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K-MB、NT-proBNP、PCT及CRP水平对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袁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婴幼儿川崎病患儿纳入川崎病组... 目的 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婴幼儿川崎病患儿纳入川崎病组,纳入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与否将96例婴幼儿川崎病患儿分为CAL发生组、CAL未发生组。检测血清CK-MB、NT-pro BNP、PCT、CRP水平,分析血清CK-MB、NT-pro BNP、PCT、CRP对婴幼儿川崎病及婴幼儿川崎病患儿CAL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K-MB、NT-pro BNP、PCT、CRP及联合检测诊断婴幼儿川崎病的AUC分别为0.766、0.722、0.726、0.767、0.823,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诊断婴幼儿川崎病患儿CAL的AUC分别为0.821、0.830、0.838、0.887、0.912,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 血清CK-MB、NT-proBNP、PCT、CRP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川崎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肌酸激酶同工酶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筛谷丙转氨酶结果偏高献血者的补救方法
2
作者 祝丽双 王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 通过初筛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对献血前ALT初筛结果偏高的献血者制定相应补救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生理因素引起的献血前ALT异常造成的献血者流失问题。方法 采用干式生化法,对2022年1—6月至河南省某血站的所有无偿献血者进... 目的 通过初筛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对献血前ALT初筛结果偏高的献血者制定相应补救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生理因素引起的献血前ALT异常造成的献血者流失问题。方法 采用干式生化法,对2022年1—6月至河南省某血站的所有无偿献血者进行ALT初筛,对于ALT>45 U·L^(-1)且乙肝和血红蛋白初筛合格的献血者重复初筛检测3次,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如仍>45 U·L^(-1)则进行相应干预措施,献血后采用速率法复检ALT,比较干预前后献血合格率及血液ALT报废率情况。结果 对乙肝和血红蛋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ALT水平在45~50 U·L^(-1)者,嘱其安静休息30 min复测ALT。结果显示,在安静休息30 min后,ALT轻度偏高的献血者,初筛ALT检测值越低,复测ALT合格率越高,实施补救措施的献血员献血后追踪复检ALT合格率为99.9%。对于安静休息30 min后复测ALT仍不合格者,嘱其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和熬夜,5~7 d后1 250名该类人员参与献血健康检查,其中430名初筛ALT合格,献血后追踪复检ALT合格率为99.7%。结论 对于初筛ALT不合格献血员,通过实施相应干预措施,可使部分ALT异常的献血者降至正常,提升献血合格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用血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丙转氨酶 初筛 无偿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中网织红细胞与网织血小板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沙琨 杨谊 王敬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376-137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过程中联合检测网织红细胞(RET)及网织血小板(R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8例MM患者(MM组),从体检中心随机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过程中联合检测网织红细胞(RET)及网织血小板(R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8例MM患者(MM组),从体检中心随机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和MM组(化疗前和化疗后第5、10、15、20天)WBC、PLT、RET相关参数。结果化疗前,MM组WBC和PLT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IRF高于健康组(P<0.05);两组RET、I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各检测参数均开始下降,WBC、PLT、RET分别在化疗后第20、15、15天回升。IRF和IPF分别在第10天开始回升。结论在MM化疗过程中,IRF和IPF反应骨髓功能的变化情况比WBC和PLT更早,是监控骨髓造血功能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网织红细胞 网织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