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视域下政治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8
1
作者 丁岭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5期31-39,共9页
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利用治理体系来处理公共问题和优化政治产品供给,日益成为时髦的政治主张和活动。超越向市场或政府的单向度回归,国家治理体系通过整合市场、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的政治影响力,高效地优化政治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公... 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利用治理体系来处理公共问题和优化政治产品供给,日益成为时髦的政治主张和活动。超越向市场或政府的单向度回归,国家治理体系通过整合市场、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的政治影响力,高效地优化政治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政治产品供给侧是自主地生产和分配政治产品的制度化政治体系,供给侧结构是组成供给侧的基础要素。在国家治理视域下,政治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内容和目标是:国家政治体系对政治产品生产和分配体系中的价值判断、供给主体、供给工具、供给路径、产品类别等要素加以改进,使得各要素和要素组成的供给侧具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耦合的制度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治产品 供给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与能力:民族整合视域下国家能力构建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丁岭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26,共19页
20世纪80年代,比较政治学开始重新聚焦国家在政治运行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对比研究苏联、拉美国家、土耳其、苏丹、西班牙和俄罗斯的民族政治问题,可以发现引起和激化这些国家民族政治冲突的主要因果机制是民族压制消减机制、民族... 20世纪80年代,比较政治学开始重新聚焦国家在政治运行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对比研究苏联、拉美国家、土耳其、苏丹、西班牙和俄罗斯的民族政治问题,可以发现引起和激化这些国家民族政治冲突的主要因果机制是民族压制消减机制、民族权益受损机制、民族诉求多极化机制和民族运动暗涌流变机制。脆弱的国家能力无法公平保障多元权利或高效治理政治冲突,甚至异化为族际压制的政治工具,又是这四大机制的基础性共同要素。因此,国家能力的构建--国家体系和政治精英(集团)在既定主权共同体内,将传统的国家权力向国家能力三大基础特性(自主性、功能性、建制性)改造转化,最终构建起多元权利保障、族际关系协调和主权体系维护等需要的新型"国家权力"--便成为实现和发展民主化中民族整合机制的基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冲突 民族整合 政治发展 国家能力 权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权利看待民主:人权与公民权在现代民主制中的核心地位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岭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3-87,96,共6页
在现代政治中,"人民的统治"和选举投票常被当成民主的同语表述。然而这两者只是反映了民主运行的表面特征,而未能揭示其核心价值和伦理根基。不同的是,人权和公民权价值论证了民主合法性根基,并揭示了民主(特别是现代民主)与... 在现代政治中,"人民的统治"和选举投票常被当成民主的同语表述。然而这两者只是反映了民主运行的表面特征,而未能揭示其核心价值和伦理根基。不同的是,人权和公民权价值论证了民主合法性根基,并揭示了民主(特别是现代民主)与其它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从而构成了现代民主的核心要素和价值。在学理层面,权利核心价值贯穿于目标逻辑、主体逻辑、程序逻辑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现代民主基础性结构。在制度层面,权利的保障和救济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核心目标,并在实现民主制的改进弹性和法治化这两个路径上巩固和发展着民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人权和公民权 核心价值 制度弹性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政治与国家自主:民族冲突与民族整合中国家自主性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岭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89,共8页
20世纪70年代末,政治发展和民族运动问题促使比较政治学重新关注和系统研究国家的基本特性和运行模式。对苏联、俄罗斯、土耳其、缅甸、南非和西班牙的民主化和民族政治问题的比较分析发现:五大民族冲突机制引发和升级对抗性民族政治运... 20世纪70年代末,政治发展和民族运动问题促使比较政治学重新关注和系统研究国家的基本特性和运行模式。对苏联、俄罗斯、土耳其、缅甸、南非和西班牙的民主化和民族政治问题的比较分析发现:五大民族冲突机制引发和升级对抗性民族政治运动,进而导致政治秩序脆弱和政治发展乏力。国家自主性的薄弱或缺失又是这几大冲突机制共同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国家自主性构建发展便是规制民族运动和实现民族整合的主要前提。整合型文化培育,政治精英妥协达成和宪制体系构建等又是国家自主性构建路径的基础性结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化 民族冲突 民族整合 国家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数主义民主到协和民主:民主转型中民族整合模式转变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岭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82,共7页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开启后,相当数量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转型中,由于简单地推行多数主义民主而无法公正地保障和协调国内民族的多元权利,最后导致民族整合失败,并且经历长期的社会政治动荡和民主建设的停滞。不同于强调个人主义和多数决原...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开启后,相当数量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转型中,由于简单地推行多数主义民主而无法公正地保障和协调国内民族的多元权利,最后导致民族整合失败,并且经历长期的社会政治动荡和民主建设的停滞。不同于强调个人主义和多数决原则的多数主义民主,以协调民族集体权为基础价值和基本功能,协和民主(consociational democracy)通过保障族际政治公平来协调权益冲突与强化国家认同,从而为新兴主权体的构建和民主化的推进提供稳固的民族整合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主义民主 协和民主 民主化 民族整合 权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