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1
篇文章
<
1
2
…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研究
1
作者
张西宁
曹丹
+3 位作者
李超
刘恭辅
靳琪
袁鹏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能力评估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把1952年在该流域内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场作为核算情景、未治理对比观测小流域董庄沟作为基线情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能力评估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把1952年在该流域内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场作为核算情景、未治理对比观测小流域董庄沟作为基线情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野外调查等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把人工林地划分为10个碳层进行样区设置、植被和土壤样品采集及理化指标测定,评估了人工林地增绿增汇、植物措施和淤地坝保土固碳、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3种主要途径的碳汇能力。结果表明: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为6.40 t/(hm^(2)·a),其中植被碳库、土壤碳库碳汇能力分别为5.85、0.55 t/(hm^(2)·a);植物措施保土固碳能力为0.92 t/(hm^(2)·a),淤地坝(坝地)保土固碳能力为30.84 t/(hm^(2)·a);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能力为0.14 t/(hm^(2)·a)。淤地坝保土固碳能力最大但坝地面积相对较小、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与淤地坝相比相对较小但面积较大、减蚀减排是通过优化土地管理措施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重要环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兴建淤地坝,加强对水土保持林的管护和更新,各项治理措施协同配合,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碳汇作用,提高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能力
增绿增汇
保土固碳
减蚀减排
评估
南小河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试验
2
作者
雷磊
王良
+5 位作者
樊成虎
刘子瑞
宋洋
薛倩楠
田堪良
段金贵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4,242,共9页
[目的]研究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为黄土边坡的加固及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方法]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矿化加固处理,并在固化黄...
[目的]研究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为黄土边坡的加固及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方法]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矿化加固处理,并在固化黄土边坡上进行植被恢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从微观角度探究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矿化加固的作用机制,并统计分析了固化黄土边坡的植被恢复效果。[结果]采用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固化处理后,在坡面上生成的固化层将松散且相邻的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使黄土坡面形成一个整体,固化层最大厚度为0.23 cm,平均厚度为0.21 cm;固化黄土边坡恢复植被后第60天,A1,A2,B1,B2,A1B1,A2B2各区域内植被成活率比A0,B0,A0B0各区域分别显著提高26.66%,20%,37.5%,25%,33.33%,25%(p<0.05),第60天后,各区域内植被的成活率均差异显著,而且固化后加保水剂的A1,B1,A1B1各区域内植被的成活率最高;固化后加保水剂的B1和A1B1区域内紫穗槐高度和地径的生长变化量最大,且固化后加保水剂的A1,B1,A1B1各区域内麦冬草和紫穗槐的生长状况最好。[结论]采用MIC技术可以有效固化黄土坡面,与植被恢复技术相结合,既能防治土壤侵蚀,又能恢复生态环境。这种综合防治措施为黄土边坡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
微生物矿化
加固技术
植被恢复
边坡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风洞试验模拟装置研制
3
作者
郭嘉
韩闰劳
达古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17-119,共3页
为了满足鄂尔多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展示风蚀风沙危害及治理效果、兼顾风蚀模拟试验观测的需求,以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风力侵蚀观测资料和治理技术为依据,研制了风洞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可模拟不同风速条件下不同粒径的沙粒运动及侵蚀...
为了满足鄂尔多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展示风蚀风沙危害及治理效果、兼顾风蚀模拟试验观测的需求,以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风力侵蚀观测资料和治理技术为依据,研制了风洞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可模拟不同风速条件下不同粒径的沙粒运动及侵蚀情况,操作简便,模拟过程直观,风蚀测试精度等级达到0.1 g,风速变频控制效果良好、风场分布均匀,风速测量准确,在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科技馆或科普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示范园
风力侵蚀
模拟装置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
16
4
作者
刘斌
冉大川
+2 位作者
罗全华
张志萍
王存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根据实测水文泥沙资料以及核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 ,对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截至 1996年底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存面积 2 7.3 2万hm2 ,其中梯田 4.64万hm2 、林地18.2 6万hm2 ...
根据实测水文泥沙资料以及核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 ,对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截至 1996年底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存面积 2 7.3 2万hm2 ,其中梯田 4.64万hm2 、林地18.2 6万hm2 、草地 3 .98万hm2 、坝地 0 .44万hm2 。北洛河流域 (氵状头以上 ) 1970~ 1996年水利水保措施及人类活动年均减少洪水 8417万m3 ,减洪效益 2 1.4% ;年均减水 2 7793万m3 ,减水作用 2 4.7%。 1970~ 1996年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洪沙 12 46万t ,减洪沙效益 15 .4% ;年均减沙 15 43万t,减沙效益 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洪减沙
水保法
北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
23
5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3 位作者
罗全华
张志萍
王存荣
郭永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共3页
采用“水保法”对泾河流域自 7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根据泾河流域各县 1989年土地详查资料和 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 ,核实了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面积。坡面措施减洪减沙作用计...
采用“水保法”对泾河流域自 7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根据泾河流域各县 1989年土地详查资料和 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 ,核实了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面积。坡面措施减洪减沙作用计算方法自成体系 ,在小区坡面措施减洪指标推到流域的过程中 ,消除了小区与流域存在的时段、点面和地区三方面差异 ;流域坡面措施减沙量的计算注重了坡面与沟道、洪水与泥沙的有机联系。计算结果表明 :1970~ 1996年 ,泾河流域年均综合减水 6.5 3 7亿m3 、减沙 0 .475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人类活动
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调水保土效益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张绒君
郭嘉
+3 位作者
于艳丽
张西宁
左荣
胡文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01,108,共5页
利用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关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果资料和黄委西峰水保试验站60多a观测资料,确定甘肃省黄土高塬沟壑区调水保土效益指标参数,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规定的计算方法,以1979年为基准年...
利用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关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果资料和黄委西峰水保试验站60多a观测资料,确定甘肃省黄土高塬沟壑区调水保土效益指标参数,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规定的计算方法,以1979年为基准年,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计算了甘肃省高原沟壑区3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调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年均增加入渗量为1 484.33万m3,年均增加拦蓄径流量和拦蓄泥沙量分别为1 161.6万m3和184.4万t;淤地坝年增加拦蓄径流量为23.04万m3,拦蓄泥沙量为15.39万t。沟头防护工程减轻沟蚀的保土量为60.92万m3;淤地坝年均增加保土量为8.9万t。年均减少雨季径流量5 076.6万m3,增加旱季径流量48.6万m3,从而减轻了洪灾和旱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调水保土
效益
黄土高塬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蓄水保土效益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王斌
杜守君
+1 位作者
王爱龙
唐志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0,82,共3页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坡陡沟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水土保持造林、种草和封坡禁牧等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及毁林毁草后水土保持效益减退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沟谷林、沙棘林、人工林等均可有效...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坡陡沟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水土保持造林、种草和封坡禁牧等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及毁林毁草后水土保持效益减退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沟谷林、沙棘林、人工林等均可有效地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效益;森林被破坏对流域年径流总量影响较小,对径流年内分配影响较大;在黄土高塬沟壑区退耕地种植草木樨,可有效地减少冲刷量和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植物措施
蓄水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累积曲线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方法探讨
被引量:
17
8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1 位作者
付良勇
王鸿斌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25,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黄河流域利用双累积曲线相关分析法计算流域减水减沙效益时存在的一个问题,经过分析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并以环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为例,提出应优先采用第一种方法。
关键词
双累积曲线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效益
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被引量:
4
9
作者
闫晓玲
杜新源
+2 位作者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08,111,共3页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白蜡与沙棘混交等,牧草栽培模式包括多年生香豌豆与作物或林木间作、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天然草场改良、黄兰沙梗草护坡草皮、康巴早熟禾+果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林草配置模式
黄土高塬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方略刍议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冉大川
吴永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58-59,100,共3页
根据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研究成果指出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依然是泾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泾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应该坚持水保立县 ,因地制宜 ,防治结合 ,强化管理 ,坚决...
根据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研究成果指出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依然是泾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泾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应该坚持水保立县 ,因地制宜 ,防治结合 ,强化管理 ,坚决制止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才能为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保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才能使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最终实现“山川秀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综合治理
泾河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
16
11
作者
赵力仪
马国力
+1 位作者
祁永新
刘斌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3-25,共3页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指的是水土保持项目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 ,包括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程度 ,其反映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3个方面。社会效益监测应以...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指的是水土保持项目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 ,包括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程度 ,其反映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3个方面。社会效益监测应以农户监测为基础进行宏观社会经济调查 ,以监测信息为基本依据 ,建立层次化 (目标、准则、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了定性 (德尔菲法 )和定量 (AHP法 )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评价
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家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
7
12
作者
刘斌
常文哲
许晓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78,81,共3页
从杨家沟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的变化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发挥年限等方面,对杨家沟流域水沙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域径流量、泥沙量的增加由两方面的因素引起:①发挥拦蓄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有所减少;②沟道工...
从杨家沟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的变化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发挥年限等方面,对杨家沟流域水沙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域径流量、泥沙量的增加由两方面的因素引起:①发挥拦蓄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有所减少;②沟道工程措施的拦蓄效益下降,沟头防护工程没有被及时修复。同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拦蓄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工程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占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总量的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水土保持
杨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生态优先的观点搞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被引量:
5
13
作者
刘景发
张绒君
冉大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在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这就是必须树立起生态优先的观点 ,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植被建设
生态优先观点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家川示范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张绒君
赵安成
+2 位作者
李怀有
白文瑷
陈昊潭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齐家川示范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型拦蓄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和技术推广措施。示范区以径流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和特色,建立了集塬面、沟坡、沟道径流集蓄利用为一体,节灌、...
齐家川示范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型拦蓄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和技术推广措施。示范区以径流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和特色,建立了集塬面、沟坡、沟道径流集蓄利用为一体,节灌、补灌相结合的崔沟径流高效利用示范村,搭建了传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与节水灌溉、集水造林等新技术措施衔接、组装与集成的平台,提高了地表径流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技术体系
齐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遥感监测的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被引量:
5
15
作者
董亚维
吴永红
+1 位作者
马卫星
陈桂荣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157-160,共4页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建立了河龙区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影像解译标志,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解译,对河龙区间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河龙区间80.40%的土壤侵蚀为水蚀,19.60...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建立了河龙区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影像解译标志,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解译,对河龙区间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河龙区间80.40%的土壤侵蚀为水蚀,19.60%为风蚀。土壤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强度侵蚀为主,其次是微度侵蚀,再次是轻度和极强度侵蚀,剧烈侵蚀所占比例最小。与2000年相比,2008年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下降,微度、轻度、中度侵蚀面积逐渐增大,极强度、剧烈侵蚀面积逐渐减少,说明河龙区间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侵蚀正向着良性趋势发展。其原因除了梯田、林地、坝地越来越发挥较大的效益外,草地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封禁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的大面积实施,可能是河龙区间近期土壤侵蚀强度减弱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遥感监测
水土保持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鸿斌
翟然
+1 位作者
刘晓静
刘海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4,112,共4页
以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时期的数字航摄影像,运用ArcGIS软件,通过目视解译和综合判定分别提取2006年、2011年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侵蚀数据,确定其转移矩阵,分析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及土壤侵蚀强度...
以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时期的数字航摄影像,运用ArcGIS软件,通过目视解译和综合判定分别提取2006年、2011年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侵蚀数据,确定其转移矩阵,分析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及土壤侵蚀强度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 a来,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净变化量为78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40%,变化顺序为未成林>灌木>沟台地>乔木林;各级植被覆盖度净变化面积为33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02%,变化顺序为低覆盖>中低覆盖>中覆盖;各级土壤侵蚀强度净变化面积为60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85%,沟蚀变化较小,面蚀变化顺序为中度>强烈>微度>轻度>极强烈>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转移矩阵
皇甫川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家川水土保持示范区水资源利用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郭锐
李怀有
张西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75,共2页
在齐家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崔沟村作为研究区,对治理前后水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2.27%提高到治理后的18.89%,地下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5.39%提高到治理后...
在齐家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崔沟村作为研究区,对治理前后水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2.27%提高到治理后的18.89%,地下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5.39%提高到治理后的24.8%,治理前后土壤水利用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率
水土保持
齐家川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讨
被引量:
1
18
作者
拓俊绒
许小梅
+1 位作者
闵惠娟
荆亚翡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88,92,共3页
水土保持监测是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根据华砚煤矿改、扩建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及其运行和水土流失危害五方面的监测内容,采用调查法、查阅施工和监理...
水土保持监测是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根据华砚煤矿改、扩建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及其运行和水土流失危害五方面的监测内容,采用调查法、查阅施工和监理资料、定位观测法和典型调查法等对华砚煤矿建设期和运行期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补充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华砚煤矿改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基本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流失
弃土弃渣
华砚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塬沟壑区中尺度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建设
被引量:
1
19
作者
常文哲
赵安成
高健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34,150,共3页
砚瓦川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208.7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3.52%,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型拦蓄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对该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38.81 km2,建成谷坊928道、沟头防护62...
砚瓦川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208.7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3.52%,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型拦蓄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对该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38.81 km2,建成谷坊928道、沟头防护62处、水窖1496眼、涝池90座、骨干坝6座、小型淤地坝2座、径流高效利用示范点5个,使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保水保土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中尺度流域
砚瓦川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土保持效益类型划分与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陈智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29,45,共3页
针对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日趋加剧并且缺乏定量评估、科学预测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度和新增水土流失危害度依据等问题,从建设"模型黄土高原"及相关试验研究需要出发,提出将水土保持效益按水土保持效益系...
针对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日趋加剧并且缺乏定量评估、科学预测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度和新增水土流失危害度依据等问题,从建设"模型黄土高原"及相关试验研究需要出发,提出将水土保持效益按水土保持效益系数μ值划分为正效益和负效益两大类型。同时,提出以"实体模型"为试验平台研究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效益形成机理的具体方案,主要包括试验研究方案的设置思路、研究内容、实施手段以及具体实施步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正效益
负效益
形成机理
研究方案
模型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研究
1
作者
张西宁
曹丹
李超
刘恭辅
靳琪
袁鹏超
机构
黄河水
土
保持
西峰
治理监督局
出处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4JRRM010)
甘肃省青年人才团队项目(2025QNTD20)。
文摘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能力评估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把1952年在该流域内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场作为核算情景、未治理对比观测小流域董庄沟作为基线情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野外调查等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把人工林地划分为10个碳层进行样区设置、植被和土壤样品采集及理化指标测定,评估了人工林地增绿增汇、植物措施和淤地坝保土固碳、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3种主要途径的碳汇能力。结果表明: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为6.40 t/(hm^(2)·a),其中植被碳库、土壤碳库碳汇能力分别为5.85、0.55 t/(hm^(2)·a);植物措施保土固碳能力为0.92 t/(hm^(2)·a),淤地坝(坝地)保土固碳能力为30.84 t/(hm^(2)·a);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能力为0.14 t/(hm^(2)·a)。淤地坝保土固碳能力最大但坝地面积相对较小、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与淤地坝相比相对较小但面积较大、减蚀减排是通过优化土地管理措施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重要环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兴建淤地坝,加强对水土保持林的管护和更新,各项治理措施协同配合,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碳汇作用,提高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能力
增绿增汇
保土固碳
减蚀减排
评估
南小河沟流域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arbon sink capacity
increase green sink
soil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eros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valuation
Nanxiaohegou watershed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试验
2
作者
雷磊
王良
樊成虎
刘子瑞
宋洋
薛倩楠
田堪良
段金贵
机构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
科学
研究院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康水力发电公司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供电公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
保持
研究所
中国
科学
院
水利
部
水土
保持
研究所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4,242,共9页
基金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陕北地区电网工程水土流失及次生灾害风险识别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5226KY22000K)。
文摘
[目的]研究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为黄土边坡的加固及坡面土壤侵蚀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方法]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矿化加固处理,并在固化黄土边坡上进行植被恢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从微观角度探究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矿化加固的作用机制,并统计分析了固化黄土边坡的植被恢复效果。[结果]采用MICP技术对黄土边坡进行固化处理后,在坡面上生成的固化层将松散且相邻的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使黄土坡面形成一个整体,固化层最大厚度为0.23 cm,平均厚度为0.21 cm;固化黄土边坡恢复植被后第60天,A1,A2,B1,B2,A1B1,A2B2各区域内植被成活率比A0,B0,A0B0各区域分别显著提高26.66%,20%,37.5%,25%,33.33%,25%(p<0.05),第60天后,各区域内植被的成活率均差异显著,而且固化后加保水剂的A1,B1,A1B1各区域内植被的成活率最高;固化后加保水剂的B1和A1B1区域内紫穗槐高度和地径的生长变化量最大,且固化后加保水剂的A1,B1,A1B1各区域内麦冬草和紫穗槐的生长状况最好。[结论]采用MIC技术可以有效固化黄土坡面,与植被恢复技术相结合,既能防治土壤侵蚀,又能恢复生态环境。这种综合防治措施为黄土边坡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黄土边坡
微生物矿化
加固技术
植被恢复
边坡防护
Keywords
loess slope
microbial mineralization
strengthening techniqu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lope protection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风洞试验模拟装置研制
3
作者
郭嘉
韩闰劳
达古拉
机构
黄河水
土
保持
西峰
治理监督局
庆阳市职业技术学院
鄂尔多斯市
水利
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17-119,共3页
基金
鄂尔多斯市科技示范项目(JNZB-2020-FW168)
文摘
为了满足鄂尔多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展示风蚀风沙危害及治理效果、兼顾风蚀模拟试验观测的需求,以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风力侵蚀观测资料和治理技术为依据,研制了风洞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可模拟不同风速条件下不同粒径的沙粒运动及侵蚀情况,操作简便,模拟过程直观,风蚀测试精度等级达到0.1 g,风速变频控制效果良好、风场分布均匀,风速测量准确,在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科技馆或科普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科技示范园
风力侵蚀
模拟装置
鄂尔多斯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
16
4
作者
刘斌
冉大川
罗全华
张志萍
王存荣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基金
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
文摘
根据实测水文泥沙资料以及核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 ,对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截至 1996年底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存面积 2 7.3 2万hm2 ,其中梯田 4.64万hm2 、林地18.2 6万hm2 、草地 3 .98万hm2 、坝地 0 .44万hm2 。北洛河流域 (氵状头以上 ) 1970~ 1996年水利水保措施及人类活动年均减少洪水 8417万m3 ,减洪效益 2 1.4% ;年均减水 2 7793万m3 ,减水作用 2 4.7%。 1970~ 1996年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洪沙 12 46万t ,减洪沙效益 15 .4% ;年均减沙 15 43万t,减沙效益 16.4%。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洪减沙
水保法
北洛河流域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
23
5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罗全华
张志萍
王存荣
郭永乐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
上中游管理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共3页
基金
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
文摘
采用“水保法”对泾河流域自 7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根据泾河流域各县 1989年土地详查资料和 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 ,核实了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面积。坡面措施减洪减沙作用计算方法自成体系 ,在小区坡面措施减洪指标推到流域的过程中 ,消除了小区与流域存在的时段、点面和地区三方面差异 ;流域坡面措施减沙量的计算注重了坡面与沟道、洪水与泥沙的有机联系。计算结果表明 :1970~ 1996年 ,泾河流域年均综合减水 6.5 3 7亿m3 、减沙 0 .475亿t。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人类活动
泾河流域
Keywords
water and sediment reducti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reatments
artificial activity
Ji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P333.4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调水保土效益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张绒君
郭嘉
于艳丽
张西宁
左荣
胡文峰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
上中游管理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01,108,共5页
文摘
利用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关于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果资料和黄委西峰水保试验站60多a观测资料,确定甘肃省黄土高塬沟壑区调水保土效益指标参数,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规定的计算方法,以1979年为基准年,首次全面系统地分析计算了甘肃省高原沟壑区30多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调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年均增加入渗量为1 484.33万m3,年均增加拦蓄径流量和拦蓄泥沙量分别为1 161.6万m3和184.4万t;淤地坝年增加拦蓄径流量为23.04万m3,拦蓄泥沙量为15.39万t。沟头防护工程减轻沟蚀的保土量为60.92万m3;淤地坝年均增加保土量为8.9万t。年均减少雨季径流量5 076.6万m3,增加旱季径流量48.6万m3,从而减轻了洪灾和旱灾。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调水保土
效益
黄土高塬沟壑区
Keywords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ater diversion and soil conservation
benefit
gullied loess plateaus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蓄水保土效益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王斌
杜守君
王爱龙
唐志清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0,82,共3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09)
文摘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疏,坡陡沟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水土保持造林、种草和封坡禁牧等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及毁林毁草后水土保持效益减退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沟谷林、沙棘林、人工林等均可有效地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效益;森林被破坏对流域年径流总量影响较小,对径流年内分配影响较大;在黄土高塬沟壑区退耕地种植草木樨,可有效地减少冲刷量和径流量。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植物措施
蓄水保土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累积曲线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方法探讨
被引量:
17
8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付良勇
王鸿斌
机构
黄委会
西峰
水保
站
出处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25,共2页
文摘
本文针对目前黄河流域利用双累积曲线相关分析法计算流域减水减沙效益时存在的一个问题,经过分析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并以环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为例,提出应优先采用第一种方法。
关键词
双累积曲线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效益
环江流域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被引量:
4
9
作者
闫晓玲
杜新源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机构
黄河水
土
保持
西峰
治理监督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08,111,共3页
基金
水利部科技计划项目(TG1017)
文摘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白蜡与沙棘混交等,牧草栽培模式包括多年生香豌豆与作物或林木间作、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天然草场改良、黄兰沙梗草护坡草皮、康巴早熟禾+果园等。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林草配置模式
黄土高塬沟壑区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and grass measures
allocation patterns of forest and grass
gullied rolling loess area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方略刍议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冉大川
吴永红
机构
黄委会
西峰
水土
保持
科学试验
站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58-59,100,共3页
文摘
根据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研究成果指出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依然是泾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泾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应该坚持水保立县 ,因地制宜 ,防治结合 ,强化管理 ,坚决制止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才能为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态保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才能使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最终实现“山川秀美”
关键词
水沙变化
综合治理
泾河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Keywords
runoff and sediment variation
multiple controll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Jing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TV882.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
16
11
作者
赵力仪
马国力
祁永新
刘斌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
天水
水土
保持
科学试验
站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
上中游管理局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出处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3-25,共3页
基金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
文摘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指的是水土保持项目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 ,包括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程度 ,其反映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3个方面。社会效益监测应以农户监测为基础进行宏观社会经济调查 ,以监测信息为基本依据 ,建立层次化 (目标、准则、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了定性 (德尔菲法 )和定量 (AHP法 )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关键词
监测
评价
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
Keywords
monitoring
evaluation
social benefit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家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
7
12
作者
刘斌
常文哲
许晓梅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78,81,共3页
文摘
从杨家沟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的变化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发挥年限等方面,对杨家沟流域水沙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域径流量、泥沙量的增加由两方面的因素引起:①发挥拦蓄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有所减少;②沟道工程措施的拦蓄效益下降,沟头防护工程没有被及时修复。同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拦蓄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工程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占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总量的90%以上。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水土保持
杨家沟流域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生态优先的观点搞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被引量:
5
13
作者
刘景发
张绒君
冉大川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
水土
保持
局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文摘
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在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这就是必须树立起生态优先的观点 ,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植被建设
生态优先观点
因地制宜
Keywords
Loess Plateau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idea firs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家川示范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张绒君
赵安成
李怀有
白文瑷
陈昊潭
机构
黄河水
土
保持
西峰
治理监督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09)
文摘
齐家川示范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型拦蓄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和技术推广措施。示范区以径流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和特色,建立了集塬面、沟坡、沟道径流集蓄利用为一体,节灌、补灌相结合的崔沟径流高效利用示范村,搭建了传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与节水灌溉、集水造林等新技术措施衔接、组装与集成的平台,提高了地表径流利用率。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技术体系
齐家川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遥感监测的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被引量:
5
15
作者
董亚维
吴永红
马卫星
陈桂荣
机构
黄河水
土
保持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黄委会
西峰
水土
保持
科学试验
站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157-160,共4页
文摘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建立了河龙区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影像解译标志,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解译,对河龙区间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河龙区间80.40%的土壤侵蚀为水蚀,19.60%为风蚀。土壤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强度侵蚀为主,其次是微度侵蚀,再次是轻度和极强度侵蚀,剧烈侵蚀所占比例最小。与2000年相比,2008年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下降,微度、轻度、中度侵蚀面积逐渐增大,极强度、剧烈侵蚀面积逐渐减少,说明河龙区间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侵蚀正向着良性趋势发展。其原因除了梯田、林地、坝地越来越发挥较大的效益外,草地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封禁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的大面积实施,可能是河龙区间近期土壤侵蚀强度减弱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遥感监测
水土保持成效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erosion
dynamic monitoring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鸿斌
翟然
刘晓静
刘海燕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河海大学地球
科学
与工程学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4,112,共4页
文摘
以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时期的数字航摄影像,运用ArcGIS软件,通过目视解译和综合判定分别提取2006年、2011年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侵蚀数据,确定其转移矩阵,分析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及土壤侵蚀强度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 a来,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净变化量为78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40%,变化顺序为未成林>灌木>沟台地>乔木林;各级植被覆盖度净变化面积为33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02%,变化顺序为低覆盖>中低覆盖>中覆盖;各级土壤侵蚀强度净变化面积为60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85%,沟蚀变化较小,面蚀变化顺序为中度>强烈>微度>轻度>极强烈>剧烈。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转移矩阵
皇甫川流域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ransfer matrix
Huangfuchuan basin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家川水土保持示范区水资源利用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郭锐
李怀有
张西宁
机构
黄河水
土
保持
西峰
治理监督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75,共2页
基金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科研项目(2002-05)
文摘
在齐家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崔沟村作为研究区,对治理前后水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2.27%提高到治理后的18.89%,地下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5.39%提高到治理后的24.8%,治理前后土壤水利用率变化不大。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率
水土保持
齐家川示范区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讨
被引量:
1
18
作者
拓俊绒
许小梅
闵惠娟
荆亚翡
机构
黄河水
土
保持
西峰
治理监督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88,92,共3页
文摘
水土保持监测是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根据华砚煤矿改、扩建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及其运行和水土流失危害五方面的监测内容,采用调查法、查阅施工和监理资料、定位观测法和典型调查法等对华砚煤矿建设期和运行期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补充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华砚煤矿改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基本达到。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流失
弃土弃渣
华砚煤矿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water and soil erosion
abandon soil and slag
Huayan coal mine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塬沟壑区中尺度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建设
被引量:
1
19
作者
常文哲
赵安成
高健翎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
上中游管理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34,150,共3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B09)
文摘
砚瓦川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208.7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3.52%,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型拦蓄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对该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38.81 km2,建成谷坊928道、沟头防护62处、水窖1496眼、涝池90座、骨干坝6座、小型淤地坝2座、径流高效利用示范点5个,使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保水保土效益。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中尺度流域
砚瓦川流域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tegrated treatment
mesorscale watershed
Yanwachuan Watershed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土保持效益类型划分与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20
作者
陈智汉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29,45,共3页
基金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水土保持科研基金项目"高塬沟壑区果园集雨节水灌溉技术示范研究"(99004)。
文摘
针对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日趋加剧并且缺乏定量评估、科学预测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度和新增水土流失危害度依据等问题,从建设"模型黄土高原"及相关试验研究需要出发,提出将水土保持效益按水土保持效益系数μ值划分为正效益和负效益两大类型。同时,提出以"实体模型"为试验平台研究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效益形成机理的具体方案,主要包括试验研究方案的设置思路、研究内容、实施手段以及具体实施步骤等。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正效益
负效益
形成机理
研究方案
模型黄土高原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研究
张西宁
曹丹
李超
刘恭辅
靳琪
袁鹏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试验
雷磊
王良
樊成虎
刘子瑞
宋洋
薛倩楠
田堪良
段金贵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鄂尔多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风洞试验模拟装置研制
郭嘉
韩闰劳
达古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刘斌
冉大川
罗全华
张志萍
王存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冉大川
刘斌
罗全华
张志萍
王存荣
郭永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调水保土效益研究
张绒君
郭嘉
于艳丽
张西宁
左荣
胡文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蓄水保土效益研究
王斌
杜守君
王爱龙
唐志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双累积曲线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方法探讨
冉大川
刘斌
付良勇
王鸿斌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闫晓玲
杜新源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方略刍议
冉大川
吴永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监测与评价
赵力仪
马国力
祁永新
刘斌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杨家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刘斌
常文哲
许晓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以生态优先的观点搞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刘景发
张绒君
冉大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齐家川示范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张绒君
赵安成
李怀有
白文瑷
陈昊潭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遥感监测的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董亚维
吴永红
马卫星
陈桂荣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
王鸿斌
翟然
刘晓静
刘海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齐家川水土保持示范区水资源利用率变化研究
郭锐
李怀有
张西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煤矿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讨
拓俊绒
许小梅
闵惠娟
荆亚翡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高塬沟壑区中尺度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建设
常文哲
赵安成
高健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水土保持效益类型划分与形成机理研究
陈智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