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葫芦岛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丽敏 邹陈 江和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3期282-283,共2页
介绍了葫芦岛市易发生气象灾害及灾害性天气监测现状,指出了目前葫芦岛市气象预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为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 防灾减灾 辽宁葫芦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方法与业务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费杰 张继赢 +1 位作者 何宝财 孔令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945-11947,11966,共4页
介绍了葫芦岛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方法的设计思路和业务系统平台的建设情况。详细阐述了环境气象指数的技术原理。根据气象环境要素值与环境气象指数之间具有敏感度关系的原理,应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包括回归统计法、因子加权法、相关统计... 介绍了葫芦岛市环境气象指数预报方法的设计思路和业务系统平台的建设情况。详细阐述了环境气象指数的技术原理。根据气象环境要素值与环境气象指数之间具有敏感度关系的原理,应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包括回归统计法、因子加权法、相关统计法、历史资料反查法和概念模型法建立了五大类共14种环境气象指数预报模型。对11种指数预报模型2007、2008年预报产品的抽样定性检验,结果显示,预报产品具有较高的预报质量。最后,介绍了系统平台的建设情况,包括平台建设技术路线、跨部门预报会商及数据传输的实现方式和平台的窗体结构与各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气象指数 预报模型 统计学方法 业务平台 葫芦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市水果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3
作者 高晓光 江和文 钟志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293-294,共2页
根据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历史灾情及损失情况,总结出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分别是雹灾、旱灾、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和休眠期寒害5种,按照其致灾机理不同又可以归纳为雹灾、旱灾和温度异常灾害。在此基础上,结合葫芦岛... 根据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历史灾情及损失情况,总结出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分别是雹灾、旱灾、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和休眠期寒害5种,按照其致灾机理不同又可以归纳为雹灾、旱灾和温度异常灾害。在此基础上,结合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实际,按照防灾、避灾、抗灾和救灾的思路,从果农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趋利避害的防灾减灾对策,旨在为葫芦岛市广大果农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生产 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辽宁葫芦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月7日葫芦岛地区局地大暴雨漏报原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汪丽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504-14507,共4页
暴雨是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长久以来区域性暴雨被广泛关注和研究,预报能力明显提高。对天气尺度下突发中小尺度的短时强降水来说,虽然有预报理论基础,但由于观测网点(特别是高空观测网点)和观测时间的稀疏,预报难度较大。2007年8月7日... 暴雨是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长久以来区域性暴雨被广泛关注和研究,预报能力明显提高。对天气尺度下突发中小尺度的短时强降水来说,虽然有预报理论基础,但由于观测网点(特别是高空观测网点)和观测时间的稀疏,预报难度较大。2007年8月7日早晨到夜间,葫芦岛地区普降中到大雨,部分地区过程累计雨量超过50mm,少数乡镇雨量超过100mm。这次降水过程是在天气尺度降水的前提下,出现了中小尺度的短时强降水,通过乡镇自动站降水记录分析,这次局地性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出现时间不一致等特点,预报难度大,因此造成这次局地大暴雨过程漏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大暴雨 漏报原因 成因分析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市空中水资源及人工增雨潜力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江和文 曹士民 +2 位作者 何宝财 张丽敏 张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0-293,共4页
基于1971-2009年葫芦岛市4站逐日的地面水汽压和降水资料,计算了每个站整层大气可降水量、有效空中水资源量、自然降水产出率以及人工增雨(雪)潜力值,分析了其时空特征和多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葫芦岛年平均整层夫气可降水量... 基于1971-2009年葫芦岛市4站逐日的地面水汽压和降水资料,计算了每个站整层大气可降水量、有效空中水资源量、自然降水产出率以及人工增雨(雪)潜力值,分析了其时空特征和多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葫芦岛年平均整层夫气可降水量为5436~6543mm,呈现出沿海高,内陆低的特点,有效空中水资源量为1742~1971mm,约为整层大气年可降水量的1/3,总体呈现出南部略大,北部略小的特点;(2)39a间自然降水产出率平均为32%,多qi月平均自然降水产出率大值多出现在4月,小值多出现在6月和9月;(3)葫芦岛地区全年人工增雨(雪)潜力值为1211~1370mm,约为该地区39a平均降水量的(574mm)2.2倍,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或者1月,夏季(68月)的可开发潜力值约占全年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岛 空中水资源 人工增雨潜力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一次局部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春晓 赵宇涵 +4 位作者 张博 于亚薇 辛清阳 井川 李明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2期11431-11433,共3页
针对2010年5月16~18日葫芦岛绥中县出现的局地暴雨过程的高低空天气形势、物理量场,从常规及中尺度的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过程是高低空形势有利配合的结果,以稳定性降水为主;绥中地区出现局地暴雨是由较长的降水持续... 针对2010年5月16~18日葫芦岛绥中县出现的局地暴雨过程的高低空天气形势、物理量场,从常规及中尺度的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过程是高低空形势有利配合的结果,以稳定性降水为主;绥中地区出现局地暴雨是由较长的降水持续时间、有利的动力条件及水汽输送条件等因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暴雨 环流背景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市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及天气形势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孟振雄 唐帅 +3 位作者 费杰 周春晓 于亚薇 虞帅 《农技服务》 2019年第10期91-93,共3页
短时强降水及其引发的洪涝灾害是葫芦岛市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对1988~2017年葫芦岛市4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葫芦岛、绥中、兴城和建昌)和2012年7月以来区域自动站的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欧洲中... 短时强降水及其引发的洪涝灾害是葫芦岛市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对1988~2017年葫芦岛市4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葫芦岛、绥中、兴城和建昌)和2012年7月以来区域自动站的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欧洲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海的葫芦岛、绥中和兴城短时强降水出现次数较位于西部山区的建昌多,而沿海地区以位于南部的绥中稍多,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到8月上旬,最多出现在午后和前半夜,区域自动站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7月,8月和6月次之,5月和9月偶尔有之,短时强降水出现的时段与国家站的分布基本一致;葫芦岛市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过程分为高空冷涡型、高空槽型、高空低涡型和低空切变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天气形势 葫芦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市近40年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慧 史虹婷 +1 位作者 井川 唐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0期211-212,215,共3页
选用葫芦岛市1971—201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葫芦岛近4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葫芦岛1971—2010年的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升温趋势最为明显。年降水量有波动性下降... 选用葫芦岛市1971—201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葫芦岛近4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葫芦岛1971—2010年的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升温趋势最为明显。年降水量有波动性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著;四季降水量中春季降水略有增多,冬季降水量无明显变化,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均呈现减少趋势,且以夏季降水量下降最为明显。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较大,呈现出随年份的增加而波动性减少的趋势;春季日照最为充足,秋季次之,夏季由于降水较多而日照偏少,冬季日照时数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平均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辽宁葫芦岛 1971-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市一次冻雨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9
作者 汪丽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508-14510,14513,共4页
2009年10月30日受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的影响,葫芦岛市普降小到中雨,西北部山区出现冻雨,降雨过后除绥中外各地出现结冰现象,11月1日西北部山区多数乡镇达到了寒潮标准,11月2日全市除个别乡镇外均达到寒潮蓝色预警级别标准。通过分析... 2009年10月30日受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的影响,葫芦岛市普降小到中雨,西北部山区出现冻雨,降雨过后除绥中外各地出现结冰现象,11月1日西北部山区多数乡镇达到了寒潮标准,11月2日全市除个别乡镇外均达到寒潮蓝色预警级别标准。通过分析乡镇自动站逐时温度分析降温特点、出现冻雨地区,通过高低空实况及T639预报场分析冻雨及寒潮原因,得出预报类似过程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横槽转竖 冻雨 逆温 辽宁葫芦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7月1—2日葫芦岛市暴雨过程分析
10
作者 李明慧 孟振雄 +2 位作者 费杰 唐帅 李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249-250,252,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D卫星资料、T639数值预报产品、WRF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辽宁省葫芦岛市2013年7月1—2日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受地面华北气旋、低空切变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是一次典...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D卫星资料、T639数值预报产品、WRF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辽宁省葫芦岛市2013年7月1—2日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受地面华北气旋、低空切变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是一次典型的华北气旋东北上的暴雨过程。各项物理量条件均显示出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TBB低值区和强雷达回波中心与强降水的时间和区域基本一致,为降水的短临预报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华北气旋 上升运动 TBB 辽宁葫芦岛 2013年7月1-2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安比(1810)引发葫芦岛市降水的天气特征
11
作者 刘靖楠 岳欣健 +3 位作者 于亚薇 孟振雄 刘天阳 毕海霞 《农技服务》 2020年第9期108-109,共2页
为葫芦岛市台风降水的精准预报服务提供参考,以台风"安比"(1810)引发的降水为列,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加密站数据等资料,分析其对葫芦岛市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前期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并伴随大风天气;前期台风... 为葫芦岛市台风降水的精准预报服务提供参考,以台风"安比"(1810)引发的降水为列,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加密站数据等资料,分析其对葫芦岛市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前期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并伴随大风天气;前期台风提供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后期受台风后部切变线影响,降水以对流性降水为主;葫芦岛西部地区位于迎风坡,降水量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环流特征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灾损风险评估 被引量:15
12
作者 江和文 张录军 +3 位作者 曹士民 郭婷婷 廖晶晶 张丽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8-244,共7页
从产量灾损风险的角度,利用1971-2008年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水稻的产量资料,构建了辽宁省粮食产量灾损风险评估模型,从历年平均减产率、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产量灾损风险指数等角度综合评估了辽宁省粮食产量的灾损风险。结果表明... 从产量灾损风险的角度,利用1971-2008年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水稻的产量资料,构建了辽宁省粮食产量灾损风险评估模型,从历年平均减产率、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产量灾损风险指数等角度综合评估了辽宁省粮食产量的灾损风险。结果表明:辽宁大部都是玉米生产的低风险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朝阳和锦州地区,大连、鞍山和葫芦岛为中风险区;水稻生产的低风险区主要位于盘锦、营口地区,高风险区位于辽宁北部的铁岭、抚顺及辽西的锦州地区,其余地区为中风险区。38 a间,玉米灾年的年数为11-18 a,历年平均减产率为9.2%-26.7%,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为0.529-0.732,水稻的灾年年数为6-14 a,历年平均减产率为6.7%-12.3%,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为0.399-0.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灾损风险 气象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近50年旱涝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江和文 郭婷婷 +2 位作者 包颖 苏贵岭 廖晶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3,2,共5页
基于1960—2009年辽宁省49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从单站旱涝Z指数出发,根据Z指数的划分等级定义了辽宁省的区域旱涝指标,以此讨论了辽宁省年度旱涝灾害和季节性旱涝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0a来,年度干旱、夏旱、秋旱... 基于1960—2009年辽宁省49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从单站旱涝Z指数出发,根据Z指数的划分等级定义了辽宁省的区域旱涝指标,以此讨论了辽宁省年度旱涝灾害和季节性旱涝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0a来,年度干旱、夏旱、秋旱指标呈上升趋势,春旱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特征不明显,年度洪涝和夏涝指标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无论是年度干旱还是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都在辽宁省西部及西北部地区;辽宁东北地区的年度干旱、春旱、夏旱出现频率较低,秋旱出现频率最低的地区在辽宁省南部。年度洪涝和夏季洪涝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相似,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在辽宁省东部及东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发生洪涝的频率是最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旱涝 Z指数 时空变化 降水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廖晶晶 刘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22-5524,5526,共4页
利用葫芦岛地区所辖4个气象台站1960~2009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葫芦岛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葫芦岛地区年平均气温、年最高... 利用葫芦岛地区所辖4个气象台站1960~2009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葫芦岛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葫芦岛地区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最低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显著;以1988年为界,葫芦岛地区气候可分为冷、暖2个阶段,1960~1987年为相对冷期,1988~2009年为相对暖期;葫芦岛地区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线性倾向估计 MANN-KENDALL法 葫芦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地区2009年夏秋季干旱程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丽敏 汪丽新 +1 位作者 费杰 田晓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747-15748,共2页
以葫芦岛地区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和71个加密自动站的气象要素实况数据为基础,结合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局和灾情报表的灾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旱涝指数、作物旱象特征、时段降水指标、连续无雨日数4个指标对干旱程度进行分级评估。... 以葫芦岛地区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和71个加密自动站的气象要素实况数据为基础,结合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局和灾情报表的灾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旱涝指数、作物旱象特征、时段降水指标、连续无雨日数4个指标对干旱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连山、建昌、南票发生的夏秋连旱属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一年;旱情最严重时段出现在8月份,受灾程度最重的地区为连山区、建昌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岛 干旱程度 分级评估 旱涝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4-2013年葫芦岛地区霜冻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帅 孟振雄 +2 位作者 邸秀秀 于亚薇 周丽娜 《农技服务》 2015年第9期120-120,119,共2页
应用1964-2013年葫芦岛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年初、终霜冻日和无霜期资料,利用线性分析和EOF分析方法对葫芦岛地区近50年初、终霜冻和无霜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葫芦岛地区平均初、终霜冻日和无霜期在空间上呈... 应用1964-2013年葫芦岛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年初、终霜冻日和无霜期资料,利用线性分析和EOF分析方法对葫芦岛地区近50年初、终霜冻和无霜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葫芦岛地区平均初、终霜冻日和无霜期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东西分布,时间分布上呈现初霜冻日显著推迟、终霜冻日显著提前和无霜期日数显著增多的特征;平均初霜冻出现在10月上、中旬,平均终霜冻出现在4月上、中旬,初霜冻日提前和终霜冻日推后的次数建昌均明显较多;初霜冻日EOF分解显示葫芦岛地区初霜冻日存在东西差异分布和南北差异分布,主要以东西差异分布为主,并且近50年几乎均为"西早东晚"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霜冻日 终霜冻日 无霜期 葫芦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地区寒潮发生特征及成因分析
17
作者 包颖 高井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345-12347,共3页
基于1960~2009年葫芦岛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利用寒潮蓝色和黄色预警信号的发布标准将其分类,分别统计分析了其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葫芦岛地区寒潮发生的月份从当年的9月一直到次年5月均有可能发生,出现寒... 基于1960~2009年葫芦岛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利用寒潮蓝色和黄色预警信号的发布标准将其分类,分别统计分析了其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葫芦岛地区寒潮发生的月份从当年的9月一直到次年5月均有可能发生,出现寒潮最多的月份是10和11月,最少的月份是5月,这主要与气候的季节性转换有关;寒潮发生次数最多时段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达到寒潮蓝色预警标准的次数呈减少趋势,达到寒潮黄色预警标准的寒潮发生次数与气温的变化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出现寒潮次数最多的地方是建昌县,最少的地方是绥中县,主要受下垫面、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岛 寒潮 预警标准 时空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汛期葫芦岛2次副高外围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18
作者 刘靖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205-205,207,共2页
利用实况资料对葫芦岛2018年7月2次副高外围降水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2次降水过程的异同点,以期为今后类似的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汛期降水 副热带高压 天气形势 对比分析 辽宁葫芦岛 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639 2m温度在葫芦岛地区的检验及影响因子分析
19
作者 周春晓 费杰 +5 位作者 张丽敏 于亚薇 孟振雄 李明慧 李杰 赵宇涵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9期270-271,273,共3页
对2010—2012年连山、建昌日最低、日最高气温与T639 2 m温度预报进行检验,发现T639 2 m温度经过线性订正后对温度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利用葫芦岛2010—2012年NCEP再分析资料、T639 2 m温度、地面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地面风场、... 对2010—2012年连山、建昌日最低、日最高气温与T639 2 m温度预报进行检验,发现T639 2 m温度经过线性订正后对温度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利用葫芦岛2010—2012年NCEP再分析资料、T639 2 m温度、地面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地面风场、相对湿度、天空云量、850 hPa温度平流等因子与地面最高、最低气温的关系,再经过综合订正,T639 2 m温度可作为预报员温度预报的有效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639 2m温度 检验 影响因子 辽宁葫芦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10年葫芦岛沿海地区降水特征分析
20
作者 周丽娜 孟振雄 +2 位作者 王家乙 李明慧 于亚微 《农村科学实验》 2016年第12期58-58,共1页
选取葫芦岛地区1981-2010年大风等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分析最近30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风日数连山站最多,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年变化,但总体呈减少趋势;月平均大风日数变化呈双峰形状:月平均大风日数在春季、秋季较多,夏季、... 选取葫芦岛地区1981-2010年大风等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分析最近30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风日数连山站最多,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年变化,但总体呈减少趋势;月平均大风日数变化呈双峰形状:月平均大风日数在春季、秋季较多,夏季、冬季较少;大风的最大平均风速出现在连山站,为13.2m/s,风向为WSW;最大风速出现在连山站,为24.3m/s,风向为N;大风以4月的平均风速最大,为13.8m/s,3月、5月平均风速次大,为13.0m/s,9月平均风速最小,为12.1m/s;春季南北大风频率相当,秋冬季盛行偏北大风,夏季盛行偏南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岛 大风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