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文化”与“沙漠文化”的融合——论沈苇的文学创作
1
作者 陈静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6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水文化 沙漠 20世纪90年代 湖州地区 人文景观 江南水乡 创作激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高成人教育中外国文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2
作者 丁世忠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0-151,共2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成人教育中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针对外国文学的学科特点和成人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交互进行的教学方法,切实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双向互动,从而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启发式 讨论式 成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国学”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
3
作者 韦济木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57-158,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质疑和非议促使王富仁提出"新国学"主张。王富仁先生在《"新国学"论纲》以及相关文献、谈话中表述的文化胸襟和学术眼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质疑和非议促使王富仁提出"新国学"主张。王富仁先生在《"新国学"论纲》以及相关文献、谈话中表述的文化胸襟和学术眼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应该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而不应该只是指中国的新文学,它首先是指"新文学",当然也包括章回体小说、旧体诗词,甚至戏曲文学。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这个学科才会真正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危机 发展 新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宓日记续编》中的“鲁迅”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太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83,共12页
鲁迅与吴宓,都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吴宓的影响力虽不及鲁迅,但毕竟是学衡派的中坚,且有着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的显赫资历,也是大教授、大学者。可他们二人在人民共和国的命运却殊途迥异。一个身虽死但笼罩无限光环,享受无上荣耀;
关键词 鲁迅 吴宓 日记 人民共和国 风云人物 民国时期 清华大学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人物传记电影中的三个表现误区——以电影《孔子》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包莉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9-70,共2页
传记影片为中国电影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问题也不少。当下中国传记电影至少存在"以善代美"、形神分离、艺术与历史背离这三个表现误区,而找到美与善的结合点、形与神的交融处、历史与艺术的平衡值、英雄与普通人的共鸣感、历史与当下... 传记影片为中国电影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问题也不少。当下中国传记电影至少存在"以善代美"、形神分离、艺术与历史背离这三个表现误区,而找到美与善的结合点、形与神的交融处、历史与艺术的平衡值、英雄与普通人的共鸣感、历史与当下的对接口等当是中国人物传记电影创造辉煌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电影 “以善代美” 形神 历史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光老人”:难以驾驭的现代灵魂——“小说家哈代为何不写小说”刍议 被引量:4
6
作者 胡俊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哈代小说封笔之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时光老人",是英国农村变革过程中裂变出来的一个新人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然而,在表现这一形象时,暴露了作者小说创作上的局限性。准确认识和定位如"时光老人"这... 哈代小说封笔之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时光老人",是英国农村变革过程中裂变出来的一个新人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然而,在表现这一形象时,暴露了作者小说创作上的局限性。准确认识和定位如"时光老人"这样的新人与新的价值观念,寻找恰当的文学形式以表现他们,从而延展自己的题材库,这对哈代继续小说创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是哈代小说创作在《无名的裘德》后难以为继中不应该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时光老人 现代精神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像化叙事:实验戏剧与电子游戏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欣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实验戏剧与电子游戏采用视像化叙事模式,但实验戏剧更多地采用形体动作的蒙太奇式展示来达到,而电子游戏则通过制造宏大的场面景观而产生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这一叙事模式下,电子游戏的景观场面过多地对物进行堆砌,强调对物的感觉... 实验戏剧与电子游戏采用视像化叙事模式,但实验戏剧更多地采用形体动作的蒙太奇式展示来达到,而电子游戏则通过制造宏大的场面景观而产生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这一叙事模式下,电子游戏的景观场面过多地对物进行堆砌,强调对物的感觉;而实验戏剧则更多是强调对物的感觉表达。在叙事策略上电子游戏与实验戏剧都运用一种空间叙事与无中心叙事,从而形成一种效果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像化叙事 形体 奇观 空间 无中心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的电影化倾向 被引量:4
8
作者 袁联波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电影等"非戏剧"因素的介入,使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在充分吸收利用这些文体资源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体规范。电影化倾向是当代中国实验话剧文体实验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电影式的镜头化叙事、蒙太奇结构方式和... 电影等"非戏剧"因素的介入,使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在充分吸收利用这些文体资源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体规范。电影化倾向是当代中国实验话剧文体实验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电影式的镜头化叙事、蒙太奇结构方式和视觉逻辑等。电影化倾向给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带来一些新鲜而生动的特质:"空间的能动性"、表演的细腻性和瞬间感受性以及视听性的增强和文学性的弱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话剧 电影化倾向 文体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欲对心灵的全面扫荡——从三部成都当代城市长篇小说看其欲望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清泉 郭霁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3,共4页
在中国迅速铺开的城市化进程中,后现代主义与消费主义文化共同完成了对成都当下城市文化的重铸与改造。一种对性与物的依赖,摒弃理想主义,放逐精神价值的实用主义的世俗哲学,便以消费主义的文化形态,深刻影响了成都的城市人。成都的知... 在中国迅速铺开的城市化进程中,后现代主义与消费主义文化共同完成了对成都当下城市文化的重铸与改造。一种对性与物的依赖,摒弃理想主义,放逐精神价值的实用主义的世俗哲学,便以消费主义的文化形态,深刻影响了成都的城市人。成都的知识分子在这一种对传统的解构中思考、探寻,不断在精神领域里寻找彼岸的世界,以获取现代人的归宿。这种欲望叙事是21世纪成都社会十分重要的文化语境,同时也是成都城市小说生存与写作的重要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城市小说 欲望叙事 文化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文化心理导致的人生悲剧——论董立勃的西部垦荒小说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静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人生悲剧 文化心理 战争时期 董立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垦荒 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相对主义视野与人道主义情怀——论马丽华“走过西藏”系列散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济木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作为一个在西藏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西部散文代表性作家,马丽华于1994年以"走过西藏"为总题出版了《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系列作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她以文化相对主义视角和人道主... 作为一个在西藏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西部散文代表性作家,马丽华于1994年以"走过西藏"为总题出版了《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系列作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她以文化相对主义视角和人道主义情怀,全面、深刻、真切地反映了西藏的民情风俗、历史文化、现实人生。研究她的散文作品,有助于我们思考和谐发展,思考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丽华 散文 “走过西藏” 文化相对主义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国内尤金·奥尼尔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2
作者 康建兵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1-45,共5页
奥尼尔是中国学界最为关注的外国作家之一。20年来,奥尼尔剧作和国外研究专著陆续得到译介出版,奥尼尔思想和创作得到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突出表现在奥尼尔悲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女权主义批评、表现主义研究和精神分析解读等方面。国... 奥尼尔是中国学界最为关注的外国作家之一。20年来,奥尼尔剧作和国外研究专著陆续得到译介出版,奥尼尔思想和创作得到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突出表现在奥尼尔悲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女权主义批评、表现主义研究和精神分析解读等方面。国内奥尼尔研究在取得较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盲点和不足。新时期奥尼尔研究要想取得新的突破,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尔 研究 述评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影《山楂树之恋》的修辞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瑞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59,共2页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以"纯爱"为主题的文艺片,电影将画面、色彩、音乐、对白等语言因素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凭借精巧的修辞形式,为电影创造出了更多"象"外之"意","意"外之"境",可以让观众充分地感受意味深长的内涵和个性...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以"纯爱"为主题的文艺片,电影将画面、色彩、音乐、对白等语言因素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凭借精巧的修辞形式,为电影创造出了更多"象"外之"意","意"外之"境",可以让观众充分地感受意味深长的内涵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来突出主题,运用层递的修辞手法来抒发感情,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来凸显人物性格,利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来彰显主题,运用衬托的修辞手法来反映主题。本文通过分析电影《山楂树之恋》采用的修辞手法,探讨电影内在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树之恋》 修辞艺术 隐喻 层递 双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赵氏孤儿》看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瑞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95-96,共2页
电影作为最易于人接受的媒介之一,如何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呢?电影《赵氏孤儿》将元杂剧中"命贱名贵的忠义观""人伦至上的仁爱观""斩草除根的复仇观"挖掘出来,用现代人的眼光、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形式以更人性化、更易于人... 电影作为最易于人接受的媒介之一,如何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呢?电影《赵氏孤儿》将元杂剧中"命贱名贵的忠义观""人伦至上的仁爱观""斩草除根的复仇观"挖掘出来,用现代人的眼光、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形式以更人性化、更易于人接受的方式解读,使其具有人世间生活的痕迹,拉近了观众与传统价值观的距离,这样更能带给观众心灵上的冲击;同时展示了悲剧发生的悲哀和悲剧本身的价值,让人们从侧面得到启发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孤儿》 忠义观 仁爱观 复仇观 现代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游·降魔篇》的修辞艺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5-66,共2页
《西游·降魔篇》是一部以"舍小我,成大我"为主题的影片,电影将画面、音乐、音响、对白等语言因素作为"有意味的形式",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来突出主题,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来彰显主题,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凸显人... 《西游·降魔篇》是一部以"舍小我,成大我"为主题的影片,电影将画面、音乐、音响、对白等语言因素作为"有意味的形式",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来突出主题,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来彰显主题,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凸显人物性格,运用衬托的修辞手法来反映主题。"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为其创造出了更多"象"外之"意","意"外之"境",使观众充分感受意味深长的内涵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分析电影《西游·降魔篇》使用的修辞手法,探讨其内在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降魔篇》 修辞艺术 隐喻 双关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令”语义文化溯源——《礼记·月令》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雅丽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2期31-35,共5页
"月令"的现代语义与自然时令相关,表示每月的"气候和物候",而其语义之本源关涉到社会政治,表示天子"每月发布的政令"。"月令"体裁形成于前文字时期,在文明之早期发展成熟。《礼记.月令》是古代... "月令"的现代语义与自然时令相关,表示每月的"气候和物候",而其语义之本源关涉到社会政治,表示天子"每月发布的政令"。"月令"体裁形成于前文字时期,在文明之早期发展成熟。《礼记.月令》是古代"月令"体裁的代表性文献,它不仅记载了自然时序与相应的天象、物候,而且将人类的政治生活、生产习俗以及先民对自然朴拙而深邃的哲学思考蕴涵其中,是王者治天下、理万民的礼法经典,是嵌入宇宙时空的政治指南。"月令"话语叙述的重心不在自然而在人事,在《礼记.月令》中"令"指"政令"而非指"气候和物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令 时序 礼儒学政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族声乐发声技巧在播音主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芫颜 《北方音乐》 2012年第12期69-69,共1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媒体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播音广受大众关注的同时,主持人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而歌唱表演作为艺术领域的传统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特点,性质及发声方式与播音主持中的发声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媒体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播音广受大众关注的同时,主持人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而歌唱表演作为艺术领域的传统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特点,性质及发声方式与播音主持中的发声方式存在着或这或那的相同相通点。本文将唱歌发声方式和播音中的语言发声方式进行对比,找出唱歌发声方式和播音语言中的发声方式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了解不同发声特点之后,将唱歌发生方式灵活的运用在播音主持中。同时我们也要清晰明了的认识到,只有掌握好歌唱发声和播音主持发声的特点,才能将歌唱的发声方式更加充分的运用到播音主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歌发声 播音主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树之恋》:纯爱故事的后现代讲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芳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电影《山楂树之恋》以后现代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纯爱的故事,通过一系列少男少女的唯美恋爱片断传达出了"爱是一种情绪"的"纯爱"理解。基于这个理解,影片颠覆了传统的爱情叙事方式,对其中的人物和背景都作了抽象和碎片化的处理。... 电影《山楂树之恋》以后现代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纯爱的故事,通过一系列少男少女的唯美恋爱片断传达出了"爱是一种情绪"的"纯爱"理解。基于这个理解,影片颠覆了传统的爱情叙事方式,对其中的人物和背景都作了抽象和碎片化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凸显了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创作者历史意识的缺失,也显出了对观众迎合的媚俗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树之恋》 纯爱 后现代 碎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春》:理想的力量与人性的悲悯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3-63,42,共2页
"虚无主义/犬儒主义话语"使人们除了顺遂于欲望服膺于肉身对现世界的挺进占领,而对充满激情的创造已经失去了想象力和动因。而《立春》清晰地提示了一种国内影片少有的人性关怀的人道内蕴与深切悲悯,通过王彩玲、胡金泉、黄... "虚无主义/犬儒主义话语"使人们除了顺遂于欲望服膺于肉身对现世界的挺进占领,而对充满激情的创造已经失去了想象力和动因。而《立春》清晰地提示了一种国内影片少有的人性关怀的人道内蕴与深切悲悯,通过王彩玲、胡金泉、黄四宝等人对理想(梦想)各自不同的追求和命运遭际,演绎着理想(梦想)恒久的力量和人性深沉的悲悯,昭示了导演对人性最终获胜得救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春》 理想 人性 自我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传播学视野下主持人的口语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芫颜 《电影评介》 2011年第22期88-89,共2页
在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主持人节目依然是整个视听生活的主流,主持人的口语表达在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深刻了解这种以"口语"为主要形式的"人际传播... 在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主持人节目依然是整个视听生活的主流,主持人的口语表达在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深刻了解这种以"口语"为主要形式的"人际传播"的特性,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沟通场域中有效的化解场面危机,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表达 人际传播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