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探讨与建设思路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丁德智
张军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69,共3页
-
-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师生情
高校改革
整合教育
高等教育
陶冶
发展
现状
资源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中外大学校训之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丁德智
夏静
赵燕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9-80,共2页
-
文摘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代表了一个学校的道德追求,同时又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我国大学校训中蕴涵着特有的大学理念与文化底蕴,与西方大学相比,我国大学校训“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追求真理的色彩比较弱化,因此,新时期的中国大学校训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
关键词
大学
校训
中外比较
启示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对大数据条件下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吴健
丁德智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办公室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
基金
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研究项目"‘90后’大学生微博应用心理研究"(14Z055)
湖北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2014-2015年度课题"‘90后’大学生微博应用心理研究"(1415B06)的研究成果
-
文摘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社交媒体的兴起和网络社会化三大新趋势,提出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几项举措,即澄清互联网内容事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培育网络意见领袖、警惕网络异化现象、引导网络交往新风,以期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异化
网络交往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吴健
丁德智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47,共3页
-
文摘
高校学生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应着力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合力推进,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湖北中医药大学以实施"党章照我行"学生党建工程为契机,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创新支部活动载体,创新社会实践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和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建
思考
实践
-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规律研究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吴健
丁德智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办公室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3-65,共3页
-
基金
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规律研究”(15ZD027)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更是明确了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方向,但受制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研究拟通过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分析影响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素质特征,建立系统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体系,探索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规律。
-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能力
能力素质模型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现代大学治理的组织结构定位研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任娜
丁德智
胡莹莹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办公室
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84,共3页
-
文摘
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中,治理的主体是各类组织,分为政治组织、行政组织、学术组织,三者须在各自方向、执行、主导的地位和作用基础上,明确作用范围和权力边界,形成相辅相成的"三位一体"治理效果。基于"三位一体"组织结构定位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需要在方向把握、决策执行、学术自治等方面创新治理路径。
-
关键词
大学治理
组织结构定位
创新治理路径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周士权
丁德智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68,共2页
-
基金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方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GM-167)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在生活方式上与汉族大学生有许多不同,其诸多因素都将关系到我国培养各少数民族人才的发展方向。文章就内地各主要区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当前内地高校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培养提出建议与对策,这对加强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生活方式
研究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关于新时代形象教育的思考
- 8
-
-
作者
吴健
丁德智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党委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8,共3页
-
基金
2019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省社科基金前期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形象教育研究”(19ZD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形象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跟不上时代发展进程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淡化意识形态导向、教育方法上群众性不强、教育载体上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教育者缺乏自己的话语体系等几个方面。基于此,文章提出从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的形象教育。
-
关键词
新时代
形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新时代高校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探析
被引量:20
- 9
-
-
作者
张亮
丁德智
-
机构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党委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7,共3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引领规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GA073)
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示范团队项目建设(项目编号2020SFTDF3007)的成果。
-
文摘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统筹开展劳动教育,积极探索构建以“一周家务体验、校园公益劳动、学科专业竞赛、社会志愿服务、企业生产劳动、红色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的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是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有效实践。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劳动教育
立体化
全面发展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被引量:26
- 10
-
-
作者
张平
丁德智
-
机构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商学院党总支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党委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1,共3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GA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地实施的有效载体。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检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教育主体的全员性彰显不够、教育过程的全程性把握不好、教育资源的系统性整合不力等问题。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这"三全"视角构建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多元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既是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也是创新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
关键词
“三全育人”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深化课程思政全课堂育人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 11
-
-
作者
张丽
丁德智
-
机构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党委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1-53,共3页
-
基金
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顶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Z088)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三全育人”的主渠道。当前,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协同育人成效还不显著,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全课堂的内涵,梳理深化课程思政全课堂的困境,找准课程思政全课堂的实施路径,解决部分教师认识不足、建设能力需要提升、评价标准单一、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未充分融合等问题,推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形成。
-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全课堂
育人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试论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机制创新
被引量:6
- 12
-
-
作者
张亮
丁德智
-
机构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党委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4-55,73,共3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GA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学生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探索完善以教育理念为统领、以服务体系为保障、以管理格局为引擎、以活动品牌为载体的"四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塑造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良好心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机制创新
学生工作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