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蛋白酶高温菌株筛选及豆粕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1
作者 张军燕 张焕新 +4 位作者 吴平 刘萍 黄延莉 代春华 何荣海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从云烟卷烟中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高温菌株YYC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YYC4菌株高温固态发酵未灭菌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 从云烟卷烟中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高温菌株YYC4。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YYC4菌株高温固态发酵未灭菌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80 g/mL、发酵温度55℃、接种量10^(7)CFU/g含水基质、相对湿度80%、发酵时间50 h、MgSO_(4)质量分数0.12%。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由4.92%升高至18.57%,总蛋白质量分数由40.42%增加至47.95%,胰蛋白酶抑制剂质量分数则由8.19 mg/kg降低至3.19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高温固态发酵 菌株筛选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辛嘉英 宋琪 +3 位作者 徐景懿 张卫丹 贺姣 夏春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6-456,共11页
脂肪酶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水解酶之一,广泛应用于风味酯生产、功能性酯开发及油脂改性等多个领域。然而,传统的脂肪酶催化反应体系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一旦处理不当,有机溶剂散失到环境中将造成严重污染,有害物质的残留将直接影响食... 脂肪酶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水解酶之一,广泛应用于风味酯生产、功能性酯开发及油脂改性等多个领域。然而,传统的脂肪酶催化反应体系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一旦处理不当,有机溶剂散失到环境中将造成严重污染,有害物质的残留将直接影响食用者的健康而引发食品安全事件。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具有不使用有毒有害试剂、安全性高、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和选择性好等诸多优势,引起了学术界和食品行业的高度关注。然而无溶剂反应体系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反应条件要求较高、某些反应难以进行、反应体系流动性差导致扩散困难等。由此,研究人员开发了机械、微波和超声等多种辅助强化手段优化反应。本文从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的反应类型、辅助强化手段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体系 脂肪酶催化反应 辅助强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处理对椰粕营养与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家祺 黄晓兵 +3 位作者 彭芍丹 周伟 邓福明 李积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目的]推动椰粕超微粉在食品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方法]以椰粕为原料,系统分析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对其营养成分、活性成分、理化与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经超微粉碎处理后,椰粕中粗蛋白、脂肪、灰分、多酚、黄酮等组分含量变化不明显,... [目的]推动椰粕超微粉在食品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方法]以椰粕为原料,系统分析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对其营养成分、活性成分、理化与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经超微粉碎处理后,椰粕中粗蛋白、脂肪、灰分、多酚、黄酮等组分含量变化不明显,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分别提高了60.08%,125.83%,33.99%;50 min超微粉碎处理使椰粕粉粒径从324.25μm减小至14.78μm,比表面积增加了约34倍,但流动性变差;超微粉碎处理使椰粕粉颜色变得更白,水溶性显著提升,由粗粉的4.95%增加到12.04%,但持水性、持油性分别从6.89,1.84 g/g降至3.35,1.36 g/g;超微粉碎处理使椰粕粉表面变得更加粗糙,膳食纤维的晶体结构受到破坏,相对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下降。[结论]超微粉碎处理能够明显提升椰粕粉的营养特性和功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粕 超微粉碎 营养评价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粕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婷婷 李晶晶 +6 位作者 胡海玥 何亚君 李昱卓 赵羚暄 王丽娜 杨晨 汪建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8,共11页
为提高亚麻籽粕蛋白(flaxseed meal protein,FPI)的利用价值,以亚麻籽粕(flaxseed meal,FM)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FPI,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FPI的提取工艺,表征FPI的结构并分析其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提取FPI的最佳工艺为:浸提... 为提高亚麻籽粕蛋白(flaxseed meal protein,FPI)的利用价值,以亚麻籽粕(flaxseed meal,FM)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FPI,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FPI的提取工艺,表征FPI的结构并分析其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提取FPI的最佳工艺为:浸提pH10、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90 min、料液比1:25 g/mL,该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22.69%。与FM相比,FPI的β-折叠和α-螺旋相对含量分别降低了10.57%和0.61%,其微观结构呈典型的冻干板状和不规则的鳞片状。此外,FPI的功能特性对pH具有高度依赖性,远离FPI等电点(pH4)时,FPI的功能特性显著提升。pH8时FPI的溶解度(99.52%)、持水性(8.87 g/g)、乳化性(8.92 m^(2)/g)以及乳化稳定性(122.58 min)最佳。pH7时,FPI的起泡性(48.65%)和起泡稳定性(94.94%)最优,FPI凝胶的硬度(137.03 g)、弹性(0.829)和持水性(99.29%)最大,凝胶特性最佳。本研究为FPI作为乳化剂或凝胶剂在食品或医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提高FPI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粕 蛋白质 提取工艺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制备工艺优化
5
作者 石杰 张正海 +4 位作者 魏连会 杨庆丽 李国巍 董艳 姬妍茹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获得具有抗血栓活性的汉麻仁多肽,以汉麻仁蛋白粉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得到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并通过超滤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并对纯化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汉麻仁蛋白... 为获得具有抗血栓活性的汉麻仁多肽,以汉麻仁蛋白粉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得到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并通过超滤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并对纯化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汉麻仁蛋白粉酶解制备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胰蛋白酶、酶解温度40℃、料液比1∶25、酶添加量5.68%、pH 8.0,在此条件下酶解5 h凝血酶抑制率为84.70%;分子质量在3000 Da以下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在质量浓度为0.01 g/mL时有更高的凝血酶抑制率,可以达到99.38%;分子质量在3000 Da以下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中近70%分子质量为500~1500 Da。综上,该方法制备并纯化得到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具有高凝血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仁 抗血栓活性肽 酶解 响应面 凝血酶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玉米蛋白水解物功能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6
作者 李冠龙 赵玉昊 +2 位作者 刘晓兰 景言 郑喜群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6,33,共8页
为了促进玉米蛋白的开发利用,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法制备玉米蛋白水解物(CPT),然后经超滤分级获得3个组分〔CPT1(分子质量>5 kDa)、CPT2(分子质量3~5 kDa)、CPT3(分子质量<3 kDa)〕,测定了各组分的粗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 为了促进玉米蛋白的开发利用,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法制备玉米蛋白水解物(CPT),然后经超滤分级获得3个组分〔CPT1(分子质量>5 kDa)、CPT2(分子质量3~5 kDa)、CPT3(分子质量<3 kDa)〕,测定了各组分的粗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研究了pH对各组分功能特性的影响以及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蛋白水解物各组分粗蛋白质含量范围为73.46%~88.51%,超滤分级后大部分含有谷氨酰胺的肽段存在于较小分子质量的组分中;CPT3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71.83 g/100 g;在pH 2~9的范围内,CPT的溶解性最好,当pH为6时,CPT、CPT2、CPT3的溶解性最低,当pH为5时,CPT1的溶解性最低;在pH 5.0~7.0的范围内,CPT1在pH为7.0时有最大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CPT2和CPT3在pH为6.2时有最大的泡沫稳定性,CPT3在pH为5.6时有最大的起泡性。与CPT相比,超滤分级后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CPT、CPT1、CPT2和CPT3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分别为2.14、1.47、0.98 mg/mL和0.77 mg/mL(以蛋白质计),亚铁离子螯合能力IC_(50)分别为2.05、1.01、1.33 mg/mL和1.16 mg/mL(以蛋白质计)。综上,pH对不同分子质量玉米蛋白水解物组分的功能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功能特性和分子质量分布有密切关系,今后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组分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水解物 超滤分级 功能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醇法花生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及其在馒头中的应用
7
作者 赵树超 张相风 +2 位作者 王文昕 郭兴凤 逄飞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3,共8页
旨在为醇法花生蛋白的应用提供参考,以低温压榨花生饼经索氏抽提脱脂后的花生粕(CP)为原料,采用醇法制备花生蛋白产品(D1和D2),系统研究了pH对花生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另外,将花生蛋白添加至面粉中制作馒头,分析了馒头的理化指标,以考... 旨在为醇法花生蛋白的应用提供参考,以低温压榨花生饼经索氏抽提脱脂后的花生粕(CP)为原料,采用醇法制备花生蛋白产品(D1和D2),系统研究了pH对花生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另外,将花生蛋白添加至面粉中制作馒头,分析了馒头的理化指标,以考察花生蛋白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P相比,D1和D2的溶解性下降,但持水性、持油性、乳化特性、起泡特性以及胶凝性均提高;在pH 5~9范围内,随pH增大,D1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和胶凝性先增后减,持水性降低,持油性增加,D2的溶解性、持油性增加,持水性、起泡性、胶凝性整体呈降低趋势,乳化性先增后减;D1和D2的添加量(1%~3%)对馒头比容、水分含量、pH、孔隙结构参数(孔隙率、孔隙密度和孔隙平均面积)基本无显著影响,对表皮色泽影响显著,D1和D2的添加促使馒头更柔软和有弹性,其中添加1%D1的馒头综合评分为91.07分,显著高于纯面粉馒头的(85.88分)。综上,醇法加工可有效提升花生蛋白除溶解性外的其他功能特性,适量添加于面粉中可提升馒头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法浸提 花生蛋白 PH 功能特性 馒头 综合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蛋白美拉德肽的制备及其呈味研究
8
作者 刘秀梅 王媛 +6 位作者 李梦雨 张玉玉 孙宝国 张思雨 陈鸿剑 张艳荣 杨雅利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3-223,共11页
为制备鲜味较高的葵花籽蛋白美拉德肽,以葵花籽蛋白为原料,电子舌评分、感官评分、可溶性氮、水解度为指标,对葵花籽蛋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褐变度、色差、氨基氮、电子舌评分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葵花籽蛋白... 为制备鲜味较高的葵花籽蛋白美拉德肽,以葵花籽蛋白为原料,电子舌评分、感官评分、可溶性氮、水解度为指标,对葵花籽蛋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褐变度、色差、氨基氮、电子舌评分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葵花籽蛋白鲜味肽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双酶分步组合酶解,在底物浓度8%,酶添加量5000 U/g,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配比例1:2(酶活比),加入碱性蛋白酶在40℃酶解3 h,再加入风味酶于50℃继续酶解1 h,制备的酶解液电子舌评分和感官评分较高;在木糖添加量为1.0%,初始pH7.0,120℃条件下,美拉德反应60 min,所制备的葵花籽蛋白鲜味肽电子舌评分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然后通过分析美拉德反应前后体系中肽段的分子量分布,发现500~1000 Da组分可能为美拉德反应的主要活性肽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酶解 美拉德反应 鲜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冷榨花生饼蛋白功能与结构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杨陈旭 徐拥军 +4 位作者 肖荣辉 张丽芬 朱婷伟 陈复生 张献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该文以冷榨花生饼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和功率密度对冷榨花生饼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饼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持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超声40 min,25℃,5.33 W/cm^(3)时花生饼... 该文以冷榨花生饼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温度和功率密度对冷榨花生饼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饼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持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超声40 min,25℃,5.33 W/cm^(3)时花生饼蛋白乳化活性和溶解性较好,分别提高了61.05%和49.93%。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花生饼蛋白的α-螺旋结构增加,β-折叠和无规卷曲减少;紫外最大吸收波长蓝移,花生饼蛋白结构展开,氨基酸残基暴露,分子更加松散有序;荧光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荧光最大吸收峰蓝移。花生饼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后花生饼蛋白平均粒径减小,二级结构有序性增强,疏水基团暴露,使其溶解性和乳化活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花生饼蛋白 功能特性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油添加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10
作者 彭静娜 杞廷美 +3 位作者 张月江 付晓萍 林奇 包媛媛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5,共9页
为研究澳洲坚果油、牛油果油按比例添加到核桃油中的氧化稳定性,以过氧化值、酸价为评价指标,筛选抗氧化能力较强的植物油脂。以澳洲坚果油为研究对象,按质量分数10%、20%、30%、40%与核桃油复配,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不同储藏阶段... 为研究澳洲坚果油、牛油果油按比例添加到核桃油中的氧化稳定性,以过氧化值、酸价为评价指标,筛选抗氧化能力较强的植物油脂。以澳洲坚果油为研究对象,按质量分数10%、20%、30%、40%与核桃油复配,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不同储藏阶段复配澳洲坚果油-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并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能力及同步荧光指标,评价澳洲坚果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60℃加速氧化过程中,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显著高于牛油果油(P<0.05),加速氧化结束时澳洲坚果油POV值为(0.83±0.12)mmol/kg,酸价为(0.34±0.00)mg/g。复配植物油脂与空白组相比,40%澳洲坚果油-核桃油组合效果最好,过氧化值为(10.17±0.31)mmol/kg,酸价为(0.28±0.05)mg/g,羟自由基清除率为(39.29±0.77)%,总还原力为0.234±0.003,荧光光谱显示随着澳洲坚果油添加量增加300~350nm处的荧光强度下降幅度减弱,添加澳洲坚果油可以有效提高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延长核桃油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复配调和 氧化稳定性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菜粕和膨化双低菜粕及添加比例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张彬彬 李星 +5 位作者 钱广宇 杨洁 邬本成 张玉柱 李俊 李军国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6,共9页
研究膨化处理对双低菜粕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双低菜粕和膨化双低菜粕不同添加比例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出不同类型双低菜粕在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选择双低菜粕进行膨化实验,测定膨化前后营养成分... 研究膨化处理对双低菜粕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双低菜粕和膨化双低菜粕不同添加比例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出不同类型双低菜粕在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选择双低菜粕进行膨化实验,测定膨化前后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养殖实验选用2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共864只,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实验饲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5%、10%、15%、20%的双低菜粕和膨化双低菜粕,进行为期28 d的养殖实验(预饲期7 d,正式实验21 d),实验前期饲喂常规饲粮。结果表明:1)膨化处理可显著提高双低菜粕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硫苷、芥子碱等抗营养因子含量(P<0.05),显著降低蛋白质溶解度(P<0.05)。2)随着饲粮中双低菜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的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末重显著下降(P<0.05),料重比显著上升(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下降(P<0.05);甲状腺滤泡逐渐出现增生、弥漫性水肿现象。3)随着饲粮中膨化双低菜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末重显著上升(P<0.05),料重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上升(P<0.05);甲状腺滤泡同样出现增生现象,并伴随着间质水肿现象。4)在相同添加比例下,膨化双低菜粕组肉鸡的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总体上优于双低菜粕。双低菜粕在肉鸡饲粮中的添加质量分数不宜超过10%,膨化双低菜粕不宜超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双低菜粕 挤压膨化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核桃粕中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肽的分析及降血糖机制
12
作者 刘莹莹 庞晓宇 +2 位作者 郭聪聪 檀建新 田益玲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6,共9页
为研究传统真菌发酵核桃蛋白产物中具有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的肽段,在发酵产物动物喂养总体评价的基础上,采用Sephadex G-50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级分离纯化,以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态酶-IV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液相色谱-... 为研究传统真菌发酵核桃蛋白产物中具有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的肽段,在发酵产物动物喂养总体评价的基础上,采用Sephadex G-50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级分离纯化,以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态酶-IV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得到的分离组分IV、V、VI组共有的和差异的肽段,及其来源的蛋白,获得主要活性肽段,利用液相色谱测定含量,通过检索UniProt在线平台获得相关肽的来源,并用分子对接工具分析活性肽与3种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通过2型糖尿病小鼠造模,可以得到粗肽可以有效控制患病小鼠的体质重、摄食量和血糖,缓解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葡萄糖耐量。在Sephadex G-50凝胶分离纯化后得到的分子质量较小的组分IV、V、VI中,组分V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组分IV和VI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对二肽基态酶-IV抑制活性显著其他两组。随后对组分IV、V、VI进行多肽分析比较,并且对其相同肽段进行含量测定,发现在第V中,与VI相同的肽段MMRPDEDEQEGQRQ和LPLLR占总肽含量的82.3%,对DPPIV抑制活性94.3%源于这两条肽的作用。因此,在众多相同肽段中这两条肽链极具血糖调节活性肽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肽 降血糖 2型糖尿病小鼠 多肽序列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桐子饼粕多糖的提取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3
作者 王闪闪 黄秀芳 +4 位作者 何华汉 阚建全 陈耀兵 王智勇 罗凯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为提高山桐子饼粕的资源利用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酶的含量、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4个因素对山桐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山桐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响应面... 为提高山桐子饼粕的资源利用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酶的含量、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4个因素对山桐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山桐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响应面模型优化显示,在料液比1∶27、超声时间25 min、酶的质量分数2.4%、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配比2∶1的条件下,山桐子多糖提取率最高为8.96%,试验验证结果为8.64%,误差小于5%。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山桐子多糖对DPPH、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能力。理化性质试验表明在温度为80℃时,持水性和持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饼粕 多糖 超声 复合酶法 提取 抗氧化活性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料基饼粕中蛋白质资源挖掘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欣怡 杜薇 +6 位作者 马友水 于鲲 杨丽萍 侯志刚 赵金龙 吴晓伟 李培燕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共11页
油料基饼粕作为榨油后宝贵的副产物,在我国年产量巨大,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然而,传统提取饼粕蛋白的方法存在提取时间长、有机溶剂消耗量大、提取率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因此,探索高效、快捷且安全的蛋白质提... 油料基饼粕作为榨油后宝贵的副产物,在我国年产量巨大,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然而,传统提取饼粕蛋白的方法存在提取时间长、有机溶剂消耗量大、提取率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因此,探索高效、快捷且安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充分挖掘饼粕中的蛋白质资源,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作者综述了油料基饼粕中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旨在为粮油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 饼粕 蛋白质提取 功能特性 食品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热处理对菜籽蛋白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
15
作者 赵康妤 杨萍 +4 位作者 马俊坤 舒文静 杨凤 谢伊莎 刘庆庆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研究超声(200、400、600 W)协同热处理(25、60、90℃)改性对菜籽蛋白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热处理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发生热聚集,粒径从1188.18 nm增至5630.00 nm,溶解度从8.6%降至5.6%,并伴随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蛋... 研究超声(200、400、600 W)协同热处理(25、60、90℃)改性对菜籽蛋白结构及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热处理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发生热聚集,粒径从1188.18 nm增至5630.00 nm,溶解度从8.6%降至5.6%,并伴随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蛋白构象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热处理协同超声处理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展开,肽键断裂,疏水性基团暴露,与仅25℃热处理相比,协同超声(600 W)促进蛋白聚集体破裂,粒径降至1155.27 nm,暴露出更多极性基团,带电残基增多,表面疏水性增加,二级结构发生相互转化,蛋白的溶解度得到显著改善(升至57.31%)。本研究结果可为菜籽蛋白复合改性及溶解性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菜籽蛋白 协同作用 蛋白结构 热处理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容器及充氮包装对亚油酸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张刘瑾 王文高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1,共6页
以过氧化值、碘值、酸价等作为评价指标,探究包装容器类型及充氮包装工艺对亚油酸储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期间不同包装容器内亚油酸的过氧化值、酸价呈现显著差异,而碘值、水分含量、亚油酸含量、相对密度及结晶物熔点无统... 以过氧化值、碘值、酸价等作为评价指标,探究包装容器类型及充氮包装工艺对亚油酸储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期间不同包装容器内亚油酸的过氧化值、酸价呈现显著差异,而碘值、水分含量、亚油酸含量、相对密度及结晶物熔点无统计学差异,气密性优异的容器可有效延缓过氧化值及酸价的上升速率。充氮包装与非充氮包装的亚油酸过氧化值、碘值以及酸价均存在显著差异。充氮工艺可作为延缓亚油酸氧化、延长产品货架期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 包装容器 充氮包装 氧化 储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复合正丁醇提取浅色茶皂素工艺的研究
17
作者 王传浩 陈俊宇 +2 位作者 张少凯 田君飞 万小芳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以油茶粕为原料,通过冷冻加机械处理等预处理手段分离出茶皂素粗提物,进一步采用水酶法结合正丁醇萃取工艺对茶皂素粗提物进行处理和纯化,得到固体粉状茶皂素。系统探究了酶用量、酶解时间、pH、温度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对水酶法复合... 以油茶粕为原料,通过冷冻加机械处理等预处理手段分离出茶皂素粗提物,进一步采用水酶法结合正丁醇萃取工艺对茶皂素粗提物进行处理和纯化,得到固体粉状茶皂素。系统探究了酶用量、酶解时间、pH、温度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对水酶法复合正丁醇得到的茶皂素的表面张力、发泡性能、抗氧化性等进行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脂肪酶质量分数为2%,酶解时间4 h,pH=6.0,温度50℃,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3.09%,纯度为85.63%,白度为69.56,该方法提取的茶皂素在红外、紫外表征下与纯度98%标准品对比相同,并具有优良的表面张力、发泡性能、抗氧化性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油茶粕 水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不同品种油橄榄叶化学成分系统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强宏 邹诚 +2 位作者 王文亮 王惠明 瞿城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81,共9页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油橄榄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分析技术分别定性定量分析甘肃陇南不同品种油橄榄叶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甘肃...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油橄榄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分析技术分别定性定量分析甘肃陇南不同品种油橄榄叶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甘肃陇南油橄榄叶提取物中主要鉴定了73个化学成分,其中萜类38个、黄酮类16个、苯乙醇类7个、挥发油类5个、脂肪酸类2个、苯甲酸类1个、苯丙素类1个、其他类3个;不同品种27批油橄榄叶提取物中的11个化学成分总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陇南武都和礼县的油橄榄叶提取物中11个化学成分总含量分别为1601.19~2941.99μg/g和925.98~2617.04μg/g,其中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女贞苷、木犀草苷、野漆树苷含量较高。整体上,陇南礼县油橄榄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陇南武都,其中科拉蒂、阿尔波萨纳和陇育1号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优。综上,油橄榄叶中的化学成分以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为主,不同来源油橄榄叶11个化学成分总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陇南礼县油橄榄叶抗氧化活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 化学成分 定性定量 黄酮类成分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3个主栽品种核桃多肽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晋祥 耿树香 +2 位作者 宁德鲁 庄永亮 王玺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6,94,共7页
为提高云南核桃饼粕附加值,选取云南3个主栽品种深纹核桃(漾泡、三台和细香),采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对3个品种的脱脂核桃粕粉进行水解制备核桃多肽,对核桃多肽进行模拟胃肠消化,研究核桃多肽及其体外消化产物的抗氧化... 为提高云南核桃饼粕附加值,选取云南3个主栽品种深纹核桃(漾泡、三台和细香),采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对3个品种的脱脂核桃粕粉进行水解制备核桃多肽,对核桃多肽进行模拟胃肠消化,研究核桃多肽及其体外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对核桃多肽的基本成分、分子质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的核桃多肽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水解制备的,而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的3个不同品种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差异,其中漾泡、三台和细香核桃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1.34%、71.26%和71.82%,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2.41%、81.23%和82.86%;在经过模拟胃肠消化后,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的核桃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有所上升,且其中分子质量小于1000Da的小分子多肽组分含量增高;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的漾泡、三台和细香核桃多肽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50%,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22.58、122.84mg/g和139.19 mg/g,且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综上,云南3种深纹核桃漾泡、三台和细香均适用于碱性蛋白酶水解核桃蛋白进行抗氧化相关功能食品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核桃 主栽品种 核桃饼粕 核桃多肽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油制取技术与饼粕利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黄颖 禹晓 +6 位作者 刘昌盛 黄崇博 李文林 周琦 万楚筠 郑畅 邓乾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58-372,共15页
葵花籽油素有“健康食用油”之称,其富含亚油酸、VE、甾醇、角鲨烯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衰老、抗胆固醇、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的副产物,含有蛋白质、绿原酸、碳水化合物等高附加值组分,在食品领域具... 葵花籽油素有“健康食用油”之称,其富含亚油酸、VE、甾醇、角鲨烯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衰老、抗胆固醇、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的副产物,含有蛋白质、绿原酸、碳水化合物等高附加值组分,在食品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本文阐述近年来葵花籽油加工产业的重要研究进展,着重介绍葵花籽预处理、油脂提取以及饼粕综合利用3个环节涉及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期为葵花籽油的品质提升和饼粕的高值化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油 预处理 提取技术 葵花籽粕 蛋白质 绿原酸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