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粳米食味品质及外观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得亮 张欣 +3 位作者 张艳 施利利 崔晶 王松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54-4456,共3页
[目的]研究市场粳米食味品质、外观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通过试验对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稻米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正常粒率与粉状粒率、茶系... [目的]研究市场粳米食味品质、外观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通过试验对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稻米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正常粒率与粉状粒率、茶系粒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胴割粒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千粒重、粒体积与食味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优良食味粳稻育种中应该注重选育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品种,并且不过分追求大粒。在优质栽培中应采取措施促进子粒正常成熟,降低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米 外观品质 食味品质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得亮 刘玉亮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以优质品种W4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时期和不同施氮比例条件下水稻单株产量、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有效穗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系数与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也均... 以优质品种W4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时期和不同施氮比例条件下水稻单株产量、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有效穗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系数与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食味值与蛋白质含量、粉状粒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粉状粒百分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10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N1处理的稻米食味值最高。即种植W45水稻品种,在总施肥量P2O510.8 kg/(667 m2),K2O10 kg/(667 m2),N18.4 kg/(667 m2)的条件下,如果只要求优质,应该选择N1处理的底肥∶蘖肥∶穗肥=7∶3∶0的施氮比例;如果只要求高产或既要求高产又要求优质,应该选择N10处理的底肥∶蘖肥∶穗肥=3∶4∶3的施氮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株产量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水稻种胚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得亮 郭志义 +1 位作者 刘惠芬 米红霞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37-39,共3页
试验选用水稻品种中花 1 5种子 ,在不同温度处理进行发芽试验 ,并用 GA3 赤霉素 、6-BA、NAA 萘乙酸 处理水稻种子 ,研究温度和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中花 1 5发芽的影响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经 1 0 mg/ L GA3浸泡处理 3 5 h后于 2 6~ ... 试验选用水稻品种中花 1 5种子 ,在不同温度处理进行发芽试验 ,并用 GA3 赤霉素 、6-BA、NAA 萘乙酸 处理水稻种子 ,研究温度和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中花 1 5发芽的影响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经 1 0 mg/ L GA3浸泡处理 3 5 h后于 2 6~ 2 8℃恒温处理 5 d,对其种子发芽效果显著 ,6-BA、NAA效果次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中花15 温度 生长调节物质 正交试验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土壤养分含量与红小豆产量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丁得亮 牟善积 +1 位作者 何明华 赵国防 《天津农林科技》 1995年第2期5-7,共3页
对天津地区土壤养分含量与红小豆产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土壤速效磷含量<l0ppm时,红小豆产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9,y=53.15+6.93x。在天津地区土壤养分三要素中,影响红小豆产量的... 对天津地区土壤养分含量与红小豆产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土壤速效磷含量<l0ppm时,红小豆产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9,y=53.15+6.93x。在天津地区土壤养分三要素中,影响红小豆产量的第1要素是土壤速效磷,第2要素是碱解氮,第3要素是速效钾。在土壤碱解氨≥80ppm、速效磷≥24ppm、速效钾≥ll5ppm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 红小豆 产量 天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晓珊 张欣 +5 位作者 施利利 丁得亮 王松文 赵梅 杨雪 崔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8-201,共4页
重点概述水稻食味品质研究现状与的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每种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特点,为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水稻品质育种的选择指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食味品质 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产量构成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丁得亮 《天津农林科技》 1995年第4期7-8,共2页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大豆株距、行距、密度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粒重、产量诸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株距和行距共同影响单株荚数,对单荚粒数无显著影响,行距是影响大豆百粒重的主要因素。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显著。高产田密度的最佳搭配组...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大豆株距、行距、密度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粒重、产量诸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株距和行距共同影响单株荚数,对单荚粒数无显著影响,行距是影响大豆百粒重的主要因素。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显著。高产田密度的最佳搭配组合是70× 13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株距 行距 单株荚数 百粒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水稻品种(组合)食味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欣 施利利 +4 位作者 丁得亮 黄晓珊 赵梅 王松文 崔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7-1178,1184,共3页
[目的]研究水稻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RVA特征值间的关系及其食味特性。[方法]以在天津市推广的10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通过测定分析其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特征值及食味值研究了其食味特性。[结果]试验稻米的直链淀... [目的]研究水稻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RVA特征值间的关系及其食味特性。[方法]以在天津市推广的10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通过测定分析其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特征值及食味值研究了其食味特性。[结果]试验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最高粘度、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861和0.896。试验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仅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59。初步推测津川1号、盐丰47、DB16和E28的食味较好。食味计测定结果表明,津川1号的食味值最高,津原D1的食味值最低;津川1号、DB14、E28和DB16的食味较好,而其他6种稻米的食味稍差。[结论]该研究为天津市改良水稻品种和选育优良食味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食味 直链淀粉 蛋白质 RVA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津原4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欣 施利利 +5 位作者 张燕 丁得亮 王瑞 杨士春 王松文 崔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411-17413,共3页
[目的]探索较适合的施肥处理,为开展天津市优质稻米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粳稻品种津原45进行了5种不同类型肥料的田间试验,研究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淀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采用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有显著... [目的]探索较适合的施肥处理,为开展天津市优质稻米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粳稻品种津原45进行了5种不同类型肥料的田间试验,研究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淀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采用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20.42%~56.94%;处理Ⅱ(常规施肥)获得了最高的产量,但垩白率较高,食味品质差;处理Ⅳ(拟日本稻作法)增产最少,但食味品质最好;处理Ⅲ(有机肥)和处理Ⅴ(东洋生物肥)的稻米产量略低于处理Ⅱ,但食味品质均较好。[结论]处理Ⅲ(有机肥)和处理Ⅴ(东洋生物肥)较好地兼顾了产量和品质,是较为可行的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RVA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感染小球菌核病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4
9
作者 尹德明 丁得亮 +3 位作者 郑志广 李晴 孙守钧 辛惠普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不同接种量、不同接种时期、不同取样部位对 3个水稻品种茎基部接种小球菌核菌后,分别测定了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接种发病后,PP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抗病品种垦 94 - 341在感病后第 2天PPO活性... 在不同接种量、不同接种时期、不同取样部位对 3个水稻品种茎基部接种小球菌核菌后,分别测定了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接种发病后,PP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抗病品种垦 94 - 341在感病后第 2天PPO活性便达到峰值,其峰值是接菌前的 2.5 3倍;而感病品种东农 - 4 16在感病后第 3天PPO活性达到高峰,其峰值是接菌前的 2.2 6倍。建议以分蘖末期接种 3个菌丝块在距茎基部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球菌核病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转基因水稻中阿特拉津抗性表达的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利利 王松文 +4 位作者 孙宗修 蔡宝立 张欣 刘霞 丁得亮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用10种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溶液对津稻107进行叶片涂抹处理,从而确定可以用产生药害的0.076%~0.190%浓度(W V)的阿特拉津溶液检测转化植株对除草剂的抗性。用以上浓度范围的阿特拉津溶液涂抹处理津稻107转化植株,并对在此浓度下检测出... 用10种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溶液对津稻107进行叶片涂抹处理,从而确定可以用产生药害的0.076%~0.190%浓度(W V)的阿特拉津溶液检测转化植株对除草剂的抗性。用以上浓度范围的阿特拉津溶液涂抹处理津稻107转化植株,并对在此浓度下检测出的除草剂抗性和敏感的转化植株进行了PCR分析,结果表明,除草剂抗性鉴定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一致。因此可以利用浓度为0.076%~0.190%的阿特拉津溶液对早期转化株进行叶片涂抹法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atzA) 转基因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胞培养选育水稻变异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宁 王松文 +3 位作者 崔晶 丁得亮 张欣 施利利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已在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和培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进行水稻种质创新选育的研究,利用花粉培养建立了水稻垩白性状的近等基因系,选育出了水稻新品系"津稻294";通过离体胚培养进...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已在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和培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进行水稻种质创新选育的研究,利用花粉培养建立了水稻垩白性状的近等基因系,选育出了水稻新品系"津稻294";通过离体胚培养进行水稻杂交种及突变系的胚挽救,并成功获得了野生水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永久营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培养 新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专业《作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成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臧凤艳 丁得亮 +2 位作者 吴锡冬 樊艳雪 李子芳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59-61,共3页
以天津农学院作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例,分析了原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两门课程合并成作物学实验,单独设课,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作物学 教学内容 考核体系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明华 牟善积 丁得亮 《天津农林科技》 1991年第4期6-10,共5页
自1982~1985年,我们在天津红小豆产区进行了红小豆合理密度的研究,得到了显者的增产效果和较一致的增产规律。研究认为:6700~10000株为宜,并经过大田实践取得了平均增产49%以上的效果。红小豆的密度与土壤肥力的高低、年际气候条件... 自1982~1985年,我们在天津红小豆产区进行了红小豆合理密度的研究,得到了显者的增产效果和较一致的增产规律。研究认为:6700~10000株为宜,并经过大田实践取得了平均增产49%以上的效果。红小豆的密度与土壤肥力的高低、年际气候条件和播期等因素有关。评价合理密度的主要生理指标以开花结英期的叶面积指数4.5~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密度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矮生基因sd-1在选育矮秆大库容量水稻新品系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郭志义 丁得亮 +3 位作者 刘惠芬 夏宝森 乔东明 丁广欣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2-16,共5页
用大穗高秆品种Akenohoshi与半矮生粳型系统Sc-TN_1的杂交后代F_5代6个品系及其亲本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晶系与亲本遗传性状的表现及其联系,说明通过改善sd-1基因的遗传背景,使半矮生性及其优良株型的特性与大库容量相结合是可能的,从而... 用大穗高秆品种Akenohoshi与半矮生粳型系统Sc-TN_1的杂交后代F_5代6个品系及其亲本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晶系与亲本遗传性状的表现及其联系,说明通过改善sd-1基因的遗传背景,使半矮生性及其优良株型的特性与大库容量相结合是可能的,从而培育出有更高产量的一些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1基因 代谢库 株型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ASP标记评价水稻品种多态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萌杰 闫双勇 +5 位作者 施利利 孙宁 张欣 丁得亮 边嘉宾 王松文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3-16,23,共5页
采用600个KASP标记对51个品种进行多态性评价。结果表明:373个标记可以准确判定种质的单倍型,制定DNA指纹图谱,鉴定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其中有两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别携带NOG1基因和GS5基因。由51个品种构成一个自然群体,其多样性为568.... 采用600个KASP标记对51个品种进行多态性评价。结果表明:373个标记可以准确判定种质的单倍型,制定DNA指纹图谱,鉴定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其中有两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别携带NOG1基因和GS5基因。由51个品种构成一个自然群体,其多样性为568.50,粳型杂交稻保持系341B与HC-66(籼稻)的多态性为0.82,‘341B’与‘IPM’(籼稻)的多态性为0.80。373个标记可用于设计育种与模块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KASP标记 多态性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育种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施利利 王有伟 +4 位作者 孙宁 张欣 丁得亮 崔晶 王松文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扬稻6号’(‘93-11’)为出发品种,通过设计育种的方法,选育出水稻品种‘93-11Y’,并解析出该品种的5个模块。基于5个模块特征,将籼稻可以划分为两个亚群。在构建遗传群体和育种群体过程中,可以选择粳稻与籼稻亚群2杂交。依据构建遗... 以‘扬稻6号’(‘93-11’)为出发品种,通过设计育种的方法,选育出水稻品种‘93-11Y’,并解析出该品种的5个模块。基于5个模块特征,将籼稻可以划分为两个亚群。在构建遗传群体和育种群体过程中,可以选择粳稻与籼稻亚群2杂交。依据构建遗传模块和育种模块的育种原理可以实施种质鉴定、亲本塑造、杂交组合的策略,这种模块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可用于新时期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模块 模块育种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组学技术的育种示踪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萌杰 施利利 +5 位作者 孙宁 张欣 丁得亮 崔晶 边嘉宾 王松文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水稻育种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在此过程中,适于现代育种的需要,由品种溯源示踪及按照育种路线图进行现代新品种创造,两种示踪技术逐渐发展起来。采用跨组学技术,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表型组等,结合常规育种技术... 水稻育种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在此过程中,适于现代育种的需要,由品种溯源示踪及按照育种路线图进行现代新品种创造,两种示踪技术逐渐发展起来。采用跨组学技术,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表型组等,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品种亲本溯源,开展了基于跨组学技术的育种示踪研究;结合‘津稻294’‘津原89’等新品种的选育示踪,发展了"骨干品种溯源、优化品种设计、综合技术运用"的育种策略,通过育种实践验证,证明新时期育种可以实现育种的定向性和快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跨组学 育种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锡冬 张磊 +2 位作者 丁得亮 高燕娜 孙守钧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z1期16-18,共3页
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对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新世纪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