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公路工程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碳效应分析
1
作者 刘志鹏 金慧芳 +3 位作者 孙天明 段星星 胡泽苏 董志强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本文基于马武至龙潭一级公路工程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采用碳效应计算模型,对不同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的土地利用结构碳效应、工程实施碳效应及复垦管护碳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临时用地土地利用结构碳效应的固碳量表现为:弃渣场(513... 本文基于马武至龙潭一级公路工程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采用碳效应计算模型,对不同临时用地土地复垦的土地利用结构碳效应、工程实施碳效应及复垦管护碳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临时用地土地利用结构碳效应的固碳量表现为:弃渣场(513.20 t)>拌和站(11.82 t)>施工便道(11.73 t),管护碳效应的碳排量大小为:弃渣场(238.48 t)>拌和站(6.80 t)>施工便道(6.50 t);(2)临时用地工程实施碳效应的碳排放量依次为:弃渣场(913.57t)>施工便道(12.88 t)>拌和站(5.97 t);(3)弃渣场的土地复垦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临时用地,碳排放量分别为拌和站、施工便道的672.5倍、83.5倍。建筑材料的消耗是弃渣场土地复垦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消耗是拌和站和施工便道土地复垦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效应 双碳 土地复垦 临时用地 公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旭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4期157-159,共3页
文章研究了智能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明确工程概况的基础上,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过程管理等方面出发,针对安全管理需求,分析了不同层面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要点,充分发挥VR、传感器、大数据、AI等技术的组合应... 文章研究了智能化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明确工程概况的基础上,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过程管理等方面出发,针对安全管理需求,分析了不同层面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要点,充分发挥VR、传感器、大数据、AI等技术的组合应用优势,有利于减少施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为工程顺利建设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工程 智能化技术 施工安全管理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管道工程建设中大埋深管线探测技术与应用
3
作者 孙雄 董志强 +3 位作者 谭永丰 李文斌 李少军 王力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2期95-100,共6页
大埋深管线探测对城市地下管道建设工程十分重要。文章结合南京市某污水管道改造工程,综合应用3种地下管线探测方法,即先利用电磁感应法及探地雷达法对目标区域浅层敷设的管线进行初步探测排查,确定浅层管线的分布位置,再利用孔中磁梯... 大埋深管线探测对城市地下管道建设工程十分重要。文章结合南京市某污水管道改造工程,综合应用3种地下管线探测方法,即先利用电磁感应法及探地雷达法对目标区域浅层敷设的管线进行初步探测排查,确定浅层管线的分布位置,再利用孔中磁梯度法对目标区域的深埋管线进行精细探测,进而精准地探测出目标管线的埋深和位置。综合物探方法较单一物探方法贵,但是有效解决了地质环境复杂、地下水丰富且地表影响因素较多环境下的大埋深管道开挖安全风险以及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等问题,对项目的绿色环保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十分重要,并在工程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可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大埋深 管线探测 电磁感应法 探地雷达法 孔中磁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及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陈钱宝 梅晓君 +3 位作者 孙东晓 刘学明 叶常青 吴叁子 《胶体与聚合物》 2020年第4期157-161,共5页
本文以阴离子乳化剂E205、基质沥青SK-70和羟乙基纤维素HEC为主要原料,通过胶体磨制备了阴离子型乳化沥青(EA),然后复配改性氯丁橡胶胶乳(NL)和消泡剂,制备出胶乳改性沥青防水涂料(PMEA)。将PMEA、溴化钙水溶液(CA),经专用双组分喷涂设... 本文以阴离子乳化剂E205、基质沥青SK-70和羟乙基纤维素HEC为主要原料,通过胶体磨制备了阴离子型乳化沥青(EA),然后复配改性氯丁橡胶胶乳(NL)和消泡剂,制备出胶乳改性沥青防水涂料(PMEA)。将PMEA、溴化钙水溶液(CA),经专用双组分喷涂设备,通过控制两者质量比为8:1,制成了2mm、2.4mm规格的喷涂速凝沥青防水材料(PMEA-CA)。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1 wt%,羟乙基纤维素用量0.15 wt%时,PMEA防水涂料的稳定性好,储存90d仍未分层。使用改性氯丁橡胶胶乳,可明显提高防水材料的力学强度,当NL/(EA+NL)质量比为25%时,粘接强度达到0.6 Mpa,拉伸强度为1.12MPa。制备的防水材料对结构的包覆性好,在地下室、屋面防水效果优异,能够解决传统卷材窜渗水问题,可实现皮肤性防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型乳化沥青 改性氯丁橡胶胶乳 喷涂速凝 皮肤性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底泥水热减量及重金属稳定化
5
作者 俞江波 彭斯涵 +3 位作者 郑明霞 李伟英 张越 董志强 《净水技术》 2025年第4期141-149,共9页
【目的】为探究水热处理对河道底泥减量化及重金属稳定化的影响。【方法】文章以上海东引河河道底泥为试验对象,运用水热试验、重金属总量和形态的测定、毒性浸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河道底泥在不同水热处理条件下的理化特性、重金属(锌... 【目的】为探究水热处理对河道底泥减量化及重金属稳定化的影响。【方法】文章以上海东引河河道底泥为试验对象,运用水热试验、重金属总量和形态的测定、毒性浸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河道底泥在不同水热处理条件下的理化特性、重金属(锌、铜、铬、镉、镍、铅)的化学形态、生态毒性和浸出毒性,并对底泥水热重金属稳定化机理作了可能的解释。【结果】在水热处理过程中,底泥发生脱水、脱羟、脱羧、脱氨、芳构化等反应,其H/C比值、O/C比值及pH降低,底泥的减量及稳定化效果提高;同时,底泥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增加、粒径减小利于底泥中水分的释放。水热处理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组分减少并转化为更稳定的组分,导致其环境态毒性和浸出毒性显著降低,污染风险较低或无风险,为后续底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结论】(1)水热温度为260℃和反应时间为3.0 h有利于最大化剥离底泥中有机物,有助于底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2)水热处理促进了重金属在底泥固-液相中的迁移。(3)水热处理促使底泥中以弱结合形态存在的重金属释放到液相后,可能与液相中的阴离子通过沉淀、络合等作用形成更加稳定的矿物质,同时底泥中的部分有机物质反应后产生的芳香基团与重金属生成强健化合物使其更加固定,从而降低了底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生态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底泥 水热处理 重金属 减量化 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废水处理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彭斯涵 胡斌 +4 位作者 李波 魏晋海 高伟 叶港归 董志强 《净水技术》 2025年第S1期9-18,138,共11页
【目的】为进一步分析光伏废水处理研究发展趋势,【方法】文章基于2014年-2024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信息及中国专利网数据库中专利信息,并利用CiteSpace和智慧芽等分析软件对当前研究情况进行可视化... 【目的】为进一步分析光伏废水处理研究发展趋势,【方法】文章基于2014年-2024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信息及中国专利网数据库中专利信息,并利用CiteSpace和智慧芽等分析软件对当前研究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近10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处在快速发展期。【结论】结果表示:①近10年来国内外在光伏废水处理领域发文量总体差异不大,从2017年开始累计发文量明显增长,为该研究的快速发展期,2023年达到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峰60篇,该议题可能在这阶段受到广泛关注,可见相关研究的热度很高,说明光伏废水的处理是近年来的新兴研究热点;②针对光伏废水处理展开研究的机构主要是高校、研究所及个别能源科技公司,各机构之间合作关系不强,未来各机构相互之间加强合作更有利于光伏废水处理技术的开发与进一步发展;③专利技术方面,目前光伏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分支是污染物性质及污水废水、污泥的多级处理工艺,其次是处理过程中的材料及相关设备等。当前技术布局主要聚焦污水处理工艺,针对不同污染物的深度处理工艺可能是潜在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水处理 CITESPACE 文献计量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基絮凝剂对河道底泥的脱水效果及应用
7
作者 董志强 彭斯涵 +3 位作者 刘雪平 李瑾如 杨蒙岭 何海涛 《净水技术》 2025年第3期153-158,200,共7页
河道底泥的固化脱水是底泥疏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目的】文章主要探究了生物炭基絮凝剂投加量对河道底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污泥比阻、污泥压滤液水质检测等试验探究了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和污泥基... 河道底泥的固化脱水是底泥疏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目的】文章主要探究了生物炭基絮凝剂投加量对河道底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污泥比阻、污泥压滤液水质检测等试验探究了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和污泥基生物炭在不同配比组成下对底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最终确定污泥基生物炭具有较好的水质改善效果,且结合成本、脱水效率确定絮凝剂PAM:PAC:污泥基生物炭最佳投加比例为0.03%∶1%∶3%。【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际项目应用,结果表明,投加上述生物炭基絮凝剂后河道底泥的脱水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生物炭 絮凝剂 污泥比阻 脱水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方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如成 孙东晓 +2 位作者 杜平 叶港归 董志强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S01期141-145,共5页
文章介绍了上海某方舱医院处理量达500 m^(3)/d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流程、工艺原理等内容,并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来自方舱的混合污水通过专门管道收集后经预处理系统、一体式生化系统及最后的末端... 文章介绍了上海某方舱医院处理量达500 m^(3)/d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流程、工艺原理等内容,并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来自方舱的混合污水通过专门管道收集后经预处理系统、一体式生化系统及最后的末端消毒系统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经过该系统处理后出水余氯质量浓度稳定在6.5~10.0 mg/L,且上午、下午不同时间段成有规律的相关性,pH值稳定在6~9,余氯值和pH均能够满足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说明该处理系统对于此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类似项目的污水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 医疗污水 预消毒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 一体化生化系统 次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污水管网施工质量及安全问题防治探析
9
作者 李辉 《门窗》 2020年第5期210-211,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市政污水管网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污水管网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城市污水问题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着城市环境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体验。污水管网建设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从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市政污水管网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污水管网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城市污水问题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着城市环境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体验。污水管网建设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从长远来看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污水管网工程。但是污水管网的建设比较隐蔽,这对其治理和防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城市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做好管网的管护工作,提高管网质量,有针对性解决污水治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市政污水管网 基础设施 管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区地铁车站深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学明 王国林 +2 位作者 孙东晓 柳策 张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96,共6页
[目的]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受力变形特征较为复杂,而砂土地区地铁车站施工力学过程更为复杂,致使砂土区基坑施工难度大大提升,因此需对砂土区地铁车站深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变形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沈阳某地... [目的]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受力变形特征较为复杂,而砂土地区地铁车站施工力学过程更为复杂,致使砂土区基坑施工难度大大提升,因此需对砂土区地铁车站深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变形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沈阳某地铁车站工程,对富水深厚砂层地质下的深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变形特性进行了阐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层板位移、中立柱位移、地下连续墙与邻近中立柱差异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及结论]地下连续墙位移变形受基坑施工影响显著,其水平位移变形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不断变大,均以向坑内的变形为主;层板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有效控制了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主要呈现为隆起变形,其中顶板受基坑施工的影响最大;中立柱在竖向及水平方向上均发生变形,受深基坑土体卸载效应影响,主要以竖向的隆起变形为主;地下连续墙及中立柱的差异沉降随施工进行逐渐增大,在开挖底层土体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盖挖逆作法 砂土区 结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志龙 肖俊 +3 位作者 张迪 尚宝平 胡志磊 董志强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2期108-116,268,共10页
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解决工业废水污染、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随着工业污水处理要求提升及智能化建设趋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信息集成与可视化优势,在传统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模式中的研究应用日益凸显。文章以工业... 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解决工业废水污染、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随着工业污水处理要求提升及智能化建设趋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信息集成与可视化优势,在传统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模式中的研究应用日益凸显。文章以工业污水处理项目为例,结合实证研究法、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度融合BIM技术于工业污水厂的建设管理,分析项目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应用BIM技术在项目工艺选择、设计优化、资源调配、协同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应用。项目实践表明,BIM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设计、施工、管理方式的不足,辅助项目信息化管理,助力污水厂高效建设和可持续运营,实现工业废水综合循环利用,保障污水零排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工业污水处理厂 数字化 智慧工地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深基坑盖挖逆作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志强 柳策 +2 位作者 张宁 王国林 于富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195,共8页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内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少,而深基坑多建设于环境敏感区域,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尤其是富水深厚砂层地区的深基坑施工,一旦施工控制不当极易出现严重危害,因此需研究富水砂层深基坑...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内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少,而深基坑多建设于环境敏感区域,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尤其是富水深厚砂层地区的深基坑施工,一旦施工控制不当极易出现严重危害,因此需研究富水砂层深基坑盖挖逆作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方法]以沈阳地铁4号线沈阳北站为例,通过施工监测方法,分析了深基坑施工过程对地上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电力管廊的变形影响。[结果及结论]开挖初期,地上建筑物以沉降变形为主,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沉降变形逐渐减小,最终均呈现为隆起变形。地下构筑物变形受基坑开挖面位置影响较大,当开挖面接近构筑物基础埋深时,构筑物变形达到最大。地下管线有明显的位置性影响,右侧管线变形远大于左侧管线变形,两侧均以沉降变形为主。电力管廊变形与基坑开挖深度密切相关,当开挖深度较浅时,电力管廊基本不受影响,而在车站地下四层开挖施工期间,电力管廊变形开始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盖挖逆作法施工 周边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北站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国林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7期192-194,共3页
地下连续墙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围护结构,受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墙体的局部结构会发生渗漏,届时需要对渗漏部位进行堵漏处理,增强地下连续墙的安全强度。文章结合沈阳北站地下连续墙渗漏情况,从渗漏原因分析、堵漏方案对比、处理措施... 地下连续墙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围护结构,受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墙体的局部结构会发生渗漏,届时需要对渗漏部位进行堵漏处理,增强地下连续墙的安全强度。文章结合沈阳北站地下连续墙渗漏情况,从渗漏原因分析、堵漏方案对比、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经检验,堵漏施工方法应用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接缝渗漏 堵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给水管道试压试验方法及后背设计研究
14
作者 王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4期42-44,共3页
主要探究超大型给水管道试压试验方法,提出后背设计方案,优化给水管道质量。研究过程中,以郑州某供水项目为例,结合地质情况,介绍其试压管段封板设计、注排水方案设计、加压装置的选择与安装方案,并设计试压试验方案。以此为基础,确定... 主要探究超大型给水管道试压试验方法,提出后背设计方案,优化给水管道质量。研究过程中,以郑州某供水项目为例,结合地质情况,介绍其试压管段封板设计、注排水方案设计、加压装置的选择与安装方案,并设计试压试验方案。以此为基础,确定水压功能性试验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给水管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给水管道 试压试验 后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管廊原位悬吊保护结构施工可行性研究
15
作者 王国林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47-49,共3页
文章以某上跨电力管廊盖挖逆作地铁车站工程为研究实例,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特高压、超深、超宽、超重钢筋混凝土电力管廊悬吊保护施工的结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电力管廊原位悬吊保护结构体系,通过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两种手段进行汇总... 文章以某上跨电力管廊盖挖逆作地铁车站工程为研究实例,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特高压、超深、超宽、超重钢筋混凝土电力管廊悬吊保护施工的结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电力管廊原位悬吊保护结构体系,通过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两种手段进行汇总分析。分析可知,该原位悬吊保护体系可有效保证高压、超深、超宽、超重钢筋混凝土电力管廊盖挖逆作施工下的结构安全,且实际操作效果最大沉降为2.2 mm,优于模拟计算结果的最大沉降10.0 mm,沉降量受管廊下部结构施工开挖深度及结构形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悬吊 电力管廊 盖挖逆作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厂与污水厂对水体中微塑料的去除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颖 赵奕锦 +2 位作者 董志强 孙东晓 邱宇平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45-56,共12页
微塑料在环境水体中普遍存在。作为环境水体与人类社会之间的重要媒介,水厂和污水厂在含微塑料水体的处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章综述了水厂和污水厂水体中微塑料的赋存情况,系统地介绍了混凝气浮、砂滤和膜分离等传统工艺对微塑料的去... 微塑料在环境水体中普遍存在。作为环境水体与人类社会之间的重要媒介,水厂和污水厂在含微塑料水体的处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章综述了水厂和污水厂水体中微塑料的赋存情况,系统地介绍了混凝气浮、砂滤和膜分离等传统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归纳总结了微塑料的若干新型处理技术,包括通过电化学技术和表面改性技术改进混凝气浮效果、改变过滤介质以提高砂滤的去除效率、使用重力驱动代替压力驱动降低膜分离能耗,选择低成本膜基底降低膜分离成本,改变膜材料降低膜污损等。此外,寻找新型高效的吸附材料也是发展方向之一。研究结果可为水厂和污水厂水体中微塑料的高效去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去除技术 水厂 污水厂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过一硫酸盐-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协同工艺去除水中腐植酸的效能与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生巧 孙东晓 +3 位作者 丁磊 何海涛 叶港归 董志强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10期95-104,共10页
文中研究了可见光(VI)-过一硫酸盐(PMS)-磁性离子交换(MIEX)树脂体系协同处理水中腐植酸(HA)的效能、活性氧化物质(ROS)种类及活化机理、HA的去除机理以及影响HA去除的因素。结果表明,该体系对水中HA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反应90 min后,HA... 文中研究了可见光(VI)-过一硫酸盐(PMS)-磁性离子交换(MIEX)树脂体系协同处理水中腐植酸(HA)的效能、活性氧化物质(ROS)种类及活化机理、HA的去除机理以及影响HA去除的因素。结果表明,该体系对水中HA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反应90 min后,HA的去除率达到52.9%,显示了三者的协同促进作用。树脂母体中的铁氧化物协同VI,可有效活化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质。HA的去除主要是ROS氧化HA强化MIEX树脂的吸附作用,而非自由基的矿化降解。MIEX树脂投加量以及PMS浓度的增加可促进HA的去除,而温度在298 K以上时,影响不明显。该体系在有效去除水中HA的同时,可有效去除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SO_(4)^(2-),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VI) 过一硫酸盐(PMS) 磁性离子交换(MIEX)树脂 腐植酸(HA) 高级氧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基生物炭的制备技术及环境应用与研究热点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东晓 董志强 +3 位作者 刘学明 张吉琛 陈钱宝 雷思聪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8期16-25,共10页
污泥炭化技术是污泥资源化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0年—2020年发表的关于污泥基生物炭的文献进行检索与综述分析。详细分析了污泥基生物炭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和研究热点,讨论了... 污泥炭化技术是污泥资源化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0年—2020年发表的关于污泥基生物炭的文献进行检索与综述分析。详细分析了污泥基生物炭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和研究热点,讨论了现有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污泥基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特征,探讨其在污染物固定、土壤改良及延缓气候变化等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基生物炭 研究热点 制备技术 环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如成 叶港归 +3 位作者 孙东晓 程占伟 高伟 董志强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S02期47-52,共6页
研究介绍了某施工现场项目部处理量为60m^(3)/d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一体化设备系统的工艺设计流程、工艺原理等内容,并对设备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场产生的污水通过场内管网统一收集后进入一体化设备,经过高效沉淀去除水... 研究介绍了某施工现场项目部处理量为60m^(3)/d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一体化设备系统的工艺设计流程、工艺原理等内容,并对设备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场产生的污水通过场内管网统一收集后进入一体化设备,经过高效沉淀去除水中SS,然后经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曝气+生物填料)去除水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的物质,最后污水经过膜过滤等一系列处理后排出。经检测,处理后的尾水COD_(Cr)均值为43.71 mg/L、氨氮均值为5.29 mg/L、SS均值为7.27 mg/L,说明该一体化处理装置对于该项目部的废水回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该设备通过设计优化,将各部分进行了集成,核心工艺采用生化工艺,具有节约用地、快速建造以及节能环保的优点,为分散式、小规模的废水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设备 生活污水 水处理工艺 高效沉淀 MBBR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质量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兴铨 刘孟祥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23期50-53,106,共5页
基于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潼南(川渝界)段项目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要求,为确保每车SBS改性沥青改性剂掺量达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进场的SBS改性沥青进行透射光谱分析,实现对沥青原材料的实时监控。利用IRsolution和... 基于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潼南(川渝界)段项目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要求,为确保每车SBS改性沥青改性剂掺量达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进场的SBS改性沥青进行透射光谱分析,实现对沥青原材料的实时监控。利用IRsolution和Origin处理软件测定966cm-1和1 377cm-1特征吸收峰的峰面积。为了消除样品厚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SBS改性剂的特征吸收峰面积与基质沥青的特征吸收峰面积的比值R作为评价沥青SBS改性剂含量的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966cm-1特征峰为SBS中丁二烯的专属振动峰,1 377cm-1特征峰为(-CH3)的C-H对称变角振动;通过比对进场沥青与标准沥青的R值,可快速准确分析出沥青的质量状况,大大缩短检测评价沥青材料指标的试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红外光谱分析 SBS改性沥青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