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焦虑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艾华 刘晓辉 +4 位作者 常凡 时佳美 王欣竹 韩雪 赵建磊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当代大学生人格特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学习焦虑的中介作用。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300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大五”学生人格问卷简式版、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学习焦虑量表等方... 目的探究当代大学生人格特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学习焦虑的中介作用。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300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大五”学生人格问卷简式版、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学习焦虑量表等方法进行测量,并运用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有效率为82.6%。神经质人格(β=-0.20,P<0.01)和学习焦虑(β=-0.16,P<0.05)能负向预测社会适应能力,严谨性人格(β=0.13,P<0.05)能正向预测社会适应能力,学习焦虑在神经质、严谨性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大五人格可以直接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也可以通过学习焦虑间接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为有针对性地干预学习焦虑、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焦虑 大五人格 社会适应能力 中介作用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分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性功效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威 张田 +2 位作者 王晓霞 孙文燕 翟华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2期84-87,91,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查阅及整理,分析中医药分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常用中药的药性特点和功效主治。方法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与方法,对RA按活动期用药和稳定期用药进行分类,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目的通过文献查阅及整理,分析中医药分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常用中药的药性特点和功效主治。方法借鉴循证医学的思路与方法,对RA按活动期用药和稳定期用药进行分类,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主库,检索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药",收集近十年中医药治疗RA临床资料。将药物进行归纳、整理,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有毒无毒以及功效。结果①活动期用药特点:四气方面,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率占43.2%,其次是寒性药占30.7%,平性药占18.2%。五味方面,苦味药使用频率最高,占34.9%,其次是辛味药占30.1%,甘味药占25.7%。归经方面,归肝经最多,占23.3%,归脾经占16.8%,归肺经占13.4%,归胃经占12.4%。毒性方面,有毒中药占11.4%,无毒中药占88.6%。功效方面,祛风湿药使用频率最高,占21.5%,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占16.8%,清热药占13.6%,补虚药占12.5%,解表药占11.4%。②稳定期用药特点:四气方面,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占45.6%;其次是平性药占25.1%,寒性药占23.3%。五味方面,甘味药使用频率最高,占33.8%,其次是辛味药占29.5%,苦味药占25.4%。归经方面,归肝经最多,占26.1%,归脾经占15.4%,归肺经占14.8%,归肾经占13.2%。毒性方面,有毒中药占12.1%,无毒中药占87.9%。功效方面,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占22.7%,其次是祛风湿药占20.8%,活血化瘀药占16.1%,解表药占13.2%,清热药占10.7%。结论治疗RA活动期用药多辛温祛风湿、活血化瘀,稳定期多用甘温补益、活血,分阶段使用、分期治疗反映了中医药治疗RA的特点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药 活动期 稳定期 药性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与“探究式学习”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沈俊辉 詹雪艳 +1 位作者 马星光 刘仁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98-99,共2页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与选拔,研究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和敏锐度也较好,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比较强,在项目任务的驱动和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己猎取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探究式学习 研究生教育 计算机运用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古籍的槟榔安全性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侯文珍 杨乐 +4 位作者 马长华 郭晓昕 任经天 宋海波 逄瑜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10期606-608,共3页
中药槟榔Arecae Semen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临床应用记载首见于南北朝,历代本草文献对槟榔的基原、功效、毒性、炮制、使用禁忌等多有论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槟榔安全性... 中药槟榔Arecae Semen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临床应用记载首见于南北朝,历代本草文献对槟榔的基原、功效、毒性、炮制、使用禁忌等多有论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槟榔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本文对历代本草中记载的槟榔毒性及用药风险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在安全性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基原、配伍等对槟榔成分和不良反应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安全性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逆复原”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治
5
作者 林煜坤 刘坤静 +4 位作者 李廷杰 陈佳慧 翟昌明 鲁放 程发峰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98-302,共5页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胃肠道的功能以通降为主,而出现上逆表现的病机被视为胃气上逆。慢性胃炎病程迁延,胃肠环境失调,病机复杂多变。临床发现,处于慢性胃炎不同阶段的患者可表现出不...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胃肠道的功能以通降为主,而出现上逆表现的病机被视为胃气上逆。慢性胃炎病程迁延,胃肠环境失调,病机复杂多变。临床发现,处于慢性胃炎不同阶段的患者可表现出不同层次的上逆症状。基于既往对胃气上逆的认知,对当代慢性胃炎的中医辨治提出更细致的病机认识是必要的。因此,本文从上逆的多层次来探讨慢性胃炎,深入挖掘慢性胃炎病程中上逆的中医病机,以“降逆复原”为核心展开慢性胃炎中医辨治的论述,并结合长期临床观察归纳出当代慢性胃炎患者宏观与微观层面对应的复原指征。本文旨在为延缓、阻断、逆转慢性胃炎的病程、恢复患者胃肠道的生理功能提供中医理论基础支撑和相应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降逆复原 胃气上逆 脾胃病 病机 治法 理论探讨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一带一路”国际化传播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杜雅雯 陈可点 +1 位作者 崔鹤蓉 雷海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1期126-130,134,共6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讨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和主要特点。方法采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iteSpace、中国知网文献分析工具、NoteExpress,研究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发表的论文...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讨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和主要特点。方法采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iteSpace、中国知网文献分析工具、NoteExpress,研究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发表的论文,从年份分布、机构、作者、基金、主题分布、进展分析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分析1664篇纳入文献发现,该领域文献发表数量整体逐渐上升,宋欣阳发文量最多,团队合作最为紧密,依托单位主要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各省市的中医药院校,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主要关键词有“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化”等,关键词聚类标签共12类。研究热点集中于国际合作方面。研究主题集中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在政策、资源、民心、科技、贸易5个方面均取得了进展。结论中医药“一带一路”国际化传播研究发展空间较大,宜加大跨学科合作力度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传播 “一带一路”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区为导向的中医药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
7
作者 梁英喜 刘希 +6 位作者 张小华 王红坡 段飞鹏 崔帅 刘杰 高晓美 张立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11期58-60,共3页
在团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对中医药研究生以社区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模式、优势进行全面概述,并对其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医药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药 研究生 社区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于芳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年第12期180-182,共3页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院校数学教育面临挑战和机遇。既要深刻理解中医药,又要熟练掌握数学方法是中医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能力,数学建模竞赛是培养该能力很好的契机。本文介绍近年来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院校数学教育面临挑战和机遇。既要深刻理解中医药,又要熟练掌握数学方法是中医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必备能力,数学建模竞赛是培养该能力很好的契机。本文介绍近年来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探讨数学建模对中医药交叉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出策略:做好顶层设计,学时少背景下兼顾教学内容系统化,做好数学建模与中医药专业、中医药行业的交叉融合,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数学教育 数学建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成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
9
作者 翟为民 王旭星 +8 位作者 徐新房 张海霞 李千 王煜杰 姜水蓝 刘艺淇 张欣悦 杨超 李向日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比较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差异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2种基原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不同基原肉苁蓉间的差异成分,并采... 目的:比较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中差异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2种基原肉苁蓉分列含量限度的意义。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不同基原肉苁蓉间的差异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差异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荒漠肉苁蓉饮片与管花肉苁蓉饮片之间的差异性化合物为肉苁蓉苷A、异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其中松果菊苷是两者含量最高的成分,其次为毛蕊花糖苷。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肉苁蓉(P<0.01),而在样本中并未检出肉苁蓉苷A。结论:荒漠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在成分种类和含量上具有一定差异,肉苁蓉苷A可作为荒漠肉苁蓉的潜在差异性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是两者共有的主要成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为肉苁蓉含量测定项的指标性成分,分别制定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2个成分合计的含量限度,体现了标准的客观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 肉苁蓉苷A 异毛蕊花糖苷 松果菊苷 毛蕊花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医药学古籍文献探析蒙药药物警戒科学内涵
10
作者 阿拉腾花 高磊 +1 位作者 张晓朦 张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6期677-682,702,共7页
目的从药物警戒角度对蒙医药学古籍文献进行研究,阐释蒙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为深入开展蒙药安全性评价与蒙药药物警戒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梳理4世纪以来40余本蒙医药学经典著作及史籍文献,挖掘其中蕴含的药物警戒内容,分析蒙医药学... 目的从药物警戒角度对蒙医药学古籍文献进行研究,阐释蒙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为深入开展蒙药安全性评价与蒙药药物警戒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梳理4世纪以来40余本蒙医药学经典著作及史籍文献,挖掘其中蕴含的药物警戒内容,分析蒙医药学毒性理论及安全合理用药特点。结果蒙医药学重视药物两重性,即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给人体带来危害。蒙药药物警戒主要体现在毒的认识,中毒解毒,饮食禁忌、起居禁忌、体质禁忌、疾病禁忌等用药禁忌,配伍、炮制等减毒方法,药物剂量、疗程的控制原则及剂型特点等方面。结论蒙古族对“毒”的认识和使用历史悠久,加之蒙医药学理论特点和临床用药区别,安全合理用药实践内容丰富且独具特色。挖掘蒙药药物警戒科学内涵,对指导现代临床合理使用蒙药和传承传统医药学都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古籍 药物警戒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禁忌 配伍 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的苏合香中肉桂酸-3-苯基丙酯含量的不确定度研究
11
作者 郭晓晗 丁一明 +5 位作者 张宇 荆文光 李明华 康帅 程显隆 魏锋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3期426-431,共6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苏合香中肉桂酸-3-苯基丙酯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分析样品前处理、测试过程,确定并简化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利用UPLC测定苏合香中肉桂酸-3-苯基丙酯含量的方法学验证数据及样品代表性试验数据...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苏合香中肉桂酸-3-苯基丙酯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分析样品前处理、测试过程,确定并简化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利用UPLC测定苏合香中肉桂酸-3-苯基丙酯含量的方法学验证数据及样品代表性试验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建立了UPLC测定苏合香中肉桂酸-3-苯基丙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当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时,其相应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6.19%。苏合香中的水分、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合成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量,而对照品纯度的影响最小。应注意样品保存的环境及仪器、量器的定期检定和维护等,以减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结论:研究结果为提高检测质量提供理论指导,为苏合香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合香 测量不确定度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肉桂酸-3-苯基丙酯 扩展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紫丁香与小叶丁香花中的挥发性成分
12
作者 白千祥 胡文静 +1 位作者 王蒙 刘洋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
为了分析与比较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与小叶丁香(Syringa microphylla Diels.)花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测定紫丁香与小叶丁香花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 为了分析与比较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与小叶丁香(Syringa microphylla Diels.)花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测定紫丁香与小叶丁香花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并对相对含量大于0.500%(其中一种植物)的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紫丁香的花中分离且鉴定出36个挥发性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6.408%;从小叶丁香的花中分离且鉴定出41个挥发性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423%,且其中挥发性成分多为醇类、烯烃类、酯类等。紫丁香与小叶丁香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均存在差异,为紫丁香花与小叶丁香之间的鉴别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 小叶丁香(Syringa microphylla Diels.)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和psbA-trnH序列鉴别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
13
作者 杨楚楚 任广喜 +6 位作者 齐玉鑫 徐庆一 田俊强 程豪杰 陈晓洲 姜丹 刘春生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基于核内转录间隔区2(ITS2)和psbA-trnH序列,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建立快速、准确的分子鉴定方法,筛选最佳DNA条形码序列用于鉴别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真伪。方法:以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为材料,利... 目的:基于核内转录间隔区2(ITS2)和psbA-trnH序列,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建立快速、准确的分子鉴定方法,筛选最佳DNA条形码序列用于鉴别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真伪。方法:以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为材料,利用D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总DNA,对ITS2序列和psbA-trnH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及测序分析,使用DNAMAN 6.0软件统计其片段长度及变异位点个数,使用MEGA 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计算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通过数据库预测二级结构,并利用邻接法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ITS2序列片段长度为231 bp,鉴别位点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T、T-A;在psbA-trnH序列中,存在7个稳定的鉴别位点,分别为GA、T-G、胞嘧啶(C)-A、T-A、缺失-T、A-T、G-T,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ITS2序列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能将两者进行区分。结论:ITS2和psbA-trnH条形码均可以用于区分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但psbA-trnH条形码种内遗传更稳定,种间鉴别位点更多,研究为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快速、准确鉴定和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华中五味子 DNA条形码 内转录间隔区2序列 叶绿体基因间隔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与传统中药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张建军 王淳 +7 位作者 王林元 郭宝林 朱映黎 王梓旭 贾宇鑫 付祥郴 赵尹铭 李林泽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869-879,共11页
新外来中药发展迅速,与传统中药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总结新外来中药研究现状,在植物基原所属科和药用部位、中医功效和产地全球分布等方面与传统中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新外来中药的特点。新外来中药植物分布以菊科植物最多,其次为... 新外来中药发展迅速,与传统中药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总结新外来中药研究现状,在植物基原所属科和药用部位、中医功效和产地全球分布等方面与传统中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新外来中药的特点。新外来中药植物分布以菊科植物最多,其次为唇形科、夹竹桃科、马鞭草科、茜草科、伞形科、棕榈科等,体现了与物种数量、产地分布及生物活性的综合相关性;新外来中药药用部位多为果实和叶,传统中药多为根及根茎,显示了二者资源生态特性及采集利用策略的不同;新外来中药的中医功效补虚药数量第一,清热药第二,反映了国内外临床需求总体一致,但又存在一定差异。新外来中药产地全球分布更广,资源丰富多样,但原产地的药品标准建设尚有不足。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为新外来中药的研究策略和方法等提供了方向和基础,为开展国际医药交流提供借鉴。同时,还为充分挖掘国内新外来中药资源,建立和完善中药标准,提供了可行的经验与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外来中药 药用植物资源 中药化 中药药性 对比研究 中药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睡茄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15
作者 陈彦 张建军 +8 位作者 王林元 李一芃 何晶 李林泽 王淳 郭宝林 杨彬睿 杜军 陈亮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888-896,共9页
睡茄是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的常用药物,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增强机体活力、抗焦虑、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在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亚洲国家及西方各国广泛应用。我国目前在云南红河谷成功引种,但尚未作为中药使用,缺乏中... 睡茄是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的常用药物,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增强机体活力、抗焦虑、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在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亚洲国家及西方各国广泛应用。我国目前在云南红河谷成功引种,但尚未作为中药使用,缺乏中药药性研究。本文以新外来中药的研究范式为指导,对睡茄的1717篇中外文献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试验、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安全性等,对其中药药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睡茄的药性为味甘、微苦,平;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为安神益智、疏肝解郁、补肾益精、益气健脾;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健忘、肝郁气滞、烦躁不安、肾虚精亏、性欲淡漠、气虚乏力、神疲倦怠;用法用量为水煎服,每日3~10 g;研粉吞服3~6 g。本研究将促进睡茄引入我国的“中药化”进程,为其临床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茄 新外来中药 中药药性 应用现状 临床应用 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不同产地荷叶中生物碱类成分差异
16
作者 杨乐怡 林天凤 +7 位作者 黄蓉 蔡园 周昶 李煜苗 张颜 于密密 刘斌 姜艳艳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比较不同产地荷叶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差异性,筛选出生物碱类差异性标志物,建立了荷叶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荷叶指纹图谱中确定了24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生物碱类成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比较不同产地荷叶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差异性,筛选出生物碱类差异性标志物,建立了荷叶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荷叶指纹图谱中确定了24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生物碱类成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产地荷叶的质量较接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发现,有5种生物碱类成分是造成不同产地间荷叶质量差异的标志物;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内陆省市的荷叶中生物碱类标志物含量较高。该方法可反映不同产地荷叶的质量差异,为荷叶的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哈伦加纳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17
作者 梁唯灿 贾宇鑫 +7 位作者 陈彦 张建军 郭宝林 王林元 杨彬睿 杜军 陈亮 王淳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880-887,共8页
哈伦加纳Harungana madagascariensis Lam.ex Poir.为金丝桃科灌木,分布于中非共和国、刚果、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地。是非洲传统药用植物,用于治疗炎症、感染、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呼吸道疾病、疟疾、贫血等。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 哈伦加纳Harungana madagascariensis Lam.ex Poir.为金丝桃科灌木,分布于中非共和国、刚果、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地。是非洲传统药用植物,用于治疗炎症、感染、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呼吸道疾病、疟疾、贫血等。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中医理论分析,探讨哈伦加纳的中药性能,为挖掘哈伦加纳的中医药价值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哈伦加纳具有抗菌、抗氧化衰老、抗寄生虫、抗贫血、保护肝脏、调节血糖、调节血压、解痉镇痛、保护心肌等多种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以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研究为基础,结合药效药理研究成果,采用中医理论分析与外来中药研究方法,最终得出哈伦加纳的中药性能为苦、寒,归脾、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导滞消胀、杀虫截疟、养血。用于疮疡肿毒,食积腹胀,泄泻痢疾,虫积疟疾,血虚萎黄。内服入煎剂,2~5 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本文对哈伦加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研究与理论探讨,赋予了哈伦加纳的中药性能,挖掘了哈伦加纳的应用价值,对将哈伦加纳作为新的药用资源引入我国和促进新外来中药的应用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伦加纳 新外来中药 应用历史 中药药性 功能主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非洲马铃薯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18
作者 曹亚茹 王林元 +6 位作者 叶丹妮 王聪慧 张建军 王淳 杨彬睿 杜军 陈亮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5期897-903,共7页
随着我国的开放和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研究,对外来天然药物的研究数量日益增加,国外药用资源中药化的研究得到了推动。非洲马铃薯(Hypoxis hemerocallidea Fisch.ex C.A.Mey.&Avé... 随着我国的开放和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研究,对外来天然药物的研究数量日益增加,国外药用资源中药化的研究得到了推动。非洲马铃薯(Hypoxis hemerocallidea Fisch.ex C.A.Mey.&Avé-Lall.)为仙茅科小金梅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部非洲,是一种被称为“南非圣药”的南非传统药物,著名的索托和祖鲁族药用植物。本研究通过对非洲药用资源非洲马铃薯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对非洲马铃薯的中药药性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文献研究→理论探讨→实验验证→实践应用”的研究策略,归纳出非洲马铃薯药用部位为球茎,中药药性概括为味辛、苦,性凉,归脾、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止泻、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火热上炎、消渴多饮、晕眩、痢疾、泄泻、癌症肿痛、跌仆伤痛;用量为2~6 g。非洲马铃薯在非洲应用广泛,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明确其中药药性有利于非洲马铃薯的引进,为推广扩大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外来药用资源的引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铃薯 中药药性 药用资源 非洲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水蛭生药学与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晓帆 杨瑶珺 +1 位作者 吴丽洁 徐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637-640,共4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水蛭的原动物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化学成分等研究,并对水蛭药材的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初步展望。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在水蛭的来源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分类...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水蛭的原动物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化学成分等研究,并对水蛭药材的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初步展望。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在水蛭的来源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分类和命名方面。对于水蛭的药材质量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均集中在性状鉴别和指纹图谱等定性鉴别和对水蛭中的大分子物质的研究,对水蛭的定量理化鉴定和小分子物质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生药学 质量评价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类中药的不良反应/事件与药学监护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胜男 张冰 +4 位作者 林志健 孙博喻 朱春胜 牛红娟 王雪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01-703,709,共4页
目的了解清热类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其药学监护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清热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事件详细个案,统计、分析其发生原因和特点,总结清热类中药的药学监护点。结果共收集22味常用... 目的了解清热类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其药学监护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清热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事件详细个案,统计、分析其发生原因和特点,总结清热类中药的药学监护点。结果共收集22味常用清热类中药、111例不良反应/事件个案,主要分布在15~59岁人群中,男女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事件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自行用药、超量用药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结论清热类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未正确用药所致,可根据清热药药性特点建立适宜的药学监护方法,减少不良反应或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药 中药饮片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