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纽介堡方程的色纺织物颜色预测
1
作者 杨柳 李羽佳 +2 位作者 俞琰 马磊 张瑞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色纺织物由多种色纤维混合织造,其颜色预测过程复杂,基于格拉斯曼色光混合理论和印刷网点的纽介堡方程,建立了便于计算的颜色预测模型。预测过程分2种情况讨论,一种是取决于表面一层色纤维,另一种是取决于最上面2层纤维相互作用。当考... 色纺织物由多种色纤维混合织造,其颜色预测过程复杂,基于格拉斯曼色光混合理论和印刷网点的纽介堡方程,建立了便于计算的颜色预测模型。预测过程分2种情况讨论,一种是取决于表面一层色纤维,另一种是取决于最上面2层纤维相互作用。当考虑最上面2层纤维相互叠加时,相互堆叠简化为与同色堆叠或与两色堆叠。根据不同方式各自建立颜色预测模型,选出预测色差最小的模型并对其优化。结果表明:当以色纺织物最上面2层纤维堆叠组成的色元对混色织物颜色预测时,2层纤维组分不同,认为堆叠顺序对该色元颜色值无影响建立的模型预测色差最小,且对该模型中各色元占比面积系数进行一阶线性回归修正后能较好地用于色纺织物表面颜色值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曼色光混合理论 色纺织物 纽介堡方程 颜色预测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老化智能可穿戴设计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欢欢 孟虎 王朝晖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3,共8页
为促进智能可穿戴产品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老年人群,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适老化智能可穿戴研究现状。首先从人体层概述了老年群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属性3个维度的特征变化;然后分析总结适合老年人群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材料、形态、... 为促进智能可穿戴产品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老年人群,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适老化智能可穿戴研究现状。首先从人体层概述了老年群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属性3个维度的特征变化;然后分析总结适合老年人群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材料、形态、结构、交互方式、功能算法和评估方法七大相关开发技术;进而梳理了适老化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生理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情绪系统和空间移动系统五大功能系统,并进一步依据产业生态层中6个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当前适老化智能可穿戴产品的设计范式;最后厘清了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在适老化研究发展中需要解决的4个问题及相关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 适老化 老年用品 设计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胶裤腰去松紧带化研究
3
作者 王建萍 张仁俊 +1 位作者 王孝东 农紫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共4页
松紧带是现代针织运动服装常用辅料,也是针织运动裤裤腰常用内衬条。为减少企业备货周期和生产成本,以使用针织面料替代松紧带为方向进行研究。文章从20种针织面料中筛选出一款合适的针织面料作为松紧带的替代品,与两种常见的松紧带一起... 松紧带是现代针织运动服装常用辅料,也是针织运动裤裤腰常用内衬条。为减少企业备货周期和生产成本,以使用针织面料替代松紧带为方向进行研究。文章从20种针织面料中筛选出一款合适的针织面料作为松紧带的替代品,与两种常见的松紧带一起,用4种不同风格的面料,使用热压贴合工艺共制成12个压胶裤腰样品,并对其剥离强力、耐水洗性能进行测试评价。结果表明:使用选定的针织面料替代松紧带制成压胶裤腰,样品的剥离强力最好,耐水洗检测质量合格,能够替代松紧带投入生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裤裤腰 无痕压胶 松紧带 热压贴合工艺 剥离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体手指的自动翻布装置及其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建萍 翁雨鑫 +2 位作者 沈津竹 张帆 刘霂珂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5,共9页
为实现缝纫工序中自动化设备间的无缝衔接,提高协同工作效率,采用气动驱动装置驱动杆件直线移动来模拟人手的翻布动作,设计了一种自动翻布装置,可完全替代人手操作,在软体手指的配合下完成面料的自动抓取、分离,并将缝合后的2层布片自... 为实现缝纫工序中自动化设备间的无缝衔接,提高协同工作效率,采用气动驱动装置驱动杆件直线移动来模拟人手的翻布动作,设计了一种自动翻布装置,可完全替代人手操作,在软体手指的配合下完成面料的自动抓取、分离,并将缝合后的2层布片自动展平;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影响该翻布装置效果的因素,从布片偏转角度和偏移距离2个维度评价其翻布效果,建立了二维5级评价模型。然后选取3种市面上常见的面料,完成2层布片缝合操作后,通过正交试验分别分析其在5、10和15 mm缝份下的最优翻布工艺因素配伍方案,并结合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织物性能的翻布效果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80%,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参考价值,可有效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一致性,促进服装生产全自动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翻布装置 缝制工序 软体手指 气动驱动 智能织造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工时间异质性的裤装吊挂流水线平衡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鞠宇 王朝晖 +2 位作者 梁志 李博一 倪嘉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0,共10页
服装生产线工人易受到各种扰动和非扰动因素影响,导致加工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进而引发生产线不平衡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集成神经网络和灰狼算法的裤装吊挂流水线平衡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工人加工时间异质性的影响指标,并构建了... 服装生产线工人易受到各种扰动和非扰动因素影响,导致加工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进而引发生产线不平衡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集成神经网络和灰狼算法的裤装吊挂流水线平衡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工人加工时间异质性的影响指标,并构建了相应的数据集;其次,使用神经网络对工人的生产负荷系数进行预测;最后,将通过贝叶斯优化后预测的工位负荷系数作为约束条件,使用灰狼算法对吊挂流水线进行全局优化。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裤装吊挂流水线的均衡指数从66.4降低至13.8,生产线实际平衡率显著提高。该裤装吊挂流水线平衡优化模型可为服装智能调度和柔性生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因素 加工时间异质性 灰狼算法 贝叶斯优化 实际平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6
作者 魏一 徐红 +2 位作者 钟毅 张琳萍 毛志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红外联用仪、极限氧指数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PET/PCTP体系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向PET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CTP微球所制备的PET/PCTP2.0复合材料,其极限氧指数(LOI)从24.4%增加到31.1%,且UL-94达到V-0水平;相较于PET,PET/PCTP2.0复合材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28.7%和17.7%),断裂强力下降13.3%,仍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PET/PCTP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可快速生成致密连续的炭层,隔绝可燃物内外的热量交换,同时释放出CO 2等不燃气体,稀释PET基材周围的氧气从而实现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熔融共混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磷腈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绣龙纹造型与感性意象关联模型的构建
7
作者 姚晓凤 蔡文静 王建萍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辅助设计师选择符合消费者情感需求的传统苗绣纹样,以清水江流域苗绣龙纹为研究对象,建立苗绣龙纹造型要素与感性意象的关联模型。首先根据苗绣龙纹外观形态特征将龙纹拆解为8个造型要素大类,并总结出25种造型要素子类;运用语义差异... 为辅助设计师选择符合消费者情感需求的传统苗绣纹样,以清水江流域苗绣龙纹为研究对象,建立苗绣龙纹造型要素与感性意象的关联模型。首先根据苗绣龙纹外观形态特征将龙纹拆解为8个造型要素大类,并总结出25种造型要素子类;运用语义差异法获取针对苗绣龙纹的感性评价词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外观因子”“气质因子”2个感性评价因子,构建苗绣龙纹二维意象认知空间;运用数量化理论I原理,分别构建龙纹造型要素与2个感性因子得分的回归模型,经验证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该模型可实现消费者感性意象和龙纹设计细节要素的互相转化,为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绣 龙纹 纹样造型 感性工学 数量化理论Ⅰ 情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扫描的青年女性臀部形态特征及臀型分类
8
作者 高新雅 王朝晖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了完善女性臀型分类,提高女性穿着提臀裤的提臀效果,使用[TC]^(2)三维人体扫描仪对113名受试者进行三维扫描,使用Rapidform逆向工程软件提取受试者腰、腹、臀和大腿部位的身体数据,在围度、角度、高度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表征下臀部区域... 为了完善女性臀型分类,提高女性穿着提臀裤的提臀效果,使用[TC]^(2)三维人体扫描仪对113名受试者进行三维扫描,使用Rapidform逆向工程软件提取受试者腰、腹、臀和大腿部位的身体数据,在围度、角度、高度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表征下臀部区域脂肪饱满程度的面积参数下臀部面积比S,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影响女性臀部形态的5个主成分因子,通过2步K-Means聚类分析将臀部形态进一步细分,从臀部整体形态出发,研究了臀部上翘程度和下臀部饱满程度对臀型的影响,进而将臀型细分为8类,并建立了臀型分类规则。该研究为女性臀型分类提供了新的特征参数下臀部面积比,可用于表征下臀部区域脂肪的饱满程度,为提臀裤样板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型分类 提臀裤 三维扫描 主成分分析 K-Means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服装的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吕迎蕊 王朝晖 +2 位作者 叶勤文 刘欢欢 孙月鑫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65,共10页
为明确运动服装设计的内在逻辑并科学指导运动服装研发,对国内外运动服装设计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首先,从运动场景角度归纳了运动服装的主要类型,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角度归纳了用户对运动服装的需求;其次,从“人体-面料-服装-环境”4个... 为明确运动服装设计的内在逻辑并科学指导运动服装研发,对国内外运动服装设计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首先,从运动场景角度归纳了运动服装的主要类型,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角度归纳了用户对运动服装的需求;其次,从“人体-面料-服装-环境”4个层面梳理出指导运动服装设计的主要设计理论;然后,从功能设计、造型设计、面料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5个角度分析运动服装设计实现;最后,依据上述分析提出了“设计问题提出-设计问题分析-设计实现-设计原型-迭代设计”的一般运动服装设计方法。研究认为运动服装需求分析及背后科学理论的综合运用是运动服装设计的基础,面料、结构、工艺等要素的一体化设计是运动服装设计的关键,并指出多功能集成、多场景切换、智能化设计、绿色可持续是运动服装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服装 运动场景 服装设计 设计理论 面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板爱好者运动服设计与性能评价
10
作者 倪悦 柯莹 王朝晖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针对目前滑板运动服防护性能较弱的问题,以滑板运动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滑板爱好者对于运动服的特殊需要为:外观设计重视青年群体的穿衣风格及审美,功能结构设计更强调防护性、耐磨性和舒适性;确... 针对目前滑板运动服防护性能较弱的问题,以滑板运动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滑板爱好者对于运动服的特殊需要为:外观设计重视青年群体的穿衣风格及审美,功能结构设计更强调防护性、耐磨性和舒适性;确定防护部位为手掌、手肘、臀部、膝盖和小腿前侧。对防护部位使用不同缓冲防护材料进行缓冲防摔性测试,确定选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无胶海绵与聚氨酯泡棉(PORON)结合的组合体为缓冲防摔材料。最终制作的运动服在真人试穿主观性实验中外观满意度均分3.35、口袋牢固度均分3.32、防摔性均分3.25、活动舒适性均分3.63(各项满分为4),运动服各性能良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板 运动服 防护 服装设计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感纺织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勇翰 刘燕 +4 位作者 贾云辉 柏志豪 刘柳 张瑞云 杜立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为促进凉感纺织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概述了国内市场上凉感纺织品的开发现状,总结了凉感纤维制备技术、织物组织和结构设计、织物后整理等单一凉感面料的开发技术,并从防蚊凉感、抗菌凉感、单向导湿凉感、抗紫外凉感等4个方面归纳了复... 为促进凉感纺织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概述了国内市场上凉感纺织品的开发现状,总结了凉感纤维制备技术、织物组织和结构设计、织物后整理等单一凉感面料的开发技术,并从防蚊凉感、抗菌凉感、单向导湿凉感、抗紫外凉感等4个方面归纳了复合功能织物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凉感纺织品的研究意义,归纳凉感纺织品的优点并指出了目前尚存的不足之处,最后对未来凉感纺织品的发展做出了展望,指出未来凉感纺织品应向着更为环保、持久、多功能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感纺织品 复合功能 防蚊凉感 导湿凉感 抗菌凉感 抗紫外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骑行拐弯预警智能休闲骑行服设计研究
12
作者 柳玉营 王朝晖 刘欢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68,共8页
为了解决自行车夜间骑行安全性差和转弯事故多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在骑行拐弯时可以提前预警的智能休闲骑行服。通过高德地图应用程序API提供的免费骑行导航接口开发了Android端骑行导航APP,在APP中设计拐弯预警信息的识别及分类算法来获... 为了解决自行车夜间骑行安全性差和转弯事故多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在骑行拐弯时可以提前预警的智能休闲骑行服。通过高德地图应用程序API提供的免费骑行导航接口开发了Android端骑行导航APP,在APP中设计拐弯预警信息的识别及分类算法来获得不同类别的拐弯预警信息,并利用蓝牙实现信息从手机端到硬件端的无线传输,单片机根据接收到的不同类别拐弯预警信息控制集成在服装上的不同LED灯条发光来进行拐弯预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拐弯预警系统的及时准确性。结果表明:骑行服预警时间和发光时间的差值几乎为0 s,拐弯预警系统反应迅速;左转预警距离和右转预警距离分别为51.1和50.1 m,约50 m的拐弯预警距离可有效保障骑行者安全,改善常规产品未在拐弯前拐弯警示的警示滞后性;该款骑行服不需伸手、不按按钮的自动控制更加安全智能,在常规产品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弯预警 休闲骑行服 高德地图API 骑行导航 智能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体机器人在服装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萍 朱妍西 +3 位作者 沈津竹 张帆 姚晓凤 于卓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9-247,共9页
软体机器人由可变形材料制成,具有柔顺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现已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加速服装智能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软体机器人技术与服装领域的融合发展,根据当前软体机器人的研究进展,聚焦于软体机器人关键技术... 软体机器人由可变形材料制成,具有柔顺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现已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加速服装智能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软体机器人技术与服装领域的融合发展,根据当前软体机器人的研究进展,聚焦于软体机器人关键技术,总结其在制作材料、制作方法、驱动方式及控制与建模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对软体机器人在纺织面料抓取与转移、上肢辅助及下肢辅助服装上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研究认为:可利用智能软材料和微加工技术实现控制元件微型化;结合织物性能特点提高面料自动抓取与落料精度;可穿戴软体机器人在优化设备技术性能的同时,要对整个人机系统进行持续评估和迭代开发,提高人机交互便捷性,以促进软体机器人行业与服装领域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生产 软体机器人 纺织面料抓取 智能服装 驱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裁片自动抓取技术及其布局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建萍 沈津竹 +2 位作者 姚晓凤 朱妍西 张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234,共8页
为促进服装裁片自动化运输的发展,推动服装加工端完成产业升级,即“机器代人”,实现服装智能制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服装裁片智能抓取技术及其布局方法的研究现状。具体分析了空压吸附式抓取,静电式抓取,针刺式抓取,机械手抓取和软体手... 为促进服装裁片自动化运输的发展,推动服装加工端完成产业升级,即“机器代人”,实现服装智能制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服装裁片智能抓取技术及其布局方法的研究现状。具体分析了空压吸附式抓取,静电式抓取,针刺式抓取,机械手抓取和软体手指抓取的原理和特点,阐述了各抓取方式所适用的面料范围,将其在面料表面的布局方式总结为3类:盲式布局抓取、单点布局抓取和多点协同抓取。研究认为软体手指抓取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服装裁片智能抓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提高抓取准确率,提高抓取头的重复定位精度,研发便捷、高效、经济的布局方式,以及研发结合机器视觉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抓取方式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抓取 面料抓取 布局规划 软体手指 服装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迹类型对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建萍 邵熠萌 +1 位作者 杨雅岚 何苑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2,共8页
为设计与开发高性能的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优化其工艺参数,采用镀银纱线作为导电刺绣线,以弹性针织面料作为刺绣基底织物,制备了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测试了其皮肤-电极阻抗,并在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使用刺绣电极与Ag/AgCl... 为设计与开发高性能的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优化其工艺参数,采用镀银纱线作为导电刺绣线,以弹性针织面料作为刺绣基底织物,制备了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测试了其皮肤-电极阻抗,并在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使用刺绣电极与Ag/AgCl凝胶电极同步采集了小腿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采用时域、频域及相关函数分析了刺绣电极与凝胶电极采集的肌电信号拟合性能。结果表明:针迹类型对刺绣电极的皮肤-电极阻抗有显著影响,其中放射状刺绣电极的皮肤-电极阻抗相对最小,而圆环状刺绣电极的阻抗最大;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与Ag/AgCl凝胶电极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效果较为相似,验证了刺绣电极的可行性;放射状刺绣电极的表面肌电信号拟合性能较优,更适合用于肌电信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电极 刺绣 表面肌电信号 针迹类型 皮肤-电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运动裤裤腰压胶工艺参数研究
16
作者 王建萍 王孝东 +1 位作者 张仁俊 郑牧青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提高针织运动裤松紧带压胶裤腰性能,对其裤腰使用热压贴合熔接并优化压胶工艺参数。选用针织涤仿棉双面布,对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机器压力以及松紧带的拉伸长度4项压胶工艺参数设置单因素试验,探究各工艺参数对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 为提高针织运动裤松紧带压胶裤腰性能,对其裤腰使用热压贴合熔接并优化压胶工艺参数。选用针织涤仿棉双面布,对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机器压力以及松紧带的拉伸长度4项压胶工艺参数设置单因素试验,探究各工艺参数对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150~170℃、热压时间20~30s、机器压力0.5~0.6MPa、拉伸长度22.5~30.0cm(松弛长度为80.0cm)条件下,压胶裤腰剥离强度最大;4项参数对剥离强度均有显著影响;热压温度、机器压力、拉伸长度对剥离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较显著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运动裤裤腰 无痕压胶 工艺参数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几何展开方法在毛绒玩具开版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建萍 苗明珠 +1 位作者 周语心 李璐瑶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为形成统一方便、立体效果显著的毛绒玩具开版方法,结合几何体展开方法与服装结构设计方法,实现从二维图纸向三维造型的转换。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年轻消费群体更加偏爱动物形象毛绒玩具,且十分重视毛绒玩具的造型;其次结合立体几何... 为形成统一方便、立体效果显著的毛绒玩具开版方法,结合几何体展开方法与服装结构设计方法,实现从二维图纸向三维造型的转换。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年轻消费群体更加偏爱动物形象毛绒玩具,且十分重视毛绒玩具的造型;其次结合立体几何展开原理与部分服装结构设计方法,将毛绒玩具各部分概括为立体几何图形,进行局部造型展开分析和开版制作;最后以一款毛绒熊玩具为例,主材料为针织绒面布料,实践验证运用立体几何展开方法便于二维纸样到三维实物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绒玩具开版 三维曲面展开 立体几何展开 纸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皱服装数字化创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薇 许旭兵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为了促使褶皱服装朝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文章综述了现阶段智能制造背景下褶皱服装的数字化创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传统褶皱服装中数字化创新设计的必然过程,从褶皱服装的造型、面料、工艺、色彩4个角... 为了促使褶皱服装朝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文章综述了现阶段智能制造背景下褶皱服装的数字化创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传统褶皱服装中数字化创新设计的必然过程,从褶皱服装的造型、面料、工艺、色彩4个角度出发,结合客观评价整理了褶皱服装数字化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褶皱服装相关数字化创新的研究方法,最后阐述了褶皱服装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及展望。未来褶皱服装应侧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促进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优化设计思维,注重科技时尚、数字创新、人工智能等,以期实现可持续时尚下褶皱服装的数字化创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服装 数字化创新 参数化设计 技术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服装生产线员工效率预测
19
作者 鞠宇 王朝晖 +1 位作者 李博一 叶勤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92,共10页
在服装生产线中,管理者通常凭借直觉和经验进行工人调度和工序编排,缺少基于历史生产相关数据的分析,难以进行产前预判。为此,充分利用历史生产数据,使用机器学习技术科学地预判工人产前效率,以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首先,收集了某工厂1... 在服装生产线中,管理者通常凭借直觉和经验进行工人调度和工序编排,缺少基于历史生产相关数据的分析,难以进行产前预判。为此,充分利用历史生产数据,使用机器学习技术科学地预判工人产前效率,以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首先,收集了某工厂13个订单的526个生产数据并通过分位数划分法对效率进行等级划分。其次,基于生产数据的特征,在员工生产效率预测任务中选择了随机森林集成学习模型,并与其它8个模型进行了综合比较。最后,通过递归式特征消除法,从15个初始特征中筛选出实现模型最大预测性能的最优特征组以优化模型。优化后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展现出优异的预测性能,在回归任务中,验证集R^(2)值为0.836,而均方根误差值为0.116;在分类任务中,其验证集平衡F分数值为0.823。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可以实现产前工人效率的有效预测,预测结果可避免管理者在调度时做出错误决策,同时为生产线的优化和柔性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生产数据 机器学习 产前效率预测 递归式特征消除 柔性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鸟羽结构针织面料开发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建萍 苗明珠 +1 位作者 沈德垚 姚晓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1,共7页
为缩短国内滑雪服研发技术与国外品牌的差距,探讨仿生鸟羽结构对针织织物热湿性能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升国内滑雪保暖裤的穿着舒适性。首先,通过融合仿生学和提花设计手法改变织针成圈方式,根据羽毛微观结构特征开发了8种不同组织结构... 为缩短国内滑雪服研发技术与国外品牌的差距,探讨仿生鸟羽结构对针织织物热湿性能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升国内滑雪保暖裤的穿着舒适性。首先,通过融合仿生学和提花设计手法改变织针成圈方式,根据羽毛微观结构特征开发了8种不同组织结构的仿生针织运动面料;然后,在热阻、保温率、透湿率、透气率和经纬向芯吸高度等单一指标对比的基础上,建立灰色近优矩阵进一步综合评估面料热湿性能优劣;最后,基于男性下肢局部出汗、热分布特征提出各面料组织的应用建议。结果表明:凹槽Ⅰ类、仿羽片面料吸湿透湿性好,仿羽小枝、仿羽枝、凹槽Ⅱ类面料保暖性优异,空泡状Ⅰ类和空泡状Ⅱ类面料透气性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仿生 鸟羽结构 针织面料开发 灰色近优法 织物热湿性能 滑雪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