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柳茎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婧钰 李增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7-552,共6页
通过对海南种植的垂柳上发生的茎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特征鉴定、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确认引起海南垂柳茎腐病的病原菌为硬毛粗毛盖孔菌[Funalia trogii(Berk.)Bondartsev&Singe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光照可以抑制菌丝生... 通过对海南种植的垂柳上发生的茎腐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特征鉴定、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确认引起海南垂柳茎腐病的病原菌为硬毛粗毛盖孔菌[Funalia trogii(Berk.)Bondartsev&Singe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光照可以抑制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4℃,最适p H值为6.0,可溶性淀粉和酵母浸膏为最佳碳源和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垂柳 茎腐病 硬毛粗毛盖孔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3种相思树红根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清亮 李增平 +2 位作者 丁婧钰 张宇 程乐乐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为进一步明确引起海南相思树根腐病的病原灵芝菌种类,利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对发生于海南的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 Merr.)、马占相思(A. mangium Willd.)和耳叶相思(A. auriculiformis A.Cunn. ex Benth.)等3种相思树上的... 为进一步明确引起海南相思树根腐病的病原灵芝菌种类,利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对发生于海南的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 Merr.)、马占相思(A. mangium Willd.)和耳叶相思(A. auriculiformis A.Cunn. ex Benth.)等3种相思树上的红根病的病原灵芝菌进行了种类鉴定。从海南省海口、儋州、昌江等市县采集3种相思树红根病病原菌的担子果,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菌株,完成了3种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构建了基于ITS、SSU与LSU基因的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这3种相思树红根病病原灵芝菌均为热带灵芝[Ganoderma tropicum (Jungh.) B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树 红根病 热带灵芝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回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文军 李增平 +3 位作者 吴如慧 丁婧钰 张宇 蓝志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6-1152,共7页
对海南万宁新中农场7-33-97橡胶幼树上发生的回枯病进行病原菌鉴定、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橡胶幼树回枯病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Criff.et Maubl.]。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病菌最适生长条... 对海南万宁新中农场7-33-97橡胶幼树上发生的回枯病进行病原菌鉴定、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橡胶幼树回枯病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Criff.et Maubl.]。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病菌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p H值为4,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大豆蛋白胨;且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可可毛色二孢 回枯病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9种棕榈科植物木腐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温湿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程乐乐 李增平 +2 位作者 丁婧钰 吴如慧 柏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4-539,共6页
海南省棕榈科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槟榔、椰子是海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大王棕、狐尾椰子、蒲葵等是重要的景观植物,棕榈科植物在热带农业和热带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明确海南棕榈科植物上生长的木腐菌种类,可丰富海南木腐真菌资源,并有助... 海南省棕榈科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槟榔、椰子是海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大王棕、狐尾椰子、蒲葵等是重要的景观植物,棕榈科植物在热带农业和热带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明确海南棕榈科植物上生长的木腐菌种类,可丰富海南木腐真菌资源,并有助于探索具有开发价值的木腐菌。从海南海口、东方、儋州、琼海、三亚、文昌、万宁、五指山、保亭、昌江、澄迈、定安、乐东、陵水、琼中15个市县的棕榈科植物上采集木腐菌样本284共份,初步鉴定出海南棕榈科植物上的木腐菌隶属于2门3纲8目15科24属34种,其中松芝[Ganodermacolossus(Fr.)C.F.Baker]为海南新记录种;棕榈科植物上木腐菌主要为多孔菌科和灵芝科真菌,其中狭长孢灵芝[Ganoderma boninense Pat.]为优势种。对海南岛气候与棕榈科植物木腐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木腐菌的生长影响不大;降雨量对木腐菌多样性的影响很大,并且与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木腐菌的种类随雨水的增加而增多。对不同棕榈科植物的木腐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槟榔、椰子和油棕的木腐菌种类最多,其它棕榈科植物木腐菌的数量和种类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木腐菌 种类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臭根病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如慧 李增平 +3 位作者 孙先伊晴 张宇 丁婧钰 程乐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0-947,共8页
利用海南省橡胶树臭根病病株上采集的病根样本,采用菌索组织分离法获得菌落后,进行子实体诱导产生分生孢子,再经单孢分离纯化获得菌株HNDZ001,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菌株HNDZ001为... 利用海南省橡胶树臭根病病株上采集的病根样本,采用菌索组织分离法获得菌落后,进行子实体诱导产生分生孢子,再经单孢分离纯化获得菌株HNDZ001,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菌株HNDZ001为引起橡胶树臭根病的匐灿球赤壳菌(Sphaerostilbe repens Berk.&Br.)。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HNDZ00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表面黄白色,致密,背面呈深褐色至浅黄色,后期会产生黄褐色菌索和孢梗束;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34℃、p H 7~9,最适生长条件是温度28℃、pH值为8、甘露醇为碳源、牛肉浸膏为氮源、完全黑暗,且在黄瓜汁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臭根病 匐灿球赤壳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