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9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率荧光碳点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精准识别与降解
1
作者 施伟光 孙晓静 +2 位作者 邵丹阳 李昌升 董彪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552,共8页
以L-色氨酸、叶酸和氯化铜为原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水热合成了特异性识别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铜掺杂碳点(Cu-C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稳态瞬态荧光光谱等表征方法对碳点结构、HPAM识别机制与降解性能进行... 以L-色氨酸、叶酸和氯化铜为原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水热合成了特异性识别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铜掺杂碳点(Cu-C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稳态瞬态荧光光谱等表征方法对碳点结构、HPAM识别机制与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CDs的荧光量子产率为60%,具有抗离子干扰特性,特异性识别水中的HPAM。在1~1000 mg/L范围内,Cu-CDs的比率荧光强度(I_(360)/I_(450))和HPAM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27 mg/L。经365 nm紫外光照射2 h,Cu-CDs催化HPAM的降解率为78%,而且经过5个降解循环后,仍保持较高的降解率(67%),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稳定性。本研究为精准识别与降解HPAM、实现高效的污染物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荧光碳点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特异性识别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U-FPGA的SoC实验系统设计
2
作者 王丽杰 钱俊宏 +4 位作者 何俊峰 王蕊 贺媛 刘凤敏 张彤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5年第3期518-523,共6页
针对现有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专业课程大多以理论为主,缺少仿真实验,FPGA(Field Progra mmable Gate Array)实操类实验项目严重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FPGA的SoC(System on Chip)实验系统。利用ModelSim... 针对现有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专业课程大多以理论为主,缺少仿真实验,FPGA(Field Progra mmable Gate Array)实操类实验项目严重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FPGA的SoC(System on Chip)实验系统。利用ModelSim等仿真工具,以FPGA为开发平台实现CPU系统功能。以RISC-V(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为该CPU的指令集,以模块化为设计思想,从微处理器的局部到总体设计5级流水线CPU。系统融合了软硬件开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的实验平台逐步实现CPU的配置与指令集至整个CPU的架构、编程、仿真、下载与调试,使学生对FPGA实现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有深入理解,有助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通过将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学理论应用于集成电路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课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方法与内容适用于产学研相结合,并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处理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实验系统 流水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自适应半导体激光器恒流驱动器设计
3
作者 吴戈 霍佳雨 +1 位作者 汝玉星 田小建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5年第3期511-517,共7页
为提高激光泵浦源系统的整体效率,设计了一种负载自适应半导体激光器恒流驱动器。该驱动器能根据激光器阵列串联负载数量和驱动电流的变化,自适应地调节负载的供电电压,从而优化工作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驱动器的最大输出电压为22 V,最... 为提高激光泵浦源系统的整体效率,设计了一种负载自适应半导体激光器恒流驱动器。该驱动器能根据激光器阵列串联负载数量和驱动电流的变化,自适应地调节负载的供电电压,从而优化工作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驱动器的最大输出电压为22 V,最大输出电流为1200 mA,在驱动8个串联激光器负载的工况下,效率可达91.6%以上。这种负载自适应技术为设计高效的半导体激光器驱动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负载自适应 恒流驱动器 软启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苯取代吡唑啉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电子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金明 卢然 +2 位作者 揣晓荭 张忆华 赵英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6-468,共3页
Bifunctional pyrazoline derivatives 5 and 6 containing azobenzene group were pre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the length of the flexible chain connecting the two chromophores. Compound 6 had four more methyle... Bifunctional pyrazoline derivatives 5 and 6 containing azobenzene group were pre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the length of the flexible chain connecting the two chromophores. Compound 6 had four more methylenes than compound 5. UV\|Vis spectra of compounds 5 and 6 were the simple superposition of the absorbance of the azobenzene and pyrazoling and showed that pyrazoline had no effect on the isomerization of azobenzene. When there were two methylenes between azobenzene and pyrazoline, the fluorescent intensity of compound 5 decreased great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mpound 6. It means that the intramolecular Electronic Energy Transfer has taken place in compound 5. In compound 6, this process could not occur because of the longer flexible chain between the two chromoph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电子能量转移 偶氮苯取代吡唑啉衍生物 电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衬底表面改性及其在柔性OLED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欣奕 吴丽双 +3 位作者 杨惠山 张乐天 谢文法 刘士浩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6-904,共9页
柔性OLED的发展依赖高性能柔性衬底的支持。热塑性聚氨酯(TPU)是一种兼具柔韧性和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因其软链段与硬链段交替排列的结构,展现出应用于柔性OLED衬底的潜力。然而,商用TPU表面常存在微观不平整,这对高精度柔性OLED的制造... 柔性OLED的发展依赖高性能柔性衬底的支持。热塑性聚氨酯(TPU)是一种兼具柔韧性和高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因其软链段与硬链段交替排列的结构,展现出应用于柔性OLED衬底的潜力。然而,商用TPU表面常存在微观不平整,这对高精度柔性OLED的制造会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光学和电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溶液加工在TPU表面沉积聚(3,4-乙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涂层以改善表面质量。结果显示,PEDOT:PSS涂层将TPU表面粗糙度从7.05 nm显著降低至2.19 nm,提高了后续功能涂层(如发光层和电极层)的沉积均匀性。基于修饰后的TPU衬底,成功制备了顶发射和底发射柔性OLED,最高外量子效率分别达16.0%和15.2%,并表现出优异的柔性显示性能。本研究为TPU在柔性OLED及其他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支持,具有重要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柔性衬底 热塑性聚氨酯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复合离子束刻蚀技术的CVD金刚石抛光研究
6
作者 冯昱森 赵智炎 +3 位作者 于颜豪 徐颖 徐地华 李爱武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1,共8页
高表面平整度的CVD金刚石在微刀具、光学窗口、半导体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CVD金刚石具有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和化学惰性等特性,使得CVD金刚石的高精度抛光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金刚石抛光难度问题,使用纳秒激光... 高表面平整度的CVD金刚石在微刀具、光学窗口、半导体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CVD金刚石具有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和化学惰性等特性,使得CVD金刚石的高精度抛光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金刚石抛光难度问题,使用纳秒激光复合离子束刻蚀技术抛光CVD金刚石,开展了多晶CVD金刚石激光抛光实验研究,针对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两种激光参数研究其对CVD金刚石烧蚀深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激光抛光后的CVD金刚石进行离子束蚀刻抛光,研究了离子束抛光下的金刚石表面粗糙度变化,并对离子束抛光后的金刚石表面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所述方法实现了CVD金刚石样品表面粗糙度从6.687μm降到0.804μm的优异的抛光效果。此研究提供了一种旨在红外窗口、微型铣床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的金刚石抛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纳秒激光抛光 离子束抛光 CVD金刚石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和PCA分析方法的电子鼻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赵万 梅笑冬 +4 位作者 朱哲 张厚博 胡小龙 王彪 卢革宇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针对电子鼻在食物品质评价中的应用问题,设计了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阵列和Labview虚拟仪器的电子鼻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信号采集建立气味数据库,信号采集系统由STM32微控制器和24位模数转换器AD7794构成,采集... 针对电子鼻在食物品质评价中的应用问题,设计了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阵列和Labview虚拟仪器的电子鼻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信号采集建立气味数据库,信号采集系统由STM32微控制器和24位模数转换器AD7794构成,采集的信号通过串口传输到PC(Personal Computer),PC接收数据后,使用在Labview平台下搭建的上位机软件,通过内嵌的Matlab脚本对数据进行整理,最终利用PCA(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气味指纹。该系统通过对5种不同种类食用酱的挥发气体进行检测,建立气味数据库,进而实现对未知酱品的检测,实现了对不同种类的食用酱准确区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模式识别 虚拟仪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香水识别电子鼻系统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梅笑冬 王彪 +3 位作者 朱哲 赵培陆 胡小龙 卢革宇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55-360,共6页
针对电子鼻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推广问题,研制了一套用于香水识别的电子鼻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信号调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硬件以微控制器dsPIC30F6014A为核心,根据香水气味合理地选择了3个广谱型气敏传感器,并加入温湿度... 针对电子鼻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推广问题,研制了一套用于香水识别的电子鼻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信号调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硬件以微控制器dsPIC30F6014A为核心,根据香水气味合理地选择了3个广谱型气敏传感器,并加入温湿度传感器;软件利用基于COM组件的VC和Matlab混合编程,设计并实现了内嵌模式识别算法的上位机监控软件,并发布成可执行文件。模式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方法,相比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神经网络等算法提高了小样本情况下的泛化性能。利用该系统对4种香水进行训练、识别,分类准确率达92%,检测结果表明,该电子鼻系统在香水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电子鼻 支持向量机 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里渊激光腔的O-U波段平坦光频梳的噪声分析
9
作者 金冠宇 陈禹先 +4 位作者 张绪成 贾志旭 孟凡超 秦伟平 秦冠仕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9-1150,共12页
光学频率梳(简称光频梳)作为一种优秀的多波长光源在通信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将光频梳光源与波分复用技术(WDM)、空分复用技术结合(SDM),通信系统可以具有百Tbit·s^(-1)量级的传输速率,在5G/6G通信、物联网、自动驾驶等... 光学频率梳(简称光频梳)作为一种优秀的多波长光源在通信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将光频梳光源与波分复用技术(WDM)、空分复用技术结合(SDM),通信系统可以具有百Tbit·s^(-1)量级的传输速率,在5G/6G通信、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一个结合了波分复用技术与空分复用技术的光通信系统,其传输容量取决于波分复用与空分复用的频道数量、系统的调制符号率,以及光源信噪比(SNR)。通过基于布里渊激光腔与色散调控高非线性氟碲酸盐光纤的光学系统,可以得到重复频率大、范围可调、光谱覆盖整个O-U波段,且在O-U波段梳齿强度标准差小于5 dB的平坦光频梳。本文计算了该光频梳的各波段梳齿线宽和频率噪声,并基于量子郎之万方程建立了布里渊光学腔滤波模型,以验证其用于光通信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该光频梳在O-U波段的梳齿均具有窄线宽,光频梳在大于1 MHz频率处的噪声频率起伏谱密度小于100 Hz·Hz^(-1/2),与腔外泵浦微腔光频梳相比,该系统产生的光频梳在MHz波段具有更低的频率噪声,证明了通过基于布里渊激光腔与色散调控高非线性氟碲酸盐光纤的光学系统可以产生应用于光通信的O-U波段、低频率噪声、平坦光频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频梳 频率噪声 量子郎之万方程 布里渊光学腔滤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2.3μm掺铥氟碲酸盐玻璃光纤激光器设计
10
作者 任迎帅 贾志旭 +3 位作者 王俊杰 张传泽 秦伟平 秦冠仕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950,共10页
利用铥离子掺杂氟碲酸盐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采用1400/1570 nm双波长激光作为泵浦源,建立了2.3μm光纤激光器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系统研究了增益光纤长度、损耗、泵浦光功率等对2.3μm激光性能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掺铥氟... 利用铥离子掺杂氟碲酸盐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采用1400/1570 nm双波长激光作为泵浦源,建立了2.3μm光纤激光器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系统研究了增益光纤长度、损耗、泵浦光功率等对2.3μm激光性能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掺铥氟碲酸盐玻璃光纤长度为2.3 m、1400 nm泵浦光功率为30 W、1570 nm泵浦光功率为2.4 W时,获得的2.3μm激光功率可达14.7 W,相应的转换效率为45.37%。该研究可为研制高功率2.3μm掺铥光纤激光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μm光纤激光器 数值模拟 Tm^(3+)掺杂 氟碲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特征X射线谱线识别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立 田地 王微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5-425,共1页
关键词 特征X射线 电子探针分析 谱线识别 谱线分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N共掺杂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春萍 陈鑫 张宝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了Au、N共掺杂纤锌矿ZnO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复介电函数、光学吸收等光学性质,并与本征ZnO和N掺杂ZnO情况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Au、N共掺杂Zn...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了Au、N共掺杂纤锌矿ZnO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复介电函数、光学吸收等光学性质,并与本征ZnO和N掺杂ZnO情况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Au、N共掺杂ZnO仍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掺杂后ZnO的带隙收缩,价带展宽。在价带顶电子密度分布较N掺杂ZnO情况的局域性减弱,更有利于获得p型ZnO。与未掺杂ZnO相比,介电函数和吸收系数在可见和紫外区域得到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共掺杂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定性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立 田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4,共4页
针对日本岛津公司EMX SM7型电子探针定性分析系统进行了方法研究 ,并用VisualC++语言 ,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 ,设计了定性分析软件。采用边采集数据 ,边识别谱线的方法 ,实现了对样品的快速准确定性分析 ,同时可以显示元素特征X射线谱线 ... 针对日本岛津公司EMX SM7型电子探针定性分析系统进行了方法研究 ,并用VisualC++语言 ,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 ,设计了定性分析软件。采用边采集数据 ,边识别谱线的方法 ,实现了对样品的快速准确定性分析 ,同时可以显示元素特征X射线谱线 ,并增加了样品线分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定性分析 数据采集 谱线识别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学仪器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39
14
作者 林君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在评述了科学仪器在现代化生产、信息技术、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回顾了科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展望了科学仪器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虚拟技术 资源共享 智能仪器 网络遥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A技术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睿 杨罕 +2 位作者 张宗达 李宝华 王春生 《物理实验》 2013年第8期20-24,共5页
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中增设了EDA技术的实验,并设计了CPLD硬件实验模块,以及部分实验方案.实践证明,该课程教学效率高且易引发学生的设计热情.
关键词 EDA技术 创新型实验 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LuF_(5)核壳纳米晶的近红外有机光波导放大器
16
作者 张永玲 张美玲 +4 位作者 赵丹 王菲 张大明 秦冠仕 秦伟平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12,共7页
为了获得尺寸小、发光强的有机光波导增益介质材料,通过高温热分解法合成了平均尺寸约为6 nm的BaLuF_(5):18%Yb^(3+),2%Er^(3+)核纳米粒子,通过包覆壳层的方法获得了尺寸约为9.5 nm的BaLuF_(5):18%Yb^(3+),2%Er^(3+)@5-shellBaLuF_(5):5... 为了获得尺寸小、发光强的有机光波导增益介质材料,通过高温热分解法合成了平均尺寸约为6 nm的BaLuF_(5):18%Yb^(3+),2%Er^(3+)核纳米粒子,通过包覆壳层的方法获得了尺寸约为9.5 nm的BaLuF_(5):18%Yb^(3+),2%Er^(3+)@5-shellBaLuF_(5):5%Yb^(3+)核壳纳米粒子.在980 nm连续光的激发下,核壳纳米粒子在1530 nm处的发光强度约是核纳米粒子的9.8倍.将其掺杂到SU-8聚合物中作为有机光波导的增益介质材料,利用光刻显影技术制作了基于BaLuF_(5):18%Yb^(3+),2%Er^(3+)@5-shellBaLuF_(5):5%Yb^(3+)核壳纳米晶的有机光波导放大器.在功率为400 mW、波长为980 nm泵浦光的激发下,长度为11 mm的有机光波导放大器在波长1530 nm处获得了3.13 dB的相对光学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纳米粒子 近红外光 光波导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棒自组装柔性膜的制备及比率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细菌传感器
17
作者 田璐璐 胡松涛 +2 位作者 屈栩州 王林 董彪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细菌是引发感染的关键因素,定量检测对临床监测和治疗指导至关重要。通过二液相成膜法,将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Au NRs)自组装成致密的金属薄膜,并成功转移到超薄热塑性聚氨酯表面,形成了均匀且稳定的柔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 细菌是引发感染的关键因素,定量检测对临床监测和治疗指导至关重要。通过二液相成膜法,将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Au NRs)自组装成致密的金属薄膜,并成功转移到超薄热塑性聚氨酯表面,形成了均匀且稳定的柔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活性基底。该基底经过4-巯基苯硼酸(4-Mercaptophenylboric acid,MPBA)修饰,能够有效固定细菌并提供参比信号。同时,该基底对修饰的MPBA分子的检测限能够达到1×10^(-9)mol/L。制备了金银核壳结构的SERS标签,利用夹层中的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5,5′-Dithiobis-(2-nitrobenzoic acid),DTNB)作为目标信号,制备的基底能够将SERS标签的信号增强约54倍。将SERS标签与核酸适配体结合,实现了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特异性识别。通过分析目标信号与参比信号的拉曼特征峰强度比(I_(1337)/I_(1078)),在水和唾液样本中,细菌浓度在1×10^(2)~1×10^(7)CFU/mL范围内与I_(1337)/I_(1078)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为0.97126,优于仅分析目标信号的R^(2)(0.87046),显示比率型分析拟合效果更佳。这种策略在细菌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液相成膜法 金纳米棒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4-巯基苯硼酸 比率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门控效应调控光电探测器响应特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豪 宋宏伟 陈聪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7-862,共16页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包括光吸收效率、灵敏度和准确度等多种参数,涉及光伏效应、光电导效应、热释电效应、光热电效应和光门控效应等多方面光-电转换效应。光门控效应指的是光照射后,光敏材料中部分光生载流子被陷阱捕捉并进入陷阱态,从而...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包括光吸收效率、灵敏度和准确度等多种参数,涉及光伏效应、光电导效应、热释电效应、光热电效应和光门控效应等多方面光-电转换效应。光门控效应指的是光照射后,光敏材料中部分光生载流子被陷阱捕捉并进入陷阱态,从而影响光电探测器导电通道中载流子的传输特性。本文综述了光门控效应及其在提升光电探测器性能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光门控效应的基本原理,然后探讨了其对光电探测器性能的影响,涵盖增益与带宽、响应度与响应时间以及转移特性曲线等方面。光门控效应在光电探测器中主要通过控制光信号输出电信号,从而提高探测器对弱光信号的灵敏度、动态范围和信噪比。特别地,本文重点讨论了光门控效应在低维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包括纳米线、石墨烯和其他二维材料。最后,探讨了光门控效应在提升钙钛矿光电探测器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门控效应 增益 响应度 低维材料 钙钛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薄单晶光电探测器的进展与展望
19
作者 马尧 赵欣 +2 位作者 陈红旭 魏薇 沈亮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共21页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在光电探测领域具有突出的应用前景,但是多晶薄膜材料的晶界和缺陷问题,以及体单晶材料较厚的载流子传输距离限制了其性能。通过调控纵向尺寸制备的钙钛矿薄单晶材料理论上更适合光电探测,成为新型探测器领域的研...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在光电探测领域具有突出的应用前景,但是多晶薄膜材料的晶界和缺陷问题,以及体单晶材料较厚的载流子传输距离限制了其性能。通过调控纵向尺寸制备的钙钛矿薄单晶材料理论上更适合光电探测,成为新型探测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钙钛矿单晶生长的结晶思路和薄单晶的制备工艺,回顾了钙钛矿薄单晶光电探测器领域的代表性工作,最后讨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光电探测器 薄单晶 光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探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长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9-71,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实践基地在立德树人方面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践基地是实践体悟“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重要场所和途径,在本科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实践基地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高度的耦合性,它是贯彻落实马克... 新时代大学生实践基地在立德树人方面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践基地是实践体悟“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重要场所和途径,在本科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实践基地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高度的耦合性,它是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实践观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大背景下,我们要整体统筹和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同时坚持分类施策,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以期助益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实践基地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