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世鹏·作品选
1
作者 王世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创作心得:作品采用“中山王三器”上的铭文及其笔意所成。1970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东灵山和西灵山南麓出土的“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中山王圆壶”,被书法界称“中山王三器”。其铭文章法随势附形,排列整齐,体现了战国时期... 创作心得:作品采用“中山王三器”上的铭文及其笔意所成。1970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东灵山和西灵山南麓出土的“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中山王圆壶”,被书法界称“中山王三器”。其铭文章法随势附形,排列整齐,体现了战国时期华美的书写风格。“中山王三器”铭文的魅力倾倒了无数书法爱好者,众多书法家和篆刻家纷纷效仿,其中最著名的为四川的徐无闻先生和贵州的邱世鸿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师范大学 作品选 文学院 王世 书法家 创作心得 书写风格 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师范大学贫困研究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韦文华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114-116,共3页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认定工作成为各项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在解读新资助政策体系内容后,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在落实的基础上,对新资助政策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别从"健...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认定工作成为各项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在解读新资助政策体系内容后,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在落实的基础上,对新资助政策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别从"健全监督机制和配套措施;明确资助政策过程中的权责;完善资助后期的工作,搞好追踪调查;建立多渠道的社会资助系统"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资助政策 高校 贫困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现代长篇小说的萌生与确立
3
作者 王太军 颜同林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4,共9页
相较于国内现代长篇小说的发生、发展,贵州现代长篇小说起步颇为滞后,新时期到来之后才出版了真正意义上的首部长篇作品。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贵州文坛分别有过长篇小说创作萌生却未竟的曲折经历,只是隐匿于故纸旧刊之间... 相较于国内现代长篇小说的发生、发展,贵州现代长篇小说起步颇为滞后,新时期到来之后才出版了真正意义上的首部长篇作品。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贵州文坛分别有过长篇小说创作萌生却未竟的曲折经历,只是隐匿于故纸旧刊之间而鲜为人知。1978年《岩鹰》的出版让贵州现代长篇小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艰难突围,也昭示着贵州作为省际区域内小说创作长篇时代的到来。自《岩鹰》面世至1985年,则是贵州长篇小说创作的发生与确立阶段,共出版了约21部作品,题材涉及农村、知青、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等各个方面。站在全国视野中审视贵州现代长篇小说的发生与确立,虽然起步较晚、积累较少,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有了起色和进展,呼应了国内长篇小说创作的时代主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长篇小说 萌生 《岩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水晶山谷》到《绝地逢生》——贵州作家欧阳黔森生态文学解读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廷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0,共3页
青山绿水与石漠化共存的贵州呼唤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到来,贵州文学特别是贵州乡土文学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的使命是什么?关注和表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生态危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呐喊,欧阳黔森用他的小说... 青山绿水与石漠化共存的贵州呼唤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到来,贵州文学特别是贵州乡土文学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的使命是什么?关注和表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生态危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呐喊,欧阳黔森用他的小说回应了时代的呼唤。他的《水晶山谷》和《绝地逢生》是典型的贵州生态文学文本,是富有良知的作家对历史使命的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水晶山谷》 《绝地逢生》 欧阳黔森 贵州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黔军:贵州新文学的再出发 被引量:1
5
作者 颜同林 《艺术评鉴》 2021年第21期164-166,182,共4页
贵州新文学成为中国文坛的生力军,既要清理与总结20世纪以来贵州四代作家的地方文脉及其传统,也要面对新的时代所激发的历史使命与重大责任。贵州作家在代际传承中,本土题材是他们立足贵州走向全国的起点与方式,贵州作家写贵州值得大力... 贵州新文学成为中国文坛的生力军,既要清理与总结20世纪以来贵州四代作家的地方文脉及其传统,也要面对新的时代所激发的历史使命与重大责任。贵州作家在代际传承中,本土题材是他们立足贵州走向全国的起点与方式,贵州作家写贵州值得大力肯定和充分开掘。积累不足、传承不够虽然与特定地域有关联,但也处在求新求变的同一起点上。文学黔军与黔派批评概念的提出,既需要命名与阐释,也需要清理呵护与推波助澜,同时期待走出一条贵州文学不断发展壮大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黔军 代际作家 黔派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新一代乡土文学的叙事艺术——冉正万中短篇小说创作浅论
6
作者 孟晓 朱伟华 《贵州文史丛刊》 201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贵州作家冉正万以诙谐、幽默的笔法勾勒着黔北地域的风土人情。他以一种热忱与坚持书写着故土,以具有浓烈乡土特色的黔北民间语言塑造了"冉姓坝"系列小说。在对乡土文学的传承与创新中,赋予了文本新的视角。通过独特的乡土叙... 贵州作家冉正万以诙谐、幽默的笔法勾勒着黔北地域的风土人情。他以一种热忱与坚持书写着故土,以具有浓烈乡土特色的黔北民间语言塑造了"冉姓坝"系列小说。在对乡土文学的传承与创新中,赋予了文本新的视角。通过独特的乡土叙事艺术来表达对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故乡与祖国的深沉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冉正万 叙事艺术 乡土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间儿童文学对留守儿童的诊疗功能刍谈
7
作者 龙胜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在当下泛物质化语境中依然相对贫困的广大农村,文学对孩子们来说仍然是一种奢侈品,而童谣是除了影视、网络作品之外与孩子们有着亲密接触的文学样式之一。对于成年人来说,那些童年吟诵过的童谣已然成为内心深处一抹留存的记忆,伴随人的... 在当下泛物质化语境中依然相对贫困的广大农村,文学对孩子们来说仍然是一种奢侈品,而童谣是除了影视、网络作品之外与孩子们有着亲密接触的文学样式之一。对于成年人来说,那些童年吟诵过的童谣已然成为内心深处一抹留存的记忆,伴随人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心底里的温暖与安宁。如果说成年人的文学世界如海水般浑厚的话,那么对于儿童的文学世界来说则是一种溪流般澄明纯净的状态。事实上,对童谣的吟诵过程让儿童有很强的参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网络作品 文学世界 参与感 《还珠格格》 文学启蒙 基本省情 物质化 地区经济 日常生活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70年新文学成就 凸显文学时代担当——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综述
8
作者 崔丹 谢廷秋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8-43,共6页
中国当代文学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秉承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创作观,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又愈发关注当下时代生活,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与时代担当。同时在创作群体上深受现代文学熏... 中国当代文学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秉承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创作观,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又愈发关注当下时代生活,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与时代担当。同时在创作群体上深受现代文学熏陶的老一辈作家笔耕不缀,新生代作家亦逐渐成为时代文学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也在自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滋养下佳作不断,70年的中国文学成就斐然。对70年来中国文学和重要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也有助于文学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城乡文学 地方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神话中的灾难与救世 被引量:4
9
作者 管新福 杨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神话是世界文学的原初样态之一,尤其是创世神话、大洪水神话和射日神话广泛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神话中,口耳相传,传承着人类早期的种族记忆,且形成了许多相似和相通的母题类型。这些神话一方面活现了先民对于世界和自身起源的拙稚思考,另... 神话是世界文学的原初样态之一,尤其是创世神话、大洪水神话和射日神话广泛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神话中,口耳相传,传承着人类早期的种族记忆,且形成了许多相似和相通的母题类型。这些神话一方面活现了先民对于世界和自身起源的拙稚思考,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人类对天灾的恐惧和灾难降临时的救世期待。贵州少数民族神话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完整的谱系,全方位展现了先民大灾后的奋争精神及救世壮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少数民族 神话 灾难 救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人民与文学——兼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晓露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4,共5页
"人民"一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频繁出现,但后者并未对之作出明确界定。通过考察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人民"概念大致包含三重语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面向"心灵深处"、远离人民的旧哲学,强... "人民"一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频繁出现,但后者并未对之作出明确界定。通过考察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人民"概念大致包含三重语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面向"心灵深处"、远离人民的旧哲学,强调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层面来把握"人民"概念,把"人民"视做历史发展的动力与哲学研究的主体。基于以人民为本的理论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具有炽热批判精神和鲜明实践品格的文学批评话语。文学与人民的关系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探讨的出发点,又是理论研究的目标和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人民 文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六逸外国文学译介的成就与贡献 被引量:2
11
作者 管新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38,共4页
谢六逸除了广为人知的新闻学开拓功绩外,还在文学创作、外国文学译介、文学理论、儿童文学、神话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从谢氏早期的文学活动入手,可以对其欧美文学和日本文学的译介成就进行梳理分析,以期还原谢六逸的翻译贡献和文学史... 谢六逸除了广为人知的新闻学开拓功绩外,还在文学创作、外国文学译介、文学理论、儿童文学、神话研究等领域卓有建树。从谢氏早期的文学活动入手,可以对其欧美文学和日本文学的译介成就进行梳理分析,以期还原谢六逸的翻译贡献和文学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六逸 欧美文学 日本文学 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宇化鹃神话与巴蜀文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颜同林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杜宇化鹃是源自古蜀的远古神话,其中既折射着历史现实的丰富内容,也沉淀着文学虚构的审美想象。从神话到历史再到文学母题的衍生变迁,杜宇化鹃所承载的创造精神更值得当下关注。文化伟人郭沫若的创造力,包容乃大,甚至于在微小的杜鹃题... 杜宇化鹃是源自古蜀的远古神话,其中既折射着历史现实的丰富内容,也沉淀着文学虚构的审美想象。从神话到历史再到文学母题的衍生变迁,杜宇化鹃所承载的创造精神更值得当下关注。文化伟人郭沫若的创造力,包容乃大,甚至于在微小的杜鹃题材中也得到鲜明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化 杜宇化鹃 创造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红色经典电影放映在大学课堂中的教学意义——以电影《青春之歌》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康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76,共2页
随着多媒体设备在大学课堂中的使用,在文学课程辅助教学中采用电影教学已成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将红色经典作品的讲授与电影放映结合起来,经实践证明,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红色经典电影 大学课堂 《青春之歌》 教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方言歇后语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1X期64-64,66,共2页
歇后语是大众熟悉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其结构短小,常以风趣、形象的特点来表达意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以贵州方言中的歇后语为考察对象,从特色词汇和社会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蕴含于其中的贵州文化元素。
关键词 贵州方言 歇后语 特色词汇 社会文化 生活常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1X期11-11,13,共2页
大学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四方面强化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大学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达到工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让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与写作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课程教学 大学语文 语言文字 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书法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世鸿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2年第1期53-58,共6页
大学书法教育存在两种基本的教育方式。书法是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最佳形式 ,已在审美教育中展开 ,为历代美学家所肯定。在书法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学科化的同时 ,书法教学面临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型 ,必须使现存的、落后的教育体制适应... 大学书法教育存在两种基本的教育方式。书法是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最佳形式 ,已在审美教育中展开 ,为历代美学家所肯定。在书法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学科化的同时 ,书法教学面临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型 ,必须使现存的、落后的教育体制适应社会的发展 ,改进书法教学条件 ,才能促进素质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书法 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美育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人格的构建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燕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1期75-77,共3页
电影艺术因其独特的审美特性,而成为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电影艺术鉴赏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人格构建,具有其它教育方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成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电影艺术鉴赏,对大学生进行主... 电影艺术因其独特的审美特性,而成为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电影艺术鉴赏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人格构建,具有其它教育方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成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电影艺术鉴赏,对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中具有终极价值理念的"爱国精神"、"人性的真善美"、"生命的价值与超越"等观念的引导、培育与建构,对健全大学生健康人格具有根本性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鉴赏 大学生 人格 主流价值观 构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贵州长诗创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颜同林 《艺术评鉴》 2020年第3期37-42,共6页
在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发展的版图上,不同地域的诗歌创作、诗歌形态与诗歌传承是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存在。它的阶段性、地域性、审美风貌等特征,既依附于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也依存于特定地域的文化品格与个性迥异的诗人们... 在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发展的版图上,不同地域的诗歌创作、诗歌形态与诗歌传承是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存在。它的阶段性、地域性、审美风貌等特征,既依附于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也依存于特定地域的文化品格与个性迥异的诗人们身上。文章对新中国70年贵州长诗的创作进行回顾及展望,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一是不同历史时期阶段性的回顾与梳理;二是从地域性、审美形态等特征入手,剖析贵州长诗的特征与内质;三是在回顾中的展望与诉求,为贵州今后的长诗创作提供某种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长诗创作 长诗创作回顾 长诗创作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传统与“大文学”史观的兴起
19
作者 颜同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39,共2页
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的民国文学研究,面临一个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视角问题。民国文学是中华民国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存在的文学现象,特殊的历史、社会、文化与文学相互影响、制约,在衍生与变异中形成了大文学的格局。“大文学”史观的兴起... 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的民国文学研究,面临一个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视角问题。民国文学是中华民国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存在的文学现象,特殊的历史、社会、文化与文学相互影响、制约,在衍生与变异中形成了大文学的格局。“大文学”史观的兴起,显然与它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史观 历史阶段 中华民国 文学研究 文学现象 民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判定问题
20
作者 罗长青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4期56-62,共7页
对中国当代文学"性质"问题的梳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追问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也不代表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性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我们需要考察这样一种现象,为什么在研究唐诗、宋词、元曲的时候,我们不会刻意追问唐代文学、宋代... 对中国当代文学"性质"问题的梳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追问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也不代表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性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我们需要考察这样一种现象,为什么在研究唐诗、宋词、元曲的时候,我们不会刻意追问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的"性质"?同时也没有让人们感觉到任何不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社会主义文学 宋代文学 唐代文学 元代文学 现代文学 判定问题 变化性 文艺创作 人民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