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李翠利 申纯宇 +8 位作者 杨英 王兴龙 汤建伟 化全县 刘咏 刘鹏飞 丁俊祥 申博 王保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5-253,共9页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作为一种创新的环保绿色溶剂,具有可调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的溶解能力、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卓越的离子导电性,使得其作为结构导向剂、反应溶剂、还原剂和溶剂等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作为一种创新的环保绿色溶剂,具有可调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的溶解能力、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卓越的离子导电性,使得其作为结构导向剂、反应溶剂、还原剂和溶剂等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不同种类的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制备与改性领域的突出性能,详细阐述了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分析了离子液体在金属、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素等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对离子液体在调控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形貌以及性能等方面的功能特点进行了总结,为未来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新的建议,指出离子液体精确调控制备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纳米材料 团聚 催化 合成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黄河湿地植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万俊锋 宋一帆 +4 位作者 郭林 马逸飞 李哲 丁俊祥 郭笑盈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为了分析人为干扰类型对黄河湿地植物群落的影响差异及相关作用机制,在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后,选择郑州段3个分别受农业种植、水库修建、建筑施工干扰下的湿地为对象,在对植物群落与相关环境因子指标进行测定后,结合人类压力指标评价体系... 为了分析人为干扰类型对黄河湿地植物群落的影响差异及相关作用机制,在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后,选择郑州段3个分别受农业种植、水库修建、建筑施工干扰下的湿地为对象,在对植物群落与相关环境因子指标进行测定后,结合人类压力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植物群落整体表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维持湿地生产力的内在功能降低;对于不同人为干扰类型下的样地,受到人为干扰的严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建筑施工类干扰、农业种植类干扰、水库修建类干扰;随着人为干扰严重程度的加剧,不同湿地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依次下降,鸟类栖息地湿地和太平庄北湿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较桃花峪湿地相比下降程度分别为15.98%和37.05%,整体湿地植物群落构建逐渐趋于简单化;在引起湿地退化的诸多因素中,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改变对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物种均匀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是湿地植物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湿地 退化机制 植物群落 人为干扰评价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地土壤中荒漠灌木梭梭“肥岛”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3
作者 曹艳峰 丁俊祥 +1 位作者 于亚军 黄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1-270,共10页
为检验荒漠灌木"肥岛"是否受土壤质地调节,本研究选取了中亚干旱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的两种原生生境: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风沙土和绿洲区的灰漠土。两种土壤的质地有显著差异,风沙土中砂粒含量是灰漠土的2.1... 为检验荒漠灌木"肥岛"是否受土壤质地调节,本研究选取了中亚干旱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的两种原生生境: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风沙土和绿洲区的灰漠土。两种土壤的质地有显著差异,风沙土中砂粒含量是灰漠土的2.1倍~2.4倍,而灰漠土中粉粒和黏粒含量分别是风沙土的3.0倍~3.6倍、2.9倍~5.1倍。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土壤中梭梭冠下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获得了如下结果:两种土壤中均存在灌木"肥岛"效应,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在0~20 cm土层,与灰漠土相比,风沙土中冠下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更强,富集程度更高,风沙土中水分、有机质、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富集率分别是灰漠土的4.6倍~12.3倍、3.4倍~8.6倍、3.0倍~4.9倍和2.1倍~2.6倍。本研究表明,两种土壤均存在灌木"肥岛"效应,而土壤质地可能决定了"肥岛"效应的强弱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土壤 梭梭 肥岛 土壤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