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2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主义电视剧中审美文化在地性研究
1
作者 杜莹杰 李子萱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随着现实主义电视剧的蓬勃发展,地方文化的艺术表达日益成为重要议题。文章以在地性理论视角,研究现实主义电视剧在审美文化建构中对地方因素的呈现与传承。现实主义电视剧借助地缘历史空间、地域文化符码和生态景观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 随着现实主义电视剧的蓬勃发展,地方文化的艺术表达日益成为重要议题。文章以在地性理论视角,研究现实主义电视剧在审美文化建构中对地方因素的呈现与传承。现实主义电视剧借助地缘历史空间、地域文化符码和生态景观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空间;在民俗文化、族群文化和地方语言声音层面进行审美提炼,形成基于在地性的文化表征;以家国叙事为纽带,在保留地方个性的同时,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时代意义的审美表达。中国现实主义电视剧通过在地性实践,既守护了文化多样性,又将地方审美资源整合为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视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创作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电视剧 在地性 审美文化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盗猎”《繁花》:从小说到电视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都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5,共8页
小说《繁花》问世之后通常被研究者们直接作为经典文学文本进行阐释,但忽略的恰恰是其网络属性。金宇澄曾多次提及在“弄堂”论坛的写作经验对《繁花》的文本形态造成的重要影响,因而将《繁花》首先视为“网络文学”并考察媒介环境对文... 小说《繁花》问世之后通常被研究者们直接作为经典文学文本进行阐释,但忽略的恰恰是其网络属性。金宇澄曾多次提及在“弄堂”论坛的写作经验对《繁花》的文本形态造成的重要影响,因而将《繁花》首先视为“网络文学”并考察媒介环境对文学生产的形塑便是理解这一文本的关键。本文试图从考察网络版《繁花》的文学生产机制出发,论证“网络性”如何在发生学的意义上构成了该文本的底层逻辑,从而在“网络社会”的理论语境中分析《繁花》独特的方言写作,进而昭示《繁花》正是在方言与普通话等一系列二元结构的张力中,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开放性,最终借助德塞杜的“盗猎”理论,揭示剧版《繁花》“魔改”小说的文化意义及其表征的历史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宇澄 《繁花》 网络文学 方言 电视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砥砺前行,温暖人心:2024年中国电视剧综述
3
作者 陈笑 范志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0,共7页
2024年,中国电视剧市场面对外部社会环境和行业内部所带来的挑战,把压力转化为自我革新的动力,温暖现实主义成为创作的主流,IP改编成为降低风险、保证剧集品质的重要策略,跨文本写作呈现出多样化、类型化的趋势。不少剧集注重借鉴微短... 2024年,中国电视剧市场面对外部社会环境和行业内部所带来的挑战,把压力转化为自我革新的动力,温暖现实主义成为创作的主流,IP改编成为降低风险、保证剧集品质的重要策略,跨文本写作呈现出多样化、类型化的趋势。不少剧集注重借鉴微短剧的叙事特点,以期拓展长剧集的叙事可能与审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温暖现实主义 IP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编码·建构:贵州新主流电视剧青年叙事机制研究
4
作者 韩成 徐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7-112,共6页
贵州新主流电视剧是展现青年文化话语叙事机制的有力载体之一。它集中呈示当前影视创作从主旋律向新主流转型的时代特征。这一转型深刻影响中国青年群体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及其人生发展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贵州新主流电视剧... 贵州新主流电视剧是展现青年文化话语叙事机制的有力载体之一。它集中呈示当前影视创作从主旋律向新主流转型的时代特征。这一转型深刻影响中国青年群体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及其人生发展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贵州新主流电视剧以青年镜像传播之力赓续历史记忆,建构贵州地域文化认同并促动其成为一种显在趋势。尽管贵州新主流电视剧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但青年话语实践及其视听文本的“编码-解码”呈现出独特的集体文化记忆建构范式,揭示青年共情想象与媒介偏向的悖反:青年圈群在深层文化接触中形塑身份认同和集体文化记忆,但却不断解构与重塑青年文化文本的意义生成与解读机制,在以“中国梦”为叙事核心的主体性寻绎过程中,实现对旧有青年文化意涵的审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新主流电视剧 主体性 叙事机制 青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剧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地缘传播实践与调适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振东 宋巧丽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地缘文化背后潜藏着对于国家观念、价值与信仰体系建构的重要作用。文章从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文化实践与空间表征出发,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十国问卷调查,发现其传播现状具有趋同地缘推移的网络传播力度、各国观看体验的圈层集中趋势... 地缘文化背后潜藏着对于国家观念、价值与信仰体系建构的重要作用。文章从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文化实践与空间表征出发,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十国问卷调查,发现其传播现状具有趋同地缘推移的网络传播力度、各国观看体验的圈层集中趋势、超越国家界限的内凝文化价值、诉诸文化审美成效的实践调整、指向动态外交的地缘文化表征等特点。中国影视作品内蕴的传统文化吸引力,是其展开地缘传播的优势所在,对此,未来中国电视剧创作应把握地缘空间形态展示的渐次推进观念,在实践调适中深耕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及其外延符号,如饮食文化、传统节日、中式建筑等,实现主题选择、叙事场景、审美升维、地缘传播等层面的内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地缘文化 国际传播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谈编剧秦雯:电视剧《繁花》的经典改编、人物关系建构与叙事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范志忠 陈笑 秦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5,共3页
采访者:电视剧《繁花》是基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的,因此观众和研究者特别关心改编创作过程中对原著的具体处理。您能否分享一下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著的哪些关键元素?进行了哪些主要修改,以及这些改动的原因是什么?此外,您选择现在这种... 采访者:电视剧《繁花》是基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的,因此观众和研究者特别关心改编创作过程中对原著的具体处理。您能否分享一下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著的哪些关键元素?进行了哪些主要修改,以及这些改动的原因是什么?此外,您选择现在这种叙事方式和结构来呈现给观众,背后有何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创作 原著小说 经典改编 采访者 电视剧 关系建构 关键元素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映射与类型多元:2023年中国电视剧年度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志忠 陈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2023年,中国电视剧呈现出现实深化与类型多元发展的特质:年代剧仍继续保持着创作的热度,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坚持讲述具有时代共情特质的故事;国产剧版《三体》上线,预示着中国科幻剧元年的到来;悬疑剧精品迭出,拓... 2023年,中国电视剧呈现出现实深化与类型多元发展的特质:年代剧仍继续保持着创作的热度,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坚持讲述具有时代共情特质的故事;国产剧版《三体》上线,预示着中国科幻剧元年的到来;悬疑剧精品迭出,拓展了新的审美空间和叙事深度;都市剧以温情、温暖及人物成长的叙事逻辑,表现出创新趋势;“她题材”直面女性角色的困境与压力,多角度地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承载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表达和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 中国电视剧 年度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智华 纪英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于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展开研究,2023年人物形象宏观层面继承现实摹写、典型环境还原与新兴社会议题注入,塑造顺势而为的圆形人物。微观层面平民化与性别视角并置,彰显生命之美;审美诉求上,在新时代传统伦理秩序下注重自我意识表征... 基于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展开研究,2023年人物形象宏观层面继承现实摹写、典型环境还原与新兴社会议题注入,塑造顺势而为的圆形人物。微观层面平民化与性别视角并置,彰显生命之美;审美诉求上,在新时代传统伦理秩序下注重自我意识表征,情理交织中塑造具有时代气息与生活气息的“具体的人”,实现价值引领;价值取向层面,艺术表现的背后融会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和谐共生贯通民族与家国命题之中,对当下主体实现文化、民族、家国价值认同与身份询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电视剧 现实主义 典型形象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电视剧意义价值的隐忧与反思
9
作者 季静 张红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观众参与电视剧的生产、传播和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同时也带来了意义价值层面的隐忧。跨媒介、碎片化、互文性已成为当下电视剧传播生态的重要特征,观众能够随意游走在多种媒介文本间进行“盗猎”,但传播的“繁荣”...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观众参与电视剧的生产、传播和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同时也带来了意义价值层面的隐忧。跨媒介、碎片化、互文性已成为当下电视剧传播生态的重要特征,观众能够随意游走在多种媒介文本间进行“盗猎”,但传播的“繁荣”难掩内容的空洞。电视剧的叙事性逐渐让位于观众的“可参与性”,其意义生产让位于话题消费,电视剧文本中的文化和价值深度正在被“取悦”与“消费”所带来的平面化所侵蚀。互联网时代,只有坚持意义价值的引领功能,中国电视剧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电视剧 意义价值 隐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繁茂:新时期电视剧回眸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耀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160-165,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新时期 电视连续剧 电视剧艺术 九十年代 《努尔哈赤》 通俗剧 电视剧创作 戏曲电视剧 电视单本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题材电视剧中青年形象的中国式建构
11
作者 恽彩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5,共5页
改革题材电视剧中的青年形象随时代变迁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流变:从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探索新发展模式的“开拓者”形象,到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离乡寻求发展机遇的“脱嵌者”形象,再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重返家乡并带动本土发展的“返... 改革题材电视剧中的青年形象随时代变迁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流变:从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探索新发展模式的“开拓者”形象,到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离乡寻求发展机遇的“脱嵌者”形象,再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重返家乡并带动本土发展的“返乡者”形象。这种流变趋势背后是青年个体意识和国家集体意志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品格、文化品格和审美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题材电视剧 青年形象 中国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多元·题材拓展·传播创新:2023年中国电视剧述评
12
作者 范志忠 陈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2023年中国电视剧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主题剧与年代剧精彩纷呈,不仅拓展了国产电视剧历史叙事的广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国产电视剧的思想深度;都市剧、悬疑剧、科幻剧表现出类型拓展与现实深化的特征,“她题材”类剧集依旧表现出良... 2023年中国电视剧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主题剧与年代剧精彩纷呈,不仅拓展了国产电视剧历史叙事的广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国产电视剧的思想深度;都市剧、悬疑剧、科幻剧表现出类型拓展与现实深化的特征,“她题材”类剧集依旧表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不仅如此,2023年中国电视剧在台网合作方面不断深化,探索盈利转型,尝试与文旅相融合,以多元媒介、多维发展的格局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多元和创新的传播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中国电视剧 类型研究 传播新变 主题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电视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润竹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8-100,共3页
国产电视剧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电视剧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具体表现为作品质量与数量的双重提升。一些电视剧不仅在艺术价值层面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更在观众群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一步丰富... 国产电视剧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电视剧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具体表现为作品质量与数量的双重提升。一些电视剧不仅在艺术价值层面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更在观众群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未来,国产电视剧应着力关注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如乡村全面振兴、城市变迁、家庭伦理等,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故事,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通过严肃的态度、理性的创作、客观的叙述和多维度的视角,构建经典的历史影像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视剧 人物塑造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反馈与传播中构建中国电视剧批评新样态——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艾志杰 张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4,共7页
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聚焦历史视野与理论深度,重视题材深耕与个案阐释,观照受众诉求与情感结构,在深度审视“艺术生产论”的内循环机制中,探讨电视剧批评对创作的有效影响与推动作用。同时,在新媒体语境下,评论主体日趋多元,评论载体... 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聚焦历史视野与理论深度,重视题材深耕与个案阐释,观照受众诉求与情感结构,在深度审视“艺术生产论”的内循环机制中,探讨电视剧批评对创作的有效影响与推动作用。同时,在新媒体语境下,评论主体日趋多元,评论载体丰富且分化,评论界积极探寻新兴技术与艺术表现的结合点,致力于构建互动、互联、互融的批评话语体系。此外,评论界重视“文化主体性”的核心价值,向内探查电视剧批评的文化传统,向外拓展电视剧批评的跨文化视野,强调电视剧批评“兼顾内外”的双重使命。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国产电视剧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在更深层次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评论综述 艺术生产论 文化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建设电视剧艺术学的学科体系──为《现代传播》创刊20周年、出刊100期而作
15
作者 曾庆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9-25,共7页
关键词 电视剧艺术 中国电视剧 学科体系 电视剧研究 创刊20周年 现代传播 艺术研究 比较研究 电视艺术 艺术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革命历史人物传记类电视剧创作简论
16
作者 胡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5-156,共2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延续了20世纪末的创作热潮,一大批优秀之作不断推出,接连形成收视热点,成为我国电视剧领域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其中,以我党我军的领导者、高级将领和革命志士生平事迹为表现内容的革命历史人物传记类... 新世纪以来,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延续了20世纪末的创作热潮,一大批优秀之作不断推出,接连形成收视热点,成为我国电视剧领域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其中,以我党我军的领导者、高级将领和革命志士生平事迹为表现内容的革命历史人物传记类电视剧是独特的组成部分。这些电视剧作品,以电视剧的艺术容量和特有样式,再现了为国家民族作出过卓越贡献的我党我军的优秀领导者和仁人志士的成长历史、革命生涯,成功塑造出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将帅形象和革命英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人物传记类 革命历史 军事题材电视剧 简论 革命志士 英雄形象 电视剧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代中国电视剧批评的发展趋势
17
作者 韩婷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2-143,共2页
我国电视剧批评是随着电视剧创作的发展、繁荣而成长起来的,是随着电视剧理论的不断建树而逐渐深化的,也是随着电视剧产业的兴盛而呈现新的内容与动向的。回看历史与审观现状,我国电视剧批评的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走向: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发展趋势 批评 当代 电视剧创作 电视剧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视剧创作与流行文化的互动后着力
18
作者 赵万斌 李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86-88,共3页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视剧创作,可谓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当代电视剧的创作如同雨后春笋,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兴盛景象,这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可谓是第一次盛世景观。当代电视剧的审美特性和价值取向,高度集中和融合了流行文化的真谛,...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视剧创作,可谓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当代电视剧的创作如同雨后春笋,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兴盛景象,这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可谓是第一次盛世景观。当代电视剧的审美特性和价值取向,高度集中和融合了流行文化的真谛,形成一个独特的互联网+时代的流行文化符号标志。其内涵折射出来传统文化的规范性,美学概念与现代流行文化的美学拓展与延伸的互动,产生从美学、符号学、传播学以及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互联网 中国电视剧 当代 传播学 电视剧艺术 价值取向 美学概念 审美特性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视剧在巴西:流媒体平台传播及巴西粉丝群体的形成
19
作者 王颖梓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38,共7页
近年来,跨国流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拓宽了渠道,使得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得以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中国影视作品在巴西的传播是一个比较新的现象,尚未得到太多关注。然而,巴西电视剧消费者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兴... 近年来,跨国流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拓宽了渠道,使得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得以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中国影视作品在巴西的传播是一个比较新的现象,尚未得到太多关注。然而,巴西电视剧消费者对中国影视作品的兴趣与日俱增,专注于亚洲影视作品的流媒体平台也在巴西流行。文章通过考察中国电视剧在巴西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探讨跨国流媒体平台和粉丝群体对中国电视剧海外传播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巴西 流媒体平台 粉丝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媒介化的裂隙与角力:《繁花》戏剧、电视剧的跨媒介转换与转换逻辑
20
作者 杨鹏鑫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5,共11页
2011-2012年,金宇澄创作出小说《繁花》,十余年之后,由其引发的巨大回响,应是作者始料未及之事。国际艺术电影界享有盛誉的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掀起了广泛讨论,是中国2023年末、2024年初最大传播面、最高讨论度的文化事件... 2011-2012年,金宇澄创作出小说《繁花》,十余年之后,由其引发的巨大回响,应是作者始料未及之事。国际艺术电影界享有盛誉的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掀起了广泛讨论,是中国2023年末、2024年初最大传播面、最高讨论度的文化事件之一。文学借水行舟,倚影像而重获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再媒介化 电视剧 《繁花》 跨媒介转换 传播面 转换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