来国内村镇住宅相关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梳理,并对村镇住宅现有的结构体系应用特征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村镇住宅领域相关研究将持续性关注“抗震性能”和“建筑节能”两大问题,在未来进行村镇住宅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和居民需求,以求实现村镇住宅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的统一。现阶段,我国村镇新型住宅结构体系存在材料高强低碳化、结构韧性储备高与施工工艺工业化等普遍特点,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围绕新型结构体系的设计理论和规范体系开展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住宅 文献研究 结构体系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量化的疗愈环境研究进展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瑜蔓 丁炜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34-236,共3页
在探索我国健康城市与环境发展的进程中,疗愈环境的引入日益受到重视。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办公环境、康养环境、街道空间已成为当代设计领域的前沿课题。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3年1月—2023年4月... 在探索我国健康城市与环境发展的进程中,疗愈环境的引入日益受到重视。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办公环境、康养环境、街道空间已成为当代设计领域的前沿课题。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3年1月—2023年4月所收录的疗愈环境相关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当前疗愈环境研究的特征与焦点,总结并展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疗愈理念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愈环境 公共健康 人居环境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环境感知与智能技术的老旧住区适老化改造设计——以扬州市美琪小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子伦 丁炜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通过对老旧住区居民环境感知度进行调研分析,并结合智能技术的运用,在分析现状问题和关键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在整体和细节上同步提升老年居民的环境质量与使用效率。
关键词 老旧住区 环境感知 智能技术 适老化改造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原子掺碳材料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丁炜 张雪 +1 位作者 李莉 魏子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6-438,共13页
开发替代Pt类高活性、低成本的非贵金属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是实现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必由之路.研发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价格便宜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是当务之急.碳纳米材料,尤其杂原子掺杂的碳纳米材料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催化性能而备... 开发替代Pt类高活性、低成本的非贵金属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是实现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必由之路.研发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价格便宜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是当务之急.碳纳米材料,尤其杂原子掺杂的碳纳米材料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催化性能而备受瞩目.本文结合作者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年杂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催化剂燃料电池阴极氧电催化还原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氧还原 碳掺杂 电化学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成分定量测定联合化学计量学及加权TOPSIS分析的止咳橘红胶囊综合质量评价
10
作者 李杨杨 任颖玲 +5 位作者 张旭东 洪占梅 丁炜 王雅 蔡宏亮 周莉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4期771-778,共8页
目的:建立止咳橘红胶囊多成分定量方法,比较批次间各成分含量的差异,利用化学计量学及加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建立其质量评价模型,评价不同批次止咳橘红胶囊质量。方法:以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去芹糖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E... 目的:建立止咳橘红胶囊多成分定量方法,比较批次间各成分含量的差异,利用化学计量学及加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建立其质量评价模型,评价不同批次止咳橘红胶囊质量。方法:以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去芹糖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D_(3)、柚皮芸香苷、柚皮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及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利用化学计量学及EW-TOPSIS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建立16批止咳橘红胶囊质量评价模型。结果:16批止咳橘红胶囊中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去芹糖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D_(3)、柚皮芸香苷、柚皮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二醇、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含量同时测定方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方法学验证要求。明确了质量差异因子为柚皮苷、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新芒果苷、柚皮芸香苷、芒果苷和桔梗皂苷E。EW-TOPSIS结果显示,16批止咳橘红胶囊的相对贴近度为0.227 6~0.680 4。结论:所建多组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及EW-TOPSIS可用于止咳橘红胶囊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咳橘红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加权优劣解距离法 综合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9312对CCl_4诱发小鼠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炜 朱荃 +2 位作者 李晓冬 孙小玉 彭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56-358,共3页
目的:观察了银杏叶提取物G9312(主含银杏内酯)对CCl4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小鼠ip0.15%CCl4的橄榄油溶液,诱发肝损伤,观察肝脏的组织学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肝组织过氧化脂质(L... 目的:观察了银杏叶提取物G9312(主含银杏内酯)对CCl4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小鼠ip0.15%CCl4的橄榄油溶液,诱发肝损伤,观察肝脏的组织学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肝组织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G9312对CCl4肝损伤引起血清ALT病理性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并具有改善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P<0.05),抑制肝组织LPO的升高和提高SOD活性等药理作用(P<0.01)。结论:G9312具有保肝、降酶作用,药效机理似与其抗自由基肝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材料与结构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炜 王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0年第2期28-29,14,共3页
本文介绍了智能材料与结构的概念、设计原理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实际应用 ,并讨论了几种典型的智能材料的优缺点。
关键词 智能材料 智能结构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CCl_4诱发大鼠肝灌流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炜 朱荃 +1 位作者 李晓冬 孙小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7-129,共3页
观察了银杏叶提取物(G-9312)对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灌流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G-9312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导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 观察了银杏叶提取物(G-9312)对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灌流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G-9312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导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提示G-9312对离体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四氯化碳 肝损伤 肝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生态学视角下的老年养护院户外环境设计研究——以安徽灵璧老年养护院为例
14
作者 王悦 丁炜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41-243,共3页
人口老龄化与城镇老年养护院的发展对室外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健康生态学”视角,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在建筑学和户外环境两个层面分析养护院室外环境的建构与设计,总结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类型及其对应的活动方... 人口老龄化与城镇老年养护院的发展对室外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健康生态学”视角,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在建筑学和户外环境两个层面分析养护院室外环境的建构与设计,总结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类型及其对应的活动方式,可以形成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实现促进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并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学 老年养护院 室外环境 空间类型与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流体隔振器及其隔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炜 蒋维钢 王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1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前关于电流变流体 (ERF)在振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ERF阻尼器 ,而对ERF隔振器的研究尚不很深入。针对ERF隔振器目前主要存在的ERF材料特性不理想 ,元器件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本文通过ERF材料工作模式及力学模型理论分析、ERF材料的配... 目前关于电流变流体 (ERF)在振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ERF阻尼器 ,而对ERF隔振器的研究尚不很深入。针对ERF隔振器目前主要存在的ERF材料特性不理想 ,元器件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本文通过ERF材料工作模式及力学模型理论分析、ERF材料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设计了一种ERF隔振器 ,通过隔振性能实验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阻尼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流体 ERF 隔振器 隔振特性 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圈层结构到多核结构——适应老年人群心理行为的社区户外空间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炜 《华中建筑》 2010年第12期115-116,共2页
老年社区户外空间有着特殊的构成方法和目标。目前老年社区户外空间散点式圈层结构及其消极空间模式已不能适应老年人户外活动多元化、个性化和丰富性要求。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特征,联系户外空间的设计手法,该文剖析了圈层结构的现状及... 老年社区户外空间有着特殊的构成方法和目标。目前老年社区户外空间散点式圈层结构及其消极空间模式已不能适应老年人户外活动多元化、个性化和丰富性要求。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特征,联系户外空间的设计手法,该文剖析了圈层结构的现状及演变过程,提出向功能复合型扩张式多核空间结构转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心理行为 社区 户外空间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可持续性改进设计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炜 潘卉 金海波 《华中建筑》 2015年第5期64-67,共4页
救助模式转变与创新促使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形成向功能复合型转变的趋势,在分析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复杂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建筑可持续性改进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可持续性改进的环境、社会与经济目标,并从建筑选址与... 救助模式转变与创新促使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形成向功能复合型转变的趋势,在分析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复杂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建筑可持续性改进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可持续性改进的环境、社会与经济目标,并从建筑选址与对环境的影响、生态技术运用与评价、利用与改建旧建筑、建筑内部的灵活布局与平灾结合等方面具体论述可持续性改进的设计策略,以持续改善救助建筑的社会效益与社会评价,更好地平衡人性关怀与社会资源投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会救助建筑 可持续改进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会救助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特征与方法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炜 潘卉 韩笑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8期206-207,共2页
基于城市社会救助工作向服务性模式的转变,从救助建筑选址与规模的影响出发,对救助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及设计特征、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救助建筑 室外空间环境 设计特征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7年西藏佩枯错流域积雪变化及其对湖泊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炜 高子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60-65,共6页
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根据DEM高程图以及2000—2017年MOD09A1、Landsat 7和Landsat 8卫星数据、气象站数据资料,对佩枯错流域的积雪变化及特性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湖泊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8年流域平均积雪面积为35... 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根据DEM高程图以及2000—2017年MOD09A1、Landsat 7和Landsat 8卫星数据、气象站数据资料,对佩枯错流域的积雪变化及特性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湖泊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8年流域平均积雪面积为351.93 km^2,积雪年际波动很大,未见明显增加或减少趋势;季节特征明显,冬春季积雪面积明显高于秋夏季,降雪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秋季偶有大范围降雪,积雪面积波动较大。海拔6569 m以上为常年积雪区,积雪日数常年保持在300 d以上,6569 m以下主要为季节性积雪,积雪日数波动很大。积雪日数自南向北减小,因季风携流域水汽至西南侧希夏邦马峰希处,导致该处降雪频率高,积雪日数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东北侧有一高海拔区域积雪日数较周围较久但远低于西南侧。18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对湖泊面积影响并不显著(P=0.051);积雪与湖泊面积相关性系数为0.529、P=0.024,积雪成为影响湖泊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变化 遥感 时空特征 湖泊 西藏佩枯错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救助站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炜 潘卉 《华中建筑》 2015年第7期61-64,共4页
根据城市社会救助工作中受助人员心理与生理方面的多样性与特殊性要求,结合城市救助站一般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分析城市救助站建筑空间组合的各种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并重点从城市救助站内部空间的流线设置与功能组合、城市救助站外部... 根据城市社会救助工作中受助人员心理与生理方面的多样性与特殊性要求,结合城市救助站一般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分析城市救助站建筑空间组合的各种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并重点从城市救助站内部空间的流线设置与功能组合、城市救助站外部可利用支撑条件、建筑群体空间组合与外部空间、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联系等方面具体论述城市救助站空间组合设计的特点与方法,以达到提高城市救助站建筑环境质量和救助工作人性化、专业化水平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救助站 空间组合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