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光灯和白僵菌无纺布对青杨脊虎天牛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丁俊男 来永才 +1 位作者 宇佳 迟德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9-543,共5页
为探索青杨脊虎天牛的无公害控制技术,采用不同波长(320~560 nm)黑光灯对其成虫进行诱捕。结果,青杨脊虎天牛成虫对低波长区间(320~368 nm)具有趋光性,对368 nm(黄)较360 nm(绿)更为敏感,处理时间18:00—24:00中,最佳诱捕时间为20:00—2... 为探索青杨脊虎天牛的无公害控制技术,采用不同波长(320~560 nm)黑光灯对其成虫进行诱捕。结果,青杨脊虎天牛成虫对低波长区间(320~368 nm)具有趋光性,对368 nm(黄)较360 nm(绿)更为敏感,处理时间18:00—24:00中,最佳诱捕时间为20:00—22:00,晴天的诱捕效果要比晴转阴和阴天要好,黑光灯可作为监测和控制青杨脊虎天牛的监测辅助工具。测定7种白僵菌菌株制作的无纺布菌条对青杨脊虎天牛的毒力,各菌株在处理后30 d内孢子含量逐渐下降,对青杨脊虎天牛防治效果最佳的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b01和布氏白僵菌Bb CF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脊虎天牛 黑光灯 防治 白僵菌无纺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桑叶中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丁俊男 迟德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315-2317,2431,共4页
[目的]考察盐胁迫对桑叶中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桑树品种青龙桑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盐浓度下对桑苗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1-脱氧野尻酶素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桑树叶片的1-脱氧野尻... [目的]考察盐胁迫对桑叶中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桑树品种青龙桑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盐浓度下对桑苗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1-脱氧野尻酶素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桑树叶片的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桑树叶片中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在第31天达到最大值,为1.51 mg/g;并且,在NaCl胁迫下桑树上部叶的1-脱氧野尻酶素含量大于下部叶。[结论]适当的盐浓度能有效提高桑苗叶片中1-脱氧野尻酶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Morus ALBA L ) 盐胁迫 1-脱氧野尻酶素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叶片接种法鉴定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淼 来永才 +7 位作者 李炜 毕影东 刘明 徐鹏飞 李琬 王玲 邸树峰 丁俊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离体叶片接种法鉴定野生大豆抗病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24份栽培大豆对离体叶片接种法和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的可行性进行考察,并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77份黑龙江省采集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离体叶... [目的]探讨离体叶片接种法鉴定野生大豆抗病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24份栽培大豆对离体叶片接种法和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的可行性进行考察,并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77份黑龙江省采集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离体叶片接种法与下胚轴接种法之间的相关呈极显著,且2种方法差异不显著,证明了离体叶片接种法进行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同样准确可行。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77份黑龙江省采集的野生大豆资源的抗病性鉴定,获得27份抗病材料。[结论]离体叶片接种法操作简单,适合野生大豆抗病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大豆疫霉根腐病 抗病鉴定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钱晶晶 迟德富 丁俊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374-379,共6页
[目的]探索高致病白僵菌受自然环境影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外部环境条件对球孢白僵菌Bb01生长的影响及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马丁氏培养基,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优培养... [目的]探索高致病白僵菌受自然环境影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外部环境条件对球孢白僵菌Bb01生长的影响及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马丁氏培养基,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优培养温度为26℃,最佳湿度为100%,菌落的生长和孢子产量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球孢白僵菌Bh01对青杨脊虎天牛成虫的致病力不高,仅为16.67%;26 ~ 28℃条件下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最大,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2.23和2.58 d,湿度在100%时致病力最大,LT50为2.57d;通过虫体传代白僵菌可增强菌株的致病力.[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病原真菌的适应性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青杨脊虎天牛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东北大豆不同生育期根际黑土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丁俊男 王慧 +2 位作者 李鑫 来永才 刘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170-175,202,共7页
为探讨施用生物炭对东北大豆不同生育期内黑土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T_(0)(0 kg/hm^(2))、T_(1)(350 kg/hm^(2))、T_(2)(750 kg/hm^(2))、T_(3)(1500 kg/hm^(2))对东北黑土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 为探讨施用生物炭对东北大豆不同生育期内黑土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T_(0)(0 kg/hm^(2))、T_(1)(350 kg/hm^(2))、T_(2)(750 kg/hm^(2))、T_(3)(1500 kg/hm^(2))对东北黑土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和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加生物炭可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其中T_(3)处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9.32%;生物炭对大豆成熟期土壤pH有一定改良作用;碱解氮在大豆生育期内逐渐下降,且含量均大于对照;生物炭对大豆开花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效磷的提高有显著作用;生物炭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整体上提高了这4种土壤酶的活性;生物炭可提高黑土土壤聚团体的稳定性及积累黑土土壤中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碳,且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总数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生物炭施用后对东北黑土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这些环境因子的改变驱动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黑土土壤 酶活性 土壤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下金鱼藻净水效果与微生物群落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史传奇 胡宝忠 +4 位作者 于少鹏 孟博 杨春雪 刘嘉 丁俊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0-1081,共12页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曝气条件下,沉水植物金鱼藻对寒区静水湿地水体净化作用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从寒区静水湿地水体采集样品,在实验室投加金鱼藻的固定容器中进行曝气处理,测定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曝气条件下,沉水植物金鱼藻对寒区静水湿地水体净化作用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从寒区静水湿地水体采集样品,在实验室投加金鱼藻的固定容器中进行曝气处理,测定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去除效果;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时间和不同处理间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结合水体理化因子分析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结合金鱼藻用量和能耗,金鱼藻种植密度为4.44 g·L-1,曝气12 h条件下可达到良好的水体净化效果,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51.23%、89.27%。微生物样品测序共得到328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核心OTU数量为107个,对照组中特有OTU数量较多。总体上看,各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均未增加,组间差异显著性逐渐降低;优势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投加适量金鱼藻可提高优势门的相对丰度,但曝气处理使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不同样品间微生物属水平上存在较大比例的未分类类群,变形菌门多核杆菌属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投加适量金鱼藻和曝气处理有利于提高其相对丰度。与对TN、TP浓度变化的影响相比,投加金鱼藻和曝气处理对微生物优势类群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藻 曝气 总氮 总磷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