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创意与设计》杂志征稿简则
- 1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1本刊投稿稿约1.1本刊为设计学类学术性期刊,接收设计学前沿领域及其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文献综述等稿件。投稿一般文字控制在8 000~10000字范围,若需附图,以10幅为宜;内容要求学科定位明确,视觉新颖,有一定研究深度,具有原创性、学术性和科学性。所投稿件应是作者的最终修改稿或定稿,具有完全的自主独立性。1.2稿件投稿通过本刊电子邮箱(creationdesign@163.con)邮寄,编辑部初审符合本刊要求(包括通过文章查重)者,方可送请专家审稿。1.3投稿请勿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投稿3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电子“通知”),作者可另投他刊。
-
关键词
学术性期刊
电子邮箱
查重
交叉学科
一稿多投
学科定位
学术论文
专家审稿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卷首语
- 2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5年第1期4-4,共1页
-
文摘
本期专题策划以年度原创学术为主题,围绕2024年度中国设计学研究成果展开。张萌秋等围绕中国设计学主体性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反思展开论述,梳理了过去一年中国设计学从中层理论话语向宏观话语的拓展、从学术传承到学术创新的推动、从艺术本体到跨学科融合的深入的转变,以及仍需进一步加强的话语体系构建,为中国设计学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贡雨婕通过对2024年中国设计学界的设计史研究进行全面整理,总结了构建完整的中国设计史叙事构建、情境与语境中的“物”的研究、设计史研究版图扩展等5个方面,体现了学界日益鲜明的中国主体意识和持续提升的综合研究能力。
-
关键词
专题策划
卷首语
学术创新
学术传承
理论话语
艺术本体
中国设计史
主体性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中的江南贡献
- 3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2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
文摘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ⅩⅩⅣ Olympic Winter Games),简称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于2019年9月17日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区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球馆揭开神秘面纱。该吉祥物“冰墩墩”由我校85届校友、现任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教授领衔设计。
-
关键词
冬季奥运会
广州美术学院
冬季运动
国宝大熊猫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北京市石景山区
视觉艺术设计
吉祥物
-
分类号
G81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卷首语
- 4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2期4-4,共1页
-
文摘
推动“艺术乡建”以来,学界就其发展阶段理论界定、发展特征、制约因素与经验阐释展开了丰富的研究讨论。本期专题策划栏目围绕“新时代艺术乡建高质量发展”展开,蔡淑娟副教授等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0—2023年CNKI收录的1506篇有关艺术乡建的论文进行分析并绘制图谱,结合现有相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进行耦合分析,并梳理了30年学界研究现状。
-
关键词
发展阶段理论
文献计量
专题策划
卷首语
CITESPACE
制约因素
政策文件
耦合分析
-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卷首语
- 5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3期4-4,共1页
-
文摘
本期“专题策划”栏目围绕“工艺美术”主题展开。徐志华教授就中国设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重现了与吕品田研究员的访谈记录。广东漆技艺历史源远流长,白芳研究员通过对清代西方的广作外销漆器贸易订单、来华日志以及外销漆器的商标和款识的梳理,进一步还原了特定时代下广作外销漆器在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历史事实。何康从萧山溪头黄汉墓地铜镜材料着手,通过探究铜镜样式与随葬用途的关系,比照讨论特定区域环境下以随葬为目的生产的汉代铜镜,在制式上与日常用镜的区别,进一步还原了文物“透物见人”视域下汉代铜镜的佐证。
-
关键词
汉代铜镜
对外贸易活动
专题策划
汉墓
卷首语
访谈记录
学术体系
漆器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6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5期4-4,共1页
-
文摘
本期专题策划栏目邀请了来自国内外院校的6位优秀青年学者共赴设计学科的“青春之约”。贡雨婕回顾了2024北京大学艺术学国际博士生论坛文化产业分论坛中“设计‘设计’:智能时代的设计学体系重构”设计学分会场的精彩内容,论坛主题围绕“智能时代的设计转向”“历史中的设计与理论”展开。姜欣言就如何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所引发的伦理决策困境问题,从理论基础、模型构建和应用场景进行分析,探讨了构建可解释性、公平性与责任感的AI伦理决策模型的可行性。
-
关键词
专题策划
卷首语
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时代
文化产业
体系重构
伦理决策
可解释性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7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4期4-4,共1页
-
文摘
本期专题策划栏目中,专题主持人祝帅研究员重提“装饰”,邀请“明灯——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主义设计”学术研讨会部分与会专家及相关领域学者,重新审视后现代主义之后设计的“装饰”价值。李超德教授以“设计的明灯——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为问题逻辑走向,讨论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所处的新技术环境、约翰·拉斯金艺术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和进步性以及不同技术环境中面临的技术变革境遇等话题,对AI时代的未来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
关键词
新技术环境
专题策划
卷首语
工艺美术运动
价值判断标准
现代主义设计
时代局限性
主持人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8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1期4-4,共1页
-
文摘
设计历史、设计理论与设计评论共同构成了设计学的基础研究理论体系,本期专题策划中,祝帅研究员从“设计史研究:‘元理论’的兴起与‘通史写作’的缺席”“设计理论研究:主体性建构与学科特质的探寻”和“推动设计实践高质量发展的设计评论”3个方面批判性地解读了2023年度中国设计学界学术思想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强调了基础研究于设计学而言的重要性和智力支持。吕杰锋教授等利用文献研究法、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及可视化方法,系统梳理和剖析了国家政策导向、教育体系改革、论文发表概况、论文热点主题等多维度资料,揭示了2023年产品设计研究领域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总结了当前产品设计研究在跨学科交融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产品设计提出了前瞻性的预测与建议。
-
关键词
专题策划
关键词共现分析
卷首语
CITESPACE
主体性建构
产品设计
可视化方法
国家政策导向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9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6期4-4,共1页
-
文摘
本期专题策划栏目主题为“红色设计”,就红色设计相关理论、实践应用及历史文献研究展开研究讨论。周海波教授等就红色设计的学科、实践及历史学3个层面,对红色设计的学科意义与内涵属性展开论述,明确了红色设计文化的概念及研究方法,并从红色文化的传统思想资源、外来思想资源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参加的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这3个维度呈现了设计学主体话语建构的诸多理论问题。
-
关键词
专题策划
卷首语
学科意义
周海波
历史文献研究
话语建构
外来思想
实践应用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2年第5期4-4,共1页
-
文摘
设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设计学科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日益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当前设计学科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知识创新的共识。面对设计学科开放性与交叉性的学科特色,如何打破单一知识系统的区隔与学科壁垒,如何拓宽设计学研究的学术领域,如何树立设计学学科的“间性思维”,如何进行跨界的学习与研究等都是设计学科面临的新问题。
-
关键词
卷首语
信息技术
知识创新
文科建设
学科特色
新工科
间性思维
交叉性
-
分类号
J50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11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5期4-4,共1页
-
文摘
本期“专题策划”以设计史为主题,分别就设计学跨界交叉、实物与设计者的关系、东方自然观、中国当代设计史研究以及设计史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关系展开了讨论。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现代设计“跨边界”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徐志华教授就该现象对当下设计学“跨边界”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历史学与设计学之间的跨界性以及设计学跨界的意义。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中国当代设计
专题策划
卷首语
跨边界
跨界性
发展趋势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12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3期4-4,共1页
-
文摘
设计美学是对美与艺术的本质进行的哲学性思考。随着全球化的深度推进与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到来,中国设计正以其独特的设计美学走向世界设计舞台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中国设计要“走出去”,就要先讲好中国设计的“故事”,如何在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下探讨中国设计及其相关话语的体系构建,如何在新时代下重新审视中国设计是关键。
-
关键词
创新要素
卷首语
人工智能
教育资源
教育对外开放
设计美学
集体学习
战略策略
-
分类号
J501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13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4期4-4,共1页
-
文摘
设计批评又称为设计评论,是设计学和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创意、制作、生产、发布等各个设计实践环节。本期的专题策划围绕“设计批评”展开。曹芳芳博士后从中国设计学视阈中的工艺美术及其批评对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评述,就目前工艺美术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尴尬境遇等问题展开讨论,指出工艺美术批评需要在创作与产业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何莎副教授以“马面裙”事件为示例,从款式多维度解析、历史和当代维度的比较以及是否构成“文化挪用”3个方面就设计批判视角反思展开讨论,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树立文化自信、设计自信,形成中国风格的设计主体性展开论述。蔡淑娟副教授基于背景理论、场域理论以及主体性构建理论,对中国乡村祠堂的历史变迁与主体性建构展开分析与评述,以“主体性”建构视角拓展作为场所空间的祠堂对社会现实、身份想象与改造叙事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
关键词
学科专业目录
专题策划
卷首语
场域理论
背景理论
设计批评
文化自信
主体性建构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14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6期4-4,共1页
-
文摘
本期专题策划围绕设计学学科体系研究展开。曹芳芳等综述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第一次推进会相关情况,推进会探讨了中国设计艺术的历史路径、思想理论、当代实践和现存问题;以厘清学科发展历程、分析学科发展态势、深挖学科特征与特色、描绘学科未来结构与样貌为主旨,讨论了中国设计学学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从学科与学术建构的逻辑和结构出发,探索了中国设计艺术的学术体系。
-
关键词
专题策划
卷首语
学术建构
国家社科基金
学术体系
历史路径
现状评估
学科特征
-
分类号
J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15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1期4-4,共1页
-
文摘
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对设计学科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艺术学学科门类中一级学科数量由原来的5个变成了7个,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其下属一级学科中包含有设计学,可授予工学、艺术学学位。这体现了国家对于设计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与新目标。
-
关键词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教育
卷首语
学科专业设置
交叉学科
工学
设计人才培养
艺术学学科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卷首语
- 16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2期4-4,共1页
-
文摘
城市形象设计是城市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传递,是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关键。良好城市形象能够促进城市旅游和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实力。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政府对于城市形象建设日益重视,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城市品牌形象建设。
-
关键词
城市知名度
城市形象建设
城市形象设计
卷首语
政策法规
城市化发展进程
文化的传承
整体实力
-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卷首语
- 17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2年第6期4-4,共1页
-
文摘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有关中国设计话语权的问题一直是设计领域、文化领域所关注的研究重点之一,时至今天,已经成为整个中国设计界,乃至国家层面所重视的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设计惠民、设计悦民、设计富民不断实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出恢弘气象,为文化自信自强带来强大底气。
-
关键词
文化影响力
卷首语
历史性变革
中国叙事
历史性成就
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话语
不断提升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
-
题名约稿函
- 18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2期62-62,共1页
-
文摘
《创意与设计》是由教育部主管、江南大学与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承办的一份专事文化创意与设计艺术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创刊宗旨,系以工业创意设计研究为主体、兼及各设计专业方向,弘扬本土设计理念,关注当代创意设计进程,重视与国际设计界的交流合作。《创意与设计》为国内SCD来源期刊,被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超星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数据库收录,并被广泛引用。
-
关键词
学术刊物
来源期刊
核心期刊
文化创意
创意设计
约稿函
信息中心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约稿函
- 19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1期13-13,共1页
-
文摘
《创意与设计》是由教育部主管、江南大学与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承办的一份专事文化创意与设计艺术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创刊宗旨,系以工业创意设计研究为主体、兼及各设计专业方向,弘扬本土设计理念,关注当代创意设计进程,重视与国际设计界的交流合作。《创意与设计》为国内SCD来源期刊,被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超星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数据库收录,并被广泛引用。经过近10年的努力与发展,《创意与设计》杂志已经在设计及教育等相关领域取得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力。
-
关键词
学术刊物
来源期刊
核心期刊
文化创意
创意设计
约稿函
信息中心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约稿函
- 20
-
-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创意与设计》是由教育部主管、江南大学主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承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旨在为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服务,立足本土设计问题情境,专注于创意文化、设计科学与设计研究等领域,尤其注重对跨学科前沿探索的成果推介。目前被知网(CNKI)、万方、维普和超星等数据库全文收录。为努力打造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建设“双一流”目标相一致的学术平台,现诚意向国内外优秀学者和专家约稿,并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
关键词
创意文化
学术期刊
学术平台
问题情境
约稿函
成果推介
数据库
立足本土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