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对ApoE^(-/-)小鼠关节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丁振禹 何耀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ApoE^(-/-)小鼠关节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药物组,高脂饲料喂养,药物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0只对照组C57BL/6J小鼠普通饲料喂...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ApoE^(-/-)小鼠关节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药物组,高脂饲料喂养,药物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0只对照组C57BL/6J小鼠普通饲料喂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取膝关节组织标本做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药物组血清TC、TG和LDL-C均明显下降(P<0.01),而HDL-C水平升高(P<0.01),血清炎症因子IL-6和TNF-α明显下降(P<0.01),软骨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改善,膝关节滑膜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软骨组织结构损伤和骨化程度明显减轻,显著延缓疾病进程。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调节血脂和下调炎症因子对ApoE^(-/-)小鼠关节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血脂 炎症因子 关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奔奔 何耀华 +2 位作者 沈继 丁振禹 章志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中长期疗效,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行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的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81例,女34例,年龄16~70(29.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中长期疗效,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5例行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的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81例,女34例,年龄16~70(29.1±8.2)岁。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Rowe评分及美国肩肘外科学会(ASE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肩关节不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15例患者术后随访12~60个月;末次随访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及Rowe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01)。13例术后复发,总体复发率为1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年龄≤20岁、参加过顶或对抗性运动、肩胛盂骨缺损是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95%CI)分别为4.786(1.035~22.125)、9.481(1.791~50.202)、4.500(1.053~19.229)。结论: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临床疗效满意;手术时年龄≤20岁、参加过顶或对抗性运动、肩胛盂骨缺损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不稳 关节镜 Bankart修复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基异黄酮对APP695基因转染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王凤斌 龙云 +2 位作者 王亚南 丁振禹 赵翠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36-1740,共5页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GST)对APP695基因转染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pIRES2-EGFP空载体和pIRES2-EGFP/APP695MT表达载体转染正常的PC12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组、APP695转染组、GST干预组。应...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GST)对APP695基因转染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pIRES2-EGFP空载体和pIRES2-EGFP/APP695MT表达载体转染正常的PC12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组、APP695转染组、GST干预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 APP695转染组与空载组比较,PC1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Caspase-3为强阳性表达(P<0.01);GST干预组与APP695转染组比较,PC12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Caspase-3的免疫反应产物明显减弱(P<0.01),且15μmol.L-1和20μmol.L-1 GST处理组与5μmol.L-1和10μmol.L-1 GST处理组比较,Caspase-3的免疫反应产物减弱更明显(P<0.01)。结论 GST能降低APP695基因转染的PC12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基异黄酮 APP695 PC12细胞 凋亡 CASPASE-3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对转染APP695基因PC12细胞β淀粉样蛋白表达和形态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凤斌 赵翠香 +1 位作者 张丽娟 丁振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GST)对APP695转染PC12细胞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和形态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IRES2-EGFP空载体和pIRES2-EGFP/APP695MT表达载体转染正常的PC12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PC12细胞... 目的:观察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GST)对APP695转染PC12细胞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和形态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IRES2-EGFP空载体和pIRES2-EGFP/APP695MT表达载体转染正常的PC12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PC12细胞72 h后,放射免疫法测定Aβ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荧光分析法测定儿茶酚胺类(CA)分泌量。结果:APP695转染组与对照组比较Aβ生成量明显增加(P<0.01),细胞突起数量少、突起长度较短,CA分泌量明显降低(P<0.01);GST干预组与APP695转染组比较Aβ生成量减少(P<0.05),细胞突起数量增多、突起较长,CA分泌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GST能减少APP695基因转染引起的PC12细胞Aβ的表达,改善细胞分化程度,提高CA的分泌量,对转染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基异黄酮 APP695 PC12细胞 Β淀粉样蛋白 细胞形态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