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岗位胜任”目标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东庆 丁志山 +2 位作者 李志敏 彭敏飞 应航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以来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从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重塑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实践探...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以来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从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重塑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成效显著。自改革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免疫学检验”等多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并建立虚拟仿真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截止最新一届毕业生调研表明,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居于全院首位,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93%,就业岗位适应性达96%,就业满意度高达100%。毕业生对教学质量的各项评价满意度均在90%以上。此外,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成功实现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的模式”向应用型模式进行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能力 卫生检验与检疫 一流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在“病毒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程东庆 金燕 +2 位作者 周芳美 肖永涛 丁志山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85-791,共7页
病毒学检验是一门在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课程。作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针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 病毒学检验是一门在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课程。作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针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其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普遍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浙江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学生中心、问题导向”的实验教学理念和“虚实结合、手脑共训”的教学设计,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式,以满足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在病毒学检验教学中的开展情况,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病毒学检验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学检验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教学理念 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组织变革的内部伦理冲突管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志山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组织变革的复杂性、功利性、可塑性引发伦理冲突。因此,为消解组织变革的内部伦理冲突,管理者应在组织内部树立相应的伦理观,如团结协作的伦理观、有序竞争的伦理观、包容和谐的伦理观,为组织变革营造良好的氛围。而组织变革中的内部伦... 组织变革的复杂性、功利性、可塑性引发伦理冲突。因此,为消解组织变革的内部伦理冲突,管理者应在组织内部树立相应的伦理观,如团结协作的伦理观、有序竞争的伦理观、包容和谐的伦理观,为组织变革营造良好的氛围。而组织变革中的内部伦理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组织的伦理文化、构建组织的人本文化、构建组织的激励文化、构建组织的创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变革 组织结构 伦理冲突 伦理目标 伦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9
4
作者 曹旭东 丁志山 陈建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参麦注射液源于《症因脉治》中的参冬饮,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的功效。参麦注射液主要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甾苷、有机酸等成分,这些有效成分能加强机体器官抗应激能力,调节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中医理论认为,其通过扶助正气达... 参麦注射液源于《症因脉治》中的参冬饮,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的功效。参麦注射液主要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甾苷、有机酸等成分,这些有效成分能加强机体器官抗应激能力,调节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中医理论认为,其通过扶助正气达到正气盛而邪有所制,所谓“扶正祛邪”。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现就其近5年来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温莪术挥发油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丁兴红 温成平 +1 位作者 丁志山 范永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7,共3页
研究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温莪术挥发油工艺条件。对温莪术粒径、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考察,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以出油率为指标确定适宜的正交试验参数:温莪术细粉粒径100目、纤维素酶用量20 FPIU.(g温莪术... 研究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温莪术挥发油工艺条件。对温莪术粒径、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考察,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以出油率为指标确定适宜的正交试验参数:温莪术细粉粒径100目、纤维素酶用量20 FPIU.(g温莪术)-1、酶解时间40 m in,该工艺条件下温莪术挥发油提取得率为2.72%,与未添加纤维素酶提取工艺相比,温莪术挥发油提取得率增加了283%,显示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挥发油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挥发油 纤维素酶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射线诱变桑黄菌株SH009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丁兴红 温成平 +1 位作者 丁志山 范永升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8,共4页
采用低能离子射线诱变原生质体选育桑黄菌株SH009,在确定诱变剂量效应曲线的基础上选择了1.5×1015ions/cm2氮离子的诱变处理剂量。经过对诱变原生质体单个再生菌落的筛选,得到8株变异株,选取生长速度较快的5个菌株进行摇瓶培养,这... 采用低能离子射线诱变原生质体选育桑黄菌株SH009,在确定诱变剂量效应曲线的基础上选择了1.5×1015ions/cm2氮离子的诱变处理剂量。经过对诱变原生质体单个再生菌落的筛选,得到8株变异株,选取生长速度较快的5个菌株进行摇瓶培养,这5个菌株的菌丝体多糖和总黄酮产量均比出发菌株有所提高,其中P4的多糖和总黄酮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87.76%和73.24%。5个诱变菌株经平板传代5代以后的生长速度均保持稳定,无明显回复突变。结果表明,采用低能离子射线诱变桑黄菌株是一种有效的诱变育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低能离子射线 诱变 原生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树叶中球松素查耳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哲龙 蒋福升 +3 位作者 俞婷婷 俞燕 陈建真 丁志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2期69-70,共2页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山核桃树叶中球松素查耳酮(DHMC)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65∶35,V/V)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2 nm,对DHMC的...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山核桃树叶中球松素查耳酮(DHMC)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65∶35,V/V)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2 nm,对DHMC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DHMC进样量在0.02~0.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6),精密度RSD为1.1%(n=6),重复性试验RSD为0.9%(n=6),加样回收率为101.6%(RSD=1.8%,n=6),经测定山核桃叶干品中DHMC的含量较高,达0.79%。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叶 球松素查儿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SP数据库连接池的必要性及实现 被引量:4
8
作者 丁志山 《信息技术》 2005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数据库是开发大、中型软件系统必须的组成部分。如果在软件系统中对数据库资源没有合理有效地管理,往往会直接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或使系统执行效率低下,从而出现性能瓶颈,因此数据库资源管理是关系到全局的重要部分。连接池技术的应用有... 数据库是开发大、中型软件系统必须的组成部分。如果在软件系统中对数据库资源没有合理有效地管理,往往会直接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或使系统执行效率低下,从而出现性能瓶颈,因此数据库资源管理是关系到全局的重要部分。连接池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以上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资源管理 连接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斌 黄美健 丁志山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4期73-74,共2页
目的:从姜黄素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角度,探讨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理。方法: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及人胃腺癌细胞系SGC-790l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能... 目的:从姜黄素对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角度,探讨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理。方法: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及人胃腺癌细胞系SGC-790l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对非内皮细胞包括肿瘤细胞也有抑制作用,但同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姜黄素能特异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姜黄素能显著抑制牛内皮细胞迁移,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是姜黄素抑制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Exactive MS的补阳还五汤化学成分快速识别及多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留燕 万浩芳 +3 位作者 鲁一航 丁志山 李畅 万海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4-543,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阱质谱(HPLC-QExactive MS)的分析方法,对补阳还五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并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对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进行定量检测。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建立补阳还五汤相...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阱质谱(HPLC-QExactive MS)的分析方法,对补阳还五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并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对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进行定量检测。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建立补阳还五汤相关化合物数据库;使用HPLC-Q-Exactive MS系统在全扫描/数据依赖性二级质谱(dd-MS^(2))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信息;借助Compound Discoverer 3.0软件分析推断补阳还五汤中的化学成分;进一步建立HPLC-UV含量测定方法,对其芍药苷、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等8种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定性分析,共鉴定出补阳还五汤中178个化合物。HPLC-UV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8个主要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精密度和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加样回收率RSD为1.6%~2.4%。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体系实现了补阳还五汤中成分的快速识别和主要成分的精确定量,其中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没食子酸含量较高,有望作为质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阱质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真菌抑菌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小苗生长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双双 潘洁莉 +4 位作者 刘巧 蒋福升 陈开 丁志山 李美芽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638-641,共4页
测定农用真菌抑菌剂百菌清、多菌灵和代森锰锌对白及组培中常见污染真菌的抑菌活性,同时探讨这些抑菌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和小苗分化生长的影响,以减少白及组培污染,提高组培效率。结果表明,3种抑菌剂对分离纯化的6种白及常见污染真菌均具... 测定农用真菌抑菌剂百菌清、多菌灵和代森锰锌对白及组培中常见污染真菌的抑菌活性,同时探讨这些抑菌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和小苗分化生长的影响,以减少白及组培污染,提高组培效率。结果表明,3种抑菌剂对分离纯化的6种白及常见污染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多菌灵和代森锰锌0.05%浓度可完全抑制真菌生长,但代森锰锌对白及种子萌发和小苗生长毒性较大,不适宜作为组培添加剂;多菌灵0.05%以上浓度对白及小苗生长抑制较为明显,但0.05%浓度对种子萌发影响较百菌清小;百菌清0.05%浓度对白及种子萌发影响相比多菌灵明显,对小苗生长发育影响却较小。进一步组培试验表明,添加0.05%浓度的多菌灵可使白及种子母瓶污染率从30%降低至2%,抑菌效果明显且不影响种子萌发。因此,0.05%多菌灵适合用于白及种子萌发,而0.05%百菌清适合用于后继分化和生长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抑菌剂 白及 萌发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塘栖产枇杷叶的药材品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哲龙 吴增艳 +1 位作者 蒋福升 丁志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0期111-114,共4页
目的评估塘栖产不同品种枇杷叶的药材品质。方法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采用烘干法、灼烧法、热浸法分析测定塘栖产不同品种枇杷叶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含量;采用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5%... 目的评估塘栖产不同品种枇杷叶的药材品质。方法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采用烘干法、灼烧法、热浸法分析测定塘栖产不同品种枇杷叶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含量;采用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5%醋酸铵(67∶12∶21,v/v/v)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v/v)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对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塘栖产各品种枇杷叶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范围分别为7.87%~9.45%、5.14%~6.22%、25.41%~29.68%;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总和范围为1.04%~1.25%,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的标准;此外,枇杷叶中的槲皮素和山奈酚的总含量范围为0.17%~0.29%。结论塘栖产地的不同品种枇杷叶均具有较好的品质,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齐墩果酸 熊果酸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蔻明对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周芳美 卢静静 +3 位作者 祖宇瑶 杨仙 刘彩霞 丁志山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1期1454-1456,1460,共4页
目的 探讨小豆蔻明(cardamonin,CAR)对H2O2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山核桃叶中小豆蔻明,采用MTS(溴化噻唑蓝四氮唑)检测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H9c2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其凋亡... 目的 探讨小豆蔻明(cardamonin,CAR)对H2O2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山核桃叶中小豆蔻明,采用MTS(溴化噻唑蓝四氮唑)检测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H9c2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其凋亡,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AKT和AKT表达量,并用 PI3K/Akt 通路抑制剂LY294002 进行验证.结果 小豆蔻明在浓度为10μM时,能极显著提高H2O2诱导的H9c2细胞的存活率,心肌细胞存活率为(90.48±1.45)%;小豆蔻明能极显著的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小豆蔻明组能减轻细胞核凝聚固缩的现象,减少细胞碎片;明显增加p-Akt的表达,但加入LY294002后,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结论 小豆蔻明对H2O2诱导的H9c2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H2O2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与降低脂质过氧化效应,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叶 小豆蔻明 H9C2 氧化损伤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