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马营地区一种特殊的断裂组合形式 被引量:6
1
作者 卢刚臣 孔凡东 +2 位作者 李建英 李振勇 丁学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6-722,共7页
卢刚臣 ,孔凡东 ,李建英 ,李振勇 ,丁学垠 .乌马营地区一种特殊的断裂组合形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6 ) :716~ 72 2  乌马营地区下第三系构造复杂 ,断裂纷繁杂乱 ,断层分析难度大、效果差。为了在该区寻找有潜力的勘探区... 卢刚臣 ,孔凡东 ,李建英 ,李振勇 ,丁学垠 .乌马营地区一种特殊的断裂组合形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6 ) :716~ 72 2  乌马营地区下第三系构造复杂 ,断裂纷繁杂乱 ,断层分析难度大、效果差。为了在该区寻找有潜力的勘探区域 ,本文借助剖面上滚动背斜形态来描述该区构造图上存在的平面滚动断裂系 ,从而较清楚地揭示了众多断层在平面上分布的规律性。结合地震剖面上该断裂系分布特点 ,对该区下第三系进行了构造、成藏规律的研究 ,指出平面滚动断裂系的高曲率转折部位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使得该区勘探方向明朗化。经钻探证实了本项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背斜 平面滚动断裂系 高曲率 石油地质 乌马营地区 断裂组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D区的储层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学垠 何晓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61-164,178+1+15,共7页
本文以非洲D区为例,提出在低勘探程度地区,运用多种地震属性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具体研究思路是:基于测井、录井资料确定目的层段,建立目标储层发育模式;应用多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地质、测... 本文以非洲D区为例,提出在低勘探程度地区,运用多种地震属性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具体研究思路是:基于测井、录井资料确定目的层段,建立目标储层发育模式;应用多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地质、测井等资料发现和落实圈闭,进行综合评价,指导钻探部署。本文用这套预测方法分析了D区储层的分布范围及有利岩相分布特征,并提交了两口井位,钻探结果不仅与储层预测结果吻合,而且获得了良好油气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勘探程度高 勘探程度低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处理中关于地震子波相位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15
3
作者 苏贵仕 沈克非 丁学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21-124,178+3,共6页
本文就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地震子波最小相位化、预滤波、叠前反褶积和叠后地震子波零相位化等四个处理模块对地震子波相位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当地震记录是由可控震源激发得到时,其地震子波是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自相关,呈零相... 本文就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地震子波最小相位化、预滤波、叠前反褶积和叠后地震子波零相位化等四个处理模块对地震子波相位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当地震记录是由可控震源激发得到时,其地震子波是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自相关,呈零相位子波特性,此时需将零相位子波转化为最小相位子波,为后续的反褶积处理做准备;当地震记录是由炸药震源激发得到时,其地震子波一般被认为是最小相位子波,在对此地震数据进行叠前反褶积处理之前首先使用一个高通滤波器对其进行预滤波处理(这个滤波器必须是最小相位的,因为最小相位地震子波只有经过最小相位滤波器滤波后才是最小相位的),然后进行叠前反褶积处理(主要包括脉冲反褶积、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该处理过程要求输入地震数据的地震子波是最小相位的),经过这些反褶积处理后的地震数据的子波也认为是最小相位的;因零相位子波的地震剖面分辨率最高,所以最后还需再对叠后数据的最小相位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以上认识已在巴基斯坦E工区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子波 最小相位 预滤波 叠前反褶积 零相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探区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勘探浅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常德双 卢刚臣 +3 位作者 孔凡东 李廷辉 丁学垠 陈洪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2期26-32,共7页
隐蔽油气藏勘探在大港油田油气勘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对该油田隐蔽油气藏中较为特殊的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从储层的形成机理到最终的成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浅水滩、坝沉积学特征和湖泊浅水滩、坝油气... 隐蔽油气藏勘探在大港油田油气勘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对该油田隐蔽油气藏中较为特殊的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从储层的形成机理到最终的成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浅水滩、坝沉积学特征和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类型及勘探实例介绍、勘探方法研究、勘探前景分析等。通过分析明确了该类油气藏成藏关键条件及分布的构造部位,为该类油气藏的寻找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技术 隐蔽油气藏 沉积学 地层 碳酸盐滩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井吻合提高精细解释水平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刚臣 孔凡东 +2 位作者 丁学垠 路彦侠 姚以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为了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应做好地震和井资料的结合 ,尤其在已知油气区 ,这种结合显得更为重要。为此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种结合 :地震层位精细标定 ,以钻井层位为主调整地震解释方案 ,发现... 为了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应做好地震和井资料的结合 ,尤其在已知油气区 ,这种结合显得更为重要。为此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种结合 :地震层位精细标定 ,以钻井层位为主调整地震解释方案 ,发现、刻画隐蔽性断层 ,利用油藏关系寻找小断层 ,断层侧向封堵性的定性描述 ,充分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辅助构造解释 ,解释剖面中的特殊现象等。文中应用若干实例 ,对老区油藏勘探中较常见的几种震一井结合方式加以细述。解释实例表明 ,只有充分利用大量的钻井信息 ,并使其与地震资料最大限度地结合、互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解释 地震勘探 石油勘探 油藏 钻井资料 地震层位标定 隐蔽性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