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0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燃剂的层状受限分布实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性能同步增强
1
作者 向阳 程慧强 +1 位作者 吴宏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9,共8页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共混物具有高表面硬度、高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应用广泛。但PC和PBT在阻燃体系上的差异导致共混物阻燃改性效率较低,阻燃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同步增强...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共混物具有高表面硬度、高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应用广泛。但PC和PBT在阻燃体系上的差异导致共混物阻燃改性效率较低,阻燃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同步增强。文中采用层叠复合挤出加工制备了PC/PBT交替层状共混物,调控不同阻燃剂在交替层状共混物基体中的层状受限分布,实现了共混物阻燃性能大幅提高的同时力学性能同步增强,成功解决了PC/PBT传统共混物在高阻燃和高强度、高韧性间的矛盾。研究表明,交替层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了48.1 MPa和15.8 kJ/m2,相较传统共混物分别提高了139.7%和89.7%,而且其阻燃等级达到了UL-94 V-0(1.5 mm),峰值放热率降低了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共混物 阻燃 受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耐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戚加磊 姚超 +3 位作者 左士祥 沈锐其 叶义风 桂豪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60,共9页
利用表面改性钛酸钾晶须(MPTW),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基复合材料,分析了MPTW的表面性质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聚合特性、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TW能与... 利用表面改性钛酸钾晶须(MPTW),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基复合材料,分析了MPTW的表面性质及其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聚合特性、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TW能与PBT发生原位化学接枝,促进MPTW在PBT基体中的分散,并模糊相界面;原位接枝的MPTW对PBT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影响PBT的半结晶时间。当MPTW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其中拉伸强度较纯PBT提高2倍,而冲击强度是纯PBT的3倍。同时,MPTW的添加明显提高了PTW的耐摩擦磨损性能。总体而言,制备的高强耐磨PBT复合材料,在工程塑料结构件、机械传动零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钾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结晶行为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醇酯流变性能研究
3
作者 裴婷婷 梁日辉 +2 位作者 卜雯玥 杨中开 赵国樑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22,39,共6页
有色废旧聚酯纺织品经乙二醇(EG)醇解后,与甲醇(MeOH)酯交换并脱色提纯,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DMT再与1,4-丁二醇(BDO)酯交换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二醇酯(BHBT);BHBT与碳酸二甲酯(DMC)和BDO酯交换,得到双甲基碳酸丁二醇... 有色废旧聚酯纺织品经乙二醇(EG)醇解后,与甲醇(MeOH)酯交换并脱色提纯,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DMT再与1,4-丁二醇(BDO)酯交换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二醇酯(BHBT);BHBT与碳酸二甲酯(DMC)和BDO酯交换,得到双甲基碳酸丁二醇酯(BMBC),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出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酯(clr-PBCT)共聚酯。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分别对clr-PBCT60和clr-PBCT70的熔融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2种clr-PBCT共聚酯的熔体呈现剪切变稀现象,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征;当剪切速率小于1100 s^(-1)时,clr-PBCT60的可纺性要优于clr-PBCT70;二者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且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其粘流活化能(ΔE_(η))则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且clr-PBCT60共聚酯的ΔE_(η)明显低于clr-PBCT70;当剪切速率小于1100 s^(-1)时,clr-PBCT60样品熔体的结构黏度指数低于clr-PBCT70样品,剪切速率增大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有色纺织品 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醇 流变性能 粘流活化能E_(η) 结构黏度指数(Δ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纬编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晨曦 万爱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管理能力这5个指标进行测试,探究织物组织结构和单丝线密度对织物厚度、面密度、孔隙率及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在表征5个单项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灰色聚类分析对这13款纬编单面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织物的组织结构、厚度、单丝线密度、孔隙率以及面密度与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显著相关;组织结构为平纹、单面提花(1)和单珠地网眼的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较好,因此更适合应用于运动休闲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单面T恤面料 热湿舒适性 透气性 透湿率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二甲酸乙二醇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抗水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宝华 丁慧鸽 +1 位作者 周明波 胡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2-315,共4页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处于玻璃化温度以上的潮湿环境中时 ,由于其自有端羧基催化的酸性水解过程具有自加速的特点 ,造成材料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通过封闭PBT的端羧基 ,使端羧基浓度下降到 10meq/kg以下 ,并且添加抗水解稳定剂 ,消...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处于玻璃化温度以上的潮湿环境中时 ,由于其自有端羧基催化的酸性水解过程具有自加速的特点 ,造成材料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通过封闭PBT的端羧基 ,使端羧基浓度下降到 10meq/kg以下 ,并且添加抗水解稳定剂 ,消耗水解过程新生的端羧基 ,以减缓PBT的酸性水解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水解稳定剂 抗水解 端羧基浓度 断裂伸长率 水解稳定剂 PBT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物降解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爱英 冯增国 +1 位作者 张勇 巴建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22-1125,共4页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 研究了系列 PEG-b-PBT嵌段共聚物在 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 37℃条件下的体外降解行为 .同时观察了水解降解过程中系列共聚物溶胀率、失重、特性粘度、结晶度和表面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直接影响其水解降解性能 ,共聚物的溶胀率和失重率随聚醚组分含量而增大 ;通过调节共聚物的组分比可以达到调节降解速率的目的 .此外研究还表明 ,共聚物最初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软段和硬段相联的酯键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嵌段共 降解行为 溶胀率 特性粘度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结构与流变行为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德峰 周持兴 +2 位作者 谢凡 茅大联 张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BT/MM T纳米复合材料。XRD、TEM等表征结果说明,PBT/MM T体系为部分剥离的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MM T的加入并未改变基体PBT的α型晶体结构,但起到明显的成核作用,使PBT微晶尺寸变小;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表明,复合...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PBT/MM T纳米复合材料。XRD、TEM等表征结果说明,PBT/MM T体系为部分剥离的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MM T的加入并未改变基体PBT的α型晶体结构,但起到明显的成核作用,使PBT微晶尺寸变小;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研究表明,复合体系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其趋势明显强于基体。较低温度下,当MM T的质量分数超过3%时,随剪切作用增强,熔体中分散的MM T晶粒形成的三维逾渗网络结构遭到破坏,体系表现为很强的剪切敏感;相同温度较高剪切作用下,复合材料表观黏度小于基体,有利于成型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结构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表面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预聚物接枝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车剑飞 栾宝勇 +3 位作者 董晓明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在纳米SiO2表面上进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预聚物(pre-PBT)接枝改性,建立空间位阻稳定层, 提高了纳米SiO2的分散稳定性,增强了纳米粒子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红外光谱表明,接枝纳米粒子存在着 pre-PBT的酯基特征吸收峰,XPS的Si2p峰精细... 在纳米SiO2表面上进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预聚物(pre-PBT)接枝改性,建立空间位阻稳定层, 提高了纳米SiO2的分散稳定性,增强了纳米粒子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红外光谱表明,接枝纳米粒子存在着 pre-PBT的酯基特征吸收峰,XPS的Si2p峰精细扫描表明二者形成了Si-O-C键,结合能降低;缩合聚合接枝体系的反应压力是影响纳米SiO2表面接枝量和接枝链长的重要因素,热失重分析和粘均分子量测定表明,随着反应压力的降低,热失重增加,接枝物分子量升高,接枝链变长;AFM观察表明在四氯乙烷中分散后的粒径约为50nm,几乎所有颗粒都以原生粒子的状态单独分散,颗粒间无团聚。SEN分析表明,接枝纳米粒子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基体中可均匀地分散,二者界面间存在较强的界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表面改性 接枝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热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婕 齐文杰 +2 位作者 周晴 唐黎华 朱子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4-807,共4页
用热重分析法(TGA)探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降解的动力学,揭示了PBT的热稳定性、热解反应级数和热解活化能.以高纯度氮气为载气,在不同载气流量、不同升温速率下对PBT进行降解,通过失重曲线和微商曲线分析其结构的稳定性,建立... 用热重分析法(TGA)探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降解的动力学,揭示了PBT的热稳定性、热解反应级数和热解活化能.以高纯度氮气为载气,在不同载气流量、不同升温速率下对PBT进行降解,通过失重曲线和微商曲线分析其结构的稳定性,建立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PBT作为工程塑料在高温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N2中降解过程为一阶失重,流量对降解几乎没有影响;增大升温速率,分解的起始温度、失重平衡温度和最大失重率温度均呈增加趋势.PBT的热解可分为两个阶段,降解前期,即失重率在25%~50%之前,可视为零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261.3 kJ/mol,降解反应的中后期直至完全降解,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平均活化能为186.7 kJ/mol.升温速率对两段降解的温度区间划分有影响,随着升温速率增加,零级反应温度范围逐渐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法 动力学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液相色谱法分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解聚产物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婕 刘霞 +2 位作者 蔡敏芝 齐文杰 朱子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5-717,共3页
采用超临界甲醇解聚的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降解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丁二醇两种单体.利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产物DMT,建立了较好的分析方法.其实验操作条件如下: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3:1,V/V),检测波长... 采用超临界甲醇解聚的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降解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丁二醇两种单体.利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产物DMT,建立了较好的分析方法.其实验操作条件如下: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3:1,V/V),检测波长254 nm.测定结果为DMT含量在0.005~0.25μg,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具有高色谱分辨率、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对苯二甲酸二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改性及功能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国林 吴水珠 +2 位作者 赵建青 曾钫 傅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3,120,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改性及功能化研究进展。分类介绍了PBT/弹性体、PBT/聚碳酸酯(PC)、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不同共混合金体系,并总结了近年来PBT在阻燃、导热及生物医药上的应用。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改性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爱英 李杰 +1 位作者 冯增国 张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5,共3页
The behavior of poly(ethylene glycol)-b-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copol ym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immersing time(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of pH=7 4, at (37±1) ℃) on the sw elling r... The behavior of poly(ethylene glycol)-b-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copol ym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immersing time(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of pH=7 4, at (37±1) ℃) on the sw elling ratio, the mass loss an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copolymer film were examined. The copolymer is found to be degradable. The m icrospheres of PEG-b-PBT were prepared by a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using PVA as a stabilizer and characteristic of a sm ooth and spherical surface, sized about 1 133 μm. IR and XRD results reveal that Levonorgestrel crystalls are physically entrapped in the microspheres of the copoly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性 乙二醇 聚对二甲酸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载药微球 制备 左炔诺孕酮 PEG-b-PBT嵌段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条件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体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增革 甘丽华 +4 位作者 姜兆辉 张斌 贾曌 程博闻 李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92,98,共6页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高压条件下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体的流变行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BT熔体的剪切黏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温度较高时剪切黏度下降幅...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高压条件下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体的流变行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BT熔体的剪切黏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温度较高时剪切黏度下降幅度增大;PBT熔体剪切黏度的温度敏感性在高剪切下显著减弱,在高压下缓慢增强;PBT熔体剪切黏度随压力的增大呈指数增加,符合Barus方程;在相同温度、相同剪切速率下,随着压力的增加,PBT熔体剪切黏度逐渐增大;PBT熔体剪切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逐渐降低,表现出典型的"剪切变稀"假塑性流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剪切黏度 温度 压力 剪切速率 黏流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玻璃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Ⅰ)结晶与熔融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炜涛 于德梅 +3 位作者 郭秀生 毛瞻同 黄龙彪 曹继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A l2O3/玻璃纤维(G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及结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纳米A l2O3粒子的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复合材料结晶速率的增加,...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A l2O3/玻璃纤维(G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及结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纳米A l2O3粒子的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复合材料结晶速率的增加,使得非等温结晶温度提高,双熔融峰现象中的低温熔融峰的熔融温度也有所提高。同时,在PBT基体中,纳米A l2O3粒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玻璃纤维对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而使结晶度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纳米AL2O3 非等温结晶 熔融行为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其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晓东 佘万能 姚志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20-22,25,共4页
本文介绍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的合成技术和改性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合成 改性 PBT 工程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增强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被引量:10
16
作者 公绪强 王雅祺 张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6,共5页
采用四辛基溴化铵(TOAB)改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SiO2)的分散性,并在SiO2表面进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BT)的接枝改性。以不同含量改性的SiO2(0.1%~2%(质量分数))与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熔融共混,原位聚合制得Si... 采用四辛基溴化铵(TOAB)改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SiO2)的分散性,并在SiO2表面进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BT)的接枝改性。以不同含量改性的SiO2(0.1%~2%(质量分数))与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熔融共混,原位聚合制得SiO2/pCBT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多,结晶度逐渐提高;与纯pCBT相比,添加1%(质量分数)SiO2的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提高了22%,断裂吸收能提高约56%;此外,SiO2还能显著提高pCBT纳米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二氧化硅 结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降解聚合物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亮 奚廷斐 +2 位作者 王连才 王玮 冯增国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 :研究新型可降解聚合物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EGT/PBT)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相容性 ,对其在组织工程血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对PEGT/PBT进行细胞毒性评价。观察并检测HUVEC在PEGB/PBT、I型胶... 目的 :研究新型可降解聚合物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EGT/PBT)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相容性 ,对其在组织工程血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对PEGT/PBT进行细胞毒性评价。观察并检测HUVEC在PEGB/PBT、I型胶原改性 (Col- )的PEGT/PBT、纤维连接蛋白改性 (Fn )的PEGT/PBT上的粘附和增殖 ,对细胞在粘附过程中的粘着斑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结果 :PEGT/PBT细胞毒性不大于 1级 ,能支持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和增殖。纤维连接蛋白和I型胶原处理可促进HUVEC在PEGT/PBT膜上的增殖 ,而且纤维连接蛋白可增加HUVEC在PEGT/PBT上 2 0min、2h的粘附率 ,并促进细胞形成局部粘附结构。结论 :新型可降解聚合物PEGT/PBT具有良好的血管细胞相容性 ,对其在组织工程血管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对苯二甲酸/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细胞相容性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核/壳结构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共混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念 李国华 +3 位作者 秦丽丽 杨运燕 张立群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135,共4页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含量不同的核壳结构共聚物(Poly(BA/MMA-co-MAA),PBMMA)乳液。单体总转化率达99.6%,乳胶粒径(d z)在421nm左右,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均小于0.08,表明胶束无二...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含量不同的核壳结构共聚物(Poly(BA/MMA-co-MAA),PBMMA)乳液。单体总转化率达99.6%,乳胶粒径(d z)在421nm左右,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均小于0.08,表明胶束无二次成核过程;透射电镜(TEM)观察到PBMMA明显的核壳结构。当MAA质量分数为0.9%时,PBT/PBMMA(质量比100/20)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为纯PBT的7.6倍。动态力学分析(DMA)结果表明,橡胶相的内耗峰向高温方向移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内耗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力学损耗峰变宽,且当MAA的质量分数为0.9%时,两峰间的差值最小,说明此时的PBMMA与PBT间相容性最好。扫描电镜(SEM)观察到的共混物冲击断面证实了力学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核/壳合物 增韧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M核壳结构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念 张洪起 +3 位作者 侯君 马静 张立群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6,21,共5页
近些年来乳液聚合用于脆性聚合物的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不同核-壳比的核-壳结构共聚物聚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PBM)乳液,单体总转化率达99.75%,乳胶粒径(dz)在353.3nm左右,粒径... 近些年来乳液聚合用于脆性聚合物的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不同核-壳比的核-壳结构共聚物聚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PBM)乳液,单体总转化率达99.75%,乳胶粒径(dz)在353.3nm左右,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均小于0.075,表明胶束无二次成核过程;透射电镜观察到PBM明显的核壳结构。当核壳比为75/25时出现脆-韧转变,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BM(100/20)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为纯PBT的8.63倍。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相的内耗峰向高温方向移动,PBT的向低温方向移动,力学损耗峰变宽,且当核壳比为75/25时,两峰间的差值最小,说明此时的PBM与PBT间相容性最好。SEM观察共混物的冲击断面证实了力学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核-壳结构 脆-韧转变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离子基团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SPBT)的制备及结晶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光 邬立灏 +2 位作者 杨胜林 金俊弘 江建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1,共7页
大分子链的离子化是调控聚合物聚集态结构和性能的有效手段.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1,4-丁二醇(BD)为原料,添加第三单体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SIPM),通过熔融缩聚制备了含有不同离子基团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SPBT).由红外光谱... 大分子链的离子化是调控聚合物聚集态结构和性能的有效手段.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1,4-丁二醇(BD)为原料,添加第三单体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SIPM),通过熔融缩聚制备了含有不同离子基团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SPBT).由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SPBT的化学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其结晶特性.结果表明:SPBT在130℃出现离子聚集区的有序—无序转变;SPBT的熔点(Tm)降低,自熔体冷却的结晶温度(Tc)移向低温区;SPBT的结晶速率小于PBT;其晶体结构与PBT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