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招生计划 读懂“关键”细节
1
作者 白雪飞 丁可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4年第12期46-48,共3页
查看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编发的当年高考志愿填报各院校招生计划,是考生在准备报考时首先进行的第一步工作。高校招生计划是各高校展示当年度招生专业信息最重要的渠道,是高校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经过反复确认后展示给学生的第一手信息。
关键词 高考志愿填报 招生 读懂 高校招生计划 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玻璃光谱数据批处理方法及程序实现
2
作者 程励辉 丁可 邓东明 《广东建材》 2025年第2期84-87,共4页
为规范建筑玻璃光谱测试的原始数据处理流程、提高处理效率,本文分析建筑光谱原始数据的处理要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普遍适用的原始光谱文件命名约定、数据批处理方法和流程。本文提出的处理方法将数据处理划分为原始光谱文件分组整... 为规范建筑玻璃光谱测试的原始数据处理流程、提高处理效率,本文分析建筑光谱原始数据的处理要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普遍适用的原始光谱文件命名约定、数据批处理方法和流程。本文提出的处理方法将数据处理划分为原始光谱文件分组整理和合成标准光谱文件两个阶段,使用正则表达式从原始光谱文件名提取样品编号、试样编号、测试波段等信息、识别文件,进而实现自动、批量完成原始光谱文件分组和合成标准光谱文件。批处理程序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光谱原始文件命名约定、匹配表达式具有普遍适用性,优化后的光谱数据处理时间基本与试样数量无关、效率远远高于目前采用的数据模板处理方式,处理方法和批处理程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玻璃 光谱数据 批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性假肿瘤(附4例报告) 被引量:13
3
作者 丁可 邱维加 刘满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病因 分型 病理 血友病性假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丁可 杨新官 +1 位作者 吴嘉兴 曾阳东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肝占位共23个病灶行CTPI,获取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肝动脉灌注分数(HAF)、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肝占位共23个病灶行CTPI,获取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肝动脉灌注分数(HAF)、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血管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对比病灶与非病灶区的灌注参数。HCC患者同时测定血清AFP值,并与相应病灶的灌注参数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本组病灶中18/23个为HCC,4/23个为肝血管瘤,另1病灶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HCC组18个病灶与非病灶区的灌注参数比较,病灶的HAF增大,MTT及PS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HAF的差异最为显著(前者是后者的4.11倍)。血清AFP与HCC病灶的灌注参数值无相关性。肝血管瘤组各灌注参数的改变与HCC类似,但前者病灶区的HBF显著大于HCC。FNH与非结节区的灌注参数均无明显差异。结论:CTPI在HC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灌注成像 肝细胞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诊断肝脏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丁可 黄仲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CT 灌注成像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CT和MRI影像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可 杨新官 +1 位作者 刘满荣 徐列印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采用CT及MRI对5例病理学确诊的EMH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3例EMH发生于中下胸段椎管,呈纵行波浪状软组织块影;1例病灶发生在纵隔两侧,... 目的:探讨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采用CT及MRI对5例病理学确诊的EMH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3例EMH发生于中下胸段椎管,呈纵行波浪状软组织块影;1例病灶发生在纵隔两侧,邻近肋骨头膨大;1例EMH表现为胸壁内侧多发半圆形软组织块影。本组髓外造血灶MRI平扫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CT显示椎体呈栅栏样改变。MRI-T1WI可见脊椎信号弥漫性、均匀性减低。结论:EMH的CT和MRI的影像特征较明显,结合临床可作出影像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造血 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间叶瘤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可 邱维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X线表现 诊断 手术治疗 骨间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强化”型肝细胞癌的CT及MRI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可 廖锦元 +2 位作者 刘满荣 杨新官 李运千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延迟强化"型肝细胞癌(HCC)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此型HCC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延迟强化"型HCC 6例,回顾性分析此6例HCC的CT及MRI表现。结果:6例HCC的C... 目的:分析"延迟强化"型肝细胞癌(HCC)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此型HCC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延迟强化"型HCC 6例,回顾性分析此6例HCC的CT及MRI表现。结果:6例HCC的CT平扫均表现为不规则稍低密度影;增强动脉期呈明显(花)环状强化的3例,门脉、延迟期强化范围均较动脉期扩大,且向病灶中部扩展;3例增强动脉期呈全瘤性强化,门脉、延迟期仍为高密度影;6例癌灶均无假包膜形成。4例HCC行MRI检查,T2WI为不均匀稍高信号而非血管瘤的"灯泡征",显示实质性病灶的特点,DWI(b=500s/mm2)为不均匀高信号;MRI动态增强扫描呈"延迟型"强化。结论:"延迟强化"型HCC较为罕见和特殊,综合分析CT及MRI表现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延迟强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脾脏密度改变对慢性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可 黄仲奎 +2 位作者 龙莉玲 李春兰 林盛才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肝、脾密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肝穿刺病理活检确诊的肝纤维化S1期12例、S2期14例、S3期9例、S4期/早期肝硬化13例、典型肝硬化16例以及20例正常组行上腹部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于CT...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肝、脾密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肝穿刺病理活检确诊的肝纤维化S1期12例、S2期14例、S3期9例、S4期/早期肝硬化13例、典型肝硬化16例以及20例正常组行上腹部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于CT平扫图像上分别测量肝脏、脾脏密度及肝/脾CT值比值,将上述参数值与病理学分期作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肝脏各叶的密度及肝平均密度均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其中S4期/早期肝硬化组肝脏各叶及平均密度最低。各组之间脾脏密度的比较均无差异。肝/脾CT值比值先降低后增高;S4期的肝/脾CT值比值最低(1.08±0.07),且与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肝脏密度和肝/脾CT值比值的测定对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是其临床应用价值是有限的,不能简单的通过肝、脾密度的测量来诊断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病理学分期 密度 16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巷帮煤体失稳机制及能量释放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可 顾清恒 +1 位作者 王连国 郭嘉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59-3780,共22页
冲击地压灾害已成为国内外煤矿井下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利用真三轴电液伺服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巷帮煤岩组合体三向应力加载、煤体三向和两向应力加载下的应力-应变规律、破坏特征、声发射活动规律,建立了巷帮深、浅部煤体的强度准则关... 冲击地压灾害已成为国内外煤矿井下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利用真三轴电液伺服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巷帮煤岩组合体三向应力加载、煤体三向和两向应力加载下的应力-应变规律、破坏特征、声发射活动规律,建立了巷帮深、浅部煤体的强度准则关系,分析了深部巷帮煤体的能量释放特征,揭示了深部巷帮煤体失稳诱冲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应力类型的煤体试样受应力环境及结构差异的影响,巷帮浅部煤体试样和高σ_(2)围压条件下的巷帮煤岩组合体试样在峰值应力后均产生应力快速跌落现象,脆性破坏与冲击性较强;在破坏机制上,巷帮浅部煤体试样主要受张拉−剪切耦合机制控制;巷帮深部煤体试样主要受剪切机制控制;巷帮煤岩组合体试样靠近约束面、自由面区域分别受剪切、张拉−剪切耦合机制控制。同围压条件下巷帮浅部煤体更容易破坏,进而基于巷道煤帮冲击能量释放的来源,建立了深部巷帮煤体失稳模型,揭示了深部巷帮煤体失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煤巷 冲击地压 巷帮煤体失稳 能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大数据专业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宁 丁可 徐志娟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章阐述大数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数字经济时代所需的专业人才,而非简单地将中职、高职、本科层次的教育相加。中职阶段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高职阶段强调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的训练,本科层次则注重创新、团队... 文章阐述大数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数字经济时代所需的专业人才,而非简单地将中职、高职、本科层次的教育相加。中职阶段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高职阶段强调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的训练,本科层次则注重创新、团队合作、跨文化交流、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一体化教育需要多方合作和支持,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各方面共同采取具体措施。该研究旨在统一培养中专、高职和本科学生,使学生全面掌握大数据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大数据专业人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本”一体化 大数据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丁可 《冶金丛刊》 2016年第6期129-,共1页
文章主要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了解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措施的基础内容,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以此优化建筑结构设计,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从而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 文章主要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了解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措施的基础内容,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以此优化建筑结构设计,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从而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概念设计 结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巷帮钻孔煤体损伤演化特征及钻孔围岩强度弱化机理
13
作者 丁可 张华磊 +2 位作者 王连国 郭嘉兴 孟尧尧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98-4821,共24页
煤层钻孔卸压技术是防治冲击地压灾害的重要手段。利用自行研制的实时CT扫描真三轴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孔径下的巷帮深部钻孔煤体(三向加载状态)和巷帮浅部钻孔煤体(双向加载状态)2种不同应力类型模型的力–应变规律、内部裂纹扩展... 煤层钻孔卸压技术是防治冲击地压灾害的重要手段。利用自行研制的实时CT扫描真三轴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孔径下的巷帮深部钻孔煤体(三向加载状态)和巷帮浅部钻孔煤体(双向加载状态)2种不同应力类型模型的力–应变规律、内部裂纹扩展演化特征,建立了巷帮深、浅部钻孔煤体的峰前裂纹损伤关系,揭示了深部巷道卸压钻孔围岩强度弱化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未钻孔试样,不同应力类型的煤体试样受应力环境及钻孔孔径影响,随着钻孔的打设和孔径的增大,巷帮深部钻孔煤体试样在峰值应力后,应力跌落现象消失,有利于降低试样能量的突然释放,而巷帮浅部钻孔煤体试样则无法消除应力跌落现象;在内部裂纹扩展上,巷帮深部钻孔煤体试样裂纹发育较少,裂纹呈一定角度发育,而巷帮浅部钻孔煤体试样裂纹均近乎垂直发育,随着钻孔孔径的增加,巷帮深、浅部钻孔煤体试样裂纹数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巷帮浅部钻孔煤体试样裂纹产生数量更多,钻孔煤粉封堵情况更明显,钻孔及孔径变化对巷帮浅部钻孔煤体试样影响程度更大。同孔径条件下巷帮浅部钻孔煤体更容易破坏且无法起到卸压减灾效果,进而基于巷帮深、浅部钻孔煤体的差异性,建立了不同孔径下巷帮深、浅部钻孔煤体裂纹损伤变量的函数表达式,揭示了深部巷道卸压钻孔围岩强度弱化机理,提出了深部巷道扩孔卸压理念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实时CT 冲击地压 巷帮钻孔煤体 裂纹损伤 扩孔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基因敲除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桃 王汉东 +4 位作者 丁宇 何进 丁可 陆新宇 徐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危重疾病,文中研究氧化应激调节因子Nrf2在SAH后脑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选取雄性ICR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及来源于ICR的Nrf2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采...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危重疾病,文中研究氧化应激调节因子Nrf2在SAH后脑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选取雄性ICR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及来源于ICR的Nrf2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采用视交叉自体血注射建立小鼠SAH模型,实验动物分为WT假手术组、KO假手术组、WT SAH组和KO SAH组4个组,检测SAH后24 h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GSH/GSSG,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TUNEL和尼氏染色,活动评分及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血管痉挛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MDA、TNF-α、IL-1β表达量上升,而GSH/GSSG下降(P<0.01);与WT SAH组比较,MDA、TNF-α、IL-1β表达量上升(P<0.05),而GSH/GSSG下降(P<0.05)。SAH组前脑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较假手术组增加(P<0.01),与WT SAH组比较,KO SAH组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均升高[(0.808±0.004)vs(0.819±0.004)、(7.230±1.192)μg/g vs(11.628±1.040)μg/g,P<0.05]。SAH后24 h,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神经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而神经元数量、ACA比值、血管半径/壁厚值、活动评分下降(P<0.01),与WT SAH组比较,KO SAH组细胞凋亡率上升[(23.733±8.204)%vs(36.267±10.612)%],而神经元数、ACA比值、血管半径/壁厚值、活动评分下降[(70.833±8.750)vs(51.767±13.006),(8.024±2.780)vs(6.861±2.702),(6.337±3.993)vs(5.107±3.805),(1.967±0.928)vs(1.433±0.679),P<0.05]。结论 Nrf2 KO加重了SAH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从而导致了SAH继发性脑损伤加重。Nrf2对SAH后继发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蛛网膜下腔出血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早期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NF-E2-related factor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新官 丁可 +2 位作者 邱维加 周智鹏 刘光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773-1776,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技术(S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和(或)DSA确诊为动脉瘤患者CTA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同步减影CTA检查,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方式显示;以手术和(或)DSA...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同步减影技术(S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和(或)DSA确诊为动脉瘤患者CTA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同步减影CTA检查,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方式显示;以手术和(或)DSA为标准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SSCTA可以完全去除颅底复杂的骨结构干扰,得到较高质量的CTA图像;可以大幅度降低CTA的三维重组时间;可以充分显示颅内动脉瘤部位、大小、形态,局部特写有利于显示动脉瘤体,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SSCTA共检出动脉瘤34个,3例多发;其中颈内动脉颅底段21个,大脑中动脉3个,前交通动脉瘤7个,椎动脉瘤3个;最大者15.7mm×15.3mm,最小2.3mm×2.2mm;经与手术及DSA结果比较,SS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结论:S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备安全、无创、快捷,且血管图像分辨率高,对靠近颈内动脉颅底部的动脉瘤显示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作为临床首选的颅内动脉瘤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同步 减影技术 颅内动脉瘤 应用价值 spiral 颈内动脉 最大密度投影 图像分辨率 特异性 手术 前交通动脉瘤 敏感性 颅底 CTA 回顾性分析 动脉瘤诊断 大脑中动脉 DSA 重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调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可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是提升工程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具体行动。通过调研当前国...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是提升工程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具体行动。通过调研当前国内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状况,借鉴典型地市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分析开展绿色金融所需的绿色建筑评价认定条件、信息披露机制、绿色信贷产品,以及监管制度和保障体系等关键因子,从金融和建筑两个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协同发展工作建议,以期促进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建筑 绿色信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基因敲除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桃 王汉东 +5 位作者 丁宇 何进 丁可 陆新宇 徐建国 韦武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脑内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icroglia/macrophage,M/M)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脑组织损伤和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研究小鼠SAH后M/M活化及Nrf2基因敲除对M/M活化的影响。方法野生型ICR小鼠70只,来源于ICR... 目的脑内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icroglia/macrophage,M/M)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脑组织损伤和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研究小鼠SAH后M/M活化及Nrf2基因敲除对M/M活化的影响。方法野生型ICR小鼠70只,来源于ICR的Nrf2基因敲除小鼠35只,采用小鼠视交叉注射自体血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行同样抽血、钻孔及置针,但不行注血。实验分为4组,野生型假手术组、野生型SAH组、基因敲除假手术组、基因敲除SAH组。SAH术后第1、3、5天取标本,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M/M特异性蛋白Iba1的表达;同时Western blot检测SAH后第3天Iba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AH后第3天CD16/32+Iba1+细胞数量。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假手术组、野生型SAH组第1、3、5天Iba1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491±0.039、0.657±0.069、0.930±0.046和0.926±0.046,而Iba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平均光密度值为0.412±0.122、0.625±0.135、0.963±0.213和0.978±0.224,野生型SAH组第1、3、5天Iba1蛋白表达均较野生型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但野生型SAH组第3天与第5天Iba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野生型假手术组、基因敲除假手术组、野生型SAH组、基因敲除SAH组SAH后第3天Iba1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157±0.080、1.162±0.073、1.580±0.171和1.913±0.220,CD16/32+Iba1+细胞数量分别为0、0、30.200±6.300和42.800±6.260(个/HP),SAH后第3天基因敲除SAH组Iba1蛋白表达较野生型SAH组增加(P<0.05),且基因敲除SAH组CD16/32+Iba1+细胞数较野生型SAH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小鼠SAH后M/M活化增加,Nrf2基因敲除促进了SAH后M/M的活化和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NRF2 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 活化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评估专业实力
18
作者 丁可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23年第12期18-19,共2页
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刻,在选择专业时每个考生都想选到自己满意的那个。这个满意如何判断?专业实力情况是大部分考生和家长会考虑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来讲,专业实力的强弱是影响考生选择并报考的重要因素。那么,考生该... 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刻,在选择专业时每个考生都想选到自己满意的那个。这个满意如何判断?专业实力情况是大部分考生和家长会考虑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来讲,专业实力的强弱是影响考生选择并报考的重要因素。那么,考生该如何来判断某个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实力如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志愿填报 家长会 相关学科 考生 综合评估 实力 专业 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对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瑞岁 丁可 +3 位作者 林彬 陆善金 彭丹丹 石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非肿块型乳腺癌(NMB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良、恶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病变患者54例,分析比较两者的MRI特征。结果54例患者共58个NMLE病灶,其中恶性病灶35个,良性病灶23个。NMBC以等信号...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非肿块型乳腺癌(NMB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良、恶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病变患者54例,分析比较两者的MRI特征。结果54例患者共58个NMLE病灶,其中恶性病灶35个,良性病灶23个。NMBC以等信号(n=20)及稍高信号(n=12)为主;病灶多表现为叶段分布(n=14)及区域分布(n=9);内部强化方式以不均匀强化(n=15)及簇样环形强化(n=13)为主;TIC曲线类型以Ⅱ型(n=19)及III型(n=9)多见;平均ADC值范围为(1.07±0.11)×10^(-3) mm^(2)/s。良性NMLE病灶以稍高信号(n=8)、等信号(n=7)及高信号(n=7)常见;病灶多表现为局灶分布(n=9)及区域分布(n=6);内部强化方式以均匀强化(n=11)及簇样环形强化(n=5)为主;TIC曲线以I型(n=12)及Ⅱ型(n=9)多见;平均ADC值范围为(1.25±0.07)×10^(-3) mm^(2)/s。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在等信号和高信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分布和叶段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TIC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I表现为脂肪抑制T2WI等信号、叶段分布、不均匀强化及较低ADC值对NMBC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非肿块样强化 非肿块型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连续蛛网膜下隙注入用于晚期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庾俊雄 刘辉梅 +2 位作者 葛波 丁可 文向萍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蛛网膜下隙注药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将32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连续蛛网膜下隙镇痛,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测定镇痛前、镇痛后1、4周的T细... 目的探讨连续蛛网膜下隙注药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将32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连续蛛网膜下隙镇痛,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测定镇痛前、镇痛后1、4周的T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分别观察镇痛前、镇痛后24 h、72 h、1周的VAS评分,吗啡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后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CD+3水平分别为58.37±4.16、54.51±2.55,CD+4水平分别为35.76±2.97、30.03±2.33,CD+4/CD+8分别为1.47±0.15、1.35±0.13,两组比较,P<0.05;VAS评分分别为(2.00±0.89)、(2.12±0.96)分,两组比较,P<0.05;吗啡用量分别为(9.38±2.44)、(64.79±13.47)mg,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5%、62.5%,呼吸抑制发生率为0、12.5%,皮肤瘙痒发生率为18.75%、50%,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连续蛛网膜下隙注药用于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 吗啡 癌痛 镇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