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苷类似物对小鼠肝脏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维 乔录新 +2 位作者 丁渭 陈德喜 张玉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NA)是否导致肝脏线粒体DNA(mt DNA)D-loop区损伤。方法选取7周龄Balb/C小鼠25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NA实验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射双蒸水,各实验组分别给予司他夫定(D4T)50 mg/kg、齐多夫定(AZT)100 mg/k...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NA)是否导致肝脏线粒体DNA(mt DNA)D-loop区损伤。方法选取7周龄Balb/C小鼠25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NA实验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射双蒸水,各实验组分别给予司他夫定(D4T)50 mg/kg、齐多夫定(AZT)100 mg/kg、拉米夫定(3TC)50 mg/kg和去羟肌苷(DDI)50 mg/kg,分别腹腔内注射,每周5次,共12周。取各组小鼠肝组织,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获取肝细胞,对mt DNA D-loop区克隆和测序。结果 DDI组肝组织中mt DNA拷贝数(0.440±0.040)和肝细胞中mt DNA拷贝数(0.464±0.013)均较对照组[(1.000±0.080)、(1.000±0.058)]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4T组肝细胞D-loop区与参考序列的平均距离为(0.0037±0.0019),3TC组为(0.0031±0.0017),DDI组为(0.0035±0.0028),与对照组(0.0018±0.00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4T组肝细胞D-loop区平均同义替换率(d S)为(0.0060±0.0010),3TC组为(0.0050±0.0007),与对照组(0.0030±0.0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I组肝细胞D-loop区平均错义替换率(d N)为(0.0020±0.0010),与对照组(0.0008±0.0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ZT组肝组织D-loop区的"A→G"转换率(0.001 90)较对照组(0.000 6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4T组肝细胞D-loop区的"T→C"转换率为0.001 28,3TC组为0.001 75,较对照组(0.000 58)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暴露于核苷类似物可导致小鼠肝细胞mt DNA D-loop区病变,主要突变类型为转换,主要的转换为"A→G"和"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OOP区 线粒体DNA 肝细胞 核苷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类似物对小鼠肝细胞线粒体DNA ND1和ND4的影响
2
作者 张维 乔录新 +2 位作者 丁渭 陈德喜 张玉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NAs)是否导致小鼠肝脏线粒体DNA(mt DNA)ND1和ND4区损伤。方法 7周龄雌性Balb/c小鼠25只,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对照组和4种核苷类似物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司他夫定(D4T)50 mg/kg,齐多夫定(AZT)100 mg...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NAs)是否导致小鼠肝脏线粒体DNA(mt DNA)ND1和ND4区损伤。方法 7周龄雌性Balb/c小鼠25只,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对照组和4种核苷类似物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司他夫定(D4T)50 mg/kg,齐多夫定(AZT)100 mg/kg,拉米夫定(3TC)50 mg/kg和去羟肌苷(DDI)50 mg/kg,对照组为双蒸水,分别腹腔内注射,每周5次,连续3个月。留取各组肝组织,应用激光捕获显微技术获取肝细胞,对mt DNA ND1和ND4区克隆和测序。结果其余各组肝细胞的mt DNA ND4序列距离与参考序列的平均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ZT组肝细胞的mt DNA ND4平均d 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mt DNA ND1的序列距离与参考序列的平均距离,AZT组和3TC组序列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DI组肝组织mt DNA ND1的平均d 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ZT组和3TC组肝细胞mt DNA ND1的平均d 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暴露于NAs可导致小鼠肝细胞mt DNA ND1和ND4区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ND1 MTDNA ND4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线粒体毒性 核苷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GB探针检测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泽惠 李欣钰 +3 位作者 肖湘文 丁渭 刘淑园 陈华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检测血浆或血清样本中人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型,建立了基于MGB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方法在HCV基因组型特异性碱基的聚集区域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及探针,为保证特征特异性及高分辨率,选择设计MGB探针,然后将PCR扩增... 目的检测血浆或血清样本中人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型,建立了基于MGB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方法在HCV基因组型特异性碱基的聚集区域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及探针,为保证特征特异性及高分辨率,选择设计MGB探针,然后将PCR扩增的产物先进行基因克隆,而后制备病毒样颗粒做为阳性质控品,从而建立完整的MGB探针法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最后对该检测体系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成功建立了基于MGB探针的HCV荧光定量PCR的基因分型检测体系。方法学评价显示,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达100IU/mL;重复性好;特异性良好,以多种血浆病毒的核酸样品为模板进行检测时结果全为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基于MGB探针的HCV荧光定量PCR的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可定性检测血浆或血清样本及血液制品中的人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型及含量,对于该疾病的研究及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丙型肝炎病毒HCV MGB探针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