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羊毛的低温低损伤染色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彩玲 俞建勇 +3 位作者 张瑞云 李慧 程隆棣 秦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5,共4页
为建立超细羊毛的低损伤染色工艺技术,采用低温染色助剂Miralan LTD,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 H值对纤维束强力、K/S值及染色牢度的影响,优化出了适合超细羊毛低损伤染色的Lanasol CE系列染料染色工艺,即染色温度... 为建立超细羊毛的低损伤染色工艺技术,采用低温染色助剂Miralan LTD,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 H值对纤维束强力、K/S值及染色牢度的影响,优化出了适合超细羊毛低损伤染色的Lanasol CE系列染料染色工艺,即染色温度为90℃,染色时间为70 min,p H值为4.0。结果表明,助剂Miralan LTD和Lanasol CE活性染料的结合使用,不但实现了羊毛纤维的低温染色,而且上染百分率较好,工艺简单,同时纤维断裂强力得到改善,减少了羊毛的损伤。采用该工艺条件,超细羊毛染色后的染色吸尽率可达到98%以上,匀染性好,各项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可满足后道的生产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羊毛 低温染色 损伤 K/S值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羊毛低损伤梳毛加工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彩玲 俞建勇 +3 位作者 张瑞云 李慧 程隆棣 秦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7,共5页
为解决13.0μm以下超细羊毛梳理损伤严重的问题,对梳毛损伤进行成因分析并探讨解决办法。通过对梳毛各工作区的纤维长度、毛粒数、落毛率的测定,利用TEAM-3预测公式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各工艺参数,确定隔距、速比、锡林针布齿密、道夫针布... 为解决13.0μm以下超细羊毛梳理损伤严重的问题,对梳毛损伤进行成因分析并探讨解决办法。通过对梳毛各工作区的纤维长度、毛粒数、落毛率的测定,利用TEAM-3预测公式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各工艺参数,确定隔距、速比、锡林针布齿密、道夫针布齿密、出条定量等梳毛工艺的最优配置条件:即2~#隔距,3~#速比,针布规格为锡林针布齿密60.7齿/cm^2,道夫针布齿密62.5齿/cm^2,出条定量20 g/m。经过验证,利用此低损伤梳毛工艺制成的超细羊毛精梳毛条,纤维长度平均损伤小于0.5 mm,毛粒减少,条干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羊毛 梳毛 低损伤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细羊毛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潘羽 丁彩玲 +1 位作者 刘丽芳 俞建勇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对线密度为1.37和1.62dtex的澳大利亚极细羊毛纤维的表观形态、化学组分、表面摩擦性能、拉伸性能、吸湿性能进行测试,并与5.25dtex的中细羊毛纤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细羊毛纤维表面比较光滑,鳞片多呈环形水平状,鳞片度高、鳞... 对线密度为1.37和1.62dtex的澳大利亚极细羊毛纤维的表观形态、化学组分、表面摩擦性能、拉伸性能、吸湿性能进行测试,并与5.25dtex的中细羊毛纤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细羊毛纤维表面比较光滑,鳞片多呈环形水平状,鳞片度高、鳞片翘角小、径高比小;其红外光谱在指纹区的吸收峰强度与中细羊毛纤维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动、静摩擦因数较小,差微摩擦效应较大;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均较小,而回潮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细羊毛纤维 形态特征 表面摩擦 拉伸性能 回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原理解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徐卫林 夏治刚 +2 位作者 丁彩玲 崔卫钢 孙润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6,共8页
为探寻新的纺纱方式,在对嵌入式纺纱原理背景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基础上,论证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产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对这种纺纱技术的演化过程以及纺纱原理进行理论性分析,得出结论:嵌入式纺纱系统具有独特的纺纱过程,... 为探寻新的纺纱方式,在对嵌入式纺纱原理背景深入的介绍和分析基础上,论证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产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对这种纺纱技术的演化过程以及纺纱原理进行理论性分析,得出结论:嵌入式纺纱系统具有独特的纺纱过程,能有效降低在细纱机上纺纱所需纤维的长度和根数,减少纺纱断头,改善纱线毛羽,提高纤维利用率;具有用不可纺纤维复合纺纱、纺高支纱,用低品级原料纺高支纱,生产具有多花色品种的复合纱线等功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复合纺纱 纺纱原理 系统定位 长丝 短纤维须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中和的人-机-料-法-环五位一体纺纱新技术解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夏治刚 徐傲 +8 位作者 万由顺 卫江 张慧霞 唐建东 郑敏博 郭沁生 丁彩玲 杨圣明 徐卫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6,88,共10页
传统纺纱工序长而散、用工多,造成单产能耗高、产品一致性差、运营成本高等行业痛点问题;纱线原料的多元化使原料及成品回收难度大。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人-机-料-法-环的五位一体化碳中和纺纱的低碳生产策略,... 传统纺纱工序长而散、用工多,造成单产能耗高、产品一致性差、运营成本高等行业痛点问题;纱线原料的多元化使原料及成品回收难度大。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人-机-料-法-环的五位一体化碳中和纺纱的低碳生产策略,凝练并分析了集约型、简约型和延伸型低碳纺纱技术。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纺纱相比,集约型智能纺技术运行成本降低32.67%,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7.5%、产品不良率降低61.54%,有效解决了纺纱行业的痛点问题,实现低碳高质纺纱;简约型高速纺纱技术能缩短或消除纺纱流程,纺纱速度高达550 m/min,实现了降低碳排放、提高效率的目标;低碳纺纱发展方向要向前后端延伸,对前端原料要多应用功能化循环利用技术、变废为宝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在中端要发展固碳纺纱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在终端研发绿色环保纺织品的制冷、隔热等功能纱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低碳纺纱 节能减排 纺纱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络菲尔精纺毛织物风格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建忠 郭娟琛 +1 位作者 孙艳 丁彩玲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以赛络菲尔纱线精纺毛织物为对象,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织物表观形态结构,测试了织物风格(KES-FB型)、织物的服用性能(如织物动态悬垂性、织物的光泽、织物折皱弹性和织物透气性),并对织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赛络菲尔... 以赛络菲尔纱线精纺毛织物为对象,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织物表观形态结构,测试了织物风格(KES-FB型)、织物的服用性能(如织物动态悬垂性、织物的光泽、织物折皱弹性和织物透气性),并对织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赛络菲尔纱线精纺毛织物由于赛络菲尔纱线较紧密,织物交织点处有较大空隙,织物手感细腻、光滑.同时,赛络菲尔精纺毛织物平均摩擦系数(MIU)、弯曲刚度(B)、剪切变形角度5°剪切滞后量(2HG5)较小,摩擦系数的平均差不匀率(MMD)和表面粗糙度(SMD)较大,所以赛络菲尔精纺毛织物手感滑爽.织物样品聚类情况由主成份(F1和F2)做出分布图,并对22种织物样品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纺织物结构 织物风格 聚类分析 赛络菲尔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短纤纱的生产技术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呈坤 丁彩玲 刘佳 《纺织导报》 CAS 2018年第7期60-63,共4页
芳纶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其本身或由其构成的纱线在复合材料增强、高温过滤以及特种服装等方面应用广泛。但纤维本身的一些性能特点又导致其可纺性较差,纺纱工艺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芳纶短纤纱的生产技... 芳纶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其本身或由其构成的纱线在复合材料增强、高温过滤以及特种服装等方面应用广泛。但纤维本身的一些性能特点又导致其可纺性较差,纺纱工艺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芳纶短纤纱的生产技术进展,并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展望了芳纶短纤纱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芳纶短纤纱 生产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静电、防电磁波精纺毛织物的开发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彩玲 王少华 +1 位作者 张庆娟 程冬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37,共2页
介绍了抗静电、防电磁波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优选出合理的工艺方案 ,即采用新型导电纤维与导电长丝作原料来开发抗静电、防电磁波精纺毛织物。研究了导电纤维在织物中的合理分布及比例 ,并将该类产品在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要点作了详细... 介绍了抗静电、防电磁波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优选出合理的工艺方案 ,即采用新型导电纤维与导电长丝作原料来开发抗静电、防电磁波精纺毛织物。研究了导电纤维在织物中的合理分布及比例 ,并将该类产品在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要点作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静电 防电磁波 精纺毛织物 产品开发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态低损伤极细羊毛加工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彩玲 陈超 +3 位作者 王少华 刘晓飞 张伟红 祝亚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共5页
通过分析极细羊毛纤维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能,深入研究对其造成损伤的物理加工和化学加工过程,最大程度地保护纤维强力。在染色和整理工序采用低温、短时工艺,减少对羊毛内部结构的破坏,同时优选环保生态的染料和助剂,降低能源消耗和污... 通过分析极细羊毛纤维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能,深入研究对其造成损伤的物理加工和化学加工过程,最大程度地保护纤维强力。在染色和整理工序采用低温、短时工艺,减少对羊毛内部结构的破坏,同时优选环保生态的染料和助剂,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水排放。纺纱优选最佳工艺参数,尽可能减少工序、降低拉伸,保护极细羊毛的强力和伸长。在织造工序,分析织机动程和纱线位移的关系,使纱线在极小的被动拉伸下织入布面,纹路清晰,呢面洁净。该项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实现极细羊毛的生态低损伤加工,还能保证开发的产品手感丰满、光泽持久,使之成为高端人士推崇的西装和服饰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细羊毛 内部结构 染色曲线 织机动程 弹性伸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液着色纤维在纺纱过程中色差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买巍 丁彩玲 +2 位作者 马崇启 刘建勇 辛欣 《纺织导报》 CAS 2019年第10期52-55,共4页
文章根据实验样本的反射率光谱、色度学参数以及CMC色差值等数据,研究了原液着色纤维及其纤维集合体在纺纱过程中颜色受纤维形貌、绕纱时间和捻系数等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绕纱时间和捻系数差异均对纤维及纤维集合体色差产生较大影响... 文章根据实验样本的反射率光谱、色度学参数以及CMC色差值等数据,研究了原液着色纤维及其纤维集合体在纺纱过程中颜色受纤维形貌、绕纱时间和捻系数等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绕纱时间和捻系数差异均对纤维及纤维集合体色差产生较大影响,而纤维顺直度对色差影响不大。色差随着绕纱时间增大而趋于减小,当绕纱时间达到125 s及以上时,CMC色差小于1,即人眼判定无色差。样本反射率随着纱线捻系数增大而随之减小。当纱线捻系数差异超过30,CMC色差大于1,即通过人眼能够发现色差。通过分析色差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将有助于原液着色纤维计算机配色模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液着色纤维 计算机配色 色差 光谱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回归的原液着色纤维混色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买巍 丁彩玲 +2 位作者 马崇启 张健飞 辛欣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25,共4页
研究原液着色纤维混色规律。设计了不同比例的三种原液着色纤维进行混色,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明度、彩度和色相与单色纤维比例含量的数学模型。同时对该模型进行回归显著性检验以及预测集数据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其决... 研究原液着色纤维混色规律。设计了不同比例的三种原液着色纤维进行混色,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明度、彩度和色相与单色纤维比例含量的数学模型。同时对该模型进行回归显著性检验以及预测集数据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其决定系数R2几乎均大于0.9,方程F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均为极显著;利用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对预测集样本颜色进行预测,64%的样本满足色差要求。认为:采用该数学模型,多数样本基本可以实现一次配色成功,少数样本可以通过进一步修色来达到色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液着色纤维 混色 配色 多元回归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彩玲 《海外英语》 2020年第5期79-80,共2页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所倡导的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并且要着重凸显出学生在其中的作用,让他们可以积极参与进来.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类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当下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一方面能够调节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能让学...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所倡导的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并且要着重凸显出学生在其中的作用,让他们可以积极参与进来.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类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当下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一方面能够调节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该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互动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优势,接着探讨了相应的实施步骤,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运用策略,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初中英语 运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纤维在精纺毛织物开发中的技术探讨
13
作者 丁彩玲 陈超 王明秋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共4页
作为新型生态纤维,木棉、天竹以及圣麻具有优越的可再生、良好的保健和绿色生态性能。生态毛精纺产品在研制过程中充分利用受控的清洁生态加工工艺,从有机羊毛、木棉纤维、天竹纤维和圣麻纤维等生态纤维的选择、染色工艺条件及染色效果... 作为新型生态纤维,木棉、天竹以及圣麻具有优越的可再生、良好的保健和绿色生态性能。生态毛精纺产品在研制过程中充分利用受控的清洁生态加工工艺,从有机羊毛、木棉纤维、天竹纤维和圣麻纤维等生态纤维的选择、染色工艺条件及染色效果的对比、纱线规格的制订及流程优化、织布上机参数的同条件对比和后整理的干湿工艺均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研究,合理混合以上生态纤维,并最终做成高档面料。该技术既解决了纺织原料日益短缺的矛盾,又迎合了生态环保纺织品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纤维 有机羊毛 受控染色 短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感性新型纤维及面料开发
14
作者 丁彩玲 张庆娟 陈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4,共3页
介绍了高感性新型纤维——涤纶复合弹性变形纤维的研制与产品开发方案,体现了合成纤维在保留原来良好性能的基础上,使纺织品具有天然纤维的性能。重点探讨了纺纱工序按不同比例混合的工艺流程和纱线指标对比分析、织布上机工艺参数的优... 介绍了高感性新型纤维——涤纶复合弹性变形纤维的研制与产品开发方案,体现了合成纤维在保留原来良好性能的基础上,使纺织品具有天然纤维的性能。重点探讨了纺纱工序按不同比例混合的工艺流程和纱线指标对比分析、织布上机工艺参数的优化和关键后整理工序的工艺流程设置及技术参数,并从面料的关键参数上与普通涤纶弹力丝纤维及相关产品进行对比,更好的体现了高感性纤维及其面料优良的服用性能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感性 超天然触感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洁处理对聚酰亚胺短纤纱及其织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缪莹 熊诗嫚 +4 位作者 郑敏博 唐建东 张慧霞 丁彩玲 夏治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针对聚酰亚胺(PI)短纤维纺纱静电大、成纱毛羽多、后加工摩擦剧烈导致纱线品质大幅恶化的问题,创新提出了在后加工终端对多毛羽PI单纱进行高光洁处理的方法。通过研制纱线高光洁处理装置和理论模拟,分析了该装置引纱区与涡流包缠关键区... 针对聚酰亚胺(PI)短纤维纺纱静电大、成纱毛羽多、后加工摩擦剧烈导致纱线品质大幅恶化的问题,创新提出了在后加工终端对多毛羽PI单纱进行高光洁处理的方法。通过研制纱线高光洁处理装置和理论模拟,分析了该装置引纱区与涡流包缠关键区的作用机制,应用装置的湿热涡流处理多毛羽PI单纱,并将处理前后的PI单纱实施倍捻和织造,获得PI股线及其织物。结果表明:与处理前相比,高光洁处理后的PI单纱有害毛羽去除率为97.69%、耐磨性提高48.84%,PI股线有害毛羽去除率为64.67%、耐磨性提高40.89%;处理后纱线所织造织物的柔软性、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抗静电性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高光洁处理 毛羽 数值模拟 纱线性能 织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印花过程控制方法研究
16
作者 丁彩玲 孔健 +1 位作者 金帅 金闻达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47,共7页
数码印花是数字喷墨和数字控制技术在印染领域中的创新应用,而数码印花过程控制与颜色管理是数码印花的关键技术。本研究针对数码印花实际生产应用中过程控制精度不足和颜色复现准确率较低的问题,通过测试和分析不同过程控制参数下颜色... 数码印花是数字喷墨和数字控制技术在印染领域中的创新应用,而数码印花过程控制与颜色管理是数码印花的关键技术。本研究针对数码印花实际生产应用中过程控制精度不足和颜色复现准确率较低的问题,通过测试和分析不同过程控制参数下颜色的再现色差数据,获取了各作业环节的最佳过程控制参数,实现数码印花颜色管理基准及其过程控制的数字化,有效提升了数码印花的呈色效果和颜色复现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印花 过程控制 颜色复现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罗布麻混纺纱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邱栋 丁彩玲 陈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27,共3页
通过分析罗布麻纤维的截面结构特点,在梳理、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采用轻定量、慢速度、大速比、强转移、多梳少伤的原则进行梳理,然后与高档的羊毛纤维进行混梳纺纱;采用不同的原料成分及纱线参数进行对比实验和分析,优选最恰当的混... 通过分析罗布麻纤维的截面结构特点,在梳理、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采用轻定量、慢速度、大速比、强转移、多梳少伤的原则进行梳理,然后与高档的羊毛纤维进行混梳纺纱;采用不同的原料成分及纱线参数进行对比实验和分析,优选最恰当的混纺比例和纱线结构;此外还优选了适合毛与罗布麻混纺工艺的最佳温、湿度。最终确保了羊毛/罗布麻混纺纱既能发挥罗布麻纤维的吸湿、透气及抗菌的功能,又具有羊毛的柔糯、高档和华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纱线规格 捻系数 罗拉隔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线路和电平的测定
18
作者 丁彩玲 《世界海运》 1992年第4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海事卫星 地面站 电话 电平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Inmarsat大天线Mini—M实现农村通信
19
作者 丁彩玲 《通讯世界》 1999年第6期30-31,共2页
用Inmarsat大天线Mini—M实现农村通信国际移动卫星组织驻华代表处丁彩玲自去年起,Inmarsat第三代卫星陆续起用了点波束,即在小范围内集中卫星的功率,因此终端设备的体积较小。为了更好地利用卫星资源,最近推... 用Inmarsat大天线Mini—M实现农村通信国际移动卫星组织驻华代表处丁彩玲自去年起,Inmarsat第三代卫星陆续起用了点波束,即在小范围内集中卫星的功率,因此终端设备的体积较小。为了更好地利用卫星资源,最近推出的大天线Mini-M相对于小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天线Mini-M 农村通信 INMARSAT 农村电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效果在数码刺绣中的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盼 周群娣 +4 位作者 金帅 陈青 丁翠侠 秦光 丁彩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0,共6页
为适应数码刺绣发展需要,拓宽数码刺绣在纺织服装领域创新思路和表现形式,探索绘画在数码刺绣中实现的路径,文章追溯了绘画与刺绣结合的历史,明确了绘画在数码刺绣中应用的意义,结合案例阐述了绘画在数码刺绣中色彩、尺寸、肌理、材质... 为适应数码刺绣发展需要,拓宽数码刺绣在纺织服装领域创新思路和表现形式,探索绘画在数码刺绣中实现的路径,文章追溯了绘画与刺绣结合的历史,明确了绘画在数码刺绣中应用的意义,结合案例阐述了绘画在数码刺绣中色彩、尺寸、肌理、材质的表现形式,总结出绘画在数码刺绣实现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绣线、样式、针法、维度4个要点的实施,并进行了国画和水彩画在数码刺绣中应用的实验分析。分析表明:绘画与数码刺绣结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艺术形态升华绣面的纹理特征,增加了产品的艺术性,数码刺绣的各工艺要素对绘画效果的实现有重要影响作用,要根据不同的肌理效果选择相应的针迹进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刺绣 绘画肌理 针迹 属性调节 人文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